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
Hi,您目前在 全部期刊 期刊中, 论文搜索关键字 He-Ne laser ,共找到 54 个内容。
选择下列全部论文
将 选定结果:
摘要


频率差可调的加力型频率分裂氦氖激光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鲜有关于该激光器频率差热漂移的具体报道,但它是一个重要的应用指标,特别是在光刻机用干涉仪中需要重点关注。采用弹性加力法对双折射-塞曼氦氖双频激光器进行频率差赋值,详细观察了频率差在开机漂变阶段、过渡阶段及稳定阶段状态的变化过程, 给出了频率差对开机时间的曲线。实验表明稳频作用下的频率差的稳定性优于23 kHz/h,重复性优于130 kHz。此外还就不同结构或材料的弹性加力元件对频率差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表明系统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对频率差热漂移起重要作用。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1, 50(2): 20200392
摘要


为研究在不同方向移动的金属薄膜边缘的干扰情况下谐振激光模式的改变现象,调节定制的氦氖激光谐振腔产生高阶高斯光束,用金属薄膜边缘进行干扰,并用CCD相机对光束的演变过程进行详细记录。随着金属薄膜边缘沿X和Y正方向上位移的增加,出射的激光模式由高阶向低阶模式演化,然后变成基模,变弱直到消失。原始激光模式的阶数越高,它的演化模式光斑形状越丰富。当用金属薄膜上方边缘向Y轴正向缓慢移动进行干扰时,激光模式的演化规则是最后趋于沿X轴的分裂模式;当用金属薄膜的左侧边缘向X轴正向缓慢移动进行干扰时,激光模式的演化规则最后趋于沿Y轴的分裂模式。
摘要


目的: 探讨He-Ne激光照射联合抗生素预防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146例, 随机分为C组(n=73, 抗生素治疗)与L组(n=73, He-Ne激光联合抗生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术后切口疼痛程度、舒适度, 术后感染率、囊袋血肿率及切口愈合时间。记录激光照射区域有无脱皮、烧伤等并发症。结果: ①两组总有效率和总显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 L组术后2、3、5、7 d切口疼痛评分均低于C组(P<0.05)。③ L组治疗后肩背痛、排便排尿困难、睡眠质量差所占比例均低于C组(P<0.05)。④两组囊袋血肿、囊袋感染及切口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但L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C组(P<0.05)。⑤ L组患者未发生皮肤烧伤、水泡等严重损害。结论: He-Ne激光照射联合抗生素预防能够缩短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切口愈合时间, 减轻切口疼痛,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安全性高。
摘要


根据氦氖激光器直流高压的工作特点, 成功研制了一种氦氖激光器电源。该氦氖激光器电源基于PWM控制芯片SG3524, 采用恒频脉宽调制控制方式, 自动调整输出功率得到稳定的电源输出。对反激式变压器驱动电路进行合理的设计, 实现了对电源电流的有效控制和工作过程中电流的自稳定调节。在电流值为3、4和5 mA时, 对激光电源的电流稳定性以及激光器的出光功率稳定性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 激光电源输出电流和激光器出光功率均稳定。该电源结构简单、工作高效稳定、体积小、重量轻、有较强的推广性。
摘要


为探讨莫匹罗星联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新生儿脐炎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选取了2013至2018年新生儿脐炎患儿86例, 通过对照研究, 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莫匹罗星+氦氖激光照射)与对照组(莫匹罗星)各43例, 观察两组患儿新生儿脐炎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试验发现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为(4.186±0.194)d, 总有效率为100%; 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为(5.189±0.238)d, 总有效率为86%; 观察组愈合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现皮肤红疹等不良事件。研究结果显示, 莫匹罗星联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新生儿脐炎的临床疗效确切, 安全性高。
摘要


为探讨He-Ne激光对增强UV-B辐射造成的小麦“翘根”的影响,采用He-Ne激光(辐照剂量为5 mW·mm-2)辐照,对增强UV-B辐射(辐射剂量为10.08 kJ·m-2·d-1)条件下小麦根部肌动蛋白含量、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及种类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增强UV-B辐射后小麦主胚根长变短,肌动蛋白及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降低,而He-Ne激光组差异不明显;两种辐射的复合处理组结果低于CK组、高于UV-B处理组,“翘根”现象得到缓解;不同处理组的黄酮类化合物扩散速度不同,UV-B组黄酮类化合物种类发生变化。肌动蛋白及黄酮类含量变化是增强UV-B辐射后小麦“翘根”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He-Ne激光对UV-B辐射造成的小麦“翘根”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6, 53(11): 111701
摘要


为了研究一体化Y型腔正交偏振氦氖激光器腔内温度场分布对其输出频差稳定性的影响,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该激光器的热力学模型。详细介绍了材料热参数的处理、激光器增益区热载荷的施加和换热系数的计算方法, 通过仿真得到了该激光器腔体在稳态和瞬态情况下的温度场分布。采用红外热像仪设备拍摄得到腔体表面的实际温度值, 与仿真结果对比, 表明二者的温度值差异小于1%, 建立的仿真模型准确可靠。激光器启动后, 热量逐步从增益区向非增益区传导。当激光器温度分布稳定时, 腔体存在明显的温度梯度分布, 其中表面区域温度梯度最大;表面温度最高点位于阴极附近, 最低点位于远离增益区的子腔体下表面。两子腔表面温度差值为0.05 ℃, 引起的频差漂移为0.067 MHz。研究表明: 激光器两子腔随时间变化产生的温度差值仍是制约激光器输出频差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为下一步提高频差稳定性和优化激光器几何结构设计提供了指导。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6, 45(5): 505002
摘要


为研究减轻镉污染对小麦造成的伤害,探讨了He-Ne 激光和外施6-苄基氨基嘌呤(6-BA)对镉(Cd)污染下的小麦抗氧化酶系的变化.结果表明:He-Ne 激光、6-BA 对镉污染均有缓解作用,He-Ne 激光和6-BA 复合处理下的效果最佳.复合处理提高了小麦幼苗中POD 酶、SOD 酶、CAT 酶的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增速变慢,电解质的泄露也得到了缓解.说明6-BA 和He-Ne 激光辐照处理可以减轻镉毒害引起的自由基伤害,对提高小麦抗逆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5, 52(8): 81702
摘要


通过分析氦氖激光器在光反馈下的混沌动力学特征,提出了氦氖激光器混沌反馈相位控制方法,并建立了激光混沌反馈相位周期控制下的动力学方程和物理模型。选取适当的反馈系数,加入相位控制器控制反馈光的相移,通过对反馈系数和反馈光相移的控制,可以将激光混沌控制到稳定态、周期态及混沌态。结果表明:在不同强度的反馈光下,通过1/8波长周期相移调制控制、1/4波长周期相移调制控制、半波长周期相移调制控制以及波长周期相移调制控制,氦氖激光器的混沌经过一定的弛豫时间可以被控制到单周期态、双周期态、三周期态以及多周期态等。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4, 51(1): 11404
摘要


为探讨He-Ne激光对紫外线-B(UV-B)辐射损伤修复途径,采用He-Ne激光辐照(5 mW·mm-2)进行照射,对增强UV-B(13.08 kJ·m-2·d-1)辐射下水稻幼苗的叶绿素含量、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亚基含量及反映植物光系统II(PSII)的荧光参数值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UV-B处理后,水稻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rubisco亚基含量及荧光参数值(除qN以外)低于对照组(CK),差异显著(P<0.05),其中荧光参数Fv/Fm对环境胁迫反映最为敏感;而单独He-Ne激光(L)处理组均高于对照组(CK),差异不显著(P>0.05);经He-Ne激光和UV-B复合组(BL)均高于UV-B处理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UV-B辐射对水稻幼苗的光合系统有损伤作用,而一定剂量的He-Ne激光可以提高水稻的光合能力,表明He-Ne激光对增强UV-B辐射造成的损伤具有一定修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