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

常瑞华教授:VCSEL激光器的近期突破,让人大为振奋

发布:opticseditor阅读:4318时间:2018-1-11 10:01:56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2019年应用于智能手机的VCSEL芯片出货量预计将增长至2.4亿颗。随着全球范围内相关VCSEL供应商的产能不断增长,全球VCSEL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可达17.3%,市场规模到2022年或将增长至31.2亿美元。

在此背景下,国内华芯半导体、中科芯电、纵慧光电等都表示已经或即将实现量产,中国台湾地区的VCSEL器件供应商,包括全新光电(VPEC)、晶元光电(Epistar)、Advanced Wireless Semiconductor以及环宇通讯,都在为2018年VCSEL销售的强劲增长做足准备。

此外,Lumentum Holdings 、Finisar、Princeton Optronics和Heptagon等国际VCSEL芯片供应商也正在通过各种努力,增强在该领域的市场表现

面对如此大好形势,长期从事VCSEL的科研人员也为之振奋。伯克利加州大学工学院的副院长常瑞华教授在“中国激光(OPTICS1964)“5分钟光学栏目中讲述了她眼中VCSEL的近期进展。

我们得到独家授权,以文字版将常教授的讲述内容呈现给大家。

以下是常教授的讲述内容。


大家好,我叫常瑞华,是伯克利加州大学(UC Berkeley)电子系的讲座教授、伯克利加州大学工学院的副院长。此外,我还有一个职位是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简称TBSI)的共同院长。TBSI由深圳市 人民政府、清华大学 与加州伯克利大学 于2014年联合成立,致力于培养全球科技领袖和未来企业家。

今天,我非常高兴能有机会与大家分享一下,我认为在光学、光电领域与我们相关的一些大的突破,主要是侧重在市场应用这个方面。

我个人主要从事垂直腔表面发光激光器VCSEL(Vertical-Cavity Surface-Emitting Laser)的研究,至今大概有28年左右的时间了。

VCSEL激光器属于一种半导体激光器。相信大家从苹果公司发布的一些消息也了解到,从iPhone8开始,到现在最新上市的iPhone X ,都用到了VCSEL激光器。

iPhone X里有一个叫 Dot projector,利用激光器达到人脸识别的技术。而这个激光器,就是VCSEL array。它是一个阵列,VCSEL阵列。

消息出来后,我们这些从事VCSEL研究的科研人员都为之振奋,非常地高兴。因为这说明VCSEL激光器更进一步地接近了人们的生活。我认为是到达了通信应用的领域。

最近,VCSEL激光器在技术方面也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在这里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点。

第一个突破就是, VCSEL半导体激光器本身可调制。利用直接调制技术可以传送很高的信息率,大概有50 gbit/s。而每一个信道又是一个阵列。一片晶圆上可以放置几万颗这种VCSEL激光器。所以,随便你怎么去切,可以切1000颗。iPhone手机的这种大概是几百颗做成一个阵列的。

因此,它可以拥有很高的信道带宽,这在我们将来的通信领域,data center会有很大的应用。

第二个突破点,就是VCSEL激光器在1550 nm波段可调。

1550 nm波段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光纤通讯的主干道。但是在此之前,VCSEL激光器只能做到850 nm波段可调。如今,可以做到1550 nm,就说明它可以跟所有的长距离的光纤通信相结合。

将来,我们希望可以看到,VCSEL激光器不仅在data center上有很大的应用,而且也可以在无限通信领域有所作为。这就相当于“天线”的概念,实现成本效益,作为一种非常经济的光源。

第三点是可以连续调制光波的VCSEL激光器。

如果说光波可以连续,而且非常快速,例如在MHz这种情况下调出来的这种激光器,在3D传感领域将大有作为。

3D就是三维距离的测相,可以达到更高的精密度。这在我们的医学、生物医学方面的利用是非常大的,例如人类的眼膜、动脉血管的血管表层识别。

目前来说,世界上唯一一种可以做到大幅度光波长调制的激光器就只有VCSEL激光器了,因为只有VCSEL这样的激光器才具有连续可调的特性。

第四点,也就是刚刚提到的, iPhone X中的人脸识别功能。

iPhone X目前是利用几百颗VCSEL做成一个阵列,来完成人脸识别功能。我相信在这个方面,我们还可以做很多的研究,还有很多可以突破的空间,例如增加光功率、大幅度地减少损耗,甚至于它的智能功能,还有3D传感,可以让厚度测试做到更精准,达到微米级别。

以上几点,就是我认为VCSEL激光器目前获得的最令人振奋的技术上的突破。

谢谢。

来源:光电汇OESHOW

> 免责声明
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原创,由网络编辑负责审查,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提供专业服务,不代表本网站及新媒体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对文、图等版权问题存在异议的,请于20个工作日内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按照法规支付稿费或删除),联系方式:021-69918579。网站及新媒体平台将加强监控与审核,一旦发现违反规定的内容,按国家法规处理,处理时间不超过24小时。 最终解释权归《中国激光》杂志社所有。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