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

姜会林,男,汉族,1945年7月10日生于辽宁省辽中县,中共党员,博士,长春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 长期从事应用光学技术研究,曾主持国家“863”重点项目、“995”****专项、“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20多项,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均排名第一),还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部省级科技一等奖9项;获授权发明专利55项;出版学术著作9部;发表学术论文342篇,四大检索收录212篇。

中文名:姜会林

国籍:中国

民族:汉

职业:科学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毕业院校:长春理工大学

代表作品:空间光电技术与光学系统[2]

目录

1.人物经历

2.主要成就

2-1.学术成就

2-2.工作业绩

3.主要荣誉称号

4.出版书籍

5.国内外主要学术组织兼职

1.人物经历

1964年7月考入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 1978年10月考入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薛鸣球院士;又于1983年1月考入该研究所攻读博士研究生,师从王大珩院士。 1989年3月~1996年12月,任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副院长、教授;1996年12月~2002年5月,任院长、教授、博导;2002年5月~2006年1月,任长春理工大学(原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 校长、教授、博导;2006年1月至今,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导。

2.主要成就

2-1.学术成就

姜会林长期从事应用光学技术研究,曾主持国家“863”重点项目、“995”****专项、“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20多项,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其一是在光学系统设计理论方面,在薛鸣球院士、史光辉研究员指导下,提出了“衍生二级光谱理论”,得到王大珩院士等高度评价。又在王大珩院士、翁志成研究员指导下,提出了“光学系统技术经济公差理论”,论文被国际光学工程学会收入“里程碑丛书”,在美国出版发行。成果得到广泛应用,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其二是在**动态性能测试方面,带领团队研制成功“火控动态性能测试系统”和“激光压制与报警性能测试系统”。其中火控性能测试指标优于美国“试验操作规程”要求,成果入选了国军标,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由此定型的**参加了2014年“和平使命”五国联合反恐军演和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

其三是在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方面,带领团队研制成功两代机载光端机和“一对多”同时激光通信装置,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强干扰下高速率双动态激光通信,其中飞机间高速率(2.5Gbps)激光通信距离高于国外报道的最好水平,2010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对多”同时激光通信室内实验成功,鉴定会评价为“在国内外首次提出…,具有原创性”。

除了上述三项国家科技奖(均排名第一)外,还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部省级科技一等奖9项(7项排名第一);获授权发明专利55项(18项排名第一);出版学术著作9部(2部排名第一,为科学出版社和**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表学术论文342篇(四大检索收录212篇)。

2-2.工作业绩

姜会林曾主讲五门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培养(已毕业)硕士、博士、博士后98名。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第三)、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与学校其他领导和老师一起努力奋斗,创建了长春理工大学的第一个博士学位点、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并将“学院”更名为“大学”;还大幅度地扩大了学校的办学用地和建筑面积,使固定资产增加十多倍。为学校提升办学层次、增强办学实力、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等做出了重要贡献。

3.主要荣誉称号

1.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委,1991年;

2.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务院,1992年;

3.中央直接掌握与管理的高级专家,中央组织部,2005年;

4.全国优秀教师,国家教委,2009年;

5.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协,2014年;

6.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吉林省政府,1997年;

7.优秀省管专家,吉林省政府,1998年,2002年;

8.吉林省(资深)高级专家,吉林省委、省政府,2005年,2008年,2011年;

9.吉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吉林省政府,2001年;

10.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吉林省委、省政府,2004年;

11.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吉林省委,2011年。

4.出版书籍

1.光电尺寸检测技术及应用,徐熙平,姜会林等,2004,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空间光通信光学系统,付跃刚,姜会林等,2007,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3.空间光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杨华民,姜会林等,2008,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兵器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兵器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姜会林等,2009,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5.空间激光通信技术与系统,姜会林等,2010,**工业出版社。

6.全景视频采集、处理、展映技术及应用,丁莹、范静涛、姜会林等,2013,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7.红外地球敏感器测试与标定技术 ,张国玉、姜会林等,2013,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8.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环境影响及适应性技术,胡源、付跃刚、姜会林等,2013,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9.空间光电技术与光学系统,姜会林等,2015,科学出版社。

5.国内外主要学术组织兼职

1.中国兵工学会副理事长,2003、2005、2009

2.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2006、2010

3.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2015

4.全国高等学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2002

5.**兵器光电与火控技术专业组成员,1999、2002、2007

6.**备部“863”计划航天航空领域专家委员会顾问,2006、2011

7.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会员,1998

8.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2008、2012

9.中国兵工学会咨询专家库入库专家,2014

10.中国兵工学会夜视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2014

11.中国仪器仪表协会精密机械分会理事会常务理事,2007

12.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精密仪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2007

13.工业与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2012

14.**科工局信息与控制专家组成员,2011

15.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委员会特聘委员,2013

16.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组成员,2006、2011、2015

17.国家科技奖**科技工业兵器专业评审小组成员,2000

18.**“973”项目“全链路空间光学遥感成像系统优化设计与像质增强方法研究”专家组副组长,2012

19.国家“973”项目“甚高分辨率空间遥感器的光学理论基础与方法研究”项目专家组成员,2004

20.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04、2009、2014

21.高功率半导体激光**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96、2002、2008、2014

22.中国科学院光学系统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2009

23.中国科学院计算光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2009

24.天津大学光电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2011

25.同济大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2006

26.南开大学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2009

27.吉林省兵工学会常务副理事长,1998

28.吉林省电子学会副理事长,2005

29.吉林省科学与科技管理委员会科技评价专业委员会专家, 2003

30.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复审委员会复审专家,2004

论文专著
国外文章 国内文章 专利 专著

国外文章


[1] Zhou X, Wang S, Jiang H, Lung CW. Positron trapping at grain boundaries. Positron Annihil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1985.
[2] Jiang H, Long K, Cheng L, Zhu J, Zhou J, Fang S, et al. The development and performance of 1-D ACPAR. Nuclear Techniques. 1986.
[3] Jiang H. Analysis on economic benefit of optical system design. Proceedings of the 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1987;818.
[4] Lu Y, Zhang M, Song J, Jiang H. Positron annihilation in polymers containing halogen. Nuclear Techniques. 1988;11.
[5] Zhou X, Jiang H. A positron annihilation study on large angle grain boundaries. Nuclear Techniques. 1989;12.
[6] Han R, Jiang H, Zou C, Song J, Gong Z, Wang Z, et al. A study on radiation damage of BaF 2 crystals by positron annihilation technique. Nuclear Techniques. 1990;13.
[7] Yang DR, Jiang HL, Li GD, Yang HM. OPTIMIZATION OF ORIGINAL LENS STRUCTURE TYPE FROM OPTICAL LENS DATA-BASE1991.
[8] Chen DR, Jiang HL, Li GY. Noise compensation method study on APD photoelectronic detector. In: Wang QDLJFS, editor. Semiconductor Lasers Iii1998. p. 298-301.
[9] Chen DR, Li GY, Jiang HL. Study on a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method of APD photoelectronic detector. In: Liang PWMFWGD, editor. Detectors, Focal Plane Arrays, and Imaging Devices Ii1998. p. 120-2.
[10] Gong Y, Yang H, Jiang H. The models of childbearing system.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1998;7.
[11] Yang H, Jiang H, Wang L. Optimization model of computerized solution-finding optical system economic tolerance.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1998;7.
[12] Zhang GY, An ZY, Jiang HL, Li CZ, Gao YJ, Chen RW. An optoelectronic non-contact inspecting method of taper. In: Ye S, editor. Automated Optical Inspection for Industry: Theory,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Ii1998. p. 239-43.
[13] Jiang H, Yang H, Jiang Z. The design and realization for weaponry photoelectric simulation databas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in Distributed Applications. 2001.
[14] Jiang HL. Exploration on effect factors of the bit error rate in space las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 Luo YNY, editor. Semiconductor Lasers and Applications2002. p. 208-13.
[15] Qu Y, Bo B, Liu G, Gao X, Jiang H. High power 808 nm InGaAlAs semiconductor lasers by MBE. 200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lecular Beam Epitaxy (Cat No02EX607). 2002. DOI: 10.1109/mbe.2002.1037900.
[16] Yang HM, Fan JT, Jiang ZG, Jiang HL. The research of computer simulation on the process of APT on space laser communication. In: Ming HZXPCMY, editor. Optoelectronic Devices and Integration, Pts 1 and 22005. p. 633-9.
[17] Zhang G, Jiang H, Fang Y, Yu H, Xu X, Wang L, et al. A high-orbit collimating infrared earth simulator. In: Tan J, editor. 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strument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 p. 1395-400.
[18] Chang J, Weng Z, Wang Y, Jiang H, Cong X. Design of a three field-of-view IR system. Proceedings of the 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2007;6624. DOI: 10.1117/12.791186.
[19] Duan J, Kong C, Jing W, Zhang D, Jiang H. Laser spot detection and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in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 art. no. 67950D. In: Wang CZSWJL, editor.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pa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ts 1-32007. p. D7950-D.
[20] Feng D, Jiang H. Research on stereo TV endoscope2007.
[21] Huang D, Jiang H, Qian Y. The progress and analyze of ECG based on wavelet transforms2007.
[22] Huang D, Jiang H, Qin L. Design of the remote ECG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virtual instrument2007.
[23] Ren T, Chang J, Weng Z-c, Jiang H, Cong X. Compressed infrared mirror-lens system design. Proceedings of the 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2007;6624. DOI: 10.1117/12.791187.
[24] Chang J, Weng Z, Wang Y, Jiang H, Cong X. Design of a three field-of-view IR system - art. no. 66241S. In: Zhou L, editor.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hotoelectronic Detection and Imaging 2007: Optoelectronic System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Testing2008. p. S6241-S.
[25] Chen C, Yang H, Jiang H, Fan J, Cheng H, Ying D. Mitigation of turbulence-induced scintillation noise in free-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links using Kalman filter2008.
[26] Ren T, Chang J, Weng Z-c, Jiang H, Cong X. Compressed infrared mirror-lens system design - art. no. 66241T. In: Zhou L, editor.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hotoelectronic Detection and Imaging 2007: Optoelectronic System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Testing2008. p. T6241-T.
[27] Wang S, Zhao X, Tong S, Liu Y, Liu P, Jiang H. Laser probing displacement sensor and its data acquisition. Microcomputer Information. 2008.
[28] Chu T-T, Jiang H, Ji L-W, Shih W-S, Zhong J, Zhuang M-J. Grain size effect of nanocrystalline ZnO on characteristics of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Microelectronics Journal. 2009;40:50-2. DOI: 10.1016/j.mejo.2008.08.007.
[29] Feng D, Jiang H. Intelligent Learning Algorithm for Depth Detection Applied to a Humanoid Vision System2009. [30] Hu Z, Song Z, Tong S, Xin Z, Song H, Jiang H. Modeling of fine tracking sensor for free space las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2009 Symposium on Photonics and Optoelectronics. 2009. DOI: 10.1109/sopo.2009.5230084.
[31] Huang D, Zhang X, Jiang H, Xu G. Research on ECG R-wave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LabVIEW2009.
[32] Liu G, Bo B, Ma X, Zhang J, Qu Y, Jiang H. Study on high power semiconductor laser arrays and output beam shaping. Proceedings of the 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2009;7382. DOI: 10.1117/12.836813.
[33] Zhang L, Jiang H, Meng L. Research of the Observation Suspended Bin for Helicopter Power line Inspection2009.
[34] Zhang L, Meng L, Xu R, Jiang H. Research of the Tracking Accuracy and Stabilization Accuracy Test on Airborne Platform2009.
[35] Chu T-T, Jiang H, Ji L-W, Fang T-H, Shi W-S, Chang T-L,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UV photodetectors with Mg(x)Zn(1-x)O thin films. 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 2010;87:1777-80. DOI: 10.1016/j.mee.2009.10.013.
[36] Ji L-W, Fang T-H, Wu C-Z, Chu T-T, Jiang H, Chang S-J, et al. Structural and Optoelectronic Characteristics of Well-Aligned ZnO Nanorod Arrays for Photodiodes. Journal of Nanoelectronics and Optoelectronics. 2010;5:295-9. DOI: 10.1166/jno.2010.1113.
[37] Ji L-W, Lin C-M, Fang T-H, Chu T-T, Jiang H, Shi W-S, et al. Structural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ZnO nanorods grown on Mg(x)Zn(1-x)O buffer layers.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10;256:2138-42. DOI: 10.1016/j.apsusc.2009.09.063.
[38] Qiao L, Jiang H. Case retrieval algorithm based on k-means clustering.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 2011;47. DOI: 10.3778/j.issn.1002-8331.2011.04.051.

Back

国内文章


[1] Jiang H, Tang X. Observation of correlation between angular distribution and Doppler broadening of positron annihilation.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1987;4.
[2] 付跃刚, 姜会林. 火炮轴线一致性与偏离角测试系统研究. 仪器仪表学报. 2002:80-2.
[3] 付跃刚, 姜会林. 火炮轴线一致性与偏离角测试系统研究. 2002.
[4] 常军, 姜会林, 翁志成, 丛小杰, 金英姬. 大视场、长焦距空间光学系统的设计. 兵工学报. 2003:42-4.
[5] 常军, 李凤友, 翁志成, 张增宝, 姜会林, 丛小杰. 用计算全息法检测大口径凸非球面的研究. 光学学报. 2003:1266-8.
[6] 常军, 翁志成, 姜会林, 丛小杰. 宽覆盖、离轴空间相机光学系统的设计. 光学精密工程. 2003:55-8.
[7] 姜会林, 程军, 李丽. 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及我校的对策.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1-3.
[8] 常军, 翁志成, 张新, 姜会林, 丛小杰. 大口径凸非球面零件检测的新思路. 中国杭州2004.
[9] 姜会林. 全力发展光电子产业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4-5+8.
[10] 万春明, 薄报学, 曲轶, 姜会林. 940nm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研究. 中国激光. 2004:535-7.
[11] 王彤宇, 姜会林, 贾宏光, 吴一辉. 电磁轴承系统实现平稳过渡共振区的一种新方法. 兵工学报. 2004:646-8.
[12] 晏长岭, 宁永强, 秦莉, 张淑敏, 赵路民, 王青, et al. 高功率In Ga As量子阱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研制. 光子学报. 2004:1029-31.
[13] Ren ZB, Jiang HL, Liu GJ, Sun Q. Antirefle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hemispherical grid grati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5;50:1309-14. DOI: 10.1360/982004-145.
[14] 姜会林. 发挥长春优势 振兴科学仪器——在“振兴东北科学仪器基地高层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 现代科学仪器. 2005:23-4.
[15] 刘云清, 佟首峰, 姜会林. 利用FPGA实现SDRAM控制器的设计.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05:47-50.
[16] 任智斌, 姜会林, 刘国军, 孙强. 半球结构亚波长光栅抗反射性质的研究. 科学通报. 2005:941-6.
[17] 常军, 刘莉萍, 王涌天, 翁志成, 丛小杰, 姜会林. 大视场、大口径双波段红外非制冷光学系统.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06:170-2.
[18] 常军, 翁志成, 丛小杰, 姜会林, 郭弘其. 衍射光学在无人机姿态控制中的应用. 中国北京2006.
[19] 常军, 翁志成, 丛小杰, 姜会林, 郭弘其. 衍射光学在无人机姿态控制中的应用. 光学技术. 2006:250-2.
[20] 曲轶, J.X.Zhang, A.Uddin, S.M.Wang, M.Sadeghi, A.Larsson, et al. 高性能高应变InGaAs量子阱脊型波导半导体激光器.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2006:341-6.
[21] 任智斌, 姜会林, 付跃刚, 张磊, 刘智颖, 田继文. 微球体与微椭球体光散射特性的研究.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06:28-31.
[22] 任智斌, 姜会林, 付跃刚, 张磊, 田继文, 齐向东, et al. 微柱透镜阵列的全息-光刻胶热熔制作技术. 微细加工技术. 2006:17-20.
[23] 任智斌, 朱丽思, 曾皓, 姜会林. 微透镜阵列的光刻胶热熔制作技术.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06:12-5.
[24] 佟首峰, 刘云清, 姜会林. 自由空间激光通信系统APT粗跟踪链路功率分析.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6:322-5+50.
[25] 王士峰, 佟首峰, 刘云清, 姜会林. 面阵CCD相机驱动时序的研究. 中国四川成都2006.
[26] 向阳, 白闻喜, 姜会林, 胡家升. 目视硬性内窥镜光学系统初始结构设计. 中国广东广州2006.
[27] 陈纯毅, 杨华民, 佟首峰, 蒋振刚, 姜会林, 韩成. 空地光通信系统空间链路的建模与仿真. 系统仿真学报. 2007:2706-9+19.
[28] 付秀华, 姜会林, 付新华, 王崇娥. 多波段红外增透与保护膜技术的研究. 兵工学报. 2007:1183-5.
[29] 姜会林, 刘志刚, 佟首峰, 刘鹏. 机载激光通信环境适应性及关键技术分析.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7:299-302.
[30] 姜会林, 刘志刚, 佟首峰, 刘鹏. 机载激光通信环境适应性及关键技术分析. 中国吉林长春2007.
[31] 刘国军, 薄报学, 曲轶, 辛德胜, 姜会林. 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技术发展与研究.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7:4-6.
[32] 刘国军, 薄报学, 曲轶, 辛德胜, 姜会林. 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技术发展与研究. 中国吉林长春2007.
[33] 任智斌, 朱丽思, 曾皓, 姜会林. 含衍射透镜的4~d视场卡塞格林光学系统.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1-4.
[34] 佟首峰, 姜会林, 刘云清, 刘鹏, 吴琼. 自由空间激光通信系统APT粗跟踪伺服带宽优化设计. 光电工程. 2007:16-20.
[35] 王世峰, 赵馨, 佟首峰, 张国玉, 姜会林. CCD输出信号处理电路的研究.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7:311-3.
[36] 王世峰, 赵馨, 佟首峰, 张国玉, 姜会林. CCD输出信号处理电路的研究. 中国湖南长沙2007.
[37] 王现银, 郑传涛, 秦正坤, 闫欣, 马春生, 姜会林. 1*8信道微环谐振波分复用器的结构设计.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9-14.
[38] 向阳, 姜会林, 胡家升. 目视医用硬性内窥镜光学系统初始结构设计.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5-6+4.
[39] 殷柯欣, 姜会林, 佟首峰. 基于Sutton模型研究气动光学效应(英文).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7:689-92.
[40] 张国玉, 姜会林, 徐熙平, 于化东, 王凌云, 刘旭力, et al. 红外地球敏感器扫描镜摆角激光动态测试方法. 光学学报. 2007:875-81.
[41] 周庆才, 程军, 姜会林. 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研究生培养的实践.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28-31.
[42] Wang S, Zhang G, Chen J, Tong S, Jiang H. Smart tracking CCD camera with miss distance calculation function. 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 2008;29.
[43] 常军, 杨东升, 孙智慧, 翁志成, 姜会林, 任涛. 应用在大尺寸LCD背照明的LED元件设计. 发光学报. 2008:195-9.
[44] 陈纯毅, 杨华民, 姜会林, 佟首峰, 范静涛, 韩成. 激光脉冲云层传输时间扩展与信道均衡. 兵工学报. 2008:1325-9.
[45] 陈纯毅, 杨华民, 佟首峰, 姜会林. 飞机对卫星激光通信上行链路建模与功率分析. 通信学报. 2008:125-31.
[46] 程军, 姜会林, 李丽. 新时期共建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研究——长春理工大学的实践与探索.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13-7.
[47] 李丽, 姜会林, 程军. 试论新形势下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的服务面向定位——兼论长春理工大学的服务面向选择.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91-4.
[48] 李秀莉, 程军, 李丽, 姜会林. 发挥共建优势 加强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 现代教育科学. 2008:152-3.
[49] 佟首峰, 姜会林, 刘云清, 刘鹏, 陈纯毅. 自由空间激光通信平台振动模拟实验系统研究. 兵工学报. 2008:1001-3.
[50] 王世峰, 张国玉, 陈剑峰, 佟首峰, 姜会林. 具有脱靶量计算功能的智能跟踪相机的研制. 仪器仪表学报. 2008:1986-9.
[51] 王世峰, 赵馨, 佟首峰, 韩成, 姜会林. 具有开窗口功能的高帧频面阵CCD时序驱动研究. 兵工学报. 2008:1183-7.
[52] 王世峰, 赵馨, 佟首峰, 刘云清, 刘鹏, 姜会林. 激光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技术. 微计算机信息. 2008:137-9.
[53] 王世峰, 赵馨, 佟首峰, 张国玉, 姜会林. 自由空间光通信APT粗跟踪CCD相机的研制. 兵工学报. 2008:544-7.
[54] 殷柯欣, 姜会林, 佟首峰. 压缩湍流剪切层-空腔流体气动光学效应的计算机仿真(英文). 光子学报. 2008:780-4.
[55] 殷柯欣, 姜会林, 佟首峰, 吴琼. 湍流边界层对空—地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13-5+2.
[56] 赵馨, 王世峰, 佟首峰, 韩成, 姜会林. 飞机-地面间激光通信天线的初始对准. 光学精密工程. 2008:1190-5.
[57] 赵馨, 王世峰, 佟首峰, 韩成, 姜会林. 定点激光通信系统天线捕获技术. 光通信技术. 2008:62-4.
[58] Chen C, Yang H, Jiang H, Tong S, Fan J, Han C.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Large-aperture Receiving and Selection of Aperture Size in Atmospheric Optical Communications. Chinese Journal of Lasers. 2009;36. DOI: 10.3788/cjl20093611.2957.
[59] Han C, Bai B, Yang H, Tong S, Jiang H, Fan J. Study four-quadrant detector in the free space laser communication. Chinese Journal of Lasers. 2009;36. DOI: 10.3788/cjl20093608.2030.
[60] Liu Y, Jiang H, Tong S, Li H. Design of zero position error dynamic calibration device for radar based on spatial-resection. 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 2009;30.
[61] 陈纯毅, 杨华民, 姜会林, 冯欣, 王辉. 大气光通信中大气湍流影响抑制技术研究进展. 兵工学报. 2009:779-91.
[62] 陈纯毅, 杨华民, 姜会林, 冯欣, 王辉. 大气信道部分相干光通信链路性能分析与优化. 电子学报. 2009:1869-72.
[63] 陈纯毅, 杨华民, 姜会林, 佟首峰, 范静涛, 韩成. 云层信道光通信链路误码率及性能改善途径分析. 系统仿真学报. 2009:1245-8.
[64] 陈纯毅, 杨华民, 姜会林, 佟首峰, 范静涛, 韩成. 大气光通信中大孔径接收性能分析与孔径尺寸选择. 中国激光. 2009:2957-61.
[65] 丁莹, 范静涛, 杨华民, 姜会林. 一种广角镜头光学畸变的数字校正算法.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184-8.
[66] 段锦, 姜会林, 杨文波, 王晓曼. 激光光束质量参数测量中的奇异值分解.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9:594-9.
[67] 韩成, 白宝兴, 杨华民, 佟首峰, 范静涛, 姜会林, et al. 机动平台与卫星间激光通信捕获系统仿真研究. 系统仿真学报. 2009:5923-6.
[68] 韩成, 白宝兴, 杨华民, 佟首峰, 姜会林, 范静涛. 自由空间激光通信四象限探测器性能研究. 中国激光. 2009:2030-4.
[69] 韩成, 白宝兴, 赵馨, 杨华民, 佟首峰, 姜会林, et al. 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捕获控制系统.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9:91-5.
[70] 景文博, 姜会林, 王晓曼, 杨文波. 正规方程组求解激光束质量M~2因子方法的研究.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9:476-80.
[71] 李永亮, 姜会林. 高功率脉冲激光的远场能量密度分布测试方法研究. 光子学报. 2009:1274-6.
[72] 李永亮, 姜会林, 邢宇, 姚建波, 曾佑洪. 复合腔和频554.8nm黄-绿光激光器.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9:869-72.
[73] 刘云清, 姜会林, 佟首峰, 李洪祚. 基于交会方式的舰载火控雷达零位误差动态标校仪设计. 仪器仪表学报. 2009:428-32.
[74] 吴淑芳, 姜会林, 李丽. 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科技创新快速发展机制的研究.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06-7.
[75] 赵馨, 王世峰, 佟首峰, 刘云清, 姜会林. 具有自动增益调整功能的光斑实时检测技术. 光电工程. 2009:20-4.
[76] Li Y, Jiang H, Zhang L. RTP Type-II Critical Phase-matched 542.7 nm Green Laser. Chinese Journal of Lasers. 2010;37. DOI: 10.3788/cjl20103705.1172.
[77] Zhao H, Wang X, Jiang H, Liu Z, Liu S. Research on laser polarimetry measurement system using liquid crystal. 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 2010;31.
[78] Zhao X, Tong S, Liu Y, Song Y, Jiang H. Technology on Spot Detection and Tracking Based on Four-Quadrant Detector. Chinese Journal of Lasers. 2010;37. DOI: 10.3788/cjl20103707.1756.
[79] 丁莹, 佟首峰, 董科研, 姜会林, 付强. 大气信道对垂直发收模式紫外光散射通信性能影响的仿真. 光子学报. 2010:1851-6.
[80] 董科研, 佟首峰, 丁莹, 胡源, 邴玉凯, 孟艳丽, et al. 激光制导半实物仿真测试中能量特性模拟系统设计. 中国北京2010.
[81] 付强, 姜会林, 王小曼, 景文博, 刘昕悦. 基于MAT模块的虚拟战场大气环境仿真. 中国吉林长春2010.
[82] 景文博, 段锦, 王晓曼, 赵思, 徐皓, 姜会林. 夏克-哈特曼阵列光斑质心探测误差比较.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0:1013-7.
[83] 景文博, 王光腾, 祝勇, 付强, 王晓曼, 姜会林. 机器视觉流感疫苗血凝素含量测量实验研究. 光电工程. 2010:78-83.
[84] 李永亮, 曾佑洪, 姜会林, 倪天怡, 张天乙, 阮仁秋. LD泵浦Nd:YVO_4全固态RTPⅡ类匹配543nm激光器.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0:1023-5+95.
[85] 李永亮, 姜会林, 张立中. RTPⅡ类临界相位匹配542.7nm绿光激光器. 中国激光. 2010:1172-5.
[86] 李咏豪, 姜会林, 周娜. 大气传输引起的红外图像退化分析.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0:589-92+626.
[87] 刘昕悦, 王晓曼, 杨迪, 姜会林, 付强. 战场复杂光学环境构建技术. 中国吉林长春2010.
[88] 娄岩, 姜会林, 陈纯毅, 韩成. 空间光通信大气信道数值模拟与实验分析. 中国吉林长春2010.
[89] 宋延嵩, 佟首峰, 姜会林, 宋鸿飞. 机载激光通信系统精跟踪单元变结构控制技术.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0:934-8.
[90] 佟首峰, 姜会林, 张立中. 高速率空间激光通信系统及其应用.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0:649-54.
[91] 詹伟达, 李洪祚, 王志坚, 姜会林. 空间光通信中高频率大功率激光调制器分析及设计.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0:26-33.
[92] 赵海丽, 王晓曼, 姜会林, 刘智, 刘树昌. 基于液晶的激光偏振测量系统研究. 仪器仪表学报. 2010:416-20.
[93] 赵馨, 佟首峰, 姜会林. 四象限探测器的特性测试. 光学精密工程. 2010:2164-70.
[94] 赵馨, 佟首峰, 刘云清, 姜会林. 四象限探测器在空间激光通信中应用研究. 光电子激光. 2010:46-9.
[95] 赵馨, 佟首峰, 刘云清, 宋延嵩, 姜会林. 基于四像限探测器的光斑检测跟踪技术. 中国激光. 2010:1756-61.
[96] 付强, 姜会林, 王晓曼. 激光在大气中传输特性的仿真研究. 空**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57-61+80.
[97] 郝永芹, 冯源, 王菲, 晏长岭, 赵英杰, 王晓华, et al. 808nm大孔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研究. 物理学报. 2011:293-7.
[98] 胡贞, 姜会林, 佟首峰, 宋正勋. 空间激光通信终端ATP技术与系统研究. 兵工学报. 2011:752-7.
[99] 李英超, 胡源, 赵义武, 丁莹, 姜会林. 发展空间激光通信,提高对地观测效能.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1-4.
[100] 刘云清, 姜会林, 佟首峰. 大气激光通信中稳定跟踪器件及算法研究. 中国激光. 2011:129-36.
[101] 娄岩, 姜会林, 陈纯毅, 佟首峰. 激光大气湍流传输光强起伏及光斑面积实验分析.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1:515-9.
[102] 申琳, 杨进华, 韩福利, 姜会林, 王春艳, 谢殿广. 基于光斑图像的激光束散角测量方法研究. 兵工学报. 2011:890-5.
[103] 王春艳, 姜会林, 王陆, 王晓曼, 王志坚. 用于火控动态性能测试的多光轴光学系统. 兵工学报. 2011:746-51.

Back

专利


[1] 薄报学;高欣;李辉;张晶;刘国军;姜会林.主振光放大器.中国 1560694 2005/01/05
[2] 姜会林;白闻喜;向阳;卢栋;王爱国;刘广利;张光伟;冯大伟 .三维电视内窥镜.中国 1666705 20095/9/14
[3] 佟首峰;姜会林;刘云清;刘鹏;陈存毅.空间激光音视频传输系统.中国 101178336 2008/5/14.
[4] 佟首峰;赵馨;陈纯毅;姜会林.大气湍流对空间激光通信影响测试装置.中国 101272183 2009/08/26 .
[5] 张立中;孟立新;姜会林.长行程、高速度丝杠运动支撑机构.中国 101487521 2009/07/22
[6] 张立中;孟立新;姜会林;张乐仪.一种带可伸缩辅助横支杆的标志旗.中国 101504813 2009/08/12
[7] 姜会林;付强;景文博;王晓曼;刘智;段锦.基于波前校正的相干激光通信系统.中国 101551517 2009/10/07
[8] 姜会林;张大威;刘智;刘丹;王英志.直角反射式三维激光扫描仪及用其实现立体成像的方法.中国 101592477B 2011/07/20
[9] 刘智;柴华;刘丹;孙伟;张晶;姜会林.基于卷帘式快门的CMOS数字相机测定汽车速度的方法.中国 101777261A 2010/07/14
[10] 张立中;姜会林;孟立新;佟首峰;石博程;王晓刚.一种飞行姿态模拟台角度测量装置.中国 101650153 2011/06/08 .
[11] 一种基于多元组合旋转抛物面面型结构的一点对多点激光通信装置.中国 101184173 2008/5/21.
[12] 刘智;潘静;王勇;刘丹;陈宏升;姜会林.一种非标准数字视频自适应转换及显示装置.中国 101902608A 2010/12/01 .
[13] 姜会林;张立中;李永亮;孟立新.激光通信跟踪系统中的精跟踪子系统.中国 101226276 2009/06/24 .
[14] 李洪祚;赵馨;佟首峰;姜会林;韩成.机载激光通信系统捕获模拟装置.中国 101227235 2010/06/02.
[15] 赵海丽;姜会林;王晓曼;刘智.大气激光通信系统中基于液晶的光强自适应控制系统.中国 100498419 2009/06/10 .

Back

专著


[1]姜会林.空间激光通信技术与系统. 北京: **工业出版社 2010。

Bac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