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基本信息
创刊:
1981年 • 半月刊
名称:
光学学报
英文:
Acta Optica Sinica
主管单位:
中国科协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
中国光学学会
出版单位:
中国激光杂志社
主编:
龚旗煌
执行主编:
赵建林
副主编:
邵建达 刘文清 华灯鑫 张旭苹 刘辉
ISSN:
0253-2239
刊号:
CN 31-1252/O4
电话:
021-69916837
邮箱:
地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
邮编:
201800
定价:
150元/期

本期栏目 2006, 26(12)

MORE

光学学报 第26卷 第12期

作者单位
摘要
1 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苏州 215006
2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合肥 230031
详细分析了基于菲佐(Fizeau)干涉仪测风激光雷达利用条纹重心法反演风速时的方法误差和系统噪声引起的测量误差。提出了方法误差的修正方法,推导出了测量误差理论公式。并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低对流层的回波信号,并对其进行条纹重心法风速反演。结果表明:方法误差和气溶胶与分子后向散射比有关,噪声引起的测量误差与信号强度和气溶胶与分子后向散射比有关。在0~5 km,高度采用条纹技术测量的风速误差小于1 m/s。
激光遥感 风速误差 重心法 激光雷达 菲佐干涉仪 
光学学报
2006, 26(12): 1761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
从辐射传输方程出发,严格地分析了以往工作中被忽略的大气层中悬浮微粒散射对热红外辐射能量传输的影响,特别研究了对能量平衡的贡献和对传感器信噪比的影响,对以遥感器高度和能见度作为参量的仿真计算结果说明,与传统的不考虑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散射情况相比差1~2个数量级。这说明,悬浮微粒的散射不仅对红外辐射有消光作用,而且是研究热红外遥感系统中新的辐射通量出现的重要因素。
热红外遥感 悬浮粒子散射效应 辐射传输理论 对地遥感 
光学学报
2006, 26(12): 1766
作者单位
摘要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杭州 310027
借助于Marcatili原理,将二维分布的空间四波导分解为波导横截面上两个垂直的五层平板波导的组合,提出适于用分离变量处理的解析模型。利用微扰方法对模型与实际结构的偏差进行了一级修正,给出了传播常量的一级和二级近似表达式、静态模场分布、耦合系数以及传输特性公式,并比较了此方法与有限差分直解波动方程和光束传输两种数值方法的计算结果,探讨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和优点,并检验了其精确性。应用该理论设计了包含光纤到户交换机常用的1.31 μm,1.49 μm,1.55 μm波长的四波长粗波分复用器件,其插入损耗为0.68 dB, 通过进一步优化分离的输出端口和波导结构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
集成光学 空间波导耦合器 四波导系统 波分复用 Marcatili方法 微扰理论 
光学学报
2006, 26(12): 177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上海 200240
2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 上海 200240
提出了一种利用单通道反射型聚合物电光调制器同时调制不同路光的方法。衰减全反射结构的电光调制器,其每一个衰减全反射(ATR)峰的位置分别对应于一个导波共振模式。实验系统中利用衰减全反射导膜峰作为调制通道,使其每一路光路的入射角分别对应于不同导波共振模式的工作角,就可以实现利用单通道的电光调制器同时调制不同路光。提出了三种实现两路光同时调制的模式,并给出了三种模式的调制结果。结果表明,作为调制通道的导模阶数越低,调制效率越高。在832 nm光波波长下,采用最低阶导模进行调制时可以获得42.9%的调制效率。
集成光学器件 电光调制器 导模 衰减全反射 
光学学报
2006, 26(12): 1777
作者单位
摘要
1 深圳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深圳 518060
2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杭州 310027
不在同一平面的空间多波导中光耦合发生在横截面两个方向,利用空间多波导可以方便、有效地实现不同层间器件的互连。将平面波导耦合模理论推广到空间多波导之间的耦合,在弱导引条件下给出了空间多波导的耦合方程。利用该耦合方程对三维集成光学器件中常见的空间三波导和空间四波导的耦合特性进行分析,得出光强分布及耦合长度的解析表达式,并用三维全矢量光束传输法验证了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空间多波导可以实现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的均匀或非均匀分束,为利用空间多波导之间相互耦合的三维定向耦合器件的设计和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三维集成光学 空间多波导 弱耦合模理论 耦合特性 
光学学报
2006, 26(12): 1781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华南师范大学光子信息技术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630
2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广州 510640
提出了一种基于热光调节的可调光衰减器结构。该衰减器通过腐蚀光纤包层到一定厚度和长度后,在表面涂覆较大热光系数的聚合物材料得到。从模场变化角度分析了传输光束的衰减与涂覆材料折射率的关系,并从实验上测试了使用不同涂覆材料时的衰减。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均表明在涂覆材料折射率略大于原光纤包层材料折射率时,涂覆材料折射率微小的变化将引起传播光束衰减的大幅度变化,并且光纤被腐蚀的长度越长或包层材料剩余厚度越小,衰减越大。因此,由热光系数大、折射率略大于光纤包层的聚合物材料所组成的可调光纤衰减器,具有衰减调节范围大且功耗小、插入损耗小、成本低、低偏振特性、易于与其它光纤器件耦合或集成等特点。
光纤通信 可调光衰减器 热光效应 聚合物 光波导器件 
光学学报
2006, 26(12): 1787
作者单位
摘要
哈尔滨工业大学可调谐气体激光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 150001
基于孔径接收的对数振幅相关函数,结合星地激光下行链路的实际情况,推导了星地下行孔径接收的闪烁频谱表达式。分析了天线孔径和天顶角对闪烁频谱的影响。通过恒星观测实验,对下行孔径接收的闪烁频谱进行了实际测量。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计算。研究表明,下行孔径接收的闪烁频谱分为低频段和高频段两部分。低频谱为常量,高频谱呈指数关系变化,指数下降因子为(-11/3)。随着接收孔径尺度增加或天顶角减小,频谱幅值逐渐减小,但闪烁频谱的形状保持不变。
光通信 星地激光通信 闪烁频谱 孔径接收 下行链路 
光学学报
2006, 26(12): 1792
作者单位
摘要
1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杭州 310027
2 福建师范大学激光与光电子技术研究所,光子技术福建省重点实验室, 福州 350007
根据TE0模光波导的本征场分布、瑞利索末菲标量衍射积分公式和激励源与光波导耦合的匹配效率公式,给出光波导端面衍射和耦合的归一化发射系数和接收系数计算公式,推导出光波导端面非接触耦合的耦合效率计算公式。光波导模场分布采用高斯函数近似表达,给出简洁的计算光波导端面非接触耦合的耦合效率函数表达式。最后,基于星形光波导耦合器结构参量的特点,将累加运算采用积分运算近似表达,给出星形光波导耦合器接收光波导总的接收效率与耦合器基本参量的关系,阐明了星形光波导耦合器的耦合特性。
导波光学 耦合特性 高斯近似 星形耦合器 衍射 耦合 
光学学报
2006, 26(12): 1797
陈凡秀 1,2,*何小元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东南大学工程力学系, 南京 210096
2 东南大学MEMS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96
提出基于时域小波变换的连续振动物体相位提取方法,恢复连续振动物体的瞬时三维形貌。将小波变换用于序列影栅云纹相位分析中,对连续振动物体的序列影栅图像进行处理,利用小波变换的多分辨力特点,对各点的灰度变化进行连续复小波变换,通过提取小波脊所对应的相位,得到各点相对于基准光栅的完整相位调制信息,从而获取运动物体的瞬时三维形貌。利用该方法对连续振动悬臂梁进行了分析,得到连续振动悬臂梁的瞬时速度及瞬时三维形貌,再现了悬臂梁的连续振动过程。为研究动态物体瞬时特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图像处理 小波变换 瞬时三维形貌 相位分析 影栅云纹 
光学学报
2006, 26(12): 1803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 201800
从空域和频域两个方面利用新的数学工具对扩大景深的波前编码成像系统的一些重要特性进行了阐释和分析。空域中,主要利用维格纳分布函数的正则投影来分析系统的点扩展函数对离焦像差的变化不敏感特性;频域中,则利用考纽螺线的图解方法来分析系统的光学传递函数对离焦像差的变化不敏感特性。简单讨论了波前编码成像技术所涉及的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并且用数值仿真实验验证了波前编码成像系统的这些优越特性。
成像系统 离焦 波前编码 点扩展函数 光学传递函数 维格纳分布函数 
光学学报
2006, 26(12): 1807
作者单位
摘要
1 深圳大学太赫兹技术中心工程技术学院, 深圳 518060
2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100718
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理系, 武汉 430074
4 华中科技大学图像所, 武汉 430074
采用麦克斯韦方程和速率方程相结合的模型和时域有限差分法,利用引入的有效增益分布因子概念研究了光子晶体中本征模的阈值特性。增益介质的大小以及在光子晶体中的位置直接影响光子晶体带边激光器的输出特性;有效增益分布因子描述了光子晶体中增益介质的空间分布特性。结果显示,带边本征模的激射阈值依赖于有效增益分布因子。不同的本征模具有不同的有效增益分布因子,那些有效增益分布因子较大的模式具有较低的阈值。通过调整增益介质的位置和长度,可以提高有效增益分布因子的值,从而降低激光器的阈值,这对于实现激光器的低阈值运行有指导作用。
激光物理 速率方程 光子晶体带边激光器 有效增益分布因子 
光学学报
2006, 26(12): 1813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光电子技术实验室, 北京 100022
利用隧道再生原理实现半导体激光器在低注入电流下的高光功率输出。通过传输矩阵法对隧道再生四有源区光耦合半导体激光器的模式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器件的激射模式应为TE3,且存在最优的内限制层厚度。利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外延法生长了内限制层厚度分别为0.3 μm、0.5 μm和0.7 μm的器件。内限制层厚度等于0.5 μm的器件的P-I特性最好,腔面未镀膜时,在2 A的注入电流下其光输出功率大于5 W,P/I斜率达2.74 W/A。结果表明,为了得到尽可能高的光输出功率,需要合理地设计隧道再生多有源区激光器的内限制层厚度。
激光器 隧道结 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 量子阱 
光学学报
2006, 26(12): 1819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部, 武汉 430074
2 耶鲁大学神经生物学系, New Haven, CT, 06511
多光子荧TH742光显微成像是生物学研究的有力手段,但目前的成像速度难以满足神经成像中快事件检测的需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套随机扫描快速多光子荧光显微成像系统。系统采用二维声光偏转器快速扫描飞秒激发光束,能够以每点10 μs的速度对特定的感兴趣区域进行跳跃式扫描,即随机扫描,使得有效的扫描速度大为提高。引入单棱镜补偿方法解决应用声光偏转器带来的色散问题。以170 nm荧光小球为样品,测得系统的横向分辨力为0.3 μm,纵向分辨力为1.3 μm。给出了随机扫描系统和商品化多光子荧光显微镜对同一个荧光细胞的成像结果,证明了新系统的成像能力。
显微成像 随机扫描 声光偏转器 飞秒激光 多光子荧光成像 
光学学报
2006, 26(12): 1823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光光学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800
基于双折射波片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具有双调节模式的连续可调超分辨光瞳滤波器。该滤波器通过两种调节模式实现超分辨,且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调。在横向旋转模式下,该滤波器为复振幅型光瞳滤波器,纵向倾斜模式下为纯相位型超分辨滤波器。通过对超分辨参量的分析,得到最佳设计参量,可以实现大的视场角,大的超分辨范围、高的调节精度。这种滤波器为实际应用提供了更多的方便。
物理光学 双调整模式光瞳滤波器 双折射晶体 超分辨 
光学学报
2006, 26(12): 1829
作者单位
摘要
1 山东建筑大学理学院, 济南 250101
2 曲阜师范大学激光研究所, 曲阜 272165
依据电压调谐多级液晶滤光片的设计原理,给出了设计实例。主要讨论了三片液晶盒组成的多级滤光片,在滤光片系统中液晶盒可以采用相同厚度,也可以使厚度成一定比例。厚度成比例的多级滤光片,其透射波长可通过调节外加电压而连续改变,调谐范围400~800 nm,覆盖整个可见光区;采用相同厚度液晶盒组成的多级滤光片可以从多条谱线中滤出所需要的波长。原理上两种形式都可以获得性能良好的滤光片。
光学器件 调谐滤光片 多级 液晶 
光学学报
2006, 26(12): 1835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
通过改进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计算和分析了二维光子晶体的缺陷模式。运用一维时域有限差分算法和线性插值法在总场散射场(TF-SF)连接边界引入入射平面波,采用完全匹配层(PML)技术对外行波进行了有效吸收。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光子晶体非对称方向入射的平面波能激发所有的缺陷模式,选取合适的探测点位置收集电场值,经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能得到所有的共振峰值。另外,采用该方法研究了二维正方介质柱光子晶体缺陷模的共振频率与缺陷介质柱半径和介电常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缺陷的半径和介电常量大小可以在光子晶体禁带中一定的范围内调节缺陷模式的共振频率大小。
光电子学 光子晶体缺陷模式 时域有限差分法 总场散射场 
光学学报
2006, 26(12): 1841
作者单位
摘要
1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 北京 100037
2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80
二维光子晶体只有赝带隙,因此能否利用二维光子晶体有效控制原子自发辐射是令人感兴趣也是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态密度和局域态密度的性质。采用平面波展开结合晶体群论的方法计算了二维正方格子光子晶体的态密度和局域态密度。其中散射子为空气圆柱,放置在均匀的电介质背景上。结果显示两个特点:第一,总态密度和局域态密度在原来二维光子晶体赝带隙处虽然已经不为零,但是取值明显低于赝带隙范围之外的值,即存在一个准光子带隙。第二,局域态密度在空气散射子界面处发生突变,空气散射子区域的局域态密度相对较大,这可由电位移矢量的连续性来理解。由于这两个特点在其他二维光子晶体中也被发现过,它们可能是普遍存在的。
光电子学 光子晶体 局域态密度 态密度 自发辐射 
光学学报
2006, 26(12): 1847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上海大学理学院物理系, 上海 200444
2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瞬态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68
光束在电介质界面发生全反射时,实际反射光束会在入射面内相对于几何反射光束产生一侧向位移,在垂直于入射面的方向产生一横向位移。利用改进的能流法研究了任意偏振态光束发生全反射时的侧向和横向位移特性。研究表明,侧向位移的大小与入射光束的两组成部分——TE和TM偏振光的相位差无关,而与两组分的光强比密切相关,且该位移可以表示为TE和TM偏振光束各自的位移按光强的加权平均。横向位移的大小不仅与入射光束两组分的光强比相关,还与组分的相位差密切相关。另外,反射光束不仅在椭圆偏振态入射的情况下会产生横向位移,而且在TE和TM偏振态之外的其他线偏振态入射时,也会产生横向位移。
物理光学 光束位移 能流法 偏振 
光学学报
2006, 26(12): 1852
作者单位
摘要
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 哈尔滨 150001
线性双折射和反射相移使光学电流互感器输出光偏振态产生椭圆退化并导致灵敏度降低,法拉第镜式光学电流互感器可以有效解决椭圆退化问题。无偏振效应分束器是构成该方案的核心器件,为了准确掌握无偏振效应分束器的性能和作用,用琼斯矩阵建立了无偏振效应分束器和法拉第镜式光学电流互感器的矩阵模型。分析了无偏振效应分束器反射相移对系统输出光偏振态的影响。提出无偏振效应分束器反射相移的测量方案并测出其常温下的实际值为5.02°,绘制了温度实验曲线。用MathCAD软件仿真了系统输出光偏振态图,并分析了椭率与无偏振效应分束器反射相移的关系。指出计量0.2级光学电流互感器所允许的反射相移漂移范围要小于0.1%。所得结果可为光学电流互感器的实用化研究提供参考。
物理光学 偏振光学 光学电流互感器 琼斯矩阵 无偏振效应分束器 反射相移 
光学学报
2006, 26(12): 1857
作者单位
摘要
1 嘉兴学院 物理教研室, 嘉兴 314001
2 内蒙古大学物理系,呼和浩特 010021
由光束在克尔型吸收介质中传输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出发,推导了高斯光束注入介质后满足的耦合方程。在不考虑高阶展开项的前提下,将介质分为无吸收、有吸收两种情况,对脉冲的腰斑半径的演化进行了解析分析,得到注入克尔型非线性介质中的高斯光束,形成“孤波”必须满足光束在束腰处注入,介质没有吸收的条件;当考虑高阶展开项时,通过数值分析发现,无论介质是否存在吸收,光束传输不存在“孤波”形式,而是在注入强度的控制之下。当注入强度较小时,自聚焦过程是它的一个主要结果。但当注入脉冲的强度增加后,除了腰斑半径不为零的区间增加,光束仍保持聚焦的正常现象之外,存在一个阈值。当注入强度超过此阈值时,腰斑半径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快速增加,聚焦趋势根本就不存在。
高斯光束 克尔型吸收介质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腰斑半径 自聚焦 
光学学报
2006, 26(12): 1861
作者单位
摘要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光谱学与波谱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62
为了获得CH分子束及其相关特性,以氦气为载气,利用直流脉冲放电技术产生了CH分子束。实验记录了放电时间相对于脉冲分子束不同延时CH光谱信号强度的变化,放电相对延时为460 μs左右获得最大的信号强度。研究了在保持CH4/He总气压3 atm和放电电压-4 kV不变的条件下CH分子束强度与不同配比的关系,建立了理论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理论拟合,拟合曲线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配比为1%(甲烷与氦的气压比为1∶99)左右能够维持较稳定的放电现象和较强的放电强度而获得较强的CH自由基束流。在这一配比下对CH(A2Δ-X2Π)(0,0)带发射光谱进行探测和分析,获得CH(A2Δ)转动温度和振动温度分别为2455 K和4575 K,并估计此时每个脉冲中大约包含1013~1014个CH自由基。
光谱学 CH自由基 超声膨胀 温度 
光学学报
2006, 26(12): 1866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上海交通大学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薄膜与微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30
2 安徽大学 安徽省信息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合肥 230039
采用射频磁控共溅射技术制备了Cu体积分数分别为15%和30%的Cu-MgF2复合纳米颗粒薄膜。透射电镜形貌图像表明,薄膜由不同形状的Cu晶态纳米微粒镶嵌于主要为非晶态的MgF2陶瓷基体中构成。用椭偏光谱技术计算得到Cu-MgF2复合薄膜在270~830 nm波段的光学常数谱。用考虑颗粒形状效应的有效介质近似计算得到Cu-MgF2复合薄膜在相同波段的光学常数谱。把两样品的透射电镜形貌图像与光学常数理论谱、实验谱相结合,分析讨论了Cu-MgF2复合薄膜的光学特性。结果表明:去极化因子取值0.33的麦克斯韦噶尼特(Maxwell-Garnett)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Cu体积分数为15%的Cu-MgF2复合薄膜的光学性质,而去极化因子取值0.6的布鲁格曼(Bruggeman)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Cu体积分数为30%的Cu-MgF2复合薄膜的光学性质。
薄膜光学 光学性质 Cu-MgF2复合纳米颗粒薄膜 有效介质近似 光学常数 
光学学报
2006, 26(12): 1871
金张英 1,2,3,4,5,6,*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800沈百飞
2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800方宗豹
3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800张晓梅
4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800李雪梅
5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800王凤超
6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800
在考虑相对论和有质动力非线性以及全局电量守衡的前提下,分析了强激光在冷等离子体窄通道中稳定传播的情况。采用较为简化的二维理论模型,给出了描述激光和通道横向结构的解,对不同通道宽度、通道密度、激光强度和电磁模式等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其对激光在等离子体通道中传播的影响。分析发现,在存在预通道的情况下,当等离子体通道的密度大于临界密度很多时(例如20倍临界密度),即使是在激光波长量级的通道中,激光仍然可以传播。通道越宽,等离子体密度越小;激光强度越大越容易传播。在同样的通道和传输情况下,TE0模传输所需要的激光强度比TE1模要小。
超快光学 强激光 高密度等离子体 窄等离子体预通道 
光学学报
2006, 26(12): 1877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800
实验研究了圆偏振和线偏振高强度飞秒激光脉冲在正常色散材料中传输时的时空自压缩现象。实验中利用BK7玻璃作为正色散材料,比较研究了不同偏振入射情况下脉冲波形及频谱的变化规律。圆偏振光入射时,可以获得更短脉冲宽度的压缩脉冲和更窄的光谱宽度。在圆偏振光入射条件下,50 fs入射脉冲成功地自压缩到了19 fs,获得了大于2.5倍的压缩倍率。所以利用圆偏振光可以获得更短压缩脉冲,更大能量,更好光束质量的激光。
超快光学 飞秒脉冲 自压缩 圆偏振光 
光学学报
2006, 26(12): 1882
作者单位
摘要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 光谱学与波谱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62
报道了在10 Hz飞秒再生放大超快激光系统中,运用可编程声光色散滤波器(AOPDF)对注入再生放大的种子光进行频谱整形和色散预补偿,使钛宝石激光系统输出光脉冲谱线半峰全宽由原来的38 nm展宽到66 nm,压缩后输出脉冲宽度从35 fs减小到20 fs。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可编程声光色散滤波器能够同时独立进行光谱整形和大范围内色散补偿的特性,可以有效抑制啁啾脉冲放大过程中存在的谱线增益窄化效应,补偿钛宝石激光系统中存在的残留色散。这为进一步研制小于20 fs, 10 TW量级钛宝石激光系统奠定了基础。
超快光学 光谱整形 可编程声光色散滤波器 增益窄化 色散补偿 
光学学报
2006, 26(12): 1887
冯仕猛 1,2,3,*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 上海 200240田晨
2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 上海 200240王宇兴
3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 上海 200240
多层膜界面粗糙度、入射光单色性对软X射线多层膜实际反射率均有影响。利用数学卷积积分,理论上推导出一个在入射光不同单色性下精确计算多层膜反射率的公式。利用给出的理论计算公式,简要分析了入射光不同单色性、不同界面粗糙度对Mo/Si多层膜反射率的影响。理论分析发现这两种因素对Mo/Si多层膜反射率影响完全不同:入射光低的单色性不但极大降低Mo/Si多层膜峰值反射率,而且使反射曲线的半峰全宽增加;而界面粗糙度是降低Mo/Si多层膜反射曲线上各点对应值,基本不改变Mo/Si反射曲线的半峰全宽,不改变反射曲线的形状。说明这两个因素在软X射线的长波段对多层膜反射性能的影响不同。
X射线光学 多层膜 单色性 反射率 
光学学报
2006, 26(12): 1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