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您目前在 全部期刊 '王钊', 共找到 14个内容。
将选定结果:
[摘要]为充分利用氟化氪(KrF)准分子激光放大器的长泵浦时间,探索提高激光输出效率的方法,开展紫外超短脉冲在KrF准分子激光器中多脉冲放大和组束的实验研究。采用双脉冲放大方案研究激光脉冲时间间隔对输出能量的影响,...
 PDF全文强激光与粒子束 | 2020, 32(01):011014-11014
[摘要]提出了一种可在铌酸锂上利用光刻及钛扩散方法实现高阶可调谐的布拉格波导光栅结构,并对其相关特性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占空比、光栅阶数、波导宽度差及外加电压对高阶布拉格波导光栅反射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折射率...
 PDF全文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2017, 54(06):060502
[摘要]对基于相位掩模法的高阶布拉格(Bragg)波导光栅的特性进行了研究, 不同阶数Bragg波导光栅的谐振波长均随饱和系数的增大而增大。综合考虑光栅阶数、相位掩模板衍射效率及饱和系数对Bragg波导光栅折射率调制幅度的影响,...
 PDF全文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2017, 54(01):010603
[摘要]设计了一种基于LiNbO3的长周期波导光栅可调谐耦合器.该耦合器利用长周期光栅的独有特性将输入波导的导模经包层模耦合至输出波导导模.由于LiNbO3的电光效应, 波导光栅芯层与包层的有效折射率随外加电压变化, 从而耦合...
 PDF全文光子学报 | 2017, 46(03):0323002
[摘要]针对所研制的一种能够测量加速度直流信号的光纤加速度计,建立了影响该加速度计测量准确度的光学原理误差、交叉灵敏度误差以及温度引起的误差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信噪比增加以及光谱...
 PDF全文光子学报 | 2016, 45(06):0606004
[摘要]在纯氧条件下,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在单晶硅基片上沉积氧化铪(HfO2)薄膜,并研究了沉积过程中基片温度对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能谱(XPS)表征了薄膜的晶体结构和组分,利用原子力显...
 PDF全文应用光学 | 2016, 37(06):872
[摘要]激光驱动气库材料可用于实现准等熵压缩,为了预估样品靶前表面的峰值压力及分析样品靶前表面压力随时间变化曲线,建立了一个简化的理论模型用于描述这一物理过程。激光入射在气库材料上产生冲击波,冲击波到达气库材...
 PDF全文强激光与粒子束 | 2014, 26(07):072007
基于 Zernike多项式大气湍流条件下光纤耦合效率的数值分析
[摘要]目前,对光纤耦合效率的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较少,并且主要是运用功率谱反演法即傅里叶变换法进行数值模拟,介绍了大气湍流对激光光束传播的影响,然后采用 Zernike多项式法对光纤耦合效率进行模拟研究,这种方法对于...
 PDF全文光电技术应用 | 2012, 27(06):84-87
[摘要]利用经典分子动力学和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研究了氦在高压下的熔化曲线、状态方程和非金属-金属转变。得到了氦在温度小于4.5 eV、 密度0.3~5.0 g/cm3范围内的状态方程,并把氦的熔化曲线的压强范围拓展到了50 GPa。...
 PDF全文强激光与粒子束 | 2011, 23(06):1649-1652
[摘要]为了诊断测量激光驱动冲击波,研制了具有空间分辨力的成像型速度干涉仪。该干涉仪主要包括输入部分、像传递部分及干涉部分,探测光采用波长为532 nm的单纵模激光。 在靶位放置一分线板,经过测量,其空间分辨力小于1...
 PDF全文强激光与粒子束 | 2011, 23(03):661-665
[摘要]低Z流体的单次冲击波压缩极限是判断各种研究高压物态方程理论和实验正确与否的重要参数。维里定律和Hugoniot方程表明, 单次冲击波压缩率是由各种因素的相对重要度决定的, 包括平均势能、平均动能、内部自由度的激发度...
 PDF全文强激光与粒子束 | 2010, 22(10):2432-2436
[摘要]建立起一套侧向阴影照相的光学系统,利用可见光作为探测光,在状态方程实验中对靶的飞行速度进行探测.在天光KrF准分子激光装置上进行激光打靶实验,激光波长为248.4 nm.在激光功率密度为8.3×1011 W/cm2的条件下,测...
 PDF全文强激光与粒子束 | 2008, 20(04):625-628
[摘要]建立了一套光学记录速度干涉仪系统(ORVIS),用于测量强激光产生的冲击波状态方程中的自由面速度.该光学记录速度干涉仪系统的时间分辨率为179 ps,可以测量自由面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整个过程.在天光KrF高功率准分子激光装...
 PDF全文强激光与粒子束 | 2006, 18(05):799-802
[摘要]从传输线模型出发,通过建立雷电回击通道、大地和电力线系统一体化模型,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计算得出雷电回击电流的近场分布,将场值代入离散的传输线方程后,计算了架空电力线终端的感应过电压.通过对多导体架空线和单导...
 PDF全文强激光与粒子束 | 2005, 17(10):1539-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