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

专访SiFotonics:硅光已至 全面进军市场时机成熟

发布:guangdianren阅读:2473时间:2016-9-28 23:46:09

  前不久,备受业界关注的2016 Intel开发者论坛(IDF)上,Intel宣布,硅光电子100G收发器正式投入商用,并已批量出货,此消息一出,给行业内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关于硅光子的技术的发展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如今的讨论度更是火热不已。

  一直致力于成为硅光子器件与集成技术的开创者与领导者的SiFotonics Technologies Co., Ltd.(以下简称“SiFotonics”),在CIOE 2016上打出了“硅光,已至”的口号,并展示了25G Ge/Si APD TO-Type ROSA及100G ICR 模块等硅光产品的最新进展。前去SiFotonics展台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在这期间,对SiFotonics CEO潘栋博士进行了专访,了解公司硅光技术的发展动态。

  (SiFotonics团队:右二为CEO潘栋博士)

  致力硅光研发 全面进军市场时机成熟

  SiFotonics成立于2006年底,目前投资额近5000万美元,公司在波士顿、北京、上海分别设立了研发中心,现有员工约100余人。核心技术团队汇集了来自MIT、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的多名业界精英,投身于硅基光电产品前沿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去年年底,SiFotonics在硅光领域中取得了决定性的突破:SiFotonics研发的正面入射型25G高速锗硅雪崩二极管 (APD), 在1310nm灵敏度达到了-22.5dBm (BER=1E-12), 为所有探测器件中的最高性能,这是硅光有源芯片里程碑式的进展:单个器件的性能超越传统材料。

  据潘总介绍,“SiFotonics进入硅光领域比较早,起初接触到硅光时,感觉到硅光是长期而且有发展前景的,一开始先把锗硅器件做好,然后再慢慢走向集成。如今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和积累、数代产品的更迭,SiFotonics的锗硅PD/APD芯片已在性能、量产能力、可靠性等方面得到足够的市场检验,目前各类产品已累计出货近100万颗,并开始推出硅光集成芯片如ICR。”

  技术创新 提供高性价比光电器件

  硅光子技术是基于硅材料,利用现有CMOS工艺进行光器件的开发和集成的新一代技术,不仅在光通信,数据中心,在超级计算以及生物、**、AR/VR技术等许多领域都将扮演极其关键的角色。

  据了解,硅光子在数据中心和接入网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一旦应用市场打开,需求量跟上,价格优势便会显示出来。多年来SiFotonics专注于 CMOS工艺的硅基光电器件及光电集成芯片的设计与开发,通过技术创新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光电产品,可广泛应用于传统光通信市场、数据中心、FTTx、 HDMI远传等带宽需求量快速增长的市场。潘总认为,“硅光是一种颠覆性的技术。 大量集成芯片的出现可以改变现有的产业结构 ,从市场的切入还有成本的优势上面,都显示了非常强大的竞争力。”而对于如何促进硅光发展,潘总认为要发展应该多与业界交流, 不能盲目跟从,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切入点,然后再深深扎进去才是最好的选择。

  迈向成熟 走出实验室

  和多年以前不同,从前更多的企业都在观望,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机构开始进入硅光领域,许多研究所也在花费心血进行研究。对此,潘总认为,从前硅光技术的产品化并不好,一直都只是在实验室当中,但现在硅光技术已经在各个方面开始成熟了,很多硅光产品在市场上也开始出现,大规模商用已近在眼前。

  来自Technavio分析师的最新预测显示,从2016年到2020年间,全球硅光子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超过48%,其中通信应用占整体市场95%。Technavio认为,硅光子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四个:对更高网络带宽的需求;降低40Gbps以上速率的传输成本;来自公共资金的巨额投资;硅光子具有的能提升能源效率的特性。

  目前在硅光子领域虽然涌现出众多公司,但实际上大部分公司都处在研究阶段。而SiFotonics已实现锗硅光电探测器(Ge/Si PIN)、锗硅雪崩光电探测器(Ge/Si APD)等产品的量产化,现已向市场全面推出2.5G/10G/25G PIN/APD芯片及其阵列,覆盖波长范围850nm~1577nm。目前公司的硅光产线也已完成硅光子集成技术的相关工艺调试,并成功试产高性能 100G集成相干接收/发射芯片(ICR/ICT)。不久,SiFotonics将推出面向数据中心应用的100G集成收发芯片。

 

  来源:中国光电网

> 免责声明
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原创,由网络编辑负责审查,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提供专业服务,不代表本网站及新媒体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对文、图等版权问题存在异议的,请于20个工作日内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按照法规支付稿费或删除),联系方式:021-69918579。网站及新媒体平台将加强监控与审核,一旦发现违反规定的内容,按国家法规处理,处理时间不超过24小时。 最终解释权归《中国激光》杂志社所有。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