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佳琦 1†曹俊诚 *†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太赫兹固态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50
工作于太赫兹波段的功能器件常以硅、锗等高折射率材料为界面,这会导致界面与空气的阻抗失配,从而引起不必要的光能损失。在界面镀制增透膜可以有效减小反射率、增加透射率,从而大大提高器件性能,因此增透膜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的应用需求,首先介绍太赫兹增透膜的研究意义,然后着重介绍目前国内外制备太赫兹增透膜的几种常见方法,并分析各自的优缺点,最后对太赫兹增透膜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
太赫兹波段 增透膜 折射率 透过率 terahertz band antireflection coating refractive index transmittance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 60(18): 1811009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成都 610209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光电工程学院, 北京 100049
设计了193nm窄角度和宽角度入射增透膜以及正入射高反膜, 其中增透膜s和p偏振光透射率的最大偏差分别为0.17%和0.44%。结合标量散射理论和等效吸收层近似理论, 多层膜间的粗糙界面等效为薄的吸收层, 基于薄膜本征传输矩阵计算分析了不同界面粗糙度下的光谱性能。研究发现, 薄膜光谱性能随着界面均方根粗糙度的增加而急剧退化, 高反膜反射带宽也随之降低, 达到4nm时, 宽角度入射增透膜和高反膜光谱性能在193nm处分别退化2.04%和2.09%。界面粗糙度是影响高光谱性能真空紫外光学薄膜制备的重要因素。
真空紫外光学薄膜 界面粗糙度 等效吸收层 增透膜 高反膜 vacuum ultraviolet optical thin film interface roughness effective absorption layer antireflection coatings high reflection coatings 
半导体光电
2023, 44(2): 228
游道明 1,2谭满清 1,2,*郭小峰 1郭文涛 1[ ... ]陈文彬 1,3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2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北京 100049
3 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北京 100049
纹波系数是超辐射发光二极管(SLD)的关键指标,增透薄膜被用于降低纹波系数。基于平面波方法的增透膜设计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倾斜腔面SLD中增透膜的性能普遍不佳,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反射曲线偏离和反射率高等问题。优化了增透膜设计,优化后1°~10°腔面倾角内的反射率降低,降幅最高达82%,其中双层增透膜反射率低于0.05%。采用反应磁控溅射工艺镀膜,并验证了优化设计效果。经过增透膜优化,光谱纹波得到有效抑制,SLD管芯纹波系数和调制系数分别仅为0.019 dB和2.30×10-3,降幅超过50%,在100 mA的驱动电流下仍保持10 mW的光功率。所研制的增透膜能够有效减小腔面反射率,利用该增透膜制备了低纹波SLD。研究结果为SLD及其他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光学薄膜研制提供了参考。
薄膜 超辐射发光二极管 增透膜 倾斜腔面 优化设计 纹波系数 films superluminescent diode antireflective film tilt facet optimal design ripple index 
中国激光
2023, 50(13): 1303101
刘卓 1,2张友良 1李刚 1杨伟声 1,*[ ... ]杨晓京 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云南北方光学科技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217
2 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As40Se60硫系玻璃基底沉积红外光学薄膜存在牢固性不足的缺点,以膜层牢固性为研究对象来解决膜层附着力问题。首先选择了合适的膜层材料,完成了膜系的设计及优化;然后以沉积温度为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研究了ZnS连接层的镀制工艺和残余应力,采用无离子源辅助的办法降低了连接层的残余应力,提高了膜层附着力;最终解决了较高温度下的薄膜脱膜问题,研制了一种透过波段为8~12 μm的红外增透膜,并确定了镀制工艺运用于实际生产。所制备的薄膜平均透过率为98%、平均反射率为0.6%,附着力、高低温、湿热实验满足GJB2845—1995标准中的要求。
薄膜 增透膜 硫系玻璃 连接层 红外光学 残余应力 thin films antireflective coating chalcogenide glass connection layer infrared optical residual stress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 60(5): 0531003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光电研究院, 天津
为了满足光电设备窗口片的使用要求, 设计了一种以硒化锌为基底的多波段红外增透膜。为了达到多波段增透的目的, 选取硫化锌、氟化镱分别作为高、低折射率材料, 在硒化锌基底前后表面镀制相同的多波段红外增透膜。最终实现0.808 μm、0.880 μm、0.915 μm处透过率在91%以上, 3.7~4.8 μm和10.6 μm处透过率在95%以上, 并且膜层具有良好耐环境适应性。
光学薄膜 红外增透膜 多波段 硒化锌 optical film infrared antireflection coating multi-band zinc selenide 
光电技术应用
2022, 28(6): 18
作者单位
摘要
1 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2 云南北方光学科技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217
红外光学元件是红外光学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硫系玻璃具有透过波段宽、消色差和消热差性能好、原材料来源广泛的特点,是一类优异的红外光学材料,在红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相比其他红外光学材料,硫系玻璃具有热膨胀系数大、软化点温度低的特点,其待镀膜表面的加工和薄膜沉积难度较大。本文介绍了硫系玻璃待镀膜表面的加工方法,综述了在硫系玻璃元件表面镀增透膜和保护膜的方法及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硫系玻璃待镀膜表面加工和镀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光学表面制备和镀膜的发展趋势。
材料 硫系玻璃 光学加工 增透膜 保护膜 红外光学 materials chalcogenide glass optical fabrication anti-reflection coating protective coating infrared optical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2, 59(21): 2100003
作者单位
摘要
1 安徽工程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安徽 合肥 230029
惯性约束核聚变系统中,SiO2溶胶凝胶增透膜已广泛应用于无浮雕平面透射光学元件中,但由于缺乏可靠的浮雕面涂覆工艺,该增透方法并未能应用到光束采样光栅。对弯月面法和旋涂法在光束采样光栅浮雕面涂覆SiO2溶胶凝胶增透膜进行了探究,对涂覆后的光栅表面形貌使用光学显微镜、轮廓仪及原子力显微镜进行了检测,并对光栅零级和负一级衍射效率的大小和均匀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旋涂法,弯月面法涂覆后的光栅表面更为光滑,光栅槽填充一致性更好,原始槽型保持度更高,工艺可重复性更好且膜厚更均匀。衍射效率测试结果表明,弯月面法涂覆SiO2溶胶凝胶增透膜可有效提高光束采样光栅的零级衍射效率,与未涂覆相比增大了约3.8%,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吻合,且涂覆后光栅衍射效率的均匀性变得更好。
光栅 光束采样光栅 SiO2溶胶凝胶增透膜 弯月面涂覆 旋涂 衍射效率 gratings beam sampling grating SiO2 sol-gel antireflective film meniscus coating spin coating diffraction efficiency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2, 59(1): 0105001
作者单位
摘要
云南北方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114
随着军用红外光学仪器的发展, 对红外光学镀膜元件耐环境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以波段在 8~12.m的 Ge、ZnS、ZnSe镀增透膜样品为对象进行红外增透膜湿热雨林气候环境适应性研究。以外观质量、重量、光谱透射比等为评价指标进行环境适应性评价, 得出以下结果: 经过 3年湿热雨林气候环境试验, 红外增透膜出现了不同程度损伤, 损伤模式主要为变色和脱膜; 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 变色越来越严重, 变色区域越来越大; 重量出现先减少后增加的现象, 光谱透射比出现少量下降; 经过 3年的湿热雨林气候环境试验后, 红外增透膜均已失效。
红外增透膜 湿热雨林 环境适应性 infrared antireflection films humid hot rain forest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红外技术
2021, 43(12): 1197
作者单位
摘要
盐城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江苏盐城 224007
针对抗反射膜引入的附加位相,分析了衍射光学元件的衍射效率,提出了含有抗反射膜的衍射光学元件的优化设计方法。以工作在可见光波段的衍射光学元件为例,对比分析了采用传统方法和优化方法设计的衍射光学元件的衍射效率。结果表明:抗反射膜对衍射光学元件的衍射效率和带宽积分平均衍射效率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针对正入射和 30°斜入射两种工作状态,采用优化设计方法得到的衍射光学元件的带宽积分平均衍射效率高于 94%。
衍射光学元件 增透膜 斜入射 衍射效率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s, antireflection film, 
红外技术
2021, 43(10): 930
周帅 1许瑨 2田坤 1张靖 1[ ... ]廖柯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重庆光电技术研究所, 重庆 400060
2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南京 210024
3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南京 211103
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斜条脊波导结构压应变高偏振度多量子阱超辐射发光二极管。设计的脊波导出光面TiO2/SiO2四层宽带增透膜的TE模式反射率约为10-6, 分析了脊波导角度偏差和膜层厚度偏差对增透膜反射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250mA直流电流驱动下, 所设计的超辐射发光二极管芯片单管输出功率可达22.7mW, 出射光谱FWHM约为37.3nm, 光谱纹波系数低于0.15dB, TE模式输出光强占主导, 偏振度约为19.2dB。
压应变多量子阱 超辐射发光二极管 增透膜 偏振度 compressive strain multi-quantum-well superluminescent diodes antireflection coating polarization degree 
半导体光电
2021, 42(4): 483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