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基本信息
创刊:
1981年 • 半月刊
名称:
光学学报
英文:
Acta Optica Sinica
主管单位:
中国科协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
中国光学学会
出版单位:
中国激光杂志社
主编:
龚旗煌
执行主编:
赵建林
副主编:
邵建达 刘文清 华灯鑫 张旭苹 刘辉
ISSN:
0253-2239
刊号:
CN 31-1252/O4
电话:
021-69916837
邮箱:
地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
邮编:
201800
定价:
150元/期

本期栏目 1993, 13(4)

MORE

光学学报 第13卷 第4期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大学物理系, 北京 100871
2 北京大学化学系, 北京 100871
报道了对足球烯分子纯C60及纯C70的光限制效应的研究结果,讨论了样品的浓度及三重态寿命对光限制阈值的影响.首次报道在足球稀分子中发现的三重态吸收饱和现象,并阐述了其产生的原因及对光限制效应的影响.
C60及C70 光限制效应 反饱和吸收 
光学学报
1993, 13(4): 289
作者单位
摘要
成都科技大学原子分子物理研究所, 成都 610065
用自制的单光子计数系统,测定了氩在α粒子激励下的发射光谱.在 300~600 nm范围,认证得到4条 Arl,24条 ArⅡ1条ArⅢ谱线.实验研究了谱线强度随气体压强的变化规律.经初步统计分析,提出在472.8 nm,487.9nm等谱线上实现核泵浦激光振荡的可能性.
核激励 氩光谱 激光谱线 
光学学报
1993, 13(4): 294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华南师范大学激光生命科学研究所, 广州 510631
2 华南师范大学量子电子研究所, 广州 510631
通过对新型的染料LB膜(花氰-花生酸复合LB膜)的吸收光谱的测试,说明了LB膜中染料分子H-聚体结构的存在,而在立体简并四波混频实验中观察到这种LB膜具有可逆的光学记录与擦除效应,实验表明,在其中建立一个稳定的光栅,所用的记录光脉冲强度为30 MW/cm2,需要的累积记录时间为80 ns(10个脉冲).最后在简化的三能级系统中,以分子处于各态的布居光栅模型说明了光致H-聚体,单体之间的转化是这种光学记录效应的主要原因.
LB膜 聚集体结构 光学存储 
光学学报
1993, 13(4): 299
作者单位
摘要
1 复旦大学物理系, 上海 200433
2 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 长春 130021
本文报道了无机材料的BaFCl0.5Br0.5:Sm2+的光子选通光谱烧孔.文中叙述了光子选通光谱烧孔的机制.在低温4.2 K下进行多孔烧孔和探测.测量了孔的选通性和稳定性.实现了孔的可擦除和重复烧孔.测量结果表明,处于4.2 K的BaFCl0.5Br0.5:Sm2+样品,在一个非均匀加宽轮廓内可实现1×103个以上数目的永久性光谱烧孔.
光子选通光谱烧孔 无机材料 
光学学报
1993, 13(4): 305
作者单位
摘要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 西安 710062
研究了几种卤化物对水扬酸分子表面增强喇曼信号的影响,给出了表面增强喇曼谱(SERS)强度随卤离子浓度的变化及对时间的变化过程.并且对影响表面增强喇曼信号的机理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表面增强喇曼 卤化物 水扬酸 
光学学报
1993, 13(4): 311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80
从理论上分析了激光相位及振幅的随机涨落对由热效应引起的时间延迟激光感生双光栅(TDLIDG)的影响.结果表明,四波混频信号调制的振幅随两束泵光相对延迟的增加而衰变.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基本一致.我们还证实用TDLIDG测量两束光的波长差可以达到与激光线宽同一量级的精度.
激光感生光栅 时间延迟 四波混频 
光学学报
1993, 13(4): 315
作者单位
摘要
1 复旦大学物理系, 上海 200433
2 复旦大学化学系, 上海 200433
首次合成了一种称之为聚苯乙烯芪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此材料可以在水面上形成稳定的单分子层膜,并且所形成的单分子层膜可以转移到固体衬底上去.对聚苯乙烯芪盐单分子层膜进行光学二次谐波产生测量,得到聚苯乙烯芪盐对应于每个发色团的二阶非线性极化率为1.2×10-28esu.制备了该材料两种不同类型的多层膜,讨论了多层膜二次谐波产生信号不随层数增加而增加的可能原因.
L-B膜 聚合物 光学二次谐波产生 
光学学报
1993, 13(4): 319
作者单位
摘要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系, 长沙 410081
运用Pegg-Barnett厄米位相公式,研究了附加克尔(Kerr)介质Jaynes-Cummings(J-C)模型场的位相特性.具体讨论了场的位相概率分布、厄米位相算符的期待值以及位相的涨落,通过与标准J-C模型作比较,讨论了克尔介质与模场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对场位相特性的影响.
附加克尔介质J-C模型 Pegg-Barnett厄米位相公式 位相概率分布 
光学学报
1993, 13(4): 324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 201800
讨论了“冻结”在电子全息图中的位相信息的再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两次曝光技术不但能直接获取位相信息,不需要激光再现,而且能给出定量结果.这也意味着,在一次实验中用电子显微镜可以同时获得振幅和位相两种信息.
电子全息术 两次曝光 位相差放大 
光学学报
1993, 13(4): 330
作者单位
摘要
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 天津 300071
以附加神经元引入附加背景的方式获得将线性离散比极神经元的神经网络在单通道光学矢量-矩阵乘法器内实现的方法,给出了相应的光学系统的修正和非负光学模板的编码形式.以双极神经元的双向联想存储器为例进行了计算机和光电实验模拟.
神经网络的光学实现 双极神经元 双向联想存储器 
光学学报
1993, 13(4): 335
作者单位
摘要
南京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 南京 210014
介绍了一种新的全息散斑条纹的提取方法.理论和实验表明:对全息散斑底片逐点再现时,两伴生亮斑条纹是全息散斑底片一级衍射光的杨氏干涉条纹,与中央的杨氏条纹是一致的,有较高的条纹对比度且没有背景光晕的影响.利用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伴生散斑条纹进行处理,定量测试了受静载物体的面内位移.
全息散斑 散斑条纹 图像处理 
光学学报
1993, 13(4): 340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华东工学院光电技术系, 南京 210014
2 无锡轻工业学院物理系, 无锡 214036
本文通过分析空间波分复用系统中包散元件的色散平均效应,用线扩散传递函数研究了像束传像性质,由光学成像的本征理论用像束成像信息量分析了波分复用改善像束传像像质的机制,并从实验上验证了上述分析结论.
纤维光学 图像传输 信息理论 
光学学报
1993, 13(4): 345
作者单位
摘要
福建师范大学激光研究所, 福州 350007
把梯度折射率激光准直系统视为一个整体,采用矩阵光学的方法,研究了高斯光束经锥形梯度折射率激光准直系统的传输特性.讨论了多级密接锥形梯度折射率激光准直系统的设计原理.
梯度折射率 高斯光束 矩阵光学 光学系统设计 
光学学报
1993, 13(4): 351
作者单位
摘要
北方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 北京 100044
用金属包层介质光波导损耗的微扰理论及藉助多层近似法用递推公式分析渐变折射率波导传播常数的方法,对几种类型的金属包层渐变折射率介质光波导的传输特性与损耗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到了与精确数值计算结果相吻合的结果.
金属包层波导 波导损耗 渐变折射率波际 
光学学报
1993, 13(4): 356
作者单位
摘要
苏州大学激光室, 苏州 215006
论述了液晶空间光调制器作为固定不动的编码模板在阿达玛变换光谱仪中的应用,对编码模板的缺陷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编码模板缺陷的补偿措施.模拟实验证明了我们给出的补偿措施是正确的.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编码模板的缺陷 
光学学报
1993, 13(4): 362
作者单位
摘要
安徽大学物理系, 合肥 230039
讨论了自聚焦透镜及其列阵成像的规律.根据所需列阵的共轭距离,分辨率等确定单根自聚焦透镜的几何尺寸和光学参数,设计出复印机用的自聚焦透镜列阵.最后,对列阵的制造作了初步介绍.
自聚焦透镜 列阵 复印机 
光学学报
1993, 13(4): 366
作者单位
摘要
云南大学物理系, 昆明 650091
通常的光多通道分析仪(OMA)存在着同时谱宽与分辨率的矛盾.本文所述方法,在不减小谱宽的前提下,可将该分析仪光谱分辨率提高1~2量级,使之可适用于高分辨率谱研究.
分辨率 同时谱 标准具 
光学学报
1993, 13(4): 371
作者单位
摘要
兰州大学物理系, 兰州 730001
报道了射频反应性溅射Cd-Sn合金靶沉积的Cd2Sn_4(简称CTO)薄膜在0.2~6.0 μm波长范围内的透射和反射谱及其光致发光谱的测量结果,并由此对CTO膜光学性质进行了较详细的理论分析和讨论.
Cd2SnO4薄膜 透射和反射谱 光致发光谱 
光学学报
1993, 13(4): 375
作者单位
摘要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系, 广州 510631
采用脉冲光声方法测量了各种有机和无机液体的受激喇曼光谱,探讨了影响这种光谱技术灵敏度的主要原因,即来自线性吸收信号的干扰,并进一步采用一种改进的方法——差分方法,消除了线性光声信号的影响,可以测量到比较弱的喇曼谱线以及浓度比较低的物质的喇曼光谱,并探讨了这种技术在痕量物质测量以及探测环境污染物质等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光声喇曼光谱 
光学学报
1993, 13(4): 379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 710049
光学学报
1993, 13(4): 383
作者单位
摘要
苏州大学物理系, 苏州 215006
光学学报
1993, 13(4):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