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基本信息
创刊:
1974年 • 半月刊
名称:
中国激光
英文:
Chinese Journal of Lasers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
中国光学学会
出版单位:
中国激光杂志社
主编:
李儒新
执行主编:
罗毅
副主编:
骆清铭 张镇西 李学春 陈岐岱 顾冬冬 周朴
ISSN:
0258-7025
刊号:
CN 31-1339/TN
电话:
021-69917051
邮箱:
地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
邮编:
201800
定价:
155元/期

本期栏目 1997, 24(4)

MORE

中国激光 第24卷 第4期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大连 116023
利用小型连续波化学氧碘激光器作探测光源,测量了几千瓦级的超音速连续波化学氧碘激光器小信号增益的二维分布。并对结果作了讨论。
氧碘激光器 小信号增益 二维分布 
中国激光
1997, 24(4): 289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 上海 201800
研制成一台输出功率为百瓦级的铜蒸气激光器,其放电管长度为220 cm,内径为6.5 cm,脉冲重复频率为5 kHz,最大输出功率为106 W,效率为1%。给出了激光输出功率与放电参数的关系,通过与小口径(D<6 cm)放电铜蒸气激光器比较,阐述了大口径铜蒸气激光器的一些物理特性。
铜蒸气激光器 大口径 趋肤效应 
中国激光
1997, 24(4): 293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机所, 合肥 230031
通过采用多级L-C峰化回路、增大输出镜反射率、改变HCl浓度的方法,使XeCl准分子激光的脉冲宽度达到150 ns以上(最大脉宽达175 ns),单脉冲能量大于120 mJ。同时对紫外准分子激光的光纤耦合系统进行了研究,直径为0.4,0.6,0.8,1.5 mm的紫外石英光纤的耦合输出能量分别为10,29,39,58 mJ。
长脉宽 XeCl激光 光纤耦合 
中国激光
1997, 24(4): 297
作者单位
摘要
1 浙江师范大学信息光学研究所, 金华 321004
2 四川大学信息光学研究所, 成都 610064
在分析未硬化重铬酸盐明胶水洗显影工艺沟形保真能力差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用预硬化明胶来制作高保真沟形微光学元件的酶蚀显影技术。并实验验证了这种技术的可行性。初步结果令人满意。
微光学 连续沟形 线性动态范围  
中国激光
1997, 24(4): 302
作者单位
摘要
1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杭州 310027
2 大阪大学基础工学部, 日本大阪 560
报道了一种具有周期性极性反转结构的LiTaO3电光相位调制器,在16.25 GHz调制频率下,实现了微波与光波的准速度匹配。在合成超短光脉冲实验中获得了16.25 GHz下57 rad的调制度,调制带宽达1.85 THz (FWHM)。
电光调制器 调制度 准速度匹配 
中国激光
1997, 24(4): 307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 上海 201800
针对当前对脉冲激光波面半径测量缺乏有效的测试方法,提出了集大错位与等光程于一体的四平板剪切干涉法,达到对脉冲激光波面半径的高精度测量。R值在30~1000 m的范围内,测量误差小于±5%。
波面半径 等光程 剪切干涉 
中国激光
1997, 24(4): 311
作者单位
摘要
天津大学应用物理学系 天津 300072
采用光束传播法(BPM)计算了交叉型TE/TM模分离器的偏振串音(crosstalk)。通过结构参数的优化,理论计算的偏振串音为-23.7 dB(TM)和-22.8 dB(TE)。同时制成相应的器件,测试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实验是一致的。
集成光学 模分离器 钛扩散 
中国激光
1997, 24(4): 315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华中理工大学固体电子学系, 武汉 430074
2 华中理工大学激光技术国家实验室, 武汉 430074
利用脉冲准分子激光(工作气体XeCl,波长308 nm,脉宽28 ns)在外延YBCOLaAlO3(100)单晶基片上淀积了Pb(Zr0.55Ti0.45)O3铁电薄膜,YBCO薄膜既为生长高取向PZT薄膜提供了晶体匹配条件,同时也为PZT铁电薄膜提供了下电极。讨论了工艺参数对晶相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表征了该多层膜的晶相结构,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貌。PZT铁电薄膜的剩余极化为21 μC/cm,矫顽场为65 kV/cm。
激光原位淀积 铁电薄膜 
中国激光
1997, 24(4): 319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工程中心, 北京 100083
2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工程系, 北京 100081
讨论了单层过渡金属超薄膜以及它与介质膜组成的多层膜的光学特性,对它们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并以实例说明了过渡金属超薄膜在中性分光镜、窄带高反滤光片等方面的应用。
过渡金属 超薄金属膜 反射率 
中国激光
1997, 24(4): 323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 100088
提出了能量型应用的强激光光束质量的一种评价标准。光束质量的评价标准与实际的应用类型有关。影响实际强激光远场光束质量的因素十分复杂。将其主要因素分为系统内相位像差类、非相位像差类和大气传输影响等三类独立的因素,并探讨了在同一评价标准下,对它们进行解析表达的方法。
光束质量 强激光 远场 评价标准 
中国激光
1997, 24(4): 327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 上海 201800
在均匀等离子体中麦克斯韦方程的一个严格积分解的基础上给出了若干不同形式的初始光波在其中演化的严格解,包括熟知的平面波解,著名的无衍射波解和三维空间中的球对称无衍射波解。作为一种群速度为零的光束,三维无衍射波的行为是令人惊讶的。
麦克斯韦方程 无衍射光束 傅里叶变换 
中国激光
1997, 24(4): 333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系, 北京 100022
从理论和实验上探讨了体光栅在垂直方向的角度选择性,根据k矢量球与参考点源平面上的对应关系,导出了垂直方向的选择角,并得到光栅简并线方程。实验结果表明体光栅在垂直方向具有有限的选择角。
角度选择性 光栅简并 多重存储 
中国激光
1997, 24(4): 337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 上海 201800
利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了光在两层具有不同光学参数的组织中的传输。详细讨论了组织间的吸收系数、有效散射系数和各向异性因子g的差异对漫反射率、漫透射率和光强的纵向分布的影响,分析了光强分布变化的原因。
MonteCarlo模拟 光在组织中的传输 散射 
中国激光
1997, 24(4): 342
作者单位
摘要
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 保定 071003
对电场和磁场同时作用下BSO晶体的光学传输特性作了理论分析,推导出其琼斯矩阵和米勒矩阵,并依此设计了一种电功率传感系统。
BSO晶体 光学传输特性 电功率传感 
中国激光
1997, 24(4): 347
作者单位
摘要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天津 300072
提出了一种混合模板匹配的光学条纹图位相解码技术,计算机模拟和实验结果分析证明:该技术不仅可以从含高频随机噪声(如散斑噪声)的条纹图中有效地复原位相分布,而且可以处理条纹图包含分割间断区域(如孔洞、裂纹、边界等)的位相复原问题。
光学干涉 系统自动分析 位相复原 
中国激光
1997, 24(4): 352
作者单位
摘要
四川联合大学光电系, 成都 610064
对自由空间的夫琅和费散斑和成像系统中的像面散斑的变化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激光散斑 夫琅和费散斑 像面散斑 
中国激光
1997, 24(4): 359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开大学物理系, 天津 300071
2 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 天津 300071
提出了一种时序循环级联式的子波变换相关识别系统。该系统是基于循环使用一个普通光学相关器,而相关器采用光折变全息图作为空间匹配滤波器,一个受计算机控制的空间光调制器作为输入器件,方位不同的参考光用于编码存储不同的输入信号、不同的子波和子波变换的傅里叶谱的多重信息。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互连网络和级联循环次数可完成用于不同目的的相关运算。给出简要的原理分析,并用纯光学方法实验研究了Haar子波变换、Haar子波变换相关识别,并与普通相关识别作了对比。讨论了该系统所具有的诸多方面的特点。
子波变换相关识别 Haar模板 光折变匹配滤波器 时序级联相关系统 
中国激光
1997, 24(4): 365
作者单位
摘要
华中理工大学光电子工程系, 武汉 430074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采用周期性对称与不对称刻纹多模光纤组成的传感阵列网络,可用于智能材料与结构的应力、应变等的状态探测或损伤估计。探索采用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处理其阵列传感信号,给出了BP网与Kohonen网的仿真结果。
刻纹光纤 光纤传感 智能材料与结构 人工神经网络 
中国激光
1997, 24(4): 370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 上海 201800
研究了热变形对激光深熔焊焊缝表面形状的影响。从热变形的角度定性分析了焊缝表面突起的形成过程。用5 kW CO2激光器进行对照焊接实验,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符合。
激光深熔焊 焊缝表面形状 热变形 
中国激光
1997, 24(4): 375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北京 100101
利用激光微束穿刺法将pBI121质粒DNA导入百脉根。该方法是用高渗缓冲液对百脉根子叶进行预处理,通过激光微束对子叶细胞进行穿刺,然后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筛选出具抗性的绿色小苗。转化植物在含卡那霉素浓度为100 μg/ml条件下筛选培养三代后,获四株转基因植物,取其中两株进行总DNA PCR扩增分析,皆为阳性。证实GUS基因已导入百脉根中。通过研究建立了激光微束穿刺法转化百脉根的技术体系,从而证明该转化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转化频率较高,为高等植物遗传转化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激光微束 高渗缓冲液 转基因植物 GUS基因 
中国激光
1997, 24(4): 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