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北京 100044
2 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 北京 100049
3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4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 北京 100009
5 会理县文物管理所, 四川 会理 615100
青铜器的矿料来源及其体现的地区间文化互动等信息是考古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 四川会理位于欧亚草原、 中原、 南亚和东南亚之间的“十字路口”, 且处在著名的“藏彝走廊”之上, 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和多元文化交汇区, 当地出土的青铜器更是包含多种文化因素。 然而, 以往对该地青铜文化的研究多集中于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的器型及纹饰等所体现的文化互动上, 而对多元风格青铜器的矿料来源和地区间文化互动的具体模式关注较少。 使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pXRF)、 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对会理文管所藏8件具有多元文化风格的青铜器进行成分分析和铅同位素比值测定。 在此基础上, 搜集铜、 铅矿山和相关青铜器的铅同位素数据并结合考古类型学进行对比分析, 以期揭示不同地区和青铜文化之间的互动联系。 pXRF分析结果显示, 这批样品合金类型多样, 包括纯铜、 锡青铜、 铅锡青铜和锡铅青铜等。 MC-ICP-MS分析结果显示, 两面石寨山型铜鼓和盐源文化风格树形器应为利用滇中南地区的铅料生产的, 且前人对多面石寨山型铜鼓的研究结果显示其矿料均来自滇中南, 表明铜鼓这种象征权力与地位的礼器的矿料来源及生产较为独特, 很可能为统治阶层所垄断; 而石寨山型铜钟则是利用会理当地铜料生产的“仿制品”。 以上结果表明, 会理与石寨山、 盐源等周边地区青铜文化存在着实物和精神等层面的复杂互动。 研究显示, 在运用pXRF、 MC-ICP-MS明确青铜器合金成分和矿料来源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记载与考古类型学分析可以为深入探讨地区间文化互动的具体模式提供很好的证据支持。
青铜器 多元风格 矿料来源 文化互动模式 Bronzes Multi-style Mineral material sources Culture interaction modes MC-ICP-MS MC-ICP-MS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4): 1140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44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北京 100101
石质材料鉴定是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的基础, 因为石质种类会影响石器的制作技术、 器物形态、 工具类型, 从而进一步制约遗址的石工业面貌乃至文化面貌。 然而, 仅从外观上对石器材质进行判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特别是在鉴别黑曜石和玻璃陨石这类外观极其相似的天然玻璃质材料, 大量案例表明人工目验的结果是不准确的, 经常会出现误判的情况。 因此, 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借助现代科学仪器对石器材质进行鉴定。 顶蛳山遗址作为岭南地区一处十分重要的石器时代遗址, 为我们了解广西地区史前文化特征与内涵, 探讨广西与周围地区史前文化交流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 然而, 对于出土在顶蛳山遗址中的大量黑色石器, 发掘者们对这些石器的材质一直存疑。 为了确定顶蛳山遗址出土黑色石料的材质, 利用拉曼光谱、 红外光谱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ED-XRF)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原位无损材质鉴定。 Raman分析表明, 所有样品均为非晶态SiO2类物质; 同时样品的均在380 cm-1处出现极强吸收峰, 提示样品中可能含有黄铁矿。 所有样品的红外光谱在1 200~900 cm-1处平滑且不见明显肩峰, 同时在750~500 cm-1处不见明显吸收峰, 表明样品不含斜长石、 石英等矿物, 这与玻璃陨石的物相特征相吻合。 ED-XRF结果表明, 样品的主要成分是SiO2和Al2O3, 且其碱土金属(RO)和铁含量高而碱金属含量低(R2O), R2O/RO小于1、 K2O/CaO的比值处于0.8~1.6之间, 这些成分特征均与玻璃陨石相符。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 可确定本文分析的石料样品均是玻璃陨石。 分析结果对于进一步探讨顶蛳山遗址出土黑色石料的产地, 顶蛳山遗址先民的活动范围及其与周边地区史前文化的交流与互动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黑曜石 玻璃陨石 石料材质 光谱无损分析 Obsidian Tektite Chipped Stone Nondestructive spectral analysis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2, 42(1): 253
穆艺 1,2,3,*罗武干 1,2王昌燧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北京 100049
2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4
3 天津博物馆,天津 120000
利用三维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及拉曼光谱(Raman)等手段,对一件私人藏包金嵌宝石六瓣葵花铜镜进行了科技分析。结果显示:铜镜上镶嵌的宝石有铅白、白云石(CaCO3)、水晶(SiO2)等;铜镜上包金片及金颗粒均为含有20%左右银的金银二元合金;金颗粒的粒径大小不一,介于33.8~90.3 μm之间;拉曼光谱分析还显示其上的绿色锈蚀物中含有普鲁士蓝。综合器型及科技分析结果可知,这是一件经过修复处理的唐代包金嵌宝石铜镜。
铜镜 扫描电镜能谱 拉曼光谱 科技鉴定 Bronze mirror SEM-EDS Raman Scientific Authentication 
光散射学报
2019, 31(2): 152
杜静楠 1,2,*陈岳 1,2李乃胜 3明朝方 1,2[ ... ]罗武干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44
2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北京 100049
3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北京 100029
“克拉克瓷”是我国明清时期销往欧洲的一种青花瓷器。 长期以来, 对于这类外销瓷器的研究始终是国际陶瓷考古学界关注的热点。 2007年, “南澳Ⅰ号”明代沉船的发现和其中大批瓷器的出水, 为“克拉克瓷”研究提供了新的宝贵资料。 结合传统器型学方法与波长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探明了十件“南澳Ⅰ号”沉船出水瓷器的产地, 为更深入的研究工作打好了基础。
克拉克瓷 南澳Ⅰ号 瓷器产地 微量元素 X射线荧光光谱 Kraak Porcelain Nan’ao Ⅰ Provenance of Procelain Trace Element XRF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5, 35(6): 1746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北京 100044
2 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北京 100049
3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北京1 00029
4 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陕西 西安 710600
目前, 文物保护工作者已普遍认识到保护过程会对文物带来一定影响, 产生“保护性损伤”。 然而, 关于“保护性损伤”的量化研究仍罕见报道。 为探讨常用清洗试剂对“华光礁Ⅰ号”沉船出水瓷器的保护性损伤, 本文利用ICP-AES测试了各步骤浸泡实验溶出液中的元素组成, 发现浸泡液中Al, Fe, Mg三种元素的含量较高, 且具有一定规律。 利用这三种元素作为指标, 对出水瓷器的保护性损伤进行了量化评估。 研究结果表明, 清洗能力强的试剂, 对陶瓷本体的损伤也较大; 保存较好的器物, 所受“保护性损伤”更小; 每种清洗剂都会对瓷器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 连中性试剂(如H2O)同样可以溶解出一定量胎体组分; 而普遍认为的较为温和的清洗试剂在长时间浸泡陶瓷器时, 对瓷器本体的损伤已非常接近强酸短时间浸泡的影响。 故在此特别强调, 在实际的文物保护过程中, 应切实认识到各种清洗剂对陶瓷本体产生的损害, 并同时考虑累积损伤。 如此, 方能安全有效的保护海洋出水瓷器。
海洋出水瓷器保护 清洗剂 保护性损伤 量化评估 Conservation of marine ceramics Cleaning agents Damage in conservation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5, 35(3): 77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科技考古研究室,合肥,安徽,230026
2 蓬莱市文物管理局,蓬莱,山东,265600
3 蓬莱市登州博物馆,蓬莱,山东,265600
首次运用显微喇曼光谱(RM)技术,对山东省蓬莱市登州博物馆馆藏古代青铜器的锈蚀产物进行分析,发现锈蚀产物的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有蓝铜矿、孔雀石、氯铜矿、副氯铜矿、白铅矿、黄铅矾及方解石.证实该馆多数青铜器上白绿色粉状锈蚀产物为氯铜矿及副氯铜矿的混合物,是引发"青铜病"的重要隐患,所以,对这批青铜器进行科学的保护处理迫在眉睫.
显微喇曼光谱 登州博物馆 锈蚀产物 青铜病 
光散射学报
2007, 19(1): 16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