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荣 1,2周晓军 1邹纯博 3许黄蓉 1[ ... ]鱼卫星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光谱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119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3 福州大学,福州 350116
基于离轴四反的方案设计,从同轴反射系统的理论出发,结合高倍率,低波前畸变,以及高杂散光抑制比等特点对天琴望远镜的原理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实现了在捕获±200 μrad视场内系统百倍的压缩倍率,其入瞳直径300 mm,波前误差优于λ/80。提高三四镜之间光线转折角度进行杂散光抑制,在保证高质量波前的条件下,其三镜的偏角优化结果为5.5°,且三镜为平面镜的引入,降低了后期加工装调的难度。为了对原理系统的加工装调以及杂散光抑制能力进行验证,建立了该系统下0.5倍的缩比系统,实现了缩比系统的波前误差优于λ/175。经公差分析,原理系统有90%的累积概率其波前误差优于λ/40,满足引力波望远镜的指标要求。
引力波望远镜 离轴四反 高倍率 杂散光抑制 Telescope of gravitational wave detection Off-axis four-mirror optical system High afocal magnification Suppression of stray light 
光子学报
2024, 53(1): 012200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南大学 物理学院,长沙 410083
2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深圳 518172
大气湍流引入的波前畸变导致相干合成涡旋光束质量劣化,需进行波前畸变校正。基于相干合成涡旋光束光场分布的角向不变性,通过像清晰度函数提取明暗干涉条纹区域的总光强,构建角向条纹对比度评价函数,将评价函数应用于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可以实现单环以及双环阵列结构的相干合成涡旋光束波前畸变自适应校正。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光强相关系数等传统评价函数,以角向条纹对比度作为评价函数的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具有校正性能好、收敛速度快的优点。此外,单环和双环结构相干合成涡旋光束的波前校正结果均验证了角向条纹对比度作为相干合成涡旋光束评价函数的有效性及优势。
自适应光学 涡旋光束 角向不变性 评价函数 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 Adaptive optics Vortex beam Angular invariance metric function SPGD algorithm 
光子学报
2023, 52(12): 1201003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陕西 西安 710100
对目标进行更多属性信息的获取, 是光学传感器不断追求的目标。 偏振属性探测和传统光谱成像技术相结合的偏振光谱成像技术具有分辨“异物同谱”、 实现“目标凸显”、 “动态调节”、 “耀斑抑制”的能力, 蕴藏非常重要的应用潜力。 目前的偏振光谱成像系统存在诸多的缺点, 如结构复杂、 体积大、 通道串扰、 多维信息提取繁琐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线性渐变滤光片(LVF)和像素化偏振调制的紧凑型偏振光谱成像方法。 涉及关键技术有: 基于高光谱分辨率需求与短焦距约束, 采用双高斯结构作为初始光学结构, 并通过参数设计进行光学系统的仿真与实现; 采用LVF作为分光元件, 进行参数设计与验证, 与像素化偏振调制探测器在像面上进行耦合, 实现光谱信息与偏振信息同步获取。 基于上述技术路线进行了样机集成, 在实验室暗室对系统样机进行光学指标测试, 最终指标为: 工作波段: 430~880 nm, 空间分辨率: 0.22 mrad, 光谱分辨率为: 10 nm, 四偏振态同步获取, 系统传递函数: 0.547, 偏振探测精度: 89.4%, 光机系统总尺寸: 45 mm×45 mm×80 mm。 在室外进行推扫实验, 成像效果良好, 中心波长不同偏振态下的单色图有较明显的强度变化; 对全局图像进行多维信息提取与融合, 不同地物的特征光谱曲线有明显的波谱差异, 满足预期设计目标。 该方法突破了传统偏振光谱成像技术路线的缺点, 为偏振光谱成像多维信息获取提供了一种新型且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方法。
偏振成像光谱系统 像素偏振调制 线性渐变滤光 系统耦合 Polarization imaging spectroscopy system Pixel polarization modulation Linear Variable Filter System coupling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7): 2082
作者单位
摘要
南华大学 核科学技术学院衡阳 421001
铅铋冷却环形燃料组件具有许多安全性优势,但在其运行过程中由于铅铋冷却剂的腐蚀作用,易发生堵流事故而导致传热恶化,从而危及第一道屏障的完整性,为此,亟须开展铅铋快堆环形燃料组件堵流事故研究。建立5×5单盒环形燃料组件模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Fluent对内外通道不同堵塞面积、堵块厚度,以及堵块轴向位置下的堵流工况进行模拟分析,分析了内外包壳温度分布、堵块附近流场的轴向速度分布、通道质量流量变化、堵塞处燃料元件径向温度分布以及热量分配,并与正常工况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堵塞面积增加,堵塞区域包壳温度显著上升,回流区域范围扩大,燃料芯块最高温度点位置向堵块侧偏移,堵块侧热流密度减小;当堵塞份额较大时,随堵块厚度增加,各参数变化与上述结论类似;堵块位于入口处时包壳局部温升较堵块位于中心处时更小;且随堵塞面积、厚度的增加以及堵块位置向活性区入口的不断靠近,内通道流量损失程度明显增大,而外通道流量几乎不受影响,因此,内通道发生堵流事故时危害更为严重。
铅铋快堆 环形燃料 堵流事故 计算流体力学 Lead-bismuth cooled fast reactor Annular Fuel Flow blockage accidents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核技术
2023, 46(11): 110602
肖英杰 1,2彭梁兴 1,2赵鹏程 1,2,*李琼 1,2[ ... ]于涛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华大学 核科学技术学院衡阳 421001
2 南华大学 湖南省数字化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衡阳 421001
为了提高自然循环铅铋反应堆的固有安全性和经济性,以南华大学自主设计的反应堆(Small PAssive Long-life LBE-cooled fast Reactor,SPALLER-100)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堆芯可输出的最大功率。在满足运输尺寸、材料耐久性、堆芯长时间运行的稳定性以及事故工况下的安全性等条件下,提出了5种稳态安全限制和2种事故安全限制。研究将稳态安全限制处理为多目标复杂多维非线性约束的优化问题,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和克里金代理模型搭建了中子学最大功率计算平台;同时,考虑自然循环能力,分别计算不同堆芯高度下的中子学最大功率和自然循环功率,最终获得了满足中子学与热工的最大功率设计方案。基于设计方案与事故安全限制,采用准静态反应性平衡方法,开展了失热阱、超功率和入口冷却剂温度过冷等事故的全寿期安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堆芯功率由原100 MW提升到120 MW左右,中子学最大功率平台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且最大功率方案符合安全、经济的要求。研究结果为其他类型的自然循环反应堆的输出功率最大化设计提供参考思路。
铅铋反应堆 中子学最大功率 自然循环 准静态反应性平衡方法 Lead–bismuth-cooled reactor Neutronics maximum power Natural circulation Quasi-static reactivity balance approach 
核技术
2023, 46(9): 090604
作者单位
摘要
大连海事大学 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电润湿效应和静电力共同作用的可调偶次非球面液体透镜,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非球面液体透镜进行仿真研究,四圆环电极产生的静电力可以灵活地调整液体透镜的面型。利用该液体透镜设计了变焦光学系统,采用Zemax软件获得优化校正像差的非球面方程。作为可调偶次非球面液体透镜的目标面型,调整电润湿电极和四圆环电极上的电压,仿真得到的非球面与目标非球面间的光程均方根误差小于λ/14,满足Marechal判据。在26~30 mm焦距范围内,与环形电极电压为0 V的液体透镜系统相比,环形电极施加调节电压的可调偶次非球面液体透镜变焦距系统有良好的成像效果。
偶次非球面液体透镜 电润湿 静电力 变焦光学系统 even aspheric liquid lens electric wetting static electricity zoom optical system 
液晶与显示
2023, 38(5): 574
陈熙荣 1,2谢金森 1,2于涛 1,2,*倪梓宁 1,2[ ... ]谢浩然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华大学 核科学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2 南华大学 核能与核技术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湖南 衡阳 421001
3 南华大学 资源环境与安全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4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840
燃耗计算精度对提高乏燃料贮存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在应用燃耗信用制时,燃耗计算得到的核素成分偏差决定了乏燃料贮存的临界安全裕量。不同燃耗计算模型所得到的核素成分偏差各不相同,为提高燃耗计算精度,提出了一种装载不同燃料富集度的多组件燃耗计算模型,并使用不同燃耗计算模型分别对TMI-1反应堆NJ07OG组件中的6个样本进行了计算、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其他模型,考虑不同燃料富集度的多组件模型得到的235U、238U和239Pu等核素平均相对偏差更接近于零且6个样本的相对偏差分布更为平均。
燃耗计算模型 乏燃料实验基准数据 核素成分偏差 燃耗信任制 burnup calculation model SFCOMPO-2.0 nuclide deviation burnup credit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3, 35(5): 056002
钟菁菁 1,2,*刘骁 1,3王雪霁 1,3刘嘉诚 1,3[ ... ]于涛 1,3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陕西 西安 710119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3 中国科学院光谱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 陕西 西安 710119
针对传统光学手段难以实现复杂背景下光谱伪装目标的准确识别, 同时, 常规的数据融合方法易导致图像信息丢失的缺点,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的偏振光谱多维信息融合方法。 该方法结合自研的新型偏振光谱多维信息探测仪器, 根据其获取的目标空间、 光谱、 偏振等多维信息, 设计了多维信息重构算法流程, 提取了偏振态基础数据斯托克斯参量以及偏振度和偏振角, 利用NSCT对基础偏振参量进行图像融合, 提升图像的信息含量以提高伪装物的识别准确率。 先对具有相同边缘信息的图像Q和U采用NSCT分解, 低通子带取均值, 高通子带取最大值进行初步融合, 获得偏振特征S, 最后对偏振特征S、 强度图像I以及偏振度DoLP进行NSCT分解, 对分解所得低通子带进行区域能量加权融合; 对高通子带, 根据偏振特征图像具有灰度值小, 受光照影响大等特点, 采用LBP特征进行加权融合。 同时, 本方法与四类融合方法进行对比, 据信息熵、 标准差、 平均梯度、 对比度以及峰值信噪比五项指标对融合结果进行客观评价, 并结合普通图像, 偏振融合图像, 偏振高光谱图像对目标识别精度进行对比。 融合后的图像信息熵为6.998 6, 标准差为45.599 8, 平均梯度为19.808 6, 与原始强度相比, 提升分别为5.1%, 14.04%, 7.3%, 在四类融合方法中排在首位。 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有效实现了偏振基础特征融合, 提升了人造目标和自然背景的差异。 同时融合后的偏振高光谱图像对于目标的识别准确率达到0.986 2, 较单一强度图像目标识别准确率提升了21%。 实验结果表明, 提出的方法能有效融合目标强度信息以及偏振信息, 提升图像对比度和可读性, 同时融合后的图像在目标识别准确度上有了较大的提升, 有效降低了传统光谱手段对伪装目标识别的虚警率, 为新概念光谱伪装揭露提供了一种新型有效的手段, 具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和应用价值。
偏振光谱图像 特征融合 伪装识别 Polarization spectral images NSCT NSCT Feature fusio Camouflage identificatio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4): 1254
张思敏 1巴泽英 2李天豪 2毛倩楠 3,4[ ... ]于涛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北工业大学 柔性电子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100
2 西北工业大学 教育实验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3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国防工程研究院,河南 洛阳 471023
4 河南省特种防护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南 洛阳 471023
随着智能材料的快速发展,光响应金属有机框架(MOFs)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该类智能材料可在紫外线和可见光的交替照射下,实现MOFs在不同形态之间可逆切换,同时伴随着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改变,在药物运输、气体分离、光控催化和智能传感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大部分光响应MOFs由光响应配体和金属离子通过配位作用形成,不同的光响应配体使体系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应用场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光响应MOFs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光响应MOFs材料的主要类型及其在气体分离、物质运输、动态防伪和光电器件等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光响应MOFs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金属有机框架 物质运输 气体分离 动态防伪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aterial transport gas separation dynamic anti-counterfeiting 
发光学报
2023, 44(2): 227
匡蓝珺 1,3于涛 1,3,*张华健 1,3孙爱扣 1,3[ ... ]陈富财 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华大学 核科学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2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213
3 湖南省数字化反应堆工程技术中心,湖南 衡阳 421001
基于开源SALOME平台,采用以体代面思想和栅元层次多叉树方法,开展蒙卡计算模型CAD反向转换及三维可视化研究。基于本文方法开发了CAD反转可视化程序模块SALOME-MC,模块可实现蒙卡计算模型几何建模、材料建模和三维可视化等功能。选取三种典型反应堆蒙卡计算模型对本文方法和程序进行测试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和程序可妥善处理蒙卡计算模型的复杂几何体与大规模重复结构,并精准地实现蒙卡计算模型CAD三维反转可视化,证明SALOME-MC的蒙卡计算模型反转能力和可视化效果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提高了蒙卡计算模型几何建模效率和展示度。
蒙特卡罗 模型反转 以体代面 层次多叉树 SALOME Monte Carlo model conversion replacing a surface with an entity hierarchical multinomial tree SALOM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3, 35(3): 036001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