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 1,*王敬 1黄磊 2郑宏宇 1,**[ ... ]王浪平 3
作者单位
摘要
1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东 淄博 255049
2 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河南 洛阳 471003
3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钛合金表面氧化在提高耐磨、耐蚀、界面相容性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采用高斯分布的面热源,模拟红外激光制备Ti6Al4V钛合金表面氧化层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及变化。首先,通过对比激光功率为500 W(功率密度为39.8 W/mm2)、扫描速度为15 mm/s时钛合金表面和厚度方向温度分布的模拟与试验结果,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然后,采用该模型研究激光功率、扫描速率、重复扫描间隔等对温度场的影响规律。随着激光功率增加,扫描速率降低,加工过程中的线能量增加,钛合金表面和厚度方向的温度整体增加。当线能量相同情况下,由于能量在钛合金表面的累积,大功率高扫描速度下可以获得更高的表面温度和基本相同的内部温度。随着重复扫描间隔的缩小,表面最高温度逐渐升高。
激光加工 氧化层 钛合金 数值模拟 laser processing oxide layers titanium alloy numerical analysis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 60(17): 1714006
吴昌林 1,2王长 1,2,*曹俊诚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太赫兹固态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50
2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工程中心,北京 100049
红外和太赫兹范围内的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能够突破衍射极限,实现更小的空间分辨率,在纳米尺度结构的光学特性分析检测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为了进一步理解探针与样品的相互作用,对探针近场的分析和数值描述是必不可少的。基于真实的探针形状的解析模型,结合数值模拟的开发了源偶极子模型(SDM),能够直接获得近场检测信息,提高计算效率。基于模拟结果,解释了天线效应、尖端半径影响和电荷量的影响,并将SDM模型结果与全波仿真(FWS)结果进行了比较。为进一步理解近场光学显微镜中的针尖-样品结提供了新的视角。
太赫兹 近场显微技术 数值模拟 偶极模型 光学性质 terahertz nearfield microscopy numerical simulation dipole model optical properties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23, 42(5): 643
隋占仁 1,2,*徐凌波 1,2崔灿 1王蓉 2,3[ ... ]韩学峰 2,3
作者单位
摘要
1 浙江理工大学物理系,浙江省光场调控技术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18
2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浙江省宽禁带半导体重点实验室, 杭州 311200
3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杭州 310027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碳化硅(SiC)凭借着其高击穿场强、高热导率、耐高温、高化学稳定性和抗辐射等优异性能, 在电力电子器件领域尤其是高温、高频、高功率等应用场景下有着巨大潜力。大尺寸、高质量、低成本的单晶SiC的制备是SiC相关半导体产品规模化应用的前提。顶部籽晶溶液生长(TSSG)法生长的单晶SiC有着晶体质量高、易扩径、易p型掺杂等优势, 有望成为制备单晶SiC的主流方法。但目前由于该方法涉及的生长机理复杂, 研究者对其内部机理的理解还不够充分, 难以对TSSG生长设备和方法进行有效的改进与优化。利用计算机对TSSG法生长单晶SiC生长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被认为是对其内部机理探究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首先回顾了TSSG法生长单晶SiC和相关数值模拟分析的发展历程, 介绍了TSSG法生长单晶SiC和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 然后介绍了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分析TSSG法生长单晶SiC模型涉及的主要模块、影响单晶生长的主要因素(如马兰戈尼力、浮力、电磁力等), 以及对数值模型的优化方法。最后, 指出了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分析TSSG法生长单晶SiC在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宽禁带半导体 碳化硅 顶部籽晶溶液生长法 数值模拟 有限元 晶体生长 机器学习 wide bandgap semiconductor silicon carbide top-seeded solution growth numerical simulation finite element crystal growth machine learning 
人工晶体学报
2023, 52(6): 1067
作者单位
摘要
1 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北京 100082
2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安全研究中心北京 100840
核电厂发生堆芯熔毁严重事故后,堆芯熔融物可能熔穿反应堆压力容器壁面造成第二道屏障失效,此时可通过堆芯捕集器收集并冷却熔融物以防止事故进一步发展。为了探讨俄罗斯VVER(Vodo-Vodyanoi Energetichesky Reactor)采用的坩埚式堆芯捕集器中熔融物的冷却过程,本文根据VVER堆芯捕集器设计资料推导参数,采用多物理场耦合软件COMSOL建立相应的计算模型,对堆芯捕集器中熔融池的流场、温度场和结壳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分层熔融池结构下,金属层会迅速凝固,含衰变热的氧化物层冷却十分缓慢。为了实现坩埚式堆芯捕集器设计功能,需要相关设备和支持辅助系统在很长时间内保持可运行性。
严重事故 堆芯捕集器 VVER 熔融物 数值模拟 Severe accident Core catcher VVER Corium Numerical simulation 
核技术
2023, 46(7): 070604
作者单位
摘要
1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2 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火炮工程系,河北 石家庄 050003
利用选区激光熔化制造金属零件时,悬垂构件的可制造性和成形质量与添加的支撑结构密切相关。采用热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支撑类型的热传导特性,并通过试验揭示了支撑类型对316L试件翘曲变形、表面形貌、显微组织及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块状支撑的散热性能优于锥状支撑,将试件峰值温度降低了6.7%,温度振荡幅度降低了41.07%,而其较好的导热性能使试件下表面粗糙度降低了6.23%,同时悬垂区域金属组织中出现了细化晶粒(18.42 μm)及脆而硬的网状Cr、Ni相,显微硬度提高到234 HV。锥状支撑将试件变形降低了1 mm,而试件底部较少的气孔缺陷使硬度波动降低了14 HV。分析认为,组合支撑中增加块状结构的比例有利于提高试件成形精度和力学性能,增加锥状结构的比例有利于减小试件翘曲变形程度。
激光技术 选区激光熔化 支撑结构 316L 数值模拟 显微组织 laser technique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support structure 316L numerical simulation microstructure 
中国激光
2023, 50(16): 1602306
作者单位
摘要
季华实验室新型增材制造研究院,广东 佛山 528200
通过建立同轴喷嘴和粉末输运过程的数值模型,采用数值仿真模拟的方式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下,同轴喷嘴在垂直和倾斜使用工况下粉末汇聚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粉末聚焦处的粉末浓度随载粉气速度的增加而降低,而保护气速度对粉末浓度影响较小;在载粉气流量为8 L/min,保护气流量为20 L/min,送粉量为15.8 g/min时,相比于同轴喷嘴垂直使用,倾斜使用条件下粉末的聚焦高度由19 mm升高到21 mm,焦点直径由3.7 mm增大到4.2 mm;同轴喷嘴垂直使用时粉末分布的均匀性更好;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可以准确反映不同送粉方式中粉末的输运特性。
激光技术 同轴喷嘴 数值模拟 粉末流场 倾斜工况 laser technique coaxial nozzle numerical simulation powder flow field inclined working condition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 60(13): 1314003
董廷静 1,2樊辉青 1,2邹杨 1,2,*徐洪杰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上海 201800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作为核能创新技术,高温熔盐屏蔽泵(简称熔盐屏蔽泵)可用于第四代熔盐反应堆,通过水力优化设计提升泵的水力性能对第四代核电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ANSYS CFX软件对熔盐屏蔽泵进行数值模拟,基于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建立了显著参数与优化目标之间的近似模型,以效率和扬程为优化目标,通过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Ⅱ,NSGA-Ⅱ)分别对熔盐屏蔽泵开展熔盐和水工质下的水力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相比于水工质,熔盐工质下泵的优化空间更大;两种工质下的优化模型效率相同时,熔盐优化模型叶轮进口直径和叶片出口安放角较小,叶轮出口宽度和导叶喉部平面宽度较大;与初始模型相比,熔盐优化模型效率提高了1.26%,扬程提高了1.40%,水优化模型效率提高了0.92%,扬程降低了0.64%。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熔盐屏蔽泵的水力结构设计。
高温熔盐屏蔽泵 数值模拟 多目标优化 响应面法 NSGA-Ⅱ High-temperature molten salt-canned motor pump Numerical simulation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NSGA-Ⅱ 
核技术
2023, 46(6): 06060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2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北京 100074
航天发动机供油装置的喷油流量均匀性是决定其性能质量的关键技术指标,其中供油孔的形状尺寸、内表面状态是喷油流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传统的供油孔加工方法以电火花加工为主,存在较厚的重铸层,且加工效率低。而激光制孔为典型的非接触式制孔方法,具有加工效率高、质量好,重铸层少的显著优势。为满足某型号航天发动机供油装置的高效高质量制造要求,采用脉宽为200 fs的超短脉冲飞秒激光螺旋制孔工艺,针对1.5 mm厚的GH3044镍基合金材料开展了以0.39 mm孔径为加工基准的流量数值模拟及工艺试验研究。首先通过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孔径、圆度、锥度以及内壁粗糙度对供油孔流量的影响规律和控制手段,之后根据模拟所获得的理论结果,通过飞秒激光制孔试验对制孔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发现,出入口孔径是决定流量大小最重要的因素,在单脉冲能量140 μJ,单层扫描时间1200 ms,单层进给量0.02 mm,重复频率100 kHz,旋转速度2400 r/min的工艺下,将孔径偏差控制在±5 μm以内,最终成功实现了供油孔流量偏差1.8%的制孔效果。
飞秒激光 供油孔 数值模拟 螺旋钻孔 femtosecond laser oil injection hole numerical simulation helical drilling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3, 52(4): 20220454
渠鹏荣 1,2周翀 1,2,*王纳秀 1,2邹杨 1,2王善武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 201800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液态燃料熔盐堆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安全性及燃料在线处理等多种特点。紧急排盐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Emergency Draining Salt Passive Residual Heat Removal System,EDS-PRHRS)是液态燃料熔盐堆独有的余热排出系统设计,其中排盐罐中熔盐能否安全导出余热是EDS-PRHRS设计的基础。为了研究EDS-PRHRS排盐罐运行过程中的瞬态特性,本文以30 MW熔盐堆紧急排盐罐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流体力学分析软件Fluent对EDS-PRHRS排盐罐进行熔盐耦合换热元件的余热排出瞬态数值模拟,并针对排盐罐相关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余热排出过程中换热元件外壁面和熔盐热点温度随时间变化存在峰值,且通过提高换热元件轴向高度、增强气隙层壁面发射率可以显著降低温度峰值,延后排盐时间可以略微降低峰值,此外采用三角形排布可以延缓局部凝固时间。研究结果可为EDS-PRHRS提供设计参考。
熔盐反应堆 余热排出系统 数值模拟 瞬态 敏感性分析 Molten salt reactor Residual heat removal system Numerical simulation Transient state Sensitivity analysis 
核技术
2023, 46(5): 05060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浙江 宁波 315800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 100191
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191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沿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北京 100191
研究激光粉末床熔融工艺参数与熔道形貌、气孔缺陷的关联是优化工艺参数、提升成形效率的基础。使用不同激光功率成形TC4钛合金单条熔道,并建立基于流体体积法的气‐液两相流三维细观熔池模型,对激光粉末床熔融增材制造过程中熔池内的传热、熔化、气‐液两相流动等物理行为进行仿真分析。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功率由100 W增加至400 W,熔道深度大幅度增加,而熔道宽度只在较小功率(100~150 W)下随激光功率的增加而明显增大,此后(150~400 W)不再随功率变化而明显变化。同时,在大激光功率下(400 W)下,部分熔道底部可以发现不规则的气孔缺陷。熔池形貌的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功率增加,熔池底部在反冲力作用下形成匙孔,激光直接照射在熔池底部并使能量向下传递,表现为熔道深度明显增加,熔道宽度变化不明显。在高激光功率下,较深匙孔的底部呈“J”字形,其尾部不能直接受到激光作用,能量不足,易坍塌形成气泡,随后气泡滞留凝固形成气孔缺陷。
激光技术 激光粉末床熔融 熔道形貌 工艺参数 数值模拟 气孔缺陷 laser technique laser powder bed fusion track morphology process parameters numerical simulation pore defect 
中国激光
2023, 50(12): 1202304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