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您目前在 全部期刊 '宁禹', 共找到 23个内容。
将选定结果:
[摘要]
 PDF全文中国激光 | 2021, 48(01):0116001
[摘要]光场相机波前传感器是一种新型的波前传感器,具有视场大、动态范围大的优势,但由于存在信号饱和现象,光场相机的线性度和波前传感精度较低。利用动态调制提高光场相机的线性度和波前传感精度,理论分析了光场相机波前传...
 PDF全文光学学报 | 2019, 39(07):0728008
[摘要]为克服当前波前探测技术存在的固有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阵列激光导星(Laser Guide Star, LGS)的自适应光学系统。该系统可以有效消除聚焦非等晕效应的影响从而提高系统的波前探测精度, 由此大幅度增大激光导星自适应光...
 PDF全文红外与激光工程 | 2018, 47(11):1111003
[摘要]横向压电驱动变形镜在自适应光学系统中应用广泛, 其利用了压电陶瓷的横向逆压电效应驱动镜片实现变形。在高电场强度下变形镜迟滞曲线存在特殊的“蝴蝶形”, 增加了控制难度, 且变形镜无法正常工作。针对这一问题利用...
 PDF全文红外与激光工程 | 2018, 47(10):1020001
[摘要]光学系统仿真软件Seelight是一款可以模拟光束产生、大气传输与自适应光束控制等光学系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仿真软件,为光学系统应用研究提供了有效的仿真工具。本文首先介绍了Seelight软件的基本构架、运行界...
 PDF全文光电工程 | 2018, 45(03):180077
[摘要]计算光场自适应光学成像技术将目标和干扰的光场进行整体测量,再利用目标与干扰光场的四维光场信息分布特点,通过计算方法将其进行有效地区分、滤除,能在大视角范围内对干扰导致的目标光场波前畸变进行探测复原,并...
 PDF全文光电工程 | 2018, 45(03):180075
[摘要]利用功率谱反演加次谐波的方法模拟产生了符合Kolmogorov统计规律的大气湍流畸变波前相位屏, 重点分析了所生成的相位屏在旋转使用情形下的统计特性, 为后续的相位屏旋转应用实验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子相位屏组相位结...
 PDF全文红外与激光工程 | 2017, 46(同学12):1211003
[摘要]利用功率谱反演加次谐波的方法模拟产生了符合Kolmogorov统计规律的大气湍流畸变波前相位屏, 重点分析了所生成的相位屏在旋转使用情形下的统计特性, 为后续的相位屏旋转应用实验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子相位屏组相位结...
 PDF全文红外与激光工程 | 2017, 46(12):1211003
[摘要]基于掺氧化镁的周期性极化铌酸锂(MgO: PPLN)晶体,研究了连续波种子光注入结构的光参量放大器(OPA)。采用重复频率为10 kHz、最大平均输出功率为6 W的1064 nm高频脉冲激光作为抽运源,晶体的极化周期为31.02 μm,在119 ...
 PDF全文强激光与粒子束 | 2017, 29(07):071004
[摘要]传统波前复原方法利用获取的光强信息计算波前斜率或曲率,从而进行波前重构。基于微透镜阵列结构得到的光强信息包含更多的光场信息。基于微透镜阵列结构,分析了光场的四维参数化表征以及光场中空间-空间频率信息的获...
 PDF全文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2016, 53(11):110101
[摘要]基于标量衍射理论建立了光谱色散平滑(SSD)、随机相位板(RPP)和偏振匀滑(PS)联用的光束匀滑方案数值仿真模型。以斑纹对比度和偏振度为主要评价参量,利用该模型研究了径向偏振调制的匀滑及消偏振特性。研究表明,...
 PDF全文强激光与粒子束 | 2015, 27(12):122008
[摘要]研究了在非科尔莫哥罗夫湍流下,超连续谱光源的水平传输特性。将超连续谱视为多个窄带光谱分量的叠加。利用互谱密度方法,考虑大气衰减的影响,计算了在不同的湍流内外尺度下,光源的束宽和传输效率随非科尔莫哥罗夫谱...
 PDF全文中国激光 | 2014, 41(04):0413001
[摘要]调整相干光束阵列中单元光束的线偏振方向可以得到近似的径向偏振光,但其特性与理想的径向偏振光存在差异。基于Richards-Wolf矢量衍射积分理论,利用数值方法对径向偏振相干光束阵列的深聚焦场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实际...
 PDF全文中国激光 | 2014, 41(01):0102003
[摘要]角向偏振光经深聚焦得到的轴对称环状光斑在粒子捕获和高分辨率成像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但是实际的深聚焦系统必然存在一些像差。基于Richards-Wolf矢量衍射积分理论,利用数值方法具体分析了五种初级像差对角向偏振光深...
 PDF全文中国激光 | 2013, 40(07):0702007
[摘要]建立了高功率光纤非相干合成光束在湍流大气中的传输模型。综合考虑了准直系统、对准误差、光束抖动和大气湍流的影响,分析了单模、多模光纤光束非相干合成系统的传输特性。理论计算表明,在准直系统设计为最佳值时,...
 PDF全文光学学报 | 2013, 33(s1):s114008
[摘要]相比单束光,阵列光束由于各光束之间互不相干,可以减小大气湍流引起的接收光强起伏。特别在激光照明和通信等应用场合中,非相干合成光束可以明显提高照明均匀性和减小通信误码率。简要介绍了相干合成阵列光束在湍流...
 PDF全文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2012, 49(07):070008
[摘要]利用实测影响函数,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有效孔径、光束入射角度对于20单元双压电片变形镜像差校正能力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有效孔径为16 mm时,变形镜对于各阶像差的校正能力较好;而随着光束入射到变形镜角度的增大...
 PDF全文强激光与粒子束 | 2012, 24(07):1611-1614
[摘要]针对相位光栅曲率传感器能够测量波前曲率在光瞳面上分布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采用整个空间分布的曲率信号来实现波前校正的算法。用曲率型变形镜影响函数的曲率信号在光瞳面上的分布来拟合待校正波前的曲率信号,采用最...
 PDF全文强激光与粒子束 | 2011, 23(10):2573-2577
[摘要]数值模拟了37单元曲率型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波前校正过程, 分析了该系统对低阶Zernike像差的校正效果, 结果表明:低阶Zernike像差均能够得到较好的校正。分别对曲率为零和不为零的Zernike像差校正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
 PDF全文强激光与粒子束 | 2010, 22(11):2521-2526
20单元双压电片变形镜对Zernike像差空间拟合能力的实验研究
[摘要]利用20单元双压电片变形镜和13×13阵列哈特曼波前传感器所构成的闭环自适应光学系统, 实验测试了双压电片变形镜对3~20项静态Zernike像差的空间校正能力, 并将实验结果与仿真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最后分析了哈特...
 PDF全文光学学报 | 2009, 29(07):1756-1760
[摘要]为了准确利用远场得到近场相位分布, 提出了多帧相位反演算法。这是一种利用多个远场以实现传统Gerchberg-Saxton(G-S)算法的相位反演方法, 其中的新远场是通过叠加已知像差到待测像差后产生的。在此算法的基础上, 提出...
 PDF全文光学学报 | 2009, 29(06):1443-1448
[摘要]双压电片变形反射镜作为波前校正器具有结构简单、变形量大、成本低及制造周期短的优点, 能代替传统分立式变形镜从而降低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成本。为验证工艺的可行性和了解双压电片变形反射镜的性能, 制造了一块20单元...
 PDF全文光学学报 | 2009, 29(06):1437-1442
[摘要]影响函数是分析双压电片变形反射镜像差校正能力的重要参量,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预测实际器件的影响函数,以有限元模型的不断优化替代实际器件的尝试性改进,可以减小构造的盲目性,从而节约研发成本,缩短双压电片变形镜的...
 PDF全文光学学报 | 2008, 28(09):1638-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