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信息

日本光学之强大,一篇两篇放不下

终于,日本光学到了完结篇。

在之前两篇文章中,小编向大家介绍了三位诺奖获得者,以及在各领域具有杰出成果的众科学家;还有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等科研院所在光学领域卓越的科研实力。(感兴趣的请移步《名古屋大学比东京大学更强吗? 》《世界级的日本光学是怎样炼成的? 》)

今天,小编把压箱底儿的大阪大学、东北大学等帝国大学,以及东北工业大学、电气通信大学等知名科研机构通通拿出来分享给大家,就这样给日本光学愉快地收尾吧。

 


知名科学家

河田聪(Satoshi Kawata)
      

大阪大学光子学研究中心主任、中日先进光子学联合实验室日方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纳米光子学。美国光学学会(OSA)、英国物理学会(IOP)、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等会士。日本光学分会原会长,日本学术振兴会?学术系统研究中心研究员。

真嶋 哲朗Tetsuro Majima
      

大阪大学产业科学研究所教授,是国际著名光催化与单分子催化超分辨成像领域的专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光化学、辐射化学、生物分子化学、单分子化学等。迄今发表学术论文470多篇,专著25部。

井上佳久(Yoshihisa Inoue)

大阪大学应用化学系教授,长期致力于超分子光化学及不对称光化学的研究,是国际著名的光化学家,2011年3月获得德国洪堡奖(Humboldt Research Award)。已发表SCI研究性论文500余篇,综述近百篇;申请专利42项(其中国际专利11项),专著40部。

ETOH Takeharu 江藤 剛治

(Takeharu Goji Etoh)

大阪大学教授,在超高速图像传感器领域具有杰出贡献,2006年获得SPIE的Harold E. Edgerton奖。

Kazuto Yamauchi
      

大阪大学精密科学技术与应用物理系教授,SPIE、OSA、EUSPEN、日本表面科学学会会士,研究领域包括纳米技术,超精密加工,表面表征, x射线透视光谱学等。

Jun Tanida
       

大阪大学信息和物理科学系教授,OSA会士,日本光学学会和国家光学工程学会成员,研究领域包括信息光子学、计算成像、光子DNA计算、光学计算。

吉村政志YOSHIMURA Masashi
 

大阪大学教授,激光科学研究所主任,研究领域包括非线性光学、全固态紫外线激光源、光学材料等。

Kaoru Minoshima
     

电气通信大学教授、系主任,日本应用物理学会和OSA会士,2000年在美国MIT做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超快科学技术和光学计量学。曾获日本应用物理学会女性研究员奖、日本文部科学省文部科学大臣表彰。

Yasuo Tomita
     

电气通信大学工程科学系教授,OSA、JSAP、SPIE会士,研究方向包括软物质(纳米复合材料、光敏聚合物、液晶)、光子学、非线性光学、中子光学、纳米光子学、物理和超光脉冲的应用。


光学研究机构

大阪大学

大阪大学(Osaka University)创建于1931年,最初名为“大阪帝国大学”,是第六所旧帝国大学。二战后,正式更名为“大阪大学”。是日本顶尖的著名研究型国立综合大学,综合实力日本第三,在日本关西地区与京都大学一道在各个领域都起着重要作用。作为日本国内的最高学府之一,大阪大学在全球都享有很高声望。

激光工程研究所(ILE)

研究所被公认为是激光科学研究领域的世界领导者之一,如探索激光天体物理学和等离子体光子学等日本原创领域融合的新学术领域。此外,研究所正在独立开发和利用世界领先的大功率激光器。

目前,该实验室的研究中心主要集中在六个部门。“高功率光子学研究部门”以光学材料工程,功率光子学和专有等离子体光子学等强项技术为基础,研究和发展大能量、高功率激光技术。“高能量密度科学研究部门”旨在探索高能量密度等离子体物理的新前沿学术领域,如实验室天体物理学。“激光聚变科学研究部门”,将聚变能量作为最终能量来源为最终目标,研究激光驱动惯性约束核聚变中的各种物理问题。“激光太赫兹研究部门”以新兴的太赫兹光子学为研究基础,着重于等离子太赫兹和高功率太赫兹源的研究。“量子束科学研究部”是以激光驱动高功率辐射源和粒子束为目标。“理论与计算科学研究部门”的研究基于高性能计算的开发,是等离子体物理学和物理信息学跨学科合作的关键。

中日先进光子技术联合实验室

该实验室由中科院理化所与日本大阪大学先进光子学研究中心共建,合作承担了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的非线性光子学研究项目,突破了利用激光直写技术制备纳米结构时光学衍射极限的限制,为我国承担的国家“纳米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光子束超衍射纳米加工技术与应用基础研究”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科学仪器与工程实验室

该实验室最初专注于具有强大光学背景的信号处理领域,现在正在进行关于光子学,纳米技术和生物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该实验室的研究主题包括超高分辨率显微镜,光子纳米加工,光子晶体,纳米粒子,激光诱导各向异性,光化学,活细胞光谱学和成像以及激光细胞相互作用。

此外,大阪大学的重要实验室还包括:制作高性能的电子和光学器件底物、x射线设备、x射线纳米器件和进行纳米加工等研究的超精密加工实验室;旨在进行先进纳米光子学研究、表面等离子激元及其应用和产业化科学研究的光子学中心;及工学研究科附设的“自由电子激光研究设备”,它可以将五个波形器放置在加速电压为170 MeV的射频直线加速器上,并无缝覆盖0.25 μm至100 μm的波长。

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Tohoku University)前身是1907年成立的旧制东北帝国大学(原名仙台医科大学),是继东京帝国大学、京都帝国大学之后的第3所旧制帝国大学。1947年10月,东北帝国大学改制为东北大学,成为日本第一所接收女学生和外国学生的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系

八坂研究室的研究内容包括高功能半导体光子器件、新功能半导体光子集成电路、采用非线性光学的超宽带、相干可调谐光源、太赫兹生物光子学。

量子光情报工学研究室研究内容包括带有半导体纳米结构的光电控制装置、利用光子和电子自旋的量子信息通信装置、利用纠缠态的光子和电子的量子信息通信技术。

超高速光通信实验室研究课题有光纤中的超高速光孤子传输和非线性光学、使用飞秒脉冲串的太比特/秒OTDM传输、超短波锁模激光器及其在频率标准和微波光子领域的应用、具有新功能的光子晶体光纤和光纤。

应用物理系

秩父实验室从事量子纳米结构发光、光电探测和光转换器件和材料的研究,主要研究材料为氮化物半导体、氧化物半导体。

藤原研究室主要研究课题有结构规律和非线性光学效应、玻璃的透明纳米结晶和光学性能、原子加热法激光诱导晶体图形化方法的研究进展、创新功能发展光纤元件和光子集成电路。

高田实验室主要研究主题包括软X射线显微镜的研制及其在生物样品中的应用、高分辨率软X射线客观反射镜系统的研制、用软X射线光谱和光电子能谱研究掩埋界面、精确测量软X射线材料的光学常数等。

物理系

光电子固体物性研究室建造了一个超高分辨率的ARPES光谱仪,目前的能量分辨率处于世界最佳水平,并研究功能材料的电子结构,如强关联电子材料,拓扑绝缘体和石墨烯相关材料。

超高速分光研究室研究主题包括有机导体、过渡金属氧化物,并采用OPA技术实现10 fs红外脉冲。

光物性物理研究室主要研究光子晶体和超材料、超快现象共轭π-electron系统。

电气通信大学

电气通信大学(The University of Electro-Communications)是1918年建立的日本国立大学,1949年开设大学教育。东京农工大学、京都工艺纤维大学、名古屋工业大学、电气通信大学合称“农纤名电”。电气通信大学在光学科学领域享有国际声誉。它是陶瓷激光的诞生地,也是激光冷却和捕获亚稳态氖原子的先驱。

激光科学研究所

该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研究主题有光学相干控制、原子光学、新型激光技术及应用。研究的目标是在包括太赫兹辐射,中和近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真空紫外光和X射线的宽频率范围内产生高质量的光射线。研究所正在开发各种各样的光源,包括被称为代表固体激光器革命的陶瓷激光器和能够接近理论性能极限的光纤激光器。

光子创新中心

该中心成立于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创新研究开发计划战略推进计划的一部分,并致力于利用纳米光纤开发量子光子信息技术的项目。光子创新中心的使命是将大学的基础光学和光子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新的创新成果,并与公司共同研究和开发,将这一新创新转化为对社会有贡献的实用技术。

先进超快激光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正在开发光学成像和控制(刺激)的新方法,如荧光寿命成像显微技术、受激拉曼成像以及使用受激发射的量子噪声限制超分辨率成像。中心开发了一种视觉和近红外脉冲激光器,曾连续13年保持了最短脉冲的世界纪录;以及一种深紫外和近红外超快光谱仪器,其使用了世界上最快的深紫外和紫外线脉冲。

东京工业大学

东京工业大学(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以工程技术与自然科学研究为主的日本顶尖理工科大学,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等方面享有世界声誉,拥有多位获得诺贝尔奖的教授和校友。

理学部下属实验室

Kozuma实验室主要研究基于光学阱的超冷中性原子的量子模拟,试图通过使用激光在各种光学势中冷却原子,来进行强相关电子系统的量子模拟。

金森研究室主要研究相干光和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课题涵盖了新型光谱技术的发展,包括相干光及其在原子和分子光谱方面的应用。

Aikawa实验室主要研究激光捕获的纳米颗粒的性质,以一种基于激光的方法冷却纳米颗粒,并揭示其新的物理性质。

纳富研究室主要正在进行基于纳米光子学的光物理学研究,目标是利用纳米级人造结构创造新的光学特性。纳富教授还领导了NTT物理科学实验室/纳米光子中心的研究团队,两家实验室密切合作。

工学部下属实验室

伊藤研究室主要研究用纳米光控制原子,利用近场光精确控制原子并研发量子和自旋功能器件。

Asada实验室主要研究太赫兹半导体器件,并在半导体电子器件中实现了第一个室温太赫兹振荡,进行了无线电传输实验。

荒井·西山研究室主要研究基于光子集成电路薄膜的绿色IT,目标是耗电量极低的片上光通信。研究领域有光电子学、光学通信、光学/光子器件、光子集成电路。

Mizumoto & Shoji实验室主要研究光子集成电路中的光波操作,正在研究光子器件,通过集成半导体和磁学来实现光学通信系统的新功能。研究内容包括光子集成电路、硅光子学、平面光波电路。

光子集成系统研究中心由小山、上野原、宫本课题组构成,研究内容为高性能表面发射激光器、集成光学器件、光学微机械装置、所有光网络的光路由器和相关技术、光无线供电系统及相关技术。

中村实验室主要研究用超声波和光学仪器感知和执行,研究内容包括应用声学器件、光学和声学传感、光纤传感器。
 

来源:中国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