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P
Researching
中国光学期刊网
光电汇
爱光学
游客,您好!
登录
|
免费注册
查询
首页
期刊
全部期刊
CLP期刊
光学期刊联盟
特色专题
各刊动态
过刊浏览
订阅
文献
最新论文
推荐论文
论文引用排行
近年引用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浏览排行
网络首发
视频论文
会议摘要集
光电论文月报
论文查询
学术活动
光学前沿系列会议
中国光学学会研究生论坛
行业培训
行业评选(十大进展)
光学前沿在线
所有活动
汇同会议系统
资讯
最新资讯
特别策划
实验室
专家库
观点
评选/奖项
招聘
全部资讯
视频
全部视频
视频论文
五分钟光学
直播资源库
动态封面
知识服务
研究关联图谱
学科热门作者
科技词云
学科主题词表
学科研究趋势
论文图表搜索
光学研究机构
光学智库
RSS feed
搜 索
相同关键词
【异质结】
论文列表
期刊
全部期刊
Advanced Photonics
Advanced Photonics Nexus
Chinese Journal of Lasers B
Chinese Optics Letters
Frontiers of Optoelectronics
High Power Las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
Journal of Advanced Dielectrics
Journal of Innovative Optical Health Sciences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Optical Society-Rapid Publications
Laser and Particle Beams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Matter and Radiation at Extremes
Nano-Micro Letters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Opto-Electronic Advances
Opto-Electronic Science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Photonic Sensors
Photonics Insights
Photonics Research
PhotoniX
Ultrafast Science
半导体光电
半导体光子学与技术
玻璃搪瓷与眼镜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电光与控制
发光学报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高功率激光及等离子体物理研究论文集(专题)
光的世界
光电工程
光电技术应用
光电子.激光
光电子技术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光散射学报
光通信技术
光通信研究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
光学 精密工程
光学技术
光学学报
光学仪器
光学与光电技术
光子学报
硅酸盐通报
硅酸盐学报
航天返回与遥感
核技术
红外
红外技术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红外与激光工程
激光技术
激光生物学报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激光与红外
激光杂志
量子电子学报
量子光学学报
强激光技术进展
强激光与粒子束
人工晶体学报
实验科学与技术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微电子学
无机材料学报
现代科学仪器
现代显示
压电与声光
遥感技术与应用
液晶与显示
应用光学
应用激光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中国光学
中国激光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选择下列全部论文
将选定结果:
参考文献
文本文件
XML文件
EndNote文件
成像光谱
ZrSSe、HfSSe及其二维异质结界面特征和介电特性研究
杜恭贺
1
胡旭东
1
杨倩文
1
徐永刚
1
[ ... ]
赵奇一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安邮电大学 理学院,西安 710121
2
西北大学 光子学与光子技术研究所,西安 710069
利用第一性原理结合HSE06杂化泛函理论研究了ZrSSe、HfSSe及相关异质结的电子和介电特性。单层ZrSSe和HfSSe的电子结构计算结果表明,其为间接带隙半导体,带隙分别为1.196 0 eV和1.040 2 eV。观察发现,能带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带嵌套(Band nesting)现象,说明ZrSSe和HfSSe在光照条件下能够产生强烈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并且,材料由S原子与Se原子p轨道电子跃迁产生的介电特性在红外和可见光范围表现出优异的吸收性能。此外,对结构的局部平面平均态密度进行分析表明,基于ZrSSe和HfSSe可以形成三种不同界面特征的异质结,且与带边界相关的电荷密度分布在两种材料上。对ZrSSe/HfSSe异质结的光吸收谱计算发现,其吸收峰主要出现在红外和可见光范围内,其峰值吸收系数最高可达1.26×10
6
cm
-1
。对异质结的能量损失谱计算可知,ZrSSe/HfSSe异质结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吸收率。研究揭示了两面神结构材料及其异质结的光物理性质,推动了这些材料在新型光电器件中的应用。
两面神结构材料
异质结
第一性原理
HSE06杂化泛函
Janus structural materials
Heterojunctions
First principles
Hybrid functionals HSE06
PDF全文
Full Text
光子学报
2023, 52(8): 0816002
RESEARCH ARTICLE
p-n异质结BiVO4/g-C3N4光阳极的制备及其光电化学水解性能
王如意
1,2
徐国良
1,2,3
杨蕾
1,2,*
邓崇海
1,2
[ ... ]
孙兆奇
5,*
作者单位
摘要
1
1.合肥学院 能源材料与化工学院, 合肥 230601
2
2.合肥学院 先进电池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合肥 230601
3
3.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合肥 230000
4
4.安徽大学 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 合肥 230039
5
5.安徽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合肥 230039
钒酸铋(BVO)可用于光电化学(PEC)水解产氢, 但受限于其缓慢的表面水氧化动力学, 在电极表面修饰单一的析氧助催化剂达不到理想的性能。本工作在BVO电极表面修饰FeNiO
x
助催化剂可以显著降低起始电压, 增强光电化学性能。此外, 沉积g-C
3
N
4
后修饰FeNiO
x
助催化剂得到的光电极具有更优异的性能。厚度适合的g-C
3
N
4
纳米片与BVO构成Ⅱ型p-n异质结, 有效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 促进了电极的电荷分离。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 沉积了g-C
3
N
4
后, 电极的电荷分离效率达到88.2%, 比BVO/FeNiO
x
(60.6%)提升了近1.5倍。经过g-C
3
N
4
和FeNiO
x
协同修饰的BVO/g-C
3
N
4
/FeNiO
x
电极, 表面电荷注入效率达到了90.2%, 同时, 在1.23 V (
vs
. RHE)条件下光电流密度达到4.63 mA∙cm
-2
, 是纯BVO (1.86 mA∙cm
-2
)的2.48倍。本工作为开发制备高性能光阳极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策略。
g-C3N4纳米片
BiVO4
光电化学水解
FeNiOx助催化剂
p-n
异质结
g-C3N4 nanosheets
BiVO4
PEC water splitting
FeNiOx co-catalyst
p-n heterojunction
PDF全文
Full Text
无机材料学报
2023, 38(1): 87
RESEARCH ARTICLE
S型异质结BiOBr/ZnMoO4的构建及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
马心全
李喜宝
*
陈智
冯志军
黄军同
作者单位
摘要
南昌航空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昌 330063
光催化被广泛用于去除水中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但是由于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率高, 抑制了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本研究通过简便的溶剂热法成功制备了一种BiOBr/ZnMoO
4
复合材料。通过结构分析、原位XPS、功函数测试、自由基捕获及电子顺磁共振(ESR)实验等证实了BiOBr/ZnMoO
4
复合材料形成了S型异质结。实验结果表明, 适当ZnMoO
4
含量的BiOBr/ZnMoO
4
异质结可以显著提高BiOBr的光催化性能。与纯BiOBr、ZnMoO
4
相比, 质量分数15% BiOBr/ZnMoO
4
在可见光下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活性, 双酚A的光催化降解率达到85.3% (90 min), 环丙沙星的光降解速率常数分别是BiOBr的2.6倍和ZnMoO
4
的484倍。这可归因于BiOBr和ZnMoO
4
之间形成了紧密的界面结合和S型异质结, 使得光生载流子可以实现有效的空间分离和转移。这项工作为定向合成Bi基S型异质结复合光催化材料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对进一步理解Bi基多元异质结光催化材料的构效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S型
异质结
内建电场
BiOBr
ZnMoO4
光催化
S-scheme heterojunction
internal electric field
BiOBr
ZnMoO4
photocatalysis
PDF全文
Full Text
无机材料学报
2023, 38(1): 62
Research Articles
InAs基范德华异质结界面电荷转移特性第一性原理计算的研究进展
成田恬
1
张坤
2
罗曼
1,2,*
孟雨欣
1
[ ... ]
余晨辉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通大学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江苏省专用集成电路设计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通 226019
2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83
由低维InAs材料和其他二维层状材料堆叠而成的垂直范德华异质结构在纳米电子、光电子和量子信息等新兴领域中应用广泛。探索跨结界面的电荷转移机制对于全面理解该类器件的非凡特性至关重要。第一性原理计算在揭示界面电荷转移特性与各种能量稳定型InAs基范德华异质结的电、光、磁等原理物理特性和器件性能变化之间的内在关系方面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文中梳理、总结和探讨了近年来InAs基范德华异质结间界面电荷转移特性的理论研究工作与潜在的功能应用,提出在理论方法和计算精度方面大力发展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几个途径,为更好地开展InAs基范德华异质结的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器件设计提供可借鉴的量化研究基础。
InAs
异质结
范德华堆叠结构
界面电荷转移
第一性原理计算
InAs heterojunction
van der Waals stacking configuration
interfacial charge transfer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PDF全文
Full Text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23, 42(5): 666
Research Articles
基于SnS
2
/InSe异质结的高性能宽带光电探测器
王冰辉
1,2
邢艳辉
1,*
贺雯馨
1,2
关宝璐
1
[ ... ]
曾中明
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工业大学 微电子学院 光电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24
2
中国科学院 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纳米加工平台,江苏 苏州 215123
我们报道了一种基于SnS
2
/ InSe垂直异质结的宽带光电探测器,其光谱范围为365-965 nm。其中,InSe作为光吸收层,有效扩展了光谱范围,SnS
2
作为传输层,与InSe形成异质结,促进了电子-空穴对的分离,增强了光响应。该光电探测器在 365 nm 下具有813 A/W 的响应度。并且,在965nm光照下它仍然具有371 A/W的高响应度,1.3×10
5
%的外量子效率,3.17×10
12
Jones的比探测率,以及27 ms的响应时间。该研究为高响应宽带光电探测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二维材料
异质结
宽带光电探测器
two-dimensional material
heterojunction
Broadband photodetectors
PDF全文
Full Text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23, 42(5): 659
成像光谱
高稳定性Mn:ZnO/Mn
2
O
3
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特性
柏明辉
1
刘苋
1
张秋平
1,2,*
宋曼
1
[ ... ]
徐明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南民族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 信息材料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
2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54
采用修饰的高分子网络凝胶法成功制备了Mn
2
O
3
复合Mn掺杂ZnO纳米复合光催化剂(Mn:ZnO/Mn
2
O
3
),并基于模拟太阳光照射下罗丹明B(RhB)及亚甲基蓝(MB)染料的光降解研究了催化剂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的特性。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BET比表面积测试结果显示,微量(0.1 mol%)Mn掺杂再复合微量(0.2 mol%)Mn
2
O
3
后,Mn:ZnO/Mn
2
O
3
的颗粒尺寸减小且分散性提高,有效比表面积增大。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表明,相对于纯ZnO,Mn:ZnO/Mn
2
O
3
在可见光区域的光吸收能力明显提高。光致发光光谱表明微量Mn掺杂和微量Mn
2
O
3
复合促进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结合X射线光电子能谱,发现可见光吸收能力和光生电子-空穴对分离率的提高源于催化剂表面氧空位的增加以及Mn:ZnO和Mn
2
O
3
之间形成的Ⅱ型异质结结构。因此,Mn:ZnO/Mn
2
O
3
对RhB的降解展现出稳定且优越的光催化活性。然而,由于Mn
2
O
3
的带隙(
E
g
≈1.4 eV)过窄,其价带位置高于羟基自由基(·OH)的氧化还原电位,因此光生空穴的氧化电势过低,无法生成氧化能力更强的·OH,这导致Mn
2
O
3
复合ZnO光催化剂(ZnO/Mn
2
O
3
)对RhB和MB的光降解效率降低。此外,Mn:ZnO/Mn
2
O
3
对RhB和MB展现出选择性光降解行为,即对容易降解的MB的光降解效率明显降低。这种选择性光催化特性归因于光催化反应过程中活性物种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催化剂零电荷点和初始染料溶液的pH值之间的关系。
纳米光催化剂
离子掺杂
半导体复合
Ⅱ型
异质结
高分子网络凝胶法
Nano-photocatalysts
Ions doping
Semiconductor coupling
Type Ⅱ heterojunction
Polymer network gel method
PDF全文
Full Text
光子学报
2023, 52(6): 0616001
成像光谱
基于P3HT∶PC
61
BM∶ITIC双受体三元有机光电探测器特性研究
张如亮
皮明超
安涛
*
卢刚
王倩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安理工大学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西安 710048
为实现有机光电探测器对三基色(红、绿、蓝)的全响应以及器件性能的改善,研究了在P3HT∶PCBM活性层中,掺入非富勒烯受体ITIC实现光谱拓宽以及通过改善迁移率的平衡性和活性层表面形态,进而改善探测器性能的方法,着重研究了ITIC受体含量对探测器光电学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获得了一个覆盖400~800 nm波长范围的三基色探测器,并且在低偏压-1.5 V下三基色(波长为630、530和460 nm)的外量子效率EQE和比探测率
D
*
分别达到了56%、68%、52%和1.17×10
12
Jones、1.4×10
12
Jones、1.2×10
12
Jones。结果表明:在P3HT:PC
61
BM中混入适量的ITIC,不仅可将光谱拓宽到400~800 nm,改善器件的光学特性,而且还可以提高激子解离率和载流子收集率,降低混合薄膜中的双分子复合,使器件电学特性得到了明显改善。本文研究为研发宽光谱高探测率三基色有机光电探测器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有机光电探测器
体
异质结
三元活性层
激子解离
ITIC
Organic photodetectors
Bulk heterojunction
Ternary active layer
Exciton dissociation
ITIC
PDF全文
Full Text
光子学报
2023, 52(6): 0604002
微纳光学
光生载流子FN隧穿的范德华垂直异质结光电探测特性
刘苹
1,2
徐威
1,2
熊峰
1,2
江金豹
1,2
[ ... ]
朱志宏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国防科技大学 前沿交叉学科学院&新型纳米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073
2
国防科技大学 南湖之光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073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及其范德华异质结在光电探测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基于光电导效应、光诱导栅控效应、光伏效应、光-热电效应等机理的器件被提出并广泛研究。其中,基于光诱导栅控效应的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平面型光电器件因其与晶体管相近的器件结构、工艺兼容性以及较高的光电探测响应率而备受关注,然而往往存在响应速度慢、不施加栅压时暗电流大等缺点,制约了器件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因此,针对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光诱导栅控型光电器件,如何提高其响应速度、降低暗电流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该研究通过实验构建石墨烯/MoS
2
/h-BN/石墨烯垂直异质结构,在传统石墨烯/MoS
2
异质结中插入宽禁带h-BN势垒层以抑制器件暗电流,同时利用光照条件下光生载流子的FN隧穿效应提升器件的光电响应速度。该研究成功实现了皮安量级的暗电流以及相对较快的光电探测响应速度(响应时间约为0.3 s),相比于传统石墨烯/MoS
2
异质结器件(响应时间约为20 s)有近两个数量级的提升,同时验证了基于FN隧穿效应的范德华垂直异质结构对于增强光电探测性能的积极作用。
光电探测器
范德华垂直
异质结
FN隧穿
MoS2
h-BN
石墨烯
photodetector
van der Waals vertical heterostructure
FN tunneling
MoS2
h-BN
graphene
PDF全文
Full Text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3, 52(6): 20230217
Research Articles
基于InP DHBT工艺的33~170 GHz共源共栅放大器
王伯武
1
于伟华
1,2
侯彦飞
3
余芹
1
[ ... ]
周明
4,*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理工大学 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2
北京理工大学 重庆微电子研究院,重庆 400031
3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北京 100039
4
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 单片集成电路与模块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16
基于500 nm 磷化铟双异质结双极晶体管(InP DHBT)工艺,设计了一种工作在33~170 GHz频段的超宽带共源共栅功率放大器。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平行短截线起到变换阻抗和拓展带宽的作用,输出端紧密相邻的耦合传输线补偿了一部分高频传输损耗。测试结果表明,该放大器的最大增益在115 GHz达到11.98 dB,相对带宽为134.98%,增益平坦度为±2 dB,工作频段内增益均好于10 dB,输出功率均好于1 dBm。
磷化铟双
异质结
双极晶体管(InP DHBT)
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
共源共栅放大器
宽带
InP dual-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InP DHBT)
monolithic microwave integrated circuit(MMIC)
cascode amplifiers
wide band
PDF全文
Full Text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23, 42(2): 197
Research Articles
具有界面依赖光致发光的双层WS
2
/Ga
2
O
3
异质结的能带工程
杨万丽
1,4
黄田田
1
张乐鹏
3
徐沛然
1
[ ... ]
戴宁
1,2,4,**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83
2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4
3
郑州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4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利用垂直WS
2
/Ga
2
O
3
异质结构中异质界面诱导了反常的光致发光(PL)发射。垂直堆栈的WS
2
/Ga
2
O
3
异质界面使其形成了II型能带结构,导致与Ga
2
O
3
层接触的底层WS
2
的PL强度下降。而异质界面的强耦合作用也影响了双层WS
2
中的同质层间相互作用,使得上层WS
2
出现反常的PL增强。这种堆栈新型二维异质结构为定制目标能带结构并控制其光子和电子行为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二硫化钨
氧化镓
异质结
界面
光致发光
WS2
Ga2O3
heterostructure
interface
photoluminescence
PDF全文
Full Text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23, 42(2): 162
«
上一页
1
2
3
4
...
22
23
24
25
下一页
»
推荐专家
MORE
张杰
王贻芳
姜会林
潘建伟
曹健林
范滇元
褚君浩
周炳琨
姜中宏
热点聚焦
MORE
看见神秘的舞蹈:实时捕获光子的量子纠缠
OES封面 | 多波长高速量子阱纳米线阵列微LED助力新一代片上光通信芯片【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半导体光电子与纳米技术研究课题组】
Science Advances|DNA 折纸技术快速制备结构精确的量子棒阵列
科学家展示强紫外可见红外全光谱激光器
学术会议 | HPLSE 2023专题委员会豪华阵容公布!
海信超高清全色光源激光显示技术8月22日获得青岛科技进步一等奖
学术活动
MORE
安全提示
即将离开中国光学期刊网
您即将离开中国光学期刊网,请注意您的账号和财产安全。
安全提示
即将离开中国光学期刊网
您即将离开中国光学期刊网,请注意您的账号和财产安全。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
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
隐私策略
。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允许本站使用 cookie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
在论文中
在论文中
在期刊中
在资讯中
快速查询
高级查询
最近搜索:
异质结
大家在搜:
人工智能
图像处理
光子
热门搜索:
机器视觉
光通信
光纤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