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诺派激光:实现高端激光光源自主化

发布:guangdianren阅读:1900时间:2017-3-30 10:10:12

  近几年,精密加工对于先进激光器需求旺盛,特别是在超快激光器方面。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超快激光器产业化,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为此,OFweek激光网编辑在慕尼黑上海光博会期间采访了诺派激光董事长王枫秋,以下为文字实录:

  诺派激光董事长王枫秋

  诺派激光(NPILasers)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高端激光器进口替代。截至目前,在激光器领域有哪些技术积累?有哪些突出进展及创新?

  王枫秋:NPI Lasers是一个专业的高端激光光源提供商。自2013年正式运营以来,我们把精力集中在高稳定性超快激光(包括皮秒/飞秒激光器)和长波长光纤激光器这两个技术及工程难度比较大的方向,面向的市场是工业精密加工以及科研领域里的光谱研究、通信及传感类应用。我们产品的市场定位决定了持续的技术创新是公司的发展动力,先后申报了二十余项专利(五项已授权)。

  公司研发和技术销售团队包括7位激光领域的博士,涵盖元器件制备、激光器设计、以及精密加工工艺研究等多个方面。我们的2微米光纤激光产品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得到国内科研客户的广泛认可,例如我们的掺铥光纤放大器和宽带可调谐激光器都是国际市场上指标最高,性价比最好的产品。不断丰富的产品线也让我们服务科研客户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我们的超快激光器产品在2016年展示了非常令人振奋的成长潜力。目前NPI是国内唯一具有在1064nm,1550nm和2000nm三个波段提供高稳定超快种子源技术能力的公司。我们已经获得了商业投资用以加强超快产品的生产能力,并已经有多家OEM厂商在对我们的超快产品进行集成实验。

  本次展会中,诺派激光主要展示的产品有哪些?主要的优势和特色是什么?

  王枫秋:本次展会中,我们主推的是两款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既有技术优势又有性价比优势。首先是NPI的2微米宽带可调谐激光器SuperTune。这个产品是国际上首次将光纤激光器的可调范围扩展到了2微米波段,除了具有高达150nm的调谐范围外,SuperTune还具有出色的功率稳定性和非常友好的用户界面,售价更是国外同类产品的一半,非常适合于各类光学器件的测试、光谱分析以及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这款光源还可以搭配NPI的高功率2微米光纤放大器TDFA-HP将输出功率提升到瓦级。

  除此之外,我们还展示了彩虹系列(Rainbow)全波段超快激光器。这个系列最大的优势就是高度的可定制化以及非常受欢迎的性价比。我们推出Rainbow 系列的目的,就是通过不断优化的性价比,降低集成商进入超快加工或其他科学应用的壁垒,让超快激光在精密加工和传感探测等领域找到更多的用武之地。

  近几年,激光加工工业应用取得了快速发展,国产激光加工设备开始与国外产品展开竞争。而在科研领域,激光器应用前景如何?相对于工业应用,对于激光器有哪些不同要求?

  王枫秋:诺派激光是一个非常理解科研客户需求的激光光源提供商。经过三年多服务科研客户的经验来看,科研客户往往对定制化要求比较高,通常需要激光器供应商提供关于系统应用方面的技术支持。这一点恰恰也是NPI的优势,我们研发团队中多名博士本身都从事过非常前沿的光子学研究,完全具备向国内外客户提供技术咨询和支持的能力。国外有几家公司在科研激光器方面做的非常好,他们懂得如何与科研客户沟通交流,如Thorlabs, Toptica和Fianium。这些公司甚至直接与高校的研究团队一起申报研究项目,到最后提供技术和客户实现了创新环节上的优势互补。NPI也希望能够为科研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与客户达到深度合作的关系。

  据了解,国内激光产业规模较大,但主要集中在应用端。在核心器件及光源方面,与国外企业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对此,您如何看待?有什么样的改善建议?

  王枫秋: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国内在部分核心器件和高端光源方面,确实与国外尚存在一定差距。但这个状况一定会有所改观,对此我十分有信心。一方面,过去这些年,国内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是非常巨大的,激光和光学领域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优秀的研究人才,使得我国基础研究水平在快速攀升,在有些细分领域已经实现了超越。另一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激光和光电子产业的重视,孕育并催生了一大批以技术创新为动力的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规模不尽相同,有非常成功的代表:比如华工和大族激光,也有很多中小型的企业在产业链中处于不同位置,我们过去三年多,在高端激光器产业链的上下游和很多类似的企业建立了联系,能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创新协同效应正在逐步形成。应该说NPI的发展赶上了国内创新创业最好的一个时期,我们的技术和研发团队非常具有可持续性,相信NPI将会成为高端激光光源这个市场一个独具特色的自有品牌。

 

  来源:激光网

> 免责声明
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原创,由网络编辑负责审查,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提供专业服务,不代表本网站及新媒体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对文、图等版权问题存在异议的,请于20个工作日内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按照法规支付稿费或删除),联系方式:021-69918579。网站及新媒体平台将加强监控与审核,一旦发现违反规定的内容,按国家法规处理,处理时间不超过24小时。 最终解释权归《中国激光》杂志社所有。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