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内容

Photonics Research十周年纪念活动——中科大站【活动内容】

 

1 邀请报告

 

潘建伟中国科技术大学
致辞
摘要
个人简介
陈宇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Photonics Research简介
摘要
个人简介
陈险峰上海交通大学
报告题目:基于薄膜铌酸锂芯片的非线性光子学及应用
摘要
个人简介
戴道锌浙江大学
报告题目:高性能硅光滤波器及应用
摘要
个人简介
陆朝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报告题目:光量子计算
摘要
个人简介
迟楠复旦大学
报告题目:高面向6G的新频谱通信
摘要
个人简介
陈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报告题目:量子密码--信息安全的量子协奏曲
摘要
个人简介
李涛南京大学
报告题目:迈向应用的超构透镜技术
摘要
个人简介
田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报告题目:超快激光驱动波导集成电子加速与新型辐射源
摘要
个人简介
徐飞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圆桌论坛嘉宾
摘要
个人简介
曾华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报告题目:基于二维铁电材料的非线性光电效应及光学调控
摘要
个人简介

 

 

 

2    PR科学家圆桌论坛
   ——科学家代表的成长之路

分享科研心路历程、探讨人生成长感悟、思索营造更优科研环境

 

 

陈宇翱(主持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陈险峰
上海交通大学
迟楠
复旦大学
戴道锌
浙江大学
肖云峰
北京大学
徐飞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个人简介

 

陈宇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物理学院执行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美国光学学会会士(Optica Fellow),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担任Photonics Research副主编。2008 年获得德国海德堡大学博士学位, 曾先后在德国海德堡大学、美因茨大学、马普量子光学所从事研究工作,2012年回中国科大工作。长期从事量子物理基础实验研究,致力发展光与冷原子量子调控技术并系统地应用于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精密测量等多个量子信息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陈险峰,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万人”领军人才获得者。从事光学前沿及其应用研究,在非线性光学、集成光电子学、光量子信息和生物光子学学等领域做出了系列研究成果。曾获得亚太物理协会联合会杨振宁奖。现担任Journal of Nonlinear Optical Physics & Materials主编、《光学学报》编委等。研究成果在Nature、Nature Photonics、Science Advances、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物理和光学领域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培养的几十名博士生毕业生活跃在高等教育、**、高新技术、自主创业等各个领域。2022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教书育人”一等奖。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光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所长。

 

迟楠,复旦大学信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美国光学学会会士。长期从事高速光通信和高速可见光通信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300余篇,Google引用11000余次,出版专著6部。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一等奖、国际工业博览会创新奖等各1项。自2021年起担任Photonics Research编委。

 

戴道锌,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育部光子学与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7),入选美国光学学会会士(2021)。现为任Springer Nature出版社国际SCI期刊Optical and Quantum Electronics主编等。长期致力于高性能硅光器件及应用研究,开拓了多模硅光子学等重要方向,实现了超低损耗硅光波导、超高Q值硅光微腔、高性能硅光滤波器、免校准硅光开关、超高GBP锗硅雪崩光电探测器、高速铌酸锂微腔电光调制器等重要突破。在Nature、Nature Phot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s、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Physical Review Letters、Laser & Photonics Reviews、Optica、Chip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280余篇,共被引17400余次,入选历年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先后获得中国光学学会光学科技一等奖、中国光学学会王大珩光学奖、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奖励荣誉。2012至2019年担任Photonics Research编委。

 

肖云峰,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美国光学学会会士。近年来以主要作者在Science、Nature Phot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和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研究成果两次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2014、2017),4次入选“中国光学十大进展”(2010、2016、2017、2019)。研究兴趣包括:非对称光学微腔物理,微腔光场调控,微腔非线性光学,微腔激光、传感与成像等。2013至2019年担任Photonics Research编委。

 

徐飞虎,多伦多大学博士、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美国光学学会会士、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量子通信、单光子成像、量子网络等量子信息科学。在RMP、Nature、Nature Photonics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担任 npj Quantum Information 副主编、Chinese Optics Letters编委、国际量子密码大会指导委员。曾获科学探索奖、国际量子技术青年科学家奖、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