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

中国工程院院士余少华:网络与通信技术向“3s-abc”演进

发布:opticseditor阅读:612时间:2017-9-16 14:58:35

当前,正值信息通信全行业围绕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持续强化网络基础设施支撑之际,互联网在引领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产业创新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新的连接方式不断涌现,新的智能应用层出不穷,新的生态体系正在形成。


9月14日,由人民邮电报社、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7新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产业界各方的嘉宾和代表就5G、车联网、网络架构、云计算、大数据、ICT转型升级等热点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网络与通信技术正在向着‘3s-abc’方向演进”。在2017新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余少华抛出了这一观点。他认为,“3”代表人类世界、网络世界以及物理世界深度融合下的万物互联;“s”代表软件定义网络、网络资源虚拟化与开源;“abc”分别代表网络人工智能、网络大数据化以及网络云化。

余少华表示,在数据通信领域,SDN/NFV等技术成为当前数据通信网络技术创新的焦点,推动网络不断向开放、智能、泛在、融合的方向发展。同时,全球网络构架正在从垂直构架转向水平开放,主要体现在控制与转发分离、网元软硬件的解耦、网络的虚拟化和网络功能的虚拟化、网络的运化及IT化等。

在光纤通信领域,我国的光通信技术由跟随模仿向创新驱动加速转变,关键技术研究不断冲击国际先进水平。具体而言,光网络转型有三大方向,分别是软定义运营、软定义网络和软定义构架。未来的光纤通信将迈向陆海空天网络和泛在光接入。

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还需翻六道“技术墙”。余少华透露,一是无线频谱资源正日渐枯竭,需要新频段和新的无线移动通信理论实现突破;二是互联网IPv4地址短缺,TCP/IP构架有一定的局限;三是光纤通信传输容量进一步提升遭遇光器件光纤非线性等制约;四是集成电路平面特征尺寸逼近物理极限,存在50年的摩尔定律正在变轨,新材料新技术为微电子行业制定新路线图;五是现有技术的每比特信息传输能耗将遭遇瓶颈;六是传统思路和方法处理大数据已力不从心,“杀手级”应用尚未被发明出来。

“未来,随着我们迈入三元的万物互联世界,将出现超级智能体。”余少华认为,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是国际竞争的新焦点,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同时人工智能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新的挑战,如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冲击法律与社会伦理,侵犯个人隐私等。

相关预测显示,到2020年将会有15%左右的人类生意内容由机器创造,而到2024年,人工智能在移动交互中的占比将达到30%。余少华认为,超级智能体将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动态人造物,其智能性将日渐提升,由超级智能体推动的经济体量将接近和超过实体经济。

来源:人民邮电报

> 免责声明
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原创,由网络编辑负责审查,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提供专业服务,不代表本网站及新媒体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对文、图等版权问题存在异议的,请于20个工作日内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按照法规支付稿费或删除),联系方式:021-69918579。网站及新媒体平台将加强监控与审核,一旦发现违反规定的内容,按国家法规处理,处理时间不超过24小时。 最终解释权归《中国激光》杂志社所有。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