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肥 230031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 230026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肥 230001
Gamma(γ)分析是剂量验证、剂量分布比较最重要的手段,由于不同剂量分布的坐标系定义/方向,基准点设置不一致,进行γ分析时往往要对待比较的剂量分布进行对齐,而目前常用的γ分析软件的对齐手段简单,在处理大照射野剂量分布时有显著错误,严重影响了剂量分析比较的准确性。二维剂量分布对齐的要求是在只进行平移、旋转等空间变换,从而达到两张剂量图上相应剂量点的空间位置一致。因为不同点之间的距离在对齐过程中必须是不变的,所以,本研究将对齐问题转化为刚性配准问题。本文采用基于归一化互相关的刚性配准方法,将治疗计划系统计算的剂量分布图与实际测量的剂量分布图进行配准,并输出配准后相应的平移量。选取36组计划系统和实测中心点一致的pinnacle3治疗计划系统设计的静态调强质量保证数据,其中,18组为小照射野,另18组为大照射野,使用PTW VeriSoft软件分别计算其在3%/3 mm、3%/2 mm、2%/2 mm通过标准下γ通过率。对于小照射野,直接计算与VeriSoft对齐后和刚性配准后的不同标准γ通过率结果均基本相当,其中在3%/3 mm通过标准下,VeriSoft对准后和刚性配准后与直接计算的γ通过率平均差异分别为0.5%和0.3%。对于大照射野,与直接计算的γ通过率结果相比,18组病例在VeriSoft对齐后于3%/3 mm、3%/2 mm、2%/2 mm通过标准下的γ通过率平均差异分别为17.1%、23.3%和28.3%,均呈现较大差异。而刚性配准后与直接计算在3%/3 mm、3%/2 mm和2%/2 mm标准下γ通过率的平均差异分别为0.4%、1.1%和2.3%,平均差异均较小。刚性配准解决了VeriSoft在处理大照射野剂量分布时存在显著错误的问题,其可以作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验证时一种适用于不同照射野剂量分布对齐的方法。
γ分析 归一化互相关 VeriSoft 刚性配准 剂量分布比较 Gamma analysis Normalized cross-correlation VeriSoft Rigid registration Dose distribution comparison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23, 41(4): 040303
李志鹏 1王慧 1周德亮 1,3王岩 1[ ... ]吴培亨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京大学超导电子学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23
2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1111
3 江苏亨通太赫兹技术有限公司,上海 200120
在自行搭建的双焦点太赫兹主动成像系统基础上,建立了与角度相关的拟合函数,并利用最小二乘拟合多项式的方法对拟合系数进行计算,成功将扫描轨迹的几何光学追迹计算过程简化成为二元函数计算。该系统为收发同路式像方旋转镜扫描。由于拟合自变量对太赫兹图像的影响很大,采用两种不同的拟合自变量进行计算,并且通过数值分析和成像结果分析比较两者的优劣。实验结果表明,当以旋转镜法向量的坐标分量作为拟合自变量时,计算扫描轨迹的速度减小至3 s/frame,且太赫兹图像非常准确。该系统实现了在约8 m处,50 cm×100 cm视场内达3 cm空间分辨率的快速精确成像。这为扫描式太赫兹快速成像系统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对实时太赫兹安检、无损检测等领域有着实用意义。
成像系统 太赫兹主动成像 最小二乘拟合多项式法 拟合轨迹 快速成像 imaging systems terahertz active imaging method of least square fitting polynomial fitting trajectory fast imaging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 60(12): 1211003
Author Affiliations
Abstract
1 Research Institute of Superconductor Electronics (RISE), Schoo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 China
2 Jiangsu Hengtong Terahertz Technology Inc., Shanghai 200120, China
3 Purple Mountain Laboratories, Nanjing 211111, China
We simulate the measurements of an active bifocal terahertz imaging system to reproduce the ability of the system to detect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foams having embedded defects. Angular spectrum theory and geometric optics tracing a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incident and received electric fields of the system and the scattered light distribution of the measured object. The finite-element method is also used to calculate the scattering light distribution of the measured object for comparison with the geometric optics model. The simulation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measurements at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horizontal stripe defects.
defect detection terahertz terahertz imaging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23, 21(6): 06110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西 南昌 330047
2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江西 南昌 330200
糖基化反应能诱导食品中蛋白质的结构发生改变; Ara h2是花生中的主要蛋白组分之一, 可以作为一种模式蛋白研究花生蛋白糖基化产物的结构变化。 不同还原糖对Ara h2糖基化反应的影响目前未见相关报道。 以花生蛋白Ara h2为研究对象, 通过SDS-PAGE、 内源荧光、 同步荧光、 紫外、 圆二色谱、 红外等光谱技术研究Ara h2糖基化前后分子量、 二级、 三级结构以及官能团的变化, 分析六种还原糖(核糖、 木糖、 半乳糖、 葡萄糖、 果糖、 乳糖)对花生蛋白Ara h2糖基化产物结构的影响, 阐明经不同还原糖修饰后花生蛋白Ara h2的结构变化。 SDS-PAGE电泳表明木糖和核糖修饰的花生蛋白Ara h2电泳条带明显上移, 糖基化程度最大; 紫外光谱分析表明糖基化反应会改变花生蛋白Ara h2的吸收峰强度。 五碳糖修饰的花生蛋白Ara h2具有最强的吸收强度, 其中五碳糖中木糖的吸收峰强度最大; 内源荧光、 同步荧光和三维光谱实验结果表明, 糖基化修饰会使花生蛋白Ara h2的荧光强度降低, 且五碳糖修饰的Ara h2荧光强度最低。 分析认为由于糖基化修饰使花生蛋白Ara h2的结构展开, 导致芳香族氨基酸暴露在水环境中, 从而引起荧光猝灭; 圆二色谱分析表明不同还原糖修饰的Ara h2糖基化产物α-螺旋含量都增加, 其中木糖修饰的α-螺旋含量最大(15.6%); 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木糖和核糖修饰的花生蛋白Ara h2的吸收峰分别从3 327.41 cm-1红移至3 318.43和3 321.09 cm-1, 1 700~1 600 cm-1处木糖和核糖修饰的花生蛋白Ara h2吸收峰强度略高于其他还原糖修饰的该蛋白。 不同还原糖对Ara h2糖基化反应后的糖基化产物结构的影响不同, 还原糖的碳链越短、 空间位阻越小, 糖基化反应程度越高, 对Ara h2的结构影响越大。
糖基化 光谱技术 还原糖 Glycation Ara h2 Ara h2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 Reducing sugar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4): 1291
作者单位
摘要
1 故宫博物院, 北京 100009
2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 100029
3 文物保护领域科技评价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北京 100029
传统宫殿建筑的红色灰浆常用天然矿物红土作为显色剂, 但由于红土矿被限制开采等原因, 目前古建筑修缮常用工业合成氧化铁红替代红土, 但出现了红灰防水性差、 开裂剥落等现象。 为探究该现象出现的原因, 采集故宫养心殿中三座殿所(正殿、 西围房、 后殿)屋顶的红色夹垄灰样品, 通过X射线衍射(XRD)确定样品的主要物相组成, 结果表明: 各殿样品的主要组成皆为方解石、 氧化铁及石英, 此外含有少量的钠长石及埃洛石。 由于各殿样品色度差异较大, 因此结合粉末微观形貌及Mapping测试, 对比微观颗粒的形态、 颜色及文物样品断面元素分布情况, 结果表明正殿及后殿样品的粉末微观形貌显示为色泽均匀、 饱满的深红色颗粒, 伴有黑色或棕黄色矿物颗粒, 且由元素分布结果可知样品内Fe元素分布不均匀, 且与Al和Si元素分布不一致; 而西围房样品的粉末微观形貌显示为浅色颗粒, 伴有其余矿物组成存在。 元素分布结果表明样品内Fe元素分布均匀, 与Al和Si元素分布一致, 得出正殿、 后殿的红灰样品所用原料及显色物质为白灰、 红土、 氧化铁红; 西围房的红灰样品所用原料及显色物质为白灰、 红土, 首次提出了红土与氧化铁间的鉴别方法。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探究显色物质对样品微观形貌的影响, 结果表明仅含红土的样品结构连续且致密, 添加氧化铁红后两相结合较差, 孔隙较多。 为进一步探究红土、 氧化铁红对样品性能的影响, 分别制备了添加红土、 氧化铁红的模拟试样, 结合文物样品及分别添加红土、 氧化铁的模拟试样物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可知, 用氧化铁红替代红土制作夹垄灰, 相对于用红土制作的夹垄灰, 其物理力学性能较差。
故宫养心殿 夹垄灰 X射线衍射 能谱 偏光显微镜 The Yangxin Hall in the Forbidden City Jia-long lime X-ray diffraction Energy spectrum Polarizing microscope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3): 877
作者单位
摘要
1 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22
2 江西师范大学国家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和江西省淡水鱼 高值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西 南昌 330022
3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西 南昌 330047
基于传统热处理方式的蛋白质糖基化反应存在反应时间长、 易产生有害糖基化反应末期产物等缺点。 以卵类粘蛋白(OVM)-还原糖(1∶0.03, W/W)体系为对象, 研究新型高温热处理技术-过热蒸汽对OVM糖基化反应及蛋白质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 短时间(1~3 min)的过热蒸汽(110和120 ℃)处理即可促使OVM发生糖基化反应, 其中不同糖的糖基化反应活性顺序为核糖(五碳糖)>葡萄糖(六碳糖)>乳糖(二糖), 糖基化反应后蛋白质的自由氨基含量由19.97 mg·mL-1分别最低降为2.93, 5.04和6.69 mg·mL-1。 不同条件处理下OVM糖基化产物的紫外光谱未见显著的波峰位移, 但最大吸收峰峰值发生一定的变化, 其中大部分为降低的, 说明OVM的球蛋白分子结构发生变化, 还原糖的修饰掩盖了OVM上的发色基团(苯丙氨酸和酪氨酸), 其中核糖糖基化反应下效果最为显著。 糖基化反应后, 荧光光谱峰强度显著降低, 其中核糖糖基化反应降低率最大, 其次为葡萄糖和乳糖, 表明蛋白质内部暴露的荧光基团去折叠导致荧光猝灭。 此外, 还原糖作为猝灭剂渗透入蛋白质框架中, 与荧光基团反应, 抑制其荧光发射。 红外光谱分析发现经过热蒸汽处理后OVM糖基化产物3 300 cm-1处的峰变窄, 表明N-H的含量减少或者发生反应, 从而使N-H伸缩振动频率降低。 2 000~2 500和500 cm-1附近出现了较多杂峰, 表明蛋白质发生降解或者有糖基化反应中间产物生成。 MALDI TOF MS分析表明热蒸汽处理下, OVM-核糖体系、 OVM-葡萄糖体系各有约6个糖基化反应位点, OVM-乳糖体系有约2个糖基化反应位点。 糖基化反应后有OVM二聚体、 三聚体和多聚体形成, 其中核糖和葡萄糖与OVM反应产生的聚合物最为显著, 乳糖与OVM反应产生的聚合物较少。 该研究可为短时微糖糖基化反应及过热蒸汽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和理论指导。
过热蒸汽 糖基化 光谱分析 卵类粘蛋白 Superheated steam Glycation Spectral analysis Ovomucoid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2): 629
作者单位
摘要
1 1.同济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 201804
2 2.上海中医药大学 康复科学学院, 康复医学研究所, 中医药智能康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 201203
骨肉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骨肿瘤, 常通过手术切除进行治疗。但术后造成的骨缺损难以自愈, 残余肿瘤细胞还会增加复发可能性。本研究开发了一种用于修复骨缺损和协同治疗骨肉瘤的掺钕介孔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陶瓷骨水泥。首先通过溶胶-凝胶法结合固态反应制备了可作为光热剂和药物载体的掺钕介孔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微球(MBGC-xNd), 然后将微球与海藻酸钠(SA)溶液混合制备了可同时进行光热治疗和化学治疗的可注射骨水泥(MBGC-xNd/SA)。结果表明掺Nd3+赋予微球可控的光热性能, 负载阿霉素(DOX)的微球显示出持续的药物释放行为。此外, 载药骨水泥的药物释放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 说明光热疗法产生的热量可促进DOX释放。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 MBGC-xNd/SA具有良好的促成骨活性, 并且光热-化学联合疗法对MG-63骨肉瘤细胞起到了更显著的杀伤作用, 表现出协同效应。因此,MBGC-xNd/SA作为一种新颖的多功能骨修复材料, 在骨肉瘤的术后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掺钕介孔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陶瓷 骨水泥 骨缺损修复 光热-化学联合疗法 Nd-doped mesoporous borsilicate bioactive glass-ceramic bone cement bone defect repair photo-thermal-chemical combination therapy 
无机材料学报
2022, 37(11): 1245
Xiang You 1,2,3†Ming-Yang Zheng 4Si Chen 2,3Run-Ze Liu 2,3[ ... ]Jian-Wei Pan 2,3,*
Author Affiliations
Abstract
1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School of Cyberspace Security, Hefei, China
2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Physical Sciences at Microscale, Department of Modern Physics, Hefei, China
3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AS Centre for Excellence in Quantum Information and Quantum Physics, Shanghai, China
4 Jinan Institute of Quantum Technology, Jinan, China
5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anghai Institute of Microsystem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IMIT),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unctional Materials for Informatics, Shanghai, China
6 Universitat Würzburg, Technische Physik, Physikalisches Instität and Wilhelm Conrad Röntgen-Center for Complex Material Systems, Würzburg, Germany
7 University of Oldenburg, Institute of Physics, Oldenburg, Germany
8 University of Kassel, Institute of Nanostructure Technologies and Analytics, CINSaT, Kassel, Germany
9 NYU-ECNU Institute of Physics at NYU Shanghai, Shanghai, China
In the quest to realize a scalable quantum network, semiconductor quantum dots (QDs) offer distinct advantages, including high single-photon efficiency and indistinguishability, high repetition rate (tens of gigahertz with Purcell enhancement), interconnectivity with spin qubits, and a scalable on-chip platform. However,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the visibility of quantum interference between independent QDs rarely went beyond the classical limit of 50%, and the distances were limited from a few meters to kilometers. Here, we report quantum interference between two single photons from independent QDs separated by a 302 km optical fiber. The single photons are generated from resonantly driven single QDs deterministically coupled to microcavities. Quantum frequency conversions are used to eliminate the QD inhomogeneity and shift the emission wavelength to the telecommunication band. The observed interference visibility is 0.67 ± 0.02 (0.93 ± 0.04) without (with) temporal filtering. Feasible improvements can further extend the distance to ∼600 km. Our work represents a key step to long-distance solid-state quantum networks.
quantum networks quantum dots solid-state single-photon sources quantum frequency conversion quantum interference 
Advanced Photonics
2022, 4(6): 066003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013
介绍了一种基于90 °电桥芯片的和差器的设计原理、封装测试方法以及实测结果。针对小型化设计、测试的难点进行攻关,在低温共烧陶瓷(LTCC)基板表贴电桥芯片,并在基板内部引出走线至基板表面,形成测试端口;利用微组装技术实现小型化高集成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设计封装壳体, 实现芯片气密封装, 提高工程应用可靠性。根据组件实测结果, 驻波比小于1.8,幅度一致性优于±0.8 dB,相位一致性优于10 °,质量为35 g。
90°电桥 和差器 小型化 90°Lange chip comparator miniaturization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2, 20(11): 1212
郭永昶 1,2,3,*李粲 2,4冯少尉 1,2,3陶海征 4[ ... ]李建强 1,2,3,5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0
3 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北京 100049
4 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0
5 中国科学院绿色过程制造创新研究院,北京 100190
硫系玻璃光纤因具有独特的红外光学特性,在红外成像、激光传输和传感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硫系玻璃光纤的拉制方法主要包括双坩埚法和预制棒拉制法。其中,双坩埚法装置复杂,预制棒拉制法需要提前制备高质量的预制棒。此外,这两种方法均要求玻璃具有较高的抗析晶能力,限制了硫系玻璃光纤新材料的开发。本工作创新性地将脉冲喷射技术引入到硫系玻璃光纤制备领域,通过硫系玻璃光纤纤芯的拉制,探索该方法在玻璃光纤制备上的可行性。通过对玻璃熔体施加持续性的脉冲扰动,坩埚底部小孔处能产生连续的射流,并且在下落过程中发生凝固,从而获得玻璃纤芯。采用该方法,成功制备了一种组成为Ge28Sb12Se60的玻璃光纤纤芯。脉冲喷射法具有装置简单、操作容易等优点,通过连续且规律的脉冲和坩埚内外压力差实现硫系玻璃光纤的拉制,与传统依靠重力拉制的方法相比,脉冲喷射法具有更为丰富的调控手段,从而为新型硫系玻璃光纤的制备提供参考。
红外玻璃 玻璃光纤 硫系玻璃 GeSbSe玻璃 光纤纤芯制备 脉冲喷射法 infrared glass glass fiber chalcogenide glass GeSbSe glass fiber core preparation pulse injection method 
硅酸盐通报
2022, 41(11): 3756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