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大连民族大学 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 国家民委新能源与稀土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光敏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辽宁 大连 116600
近红外光(NIR)探测技术在**、通信和工业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巨大的市场需求带动了NIR光电探测器(PDs)研究的快速发展。具有双光子或多光子泵浦特性的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可以将NIR光子转换为可见光子或紫外光子,并被禁带宽度更宽的半导体吸收,进而制备出性能优异的上转换PDs。然而,NIR窄带上转换PDs的实现仍然面临一些困难,例如稀土离子荧光量子效率低、需要高泵浦阈值才能实现可探测的上转换发光。在此,我们利用NaYF4∶4%Er UCNPs与钙钛矿半导体层相结合,实现了1 550 nm的窄带上转换PDs。通过使用具有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银纳米棒层(Ag NRs)增强了UCNPs的上转换发光,从而降低了上转换PDs的泵浦阈值。基于Ag NRs/NaYF4∶4%Er UCNPs/MAPbI3 复合结构的PDs的最佳响应度(R)和探测率(D*)分别约为48.5 mA/W和5.7×108 Jones。与纯UNCP/MAPbI3 PDs相比,RD*均提高了一个数量级。我们成功地构建了一种简单的策略来制造出稳定的近红外窄带PDs。
上转换发光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局域场调制 窄带近红外光电探测器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local field modulation narrowband near-infrared photodetectors 
发光学报
2024, 45(1): 139
作者单位
摘要
1 山西大学物理电子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2 山西大学激光光谱研究所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 太原 030006
3 山西大学极端光学协同创新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6
设计了一种基于金属铑(Rh)和二氧化硅(SiO2)材料的紫外线吸收器,其单元结构由Rh衬底、SiO2电介质层和Rh图案层构成。采用有限元方法(FEM)分析了该吸收器的吸收特性与入射波波长、入射角、方位角和几何结构参数的依赖关系。结果表明,该紫外线吸收器通过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达到吸收目的。通过调整单元结构的几何参数,可以调整该吸收器的吸收特性。由于结构的旋转对称性,该吸收器具有偏振不敏感性。在所有结构参数均采用最优值的情况下,当入射角为0°~45°、波长为200~400 nm时,均能获得90%以上的高吸收率。吸收率为95%的波段为250~300 nm及325~400 nm。所设计的紫外线超宽带吸收器具有优良的吸收性能。采用的Rh金属为紫外波段内吸收材料的选择提供了新的选项。研究结果为紫外线吸收器的设计、制作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光学器件 紫外线吸收器 宽带 Rh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中国激光
2024, 51(2): 0213003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4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44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效应的光纤光栅温湿度传感器, 以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作为温敏器件, 并在光纤包层外镀40 nm厚的银纳米薄膜, 以聚乙烯醇(PVA)作为湿敏薄膜, 通过观测共振峰的偏移以及光纤光栅中心反射波长的偏移来实现对周围环境温湿度变化的监测。实验结果表明, 该传感器在温度20℃~70℃范围内, 灵敏度达到0.020 3nm/℃; 在相对湿度30%RH~80%RH范围内, 平均灵敏度达到-0.99nm/%RH。该传感器稳定性好, 交叉敏感性弱, 可在多场景中广泛应用。
光纤光栅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 湿度传感 温度传感 fiber grating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effect humidity sensing temperature sensing 
量子光学学报
2023, 29(3): 0309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南科技大学 理学院, 四川绵阳6200
2 西南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四川绵阳61010
提出了一种D型光子晶体光纤磁流体双芯填充的磁场和温度双参量测量传感器结构。通过缩小第1层空气孔的中心两个孔,增强共振效果,提升灵敏度。引入磁流体填充双芯的磁感通道和乙醇填充的温敏通道,实现高灵敏度传感与双参量传感。结果表明,传感器温度在-30 ℃~50 ℃,透射峰温敏度为1.239 nm/℃,线性度达0.995 7,损耗峰温度光谱灵敏度为2.514 nm/℃,线性度达0.997 17。外界磁场在10 mT~30 mT,透射峰磁场灵敏度为-3.799 nm/mT,线性度达0.997 27,且温度的测量误差为1.135%,磁场的测量偏差为6.67%,具有灵敏度高、测量准确、结构紧凑及工艺简单等特点。该研究可进一步优化D型PCF⁃SPR(photonic crystal fiber based on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光子晶体光纤)双参量解调传感的设计。
光纤光学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光子晶体光纤传感器 双参量传感 Sagnac干涉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fiber optics PCF-SPR sensor dual-parameter sensing Sagnac interferenc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光电子技术
2023, 43(3): 248
Jian Luo 1,2†Qile Wu 1Lin Zhou 1,*Weixi Lu 1[ ... ]Jia Zhu 1,*
Author Affiliations
Abstract
1 National Laboratory of Solid State Microstructures,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s, 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Artificial Functional Materials, Key Laboratory of Intelligent Optical Sensing and Manipulation, Ministry of Educ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China
2 School of Physics and Optoelectronic Engineering,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China
Plasmonics has aroused tremendous interest in photophysics, nanophotonics, and metamaterials. The extreme field concentration of plasmonics offers the ultimate spatial and temporal light control, single-particle detection, and optical modulation. Plasmon decay of metal nanostructures into hot carriers extends the application into photocatalysis, photodetectors, photovoltaics, and ultrafast nanooptics. The generated hot electron–hole pairs are transferred into adjacent dielectrics, well known to be more efficient than the hot carrier generation in dielectrics by direct photoexcitations. However, plasmon-induced hot-carrier-based devices are far from practical applications due to the low quantum yield of hot carrier extraction. Emergent challenges include low hot carrier generation efficiency in metals, rapid energy loss of hot carriers, and severe charge recombination at the metal/dielectric interface. In this review, we provide a fundamental insight into the hot carrier generation, transport, injection, and diffusion into dielectrics based on the steady-state and time-resolv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as well as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Strategies to enhance hot carrier generation in metals and electron transfer into dielectric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n, applications based on hot carrier transfer are introduced briefly. Finally, we provide our suggestions on future research endeavors. We believe this review will provide a valuable overall physical picture of plasmon-induced hot carrier applications for researchers.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hot carriers ultrafast dynamics photocatalysis optical modulation 
Photonics Insights
2023, 2(4): R08
作者单位
摘要
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上海 200093
采用有限时域差分(FDTD)法仿真了不同闪耀光栅结构上的银(Ag)薄膜模型。在633 nm的激发光下,闪耀光栅上周期为1/1200 mm、厚度为15 nm的Ag薄膜模型产生了较强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效应。利用机械刻划工艺和电子束蒸发镀膜工艺成功制备了这种Ag光栅薄膜,从而大幅降低了图案化电场增强薄膜的制备成本和难度。利用该电场增强Ag薄膜,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对亚甲基蓝染料进行检测,SERS信号强度增强,与FDTD仿真结果吻合。同时,基底不同位置处的主要特征峰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值都小于17%,薄膜表现出良好的均匀性和再现性。
薄膜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有限时域差分法 金属薄膜 闪耀光栅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中国激光
2023, 50(23): 2303101
杜遇林 1,2谢欣荣 1,2,*陈红胜 1,2高飞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浙江大学 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极端光学技术与仪器全国重点实验室 量子信息交叉中心,杭州 310027
2 浙江大学 国际电磁科学院浙江大学分院 国际联合创新中心,海宁314400
为提高太赫兹光电导天线输出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层级人工等离激元结构的光电导天线的设计方法。层级人工等离激元结构由纳米尺度金属块阵列和微米尺度周期栅格结合而成,理论与仿真结果表明,前者通过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谐振效应可提高光子-电子转换效率,后者则利用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结构基模的禁带和高阶模式与电流源模式之间的正交性增强了光电导天线的垂直方向性。集成了层级人工等离激元结构的光电导天线结合了两种结构的优点,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其输出效率优于分别采用两种结构的方案。相较于未改进的光电导天线,层级人工等离激元结构在较宽频带范围内(0.86~1.51 THz)实现了光电导天线垂直方向辐射功率密度的提高。
光电导天线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 太赫兹源 人工表面等离激元 局域表面等离激元谐振 Photoconductive antenna Terahertz time-domain spectroscopy Terahertz source Spoof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光子学报
2023, 52(10): 1052410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光子学与传感研究所,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49
2 西安交通大学食品装备科学与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疾病标志物、食品有害因子、环境污染物等的高灵敏和高特异性检测需求不断增长。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的传感器作为一种无标记、灵敏度高、可用于实时检测的生物传感器,在检测各类生物化学分子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常用或正在快速发展的5种SPR传感器调制方式,在每种调制方式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增强SPR传感器的研究,从纳米材料敏化和传感器结构优化两个方面总结讨论了增强传感信号的方法,以克服传统SPR传感器灵敏度较低且难以检测低浓度、低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的缺点。
表面光学 表面等离子体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生物分子检测 高灵敏检测 传感器增敏策略 
中国激光
2023, 50(21): 2107402
作者单位
摘要
1 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2 梁园区科学技术局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河南 商丘 476000
相位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具有极高的检测灵敏度。然而,理论求解SPR信号的相位差时通常会出现相位跳变的情况,致使理论与实验结果不能直接对应,需要人为修正。提出一种新的相位求解方法——相位解卷绕法,通过不同厚度金膜修正前后的SPR相位差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相位解卷绕法修正后的解调结果不再出现相位跳变现象;且相位差变化量随金膜厚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即存在一个对应于相位差极大值的最佳金膜厚度。相位解卷绕法解决了SPR相位解调中的相位跳变问题,使理论计算能直接对应实验结果。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相位解调 相位解卷绕法 干涉测量 金膜 
光学学报
2023, 43(20): 2024003
作者单位
摘要
1 河北工业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先进激光技术研究中心,天津 300401
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雄安新区分公司,河北 雄安新区 071000
3 河北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天津 300130
有机溶剂中的水杂质强烈影响化学反应的进程。然而,目前检测痕量水的方法仍存在操作复杂、实验试剂毒性高、检测灵敏度低、无法实时监测等不足。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提出了一种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银和丝蛋白结合的D型光纤传感器。该传感器利用金属银和丝蛋白作为主要材料,利用二者出色的传感特性,设计了一种可见光波长的光纤传感器,用于高灵敏度有机化合物中的痕量水检测。研究结果总结如下:首先,提出了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银和丝蛋白结合的三明治结构,银被用作外部夹层来诱导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通过理论分析,观察到所提出的D型光纤传感器表面的双层银结构与单层银结构相比,可以诱导强光局部化。在接下来的尺寸选择过程中,对丝蛋白初始厚度、空气孔大小、银光栅的高度、数量、间距和下层银厚度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佳传感结构,对有机物中痕量水的检测灵敏度高达1.39 nm/ppt (1 ppt=10−12),与同类型的痕量水传感器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另外,拟合线的R2大于0.999,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双层金属银膜 丝蛋白 痕量水传感器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double-layer silver film silk protein trace water sensor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3, 52(8): 20230394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