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苏州医工所:开启高端光学新起点

发布:guangdianren阅读:585时间:2016-10-20 12:57:17

  高端光学类医疗仪器及光学显微成像设备是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的重要研究方向,是苏州医工所“一三五”规划中的三大重点方向之一。为在这个领域内实现突破,5名从美国回来的海归强强联手,进行高端光学显微镜的产业化以及前沿型超分辨显微技术的创新。他们的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形成了科技成果工程化主体平台。

  实现智慧整合

  熊大曦,中科院“人才“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江苏省双创和姑苏领军人才,曾在美国先进热技术公司(ATS)、Luminus公司等担任首席科学家。

  李辉,中科院 “人才”获得者,建立了苏州医工所光学显微成像实验室,主要从事单分子生物物理和生物光学领域的研究。

  戴亚康,中科院“人才”获得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多年来一直从事医学影像处理的研究,并致力于研发创新性的医学影像处理软件系统。

  张春,苏州医工所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近年来,着重开展荧光蛋白质探针标记在生物医学影像中的应用研究。其领导的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与光学研究室开展了多项联合研究。

  彭义杰,2014年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人才和苏州市高新区“双创”领军人才,多年来活跃于生物医学药物学领域,长期从事免疫诊断、分子显像试剂的研究。

  虽说5名海归精英在各自的领域已有成就,但不断创新的精神和强烈的民族自强意识,让5人在多次交流后碰撞出火花,决定组成团队,共同攻关,实现智慧的整合。

  5人组成团队后,熊大曦作为生物医疗仪器整体结构设计和产业化平台方面领军人才引领团队发展;李辉主要从事科研成果在生物物理学领域的应用方面的研究;戴亚康主要负责医学影像处理及软件系统方面研究;张春主要负责用于荧光成像、超显微成像的细胞和亚细胞结构的近红外荧光蛋白的标记;彭义杰主要从事纳米荧光增强试剂研制以及科研成果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真刀真枪做出好产品

  在这个实力超强的团队里,成员涵盖了科研、设计、生产、工程化、产业化等各方面领军人才。

  “既然落地苏州,我们就得真刀真枪做出好的产品。”团队负责人熊大曦告诉记者。

  以团队成员为核心,苏州医工所已经成功获批“江苏省医用光学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生物医学检验技术重点实验室”两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团队在人才聚集与吸引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

  创新团队在高端光学显微镜与相关产品的产业化、超分辨显微技术的创新研究、医疗器械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探索等方面的成果,不仅满足了苏州医工所面向我国生物医学的重大需求,开展先进生物医学仪器、试剂和生物材料等方面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工作,引领我国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建成医疗仪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的战略需求,同时也能提升我国高端光学仪器领域的研发与产业化能力,提高我国高端科研仪器的自我装备能力。

  与此同时,团队也进行了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探索。2013年,苏州医工所联合深圳分享投资和苏州高新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设立了“苏州分享高新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基金总额共计3亿元,依托工程化平台,对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及较高成熟度的国内外创新科研成果进行项目投资和成果孵化,并于 2013年6月1日注册成立了科技成果工程化主体平台——苏州国科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已经成立二十余家医疗器械高新技术企业,并将数十项科技成果推向产业化。

  熊大曦、李辉、戴亚康、张春、彭义杰团队也因其出色成果成功入选2015年度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

 

  来源:中国光电网

> 免责声明
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原创,由网络编辑负责审查,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提供专业服务,不代表本网站及新媒体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对文、图等版权问题存在异议的,请于20个工作日内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按照法规支付稿费或删除),联系方式:021-69918579。网站及新媒体平台将加强监控与审核,一旦发现违反规定的内容,按国家法规处理,处理时间不超过24小时。 最终解释权归《中国激光》杂志社所有。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