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世界领先展览也是行业和研究的旗舰 2015年慕尼黑光博会启用新展馆

发布:Yuanoptic阅读:908时间:2015-3-27 10:41:01

  慕尼黑。上届慕尼黑光博会共有展商1,130家,展览面积42,000平方米,每一寸面积都被利用起来,启用的各个展厅均爆棚。今年,这一重要光电技术展的需求仍然没有减弱的势头,展位需求继续上升。2015年,展商的需求将得到满足:世界领先展览慕尼黑光博会将增加一个展厅,总展览面积达到55,000平方米。

  2015年6月22-25日,国际激光和光电行业将聚首慕尼黑,参加行业的旗舰展览。同期还将举办2015年国际光学技术大会。

  现代社会已经几乎不可能离开光电技术。今天,光技术已经应用在众多领域,无论是手机、汽车、家电、医疗还是节能行业,人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激光和光学技术。正因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将2015年定义为“国际光及光学技术年”(IYL 2015)。

  40多年来,世界领先的慕尼黑光博会一直是全球激光和光电技术的重要国际性平台。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执行总裁Reinhard Pfeiffer博士指出:“光电行业是未来的产业,也是众多其他产业的推动力。从不断增长的展商数量和展位订购情况,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2015年,我们会继续扩大慕尼黑光博会,将展厅数量从4个扩成5个。”

  三大主题覆盖光电行业全范围

  慕尼黑光博会展览范围覆盖广电应用所有领域——展商也包括行业领先企业、新兴公司和未来市场。2015年的一大新焦点是“成像”。现在很少有生产行业能够离开工业成像、严格质量控制和高效率这些条件还能生存的。市场对成像技术的需求很大,而其用途又相当多样化,例如测试测量技术、光学、医疗和医学影像技术、电子和材料处理等。

  “生产中的激光”已经成为展会的重要专题,也是观众最喜爱的。作为展会的第二大主题,它是慕尼黑光博会展品最多的项目,涵盖了从材料处理到加工的全部范围,从大型到微型材料处理到增材制造(也叫3D打印)无所不有。激光也被广泛用于轻量结构或混合材料的机械加工。搭配机器人技术和适当的系统辅助设备,激光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任何需求,且能实现全面自动化。

  在第三大主题“生物光子学和医疗技术”中,医疗和科技企业将展示从光谱和显微镜技术到治疗和处置等各个领域。

  此外,展览还包括了激光和光电技术、光电信息和通信、光学和光学生产技术、传感器、测试测量技术和光学测量系统等所有其他光电相关领域。

  趋势:增材制造/3D打印、超短脉冲激光和3D X射线显微技术

  2015年慕尼黑光博会也是一场创新技术的狂欢:如果说30年前激光还仅仅只是一种焊接技术,今天它已经开始彻底改变生产过程:增材生产——或者3D打印——现在正在大行其道,在工业革命的历史上写下自己的一页。增材制造在工业生产中开始大量使用,在模具生产、一次性产品和小型生产过程中,它的制造速度和低廉成本都广受青睐。例如,汽车厂商正在使用激光增量焊接进行快速原型车设计。在3D打印领域,选择性激光溶蚀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工艺,能够生产出任意复杂度的结构。过去需要铸造或球磨的结构,现在可以用激光和细金属粒一层一层的累积起来。

  超短脉冲激光的用途也在日益广泛,它的冷加工和非接触性特性使超短脉冲激光可以用于多种应用环境,尤其是一些敏感度高的材料。在这个领域,应用可能性每天都在增加,其中轻量结构和混合材料的处理尤为重要。

  超短脉冲激光在医疗技术中也有重要意义,可以实现无损诊断。例如,在癌症诊断中,超短脉冲激光可以帮助实现不切片组织分析。利用超短脉冲激光,我们可以实现细胞尺度的机体成像。在传统诊断中,这种检查需要切片方可完成。相比较而言,超短脉冲激光速度更快,患者也不需要手术。

  激光在活体组织成像中的又一重要应用领域是3D X射线显微成像。该技术能够实现目标组织纳米级的3D成像。接下来的几年里,它可能成为CT技术的补充。3D X射线显微成像比CT在对比度和解析度上都要强得多。

  前景看好:光电市场持续发展

  全球光电市场正在一路攀升。根据最新的“光电行业报告”,所有指标都表明,在2012和2013年发展减缓后,今年起该行业将进入一个新的长期发展阶段。

  光电技术对德国政府来说具有战略性意义,是其重点扶持的核心技术领域之一。

  从今天到2020年的7年里,欧盟将启动最大规模的研发创新项目“Horizon 2020”,向创新性小企业提供800亿欧元的资金支持,其中就包括光电行业。

  国际光学技术大会:国际研究大腕云集

  作为慕尼黑光博会的传统伙伴,2015年国际光学技术大会是世界三大光电技术大会之一。2015年6月21-25日,它将充分展现“国际光和光学技术年”的主题,吸纳全球顶级光电学者,和听众分享激光和光电研究的最新进展。

  为配合光学技术年,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将出席2015年国际光学技术大会,其中包括Theodor Hänsch教授和Serge Haroche教授做的大会发言。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主任Hänsch教授是激光光谱研究的先驱,也是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法兰西公学院量子物理教授Serge Haroche于201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光和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哈佛大学教授、意大利裔美籍物理学家Federico Capasso教授将宣布国际光学技术大会开幕。他也获得过诸多重要奖项,如Arthur-L.-Schawlow激光物理学奖、King Faisal奖、IEEE Edison奖、Berthold Leibinger Future奖和OSA’s R. W. Wood奖。Capasso教授也是量子级联激光器的先驱。

  国际光学技术大会共有6大会议,覆盖光电科学所有领域——从基础到应用研究,如光学测量、激光生产技术、生物光子学和生物医疗光学、光学元件生产等。EPS, OSA, SPIE, WLT和IEEE等国际研究组织的加盟保证了大会的主题和高品质。2013年,大会共举办2,800多场讲座和海报展示,全球约3,500名专业人士参加。

  新闻稿:http://world-of-photonics.com/en/laser/press/pressreleases

  更多国际光学技术大会信息:http://world-of-photonics.com/en/photonics-congress/start

  图片: http://media.messe-muenchen.de/Laser/index_e.jspx#1394615082046_0

  关于慕尼黑光博会

  慕尼黑光博会展览及光学技术大会是全球激光和光学行业及相关用户企业最重要的贸易平台和信息获取窗口。慕尼黑光博会展览及光学技术大会融合科研和应用,推动了光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

  自1973年开始,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每两年举办一届慕尼黑光博会,该展览是世界上第一个光学专业博览会。

  同时,展会同期还和世界领先的研究组织共同举办光学技术大会,该会议也是欧洲最大、世界第三大的光学大会。

  作为慕尼黑光博会的子展,慕尼黑上海光博会是中国领先的地区性光学技术博览会,每年3年在上海举办。

  慕尼黑印度光博会自2012年开始每年在印度举办,是服务于该地区的专业光学博览会。该展览每年9月在班加罗尔、孟买或新德里举办。

  在慕尼黑、上海和印度,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举办的光电展共拥有1,860家展商和70,000多名观众,是世界领先的激光和光电展览网络。

  光学技术大会会议项目

  2015年6月21-25日,我们将和世界领先的光电研究机构共同举办光学技术大会:

  - “CLEO/Europe-EQEC”,欧洲物理学会(EPS)主办,EPS量子电子和光学部、OSA和IEEE/LEOS赞助

  - “国际光流控大会”, “光学组件生产”和 “高级光机工程“,欧洲光学学会(EOS)主办

  - “LiM - 生产中的激光”, 科学激光学会(WLT);

  - “ECBO - 欧洲生物医学光学大会“, 美国光学学会(OSA)和国际光学及光电学会(SPIE)主办

  - 光学计量大会, SPIE Europe主办

  大会同期,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还举办各类应用研讨会、激光和光电应用讲座等。

  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

  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MMI)是世界领先的展览公司之一。仅在慕尼黑一地,MMI就每年举办40余个大型国际博览会,涉及资本产品、消费品和高新科技三大行业。每年共有3万余家参展商和超200万名观众齐聚慕尼黑展览中心、慕尼黑国际会议中心、慕尼黑会展与采购中心参加展会。集团举办的国际展会均获得FKM资格认证,即:展商数、观众数和展会面积均达到展会统计自主监管团体FKM的统一标准并通过其独立审核。

  此外,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还在亚洲、俄罗斯、中东、南美洲及南非举办各类专业博览会。其业务网络覆盖全球,不仅在欧洲和亚洲拥有数家子公司,还在全球90余个国家设有60多个海外业务代表处。同时,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也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中扮演着领军者的角色:集团是第一家获得由官方技术认证机构TÜV SÜD授予节能证书的展览公司。

  媒体联系:

  Claudia Huber

  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展会公关经理

  电话: +49 89 949 21471

  E-mail: claudia.huber@messe-muenchen.de

  www.messe-muenchen.de

> 免责声明
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原创,由网络编辑负责审查,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提供专业服务,不代表本网站及新媒体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对文、图等版权问题存在异议的,请于20个工作日内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按照法规支付稿费或删除),联系方式:021-69918579。网站及新媒体平台将加强监控与审核,一旦发现违反规定的内容,按国家法规处理,处理时间不超过24小时。 最终解释权归《中国激光》杂志社所有。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