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无法正常浏览请点击这里

————  “太赫兹科学与技术”征稿启事  ————

太赫兹科学与技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成为信息领域的热门方向。太赫兹波一般是频率在0.1-10 THz之间的电磁波处于电子学向光子学的过渡区域,是电磁波谱中唯一尚待开发、亟待全面探索的新频段。太赫兹波具有载波频率高、通讯容量大、穿透性好、光子能量低不会产生生物电离等、和许多大分子有机物的振动和转动能级相近可实现有机物大分子的指纹谱检测等优秀特性。基于这些优秀特性,太赫兹波在未来通讯、国土安检、生物医学、国防军工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争先抢占发展的频谱资源和科学制高点。美国把太赫兹技术列为改变世界未来的十大技术之一,欧盟将其列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六大科学技术之一”,日本将其列为十大国家支柱产业,我国在2005年制定了太赫兹技术的重大发展规划。为此,《中国激光》计划于2019年6月正刊上推出“太赫兹科学与技术”专题栏目,现特向广大专家学者征集符合该专题方向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及综述,旨在集中反映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及研究进展。

征稿范围:

1. 太赫兹源

2. 太赫兹探测

3. 太赫兹器件

4. 太赫兹超快过程及现象

5. 太赫兹等离子体技术及近场

6. 太赫兹成像检测及应用

7. 太赫兹光谱检测及应用

8. 太赫兹生物医学及应用

9. 其他(以光学为主要手段的太赫兹研究)

特邀组稿专家:

朱亦鸣   教授   上海理工大学

韩家广   教授   天津大学

张雅鑫   教授   电子科技大学

截稿日期:

2019年1月30日

投稿方式及格式:

通过《中国激光》官网进入“作者中心”,按系统要求填写信息,上传稿件投稿(主题标明“太赫兹科学与技术”专题)。投稿模板及要求请参见“作者中心”首页。

联系人:宋梅梅

电   话:021-69917051

邮   箱:smm926@siom.ac.cn

特邀组稿专家个人简介:

朱亦鸣,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级),青年长江学者,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008 年底从日本东京大学毕业后,进入上海理工大学进行太赫兹技术及其应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以实用化的太赫兹成像系统和成谱系统为主线,作为太赫兹团队负责人带领团队成功申请到“国家111太赫兹生物医学技术创新引智基地”,“上海市太赫兹影像与波谱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及地方课题项目二十余项,其中包括主持1项国家863计划,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杂志发表论文八十余篇(其中光学领域前5%的共40余篇)其中包括ESI论文6篇。累计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其中7项被转让或授权使用,累计经费达3064万。2018年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现为国际红外与太赫兹学会(IRMMW-THz)评奖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理事、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委员。




韩家广,男,1978年7月生,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天津市青年科技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天津市131创新人才第一层次,天津市131创新团队负责人等;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科技部重大仪器专项等项目10余项;近年来,在Nature子刊Nat. Commun.、Science子刊Sci. Adv.以及材料科学顶级刊物Adv. Mater.、物理学顶级刊物Phys. Rev. Lett.和光子学顶级刊物Laser Photonics Rev.等SCI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SCI他引3000余次,H指数38。担任红外、毫米波与太赫兹波国际会议的大会程序委员、超快现象与太赫兹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中国光机电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张雅鑫,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杰出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首批装备预研教育部联合青年人才基金入选者、中国电子学会太赫兹分会秘书长。他长期从事太赫兹无线通信技术以及电子与人工微结构互作用产生和高速调控太赫兹辐射的新机制及器件的研究;发表包括Nano Letters、Physical Review letters、Laser Photonics Rev、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Appl.Phys.Lett.、Optics Express、Scientific Reports、J. Phys. D: Appl. Phys.等在内的60余篇SCI论文。主持包括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重大项目、973子课题以及863面上项目在内的10余项项目,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17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