作者单位
摘要
河海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南京 211100
鉴于目前普遍选用的水下弱湍流模型无法准确拟合实测数据的缺陷,选取经实验测试验证的广义Gamma分布来表征海洋弱湍流,以期合理评估受湍流等因素影响的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的误码性能。提出一种包含广义Gamma分布弱湍流、零/非零视轴指向误差以及无衰落信道冲激响应隐路径损耗和多径效应的混合衰落信道模型,据此推导混合衰落串行中继无线光通信系统平均误码率的数学闭型表达;通过数值仿真验证所推导的误码率理论表达式的准确性,并考察不同系统核心参数对误码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串行中继节点的引入可有效提高系统的误码性能,以零视轴指向误差、最终传输距离达45 m、误码率需求10-3为例,引入1至3个串行中继节点后,系统从一开始的无法工作,变为所需的发射功率分别降低至24 dBm、12 dBm和6 dBm;而光源初始发散角增大导致的无衰落信道冲激响应时延扩展,即符号间干扰,则会严重降低此性能改善。
水下无线光通信 串行中继 性能分析 误码率 广义Gamma分布 Underwater wireless optical communication Serial relaying Performance analysis Bit error rate Generalized Gamma distribution 
光子学报
2024, 53(2): 0206002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安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1
为解决量子网络中组播通信的路径选择与建立问题,提升量子组播网络的通信性能,提出一种适用于超纠缠中继量子网络的组播路由策略。为确保组播通信中量子克隆的保真度,网络采用菱形结构,通过量子克隆机对单光子偏振-空间模量子态进行克隆,并综合考虑量子超纠缠资源数、跳数、克隆态保真度等因素,基于Steiner树的优化算法生成组播树。路由选择完成后,采用并行超纠缠交换方法建立远程用户间的组播量子信道。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在组播通信过程中随着目的节点数量的增多,基于超纠缠中继的量子组播网络路由策略可获得较高保真度的组播树,当中继节点数量增多时,采用并行超纠缠交换建立量子信道的时延低于传统串行纠缠交换的时延,量子态的传输速率较快。因此,基于超纠缠中继的量子组播网络路由策略具有高保真度、低时延等优势。
量子光学 量子中继 超纠缠 量子组播路由 保真度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 60(7): 0727001
作者单位
摘要
南京邮电大学 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 南京 210023
为解决传统通信机房和数据中心中光配线架光纤跳线布线不规范、光缆冗余过多的问题, 提出一种光纤配线路由智能排查系统。首先, 采用高性能、低成本的微型控制器STM32芯片控制光收发系统, 通过电-光-电信号的数据收发实现光纤配线路由排查; 然后, 设计基于通用运算放大器LM358、中继技术进行定量放大和中继处理; 最后, 采用OptiSystem软件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 系统的动态范围最大达到9.24 dB,能实现光纤传输距离为46 km的排查功能; 同时, 系统中再生信号的质量得到了提高, 能有效延长系统传输距离。
光纤通信 光纤配线路由 信号放大电路 中继技术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optical fiber distribution routing signal amplifier circuit relay technology 
光通信技术
2023, 47(2): 72
作者单位
摘要
南京邮电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南京 210003
为了解决水下环境中物联网感知终端的能源供给难题, 利用氮化镓量子阱二极管的多功能光电特性, 采用兼容的制造工艺, 在同一块氮化镓芯片上集成能源、照明、通信和感知等器件, 在器件之间实现互联, 制备出氮化镓能源通信感知一体化芯片, 并对该芯片进行了可见光无线传能和通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该芯片能够吸收外界的光脉冲信号并产生稳定的信号输出, 且信号发射速率能够达到1 Mb/s, 具有中继通信的潜力; 在水下环境中该芯片也能实现能源的采集与信号通信。
量子阱二极管 通信感知一体化 中继光通信 能源自供给 生物可穿戴设备 quantum well diode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and sensing trunk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 self supply of energy bio-wearable devices 
光通信技术
2023, 47(1): 25
作者单位
摘要
空军工程大学 信息与导航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
目前,航空骨干网络各平台间采用射频技术,存在传输速率较低、频带资源受限、易受电磁干扰等不足,难以满足航空安全、作战指挥等**和民用领域对航空数据安全高速传输的要求。而光通信在航空信息高速可靠传输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具有超高速率、超大带宽、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等优点。为进一步提高航空骨干网络机间无线通信能力,立足于大型无人机在航空领域的具体应用和机载光通信技术的发展,首先在分析总结国内外机载光通信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已进行试验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大型无人机作为骨干网移动中继在当前航空领域的应用场景做出了设想与描述;然后对航空大型无人机机载光通信的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系统总结了航空大型无人机激光通信的关键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等。这为机载光通信技术在当前航空领域大型无人机上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与依据。
航空骨干网 机载光通信 大型无人机 移动中继 aviation backbone network airborne optical communication large-scale UAV mobile relay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3, 52(1): 20220331
作者单位
摘要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州 510630
海底通信光缆是国际通信流量的主要载体, 国际互联网带宽加速增长推动了海底通信光缆的加速建设。介绍了海底通信光缆水下设备供电系统基本结构, 分析了海底光中继器、海底分支单元和远供电源设备等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内部电路设计, 提出了海底通信光缆水下设备供电系统设计方法, 并结合案例分析供电系统的切换保护机制。
海底通信光缆 光中继器 分支单元 远供电源设备 切换保护 submarine communication optical cable, repeater, b 
光通信技术
2022, 46(5): 77
作者单位
摘要
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00
毫米波通信具有丰富的频谱资源,可以支持多千兆的无线接入,但是毫米波通信具有非常高的路径损耗,容易发生阻塞现象,尤其是在密集的城市环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入了智能反射面(IRS)这一新技术,来增加反射路径,提高毫米波通信的性能。主要探讨IRS 辅助下的毫米波系统,推导出引入IRS 的平均可达速率,并对比分析了这一技术与传统放大转发(AF)中继系统的性能差。分析表明当反射元件的数量达到一定值时,IRS 系统的平均可达速率高于AF 中继系统。并且得到了反射元件的最优值,来使IRS 系统的能量效率最高。仿真验证了推导公式的正确性,并显示,当反射元件的数量取最优值时,随着可达速率的增大,系统的能量效率增大。
毫米波通信 智能反射面 AF 中继 能量效率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s 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 AF relaying energy efficiency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2, 20(11): 1168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北京 100190
2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 430073
3 南京大学 光通信工程研究中心,南京 210023
传统光时域反射仪(OTDR)技术是通过背向瑞利散射功率来进行光纤检测的,在带有光中继放大的传输线路中,大多采用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来补偿信号光的损耗,延长信号光的传输距离,由于EDFA在对信号进行放大的同时会产生自发辐射噪声,噪声的不断累积会使OTDR测量的信噪比快速下降,导致无法测量。文章主要阐述了相干光时域反射仪(C-OTDR)的技术原理,通过相干探测方法把探测到的信号光功率集中到中频,通过对该频率信号进行带通滤波即可滤除大部分噪声,使其能穿过EDFA不断延伸探测距离。文章同时提出采用频移键控方式来消除海缆长距离传输多级中继器级联带来的光浪涌问题,以便将其应用于海缆长距离传输系统中。通过自研C-OTDR研制,在模拟海缆多跨传输系统中,C-OTDR技术的实际测试达到3 000 km,完全具备实用条件。
相干光时域反射仪 海缆 中继器 动态检测范围 声光调制器 频移键控 C-OTDR submarine cable repeater dynamic detection range acousto-optic modulator frequency shift keying 
光通信研究
2022, 48(5): 43
作者单位
摘要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针对传统硬性工业内窥镜在炉窑内部监测视野小、分辨能力低和工作距离短的问题,设计一种大靶面、长工作距的高清工业内窥镜。采用一体化设计思路,设计内容包含广角像方远心物镜系统和对称式消像差棒镜中继系统。所设计的高清工业内窥镜的光学F数为6、视场角为103°、光学长度为1040 mm、光学外径不大于26 mm、靶面对角线长度为16 mm、系统像方远心度不大于1.8°,且调制传递函数不小于0.2@160 lp/mm。实验结果显示,所设计的工业内窥镜在40 cm至无穷远范围内可清晰成像,并且在5 m远处可分辨10 mm的线对宽度,角分辨率为8.73 C/(°)。该内窥镜的设计优势:系统的接收器靶面尺寸大,物方分辨率高;对称式消像差棒镜中继系统的延展性好,光通量高;物像以远心的形式衔接,光线传播平滑,像面照度均匀。
光学设计 工业内窥镜 中继系统 F数 
光学学报
2022, 42(22): 22220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 长春 130033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3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北京 102300
光谱合束是提升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光束质量和亮度的关键技术之一。增加激光单元数量是提升光谱合束功率的主要途径,但同时造成合束光学元件尺寸变大,激光谐振腔变长不利于光谱合束光源的实际应用。提出了分离反射式中继成像光谱合束结构,将大尺寸中继成像镜分解成小尺寸的柱面反射镜阵列,每个激光线阵独立成像。最终12个激光线阵共计228个激光单元的光谱合束的输出激光功率为442.9 W,电光转换效率为41.8%,光谱范围为777.12~811.28 nm,光参量积为4.00 mm×mrad,与单元激光接近。所提结构为多激光单元光谱合束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有利于激光器的工程应用。
激光器 半导体激光器 光谱合束 分离反射式中继成像 高功率 
中国激光
2022, 49(23): 2301001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