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封面
期刊基本信息
| 创刊: | 1964年 • 半月刊 | 名称: |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英文: | Laser & Optoelectronics Progress | 主管单位: | 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 |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 | 出版单位: | 中国激光杂志社 | 主编: | 范滇元 | 执行主编: | 邱建荣 | 副主编: | 张龙 张雨东 曹良才 | ISSN: | 1006-4125 | 刊号: | CN 31-1690/TN | 电话: | 021-69918427 | 邮箱: | 联系 | 地址: |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 | 邮编: | 201800 | 定价: | 95元/期 | | 读者服务
作者服务
|
|

2020年第21期优秀论文 | | 2021/1/6 20:55:22 |
———— 2020年第21期优秀论文 ————
|
|
 |
多晶材料随机准相位匹配研究进展(封面论文)
刘科飞,钟凯,姚建铨
[第一单位]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激光与光电子研究所
[摘要] 由非线性晶体颗粒烧结成的多晶材料在宏观上是各向同性的,但由于各晶粒取向的随机分布,激光与其发生作用时产生的非线性极化存在相干增强的可能,且非线性转换效率统计均值与互作用长度存在线性关系,这被称作随机准相位匹配(RQPM)...
全文 | 引用本文 | 本期目录2020年第57卷第21期, p.210001
|
 |
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仪分布式光纤传感研究进展
包宇奔,孙军强,黄强
[第一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
[摘要] 布里渊光时域反射(BOTDR)技术作为温度和应变测量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应用潜力。与基于其他原理的传感技术相比,BOTDR拥有准确性高、容易铺设、动态范围大、测量范围广等优点。基于BOTDR的原理,阐述了BOTDR的主要性能指标,并回顾了几十年间BOTDR传感的发展历程及其关键技术的进展...
全文 | 引用本文 | 本期目录2020年第57卷第21期, p.210002
|
 |
基于互补斯托克斯向量实现偏振态旋转的追踪和预测
常雪峰,黄斌,张黎杰,李霞,隋琪
[第一单位] 暨南大学光子技术研究院
[摘要] 针对偏振复用相干光通信系统链路中存在的高速偏振态旋转造成的信道损伤、相干接收机的动态均衡算法模块在实际系统中存在的反馈延迟导致的偏振态追踪性能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互补斯托克斯向量的偏振态旋转的追踪和预测算法。所提算法将测得的琼斯空间中的偏振旋转矩阵和其逆矩阵变换到斯托克斯空间...
全文 | 引用本文 | 本期目录2020年第57卷第21期, p.210601
|
 |
基于前导脉冲信号的到达时间精确度分析法
宫峰勋,曹雅茹
[第一单位] 中国民航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
[摘要] 为提高定位系统的定位精确度,提出一种前导四脉冲信号差分匹配滤波器到达时间(TOA)估计算法。使用双脉冲和四脉冲信号评估差分匹配滤波器,该算法提高了前导脉冲信号TOA估计精度。从脉冲个数、信噪比(SNR)角度对差分匹配滤波器输出的方均根误差进行对比,得到四脉冲信号TOA估计精确度优于单脉冲信号的结论...
全文 | 引用本文 | 本期目录2020年第57卷第21期, p.210704
|
 |
基于激基复合物的高显色指数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
付祥恩,杨飞宇,唐宇
[第一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
[摘要] 显色指数是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重要评价参数。为了得到具有高显色指数的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采用真空蒸镀法制备了一系列器件。以NPB∶TPBi(1∶1)形成的激基复合物作为蓝色发光层可以降低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制备难度和成本。与单层激基复合物发光层(3 nm)器件相比,采用双层激基复合物发光层(1.5 nm×2)有助于平衡激子分布,提高器件的显色指数...
全文 | 引用本文 | 本期目录2020年第57卷第21期, p.212303
|
 |
基于无线紫外线通信的无人机集群防撞定位算法研究
刘涛,贾遂民
[第一单位] 郑州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摘要] 防撞定位算法对于无人机集群的安全飞行至关重要。针对紫外线通信范围广、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紫外线通信的无人机集群防撞定位算法。首先,构建了非视距(NLOS)通信模型,并提出了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无线紫外测距算法;然后,构建无线紫外线信标通信模型,并通过四节点定位算法实现了无人机的三维(3D)定位...
全文 | 引用本文 | 本期目录2020年第57卷第21期, p.212805
|
 |
基于我国人眼数据的人工晶体模型及其三维打印技术研究
王丹琦,袁群,殷长俊,高志山,李新华
[第一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摘要] 针对人眼个性化差异,建立符合我国人眼数据的晶体光学模型,并实现相应的数字化加工工艺,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三维打印技术可根据晶状体的三维数字模型进行加工制造,步骤简单,成本低廉。依据实测角膜参数、眼内间距、各介质折射率以及人眼像差,重构晶体光学模型...
全文 | 引用本文 | 本期目录2020年第57卷第21期, p.213301
|
| 阅读:(541)评论:(0)收藏:(0)转载:(0) | 用户评论  【 发表评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