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P
Researching
中国光学期刊网
光电汇
爱光学
游客,您好!
登录
|
免费注册
查询
首页
期刊
全部期刊
CLP期刊
光学期刊联盟
特色专题
各刊动态
过刊浏览
订阅
文献
最新论文
推荐论文
论文引用排行
近年引用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浏览排行
网络首发
视频论文
会议摘要集
光电论文月报
论文查询
学术活动
光学前沿系列会议
中国光学学会研究生论坛
行业培训
行业评选(十大进展)
光学前沿在线
所有活动
汇同会议系统
资讯
最新资讯
特别策划
实验室
专家库
观点
评选/奖项
招聘
全部资讯
视频
全部视频
视频论文
五分钟光学
直播资源库
动态封面
知识服务
研究关联图谱
学科热门作者
科技词云
学科主题词表
学科研究趋势
论文图表搜索
光学研究机构
光学智库
RSS feed
搜 索
相同关键词
【超表面】
论文列表
期刊
全部期刊
Advanced Photonics
Advanced Photonics Nexus
Chinese Journal of Lasers B
Chinese Optics Letters
Frontiers of Optoelectronics
High Power Las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
Journal of Advanced Dielectrics
Journal of Innovative Optical Health Sciences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Optical Society-Rapid Publications
Laser and Particle Beams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Matter and Radiation at Extremes
Nano-Micro Letters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Opto-Electronic Advances
Opto-Electronic Science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Photonic Sensors
Photonics Insights
Photonics Research
PhotoniX
Ultrafast Science
半导体光电
半导体光子学与技术
玻璃搪瓷与眼镜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电光与控制
发光学报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高功率激光及等离子体物理研究论文集(专题)
光的世界
光电工程
光电技术应用
光电子.激光
光电子技术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光散射学报
光通信技术
光通信研究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
光学 精密工程
光学技术
光学学报
光学仪器
光学与光电技术
光子学报
硅酸盐通报
硅酸盐学报
航天返回与遥感
核技术
红外
红外技术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红外与激光工程
激光技术
激光生物学报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激光与红外
激光杂志
量子电子学报
量子光学学报
强激光技术进展
强激光与粒子束
人工晶体学报
实验科学与技术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微电子学
无机材料学报
现代科学仪器
现代显示
压电与声光
遥感技术与应用
液晶与显示
应用光学
应用激光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中国光学
中国激光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选择下列全部论文
将选定结果:
参考文献
文本文件
XML文件
EndNote文件
光谱学
超表面太赫兹双频带线极化转换器设计及分析
潘武
李永瑞
*
张彬
李海珠
作者单位
摘要
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重庆 400065
提出了一种基于超表面结构的反射式太赫兹双频带线极化转换器,采用典型“三明治”结构,上下两层为金属层,中间层为介质层,实现了线极化波由
x
极化波到
y
极化波的有效转换。研究结果表明,该极化转换器在0.611~0.713 THz和1.335~1.364 THz两个频带内极化转换率达到90%以上;在0.626~0.677 THz和1.340~1.360 THz两个频带内极化转换率接近100%,实现了完美的线极化转换。利用表面电流分布,详细阐明了其极化转换机制。基于干涉模型理论进一步计算得到的极化转换率与仿真值吻合。该极化转换器结构设计简单,便于加工,在太赫兹通信、成像和探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光谱学
太赫兹
超表面
极化转换器
双频带
干涉模型
spectroscopy
terahertz
metasurface
polarization converter
dual band
interference model
PDF全文
Full Text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 60(19): 1930002
遥感与传感器
基于全介质纳米圆柱孔超表面的传感特性研究
赵静
1
王加贤
1,*
高丽贞
1
邱伟彬
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厦门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2
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提出了一种由圆柱纳米孔阵列组成的全介质超表面折射率传感器,通过平移纳米孔引入结构单元的面内对称性破坏,非对称的介质纳米孔阵列可以实现由电四极子(EQ)激发的具有高品质因数(
Q
值)的准连续域束缚态(BIC)共振模式。从理论上分析了结构非对称参数与Fano共振的辐射
Q
值之间的关系,证明了该模式为对称保护BIC模式,并进行近场分析和多极分解,证明了EQ在共振模式中占主导作用,同时分析了结构参数对Fano共振的影响,并计算了介质折射率的光谱响应,得到结构的灵敏度可达512 nm/RIU(折射率单元)、
Q
值为2568.7、优质因数(FOM)为760,所提结构在近红外范围内的高灵敏生物传感器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全介质
超表面
Fano共振
连续域束缚态
折射率传感
all-dielectric metasurface
Fano resonance
bound state in the continuum
refractive index sensing
PDF全文
Full Text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 60(19): 1928001
成像光谱
基于全介质超表面的太赫兹波段偏振复用计算全息成像
张育铭
1,2
范文慧
1,2,*
吴奇
1,2
秦冲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119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提出利用全介质超表面实现太赫兹波段计算全息成像技术方案,采用基于几何相位调控的全介质超表面实现了频率0.95 THz~1.2 THz的宽带全息成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几何相位和传输相位同时调控的全介质超表面并实现了偏振复用全息成像。该研究提高了超表面的复用能力和工作效率,有望解决金属超表面存在的固有欧姆损耗和低极化转换效率等问题。同时可以激发Mie型电共振和磁共振实现波前调制,为开发高效、轻便、低成本的太赫兹功能器件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太赫兹波
超表面
计算全息
波前调控
偏振复用
Terahertz waves
Metasuface
Computer-generated holography
Wavefront regulation
Polarization multiplexing
PDF全文
Full Text
光子学报
2023, 52(8): 0809001
成像系统
杂化连续域内束缚态中的环形偶极子
特邀研究论文
丛龙庆
*†
许桂珍
1†
作者单位
摘要
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广东 深圳 518055
基于连续域内束缚态(BIC)的超表面具备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高效光场调控的能力。在时间维度上,BIC理论上可实现无穷长的辐射光子寿命,因此在激光谐振腔、非线性光学、传感等领域展现了极好的应用价值。为深入理解BIC及衍生谐振特性,基于双开口金属谐振器构成的杂化BIC超表面,探讨由于能带折叠引起的折叠谐振与准BIC谐振之间的特性。利用数值模拟、多极子分析和太赫兹光谱实验验证环形偶极子在这两类谐振辐射特性中的重要作用。此外,通过对比两种不同能带折叠方式的超晶格,进一步确认环形偶极子对折叠谐振品质因数的调制特性。深入理解谐振中多极子的散射特性对获取高品质因数谐振腔具有重要作用,为切实推动超表面在太赫兹传感、调制器和非线性相互作用等领域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连续域束缚态
环形偶极子
超表面
多极子分析
太赫兹
bound states in the continuum
toroidal dipole
metasurfaces
multipolar analysis
terahertz
PDF全文
Full Text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 60(18): 1811021
成像系统
太赫兹超表面中的连续域束缚态
特邀综述
史金辉
1,3,*
李伟妍
1
万顺
1
王亦渊
1
[ ... ]
关春颖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哈尔滨工程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纤维集成光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2
上海精密计量测试研究所,上海 201109
3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连续域束缚态(BIC)是发生在辐射连续域频率范围内且被完全局域的共振,具有无限大的
Q
值,光与物质之间产生强相互作用,该现象对新型功能器件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太赫兹超表面中引入BIC机制,为定制高
Q
值共振提供了新的思路。从BIC的分类、形成机制、基本性质等方面对BIC进行了简要描述,重点介绍了BIC在THz超表面中的新应用,如高灵敏度传感、手性增强、光谱编码、近场成像。此外,BIC携带拓扑电荷,由偏振矢量缠绕圈数定义,这样的电荷只能通过改变系统参数来产生或湮灭。BIC的拓扑性质也为拓扑光子学新现象的发现提供了新的可能,BIC现象的研究可以为光学和光子学领域带来更多的发展。
太赫兹
超表面
连续域束缚态
高Q值
terahertz
metasurface
bound states in the continuum
high Q factor
PDF全文
Full Text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 60(18): 1811010
成像系统
从远场到近场:太赫兹超表面波前调控
特邀综述
张莹
1
巴灵丽
2
阳权龙
2,*
韩家广
3,4
作者单位
摘要
1
云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2
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湖南 长沙 417100
3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天津 300072
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太赫兹是电磁波研究中的前沿热点之一,在通信、雷达、生物化学检测等方面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人工电磁材料,特别是超表面的出现和发展,为太赫兹的高效波前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从太赫兹电磁场空间分布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目前超表面在太赫兹波段波前调控的相关工作和方法,对比和讨论了太赫兹远场和近场波前调控的多类应用场景和调控方法,对太赫兹超表面波前调控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为研究太赫兹波前调控提供了新思路。
太赫兹
超表面
波前调控
表面波
terahertz
metasurface
wavefront control
surface wave
PDF全文
Full Text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 60(18): 1811005
成像系统
基于柔性基底的双层J型可拉伸手性太赫兹超表面
特邀研究论文
陈玉婷
1
梁馨元
2
钟昊天
1
黄巍
1,3
银珊
1,3,*
作者单位
摘要
1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2
南瑞电力信息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3
广西光电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广西 桂林 541004
结构的手性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通常表现为不能通过平移或旋转与其镜像结构重合的现象。因为光谱探测技术能够反映光和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丰富信息,所以利用光学方法检测手性特征成为了探测和鉴别手性物质的常用手段。手性超表面能够通过人工设计达到极大的圆二色性(CD),是物质检测和传感领域的研究热点。设计了一种可动态调控CD响应,同时实现高传感性能的太赫兹手性超表面。该超表面以柔性材料为基底,前后表面为四重旋转对称的J型金属结构。仿真结果表明:该手性超表面在0.760 THz处能够产生高达0.805的强CD值;通过二维方向等比例拉伸,CD峰从0.760 THz红移至0.650 THz附近,且能保持很高的CD信号;同时,其传感灵敏度高达327 GHz/RIU,且在相对拉伸形变量高达20%的拉伸过程中仍能较好地保持手性响应和传感性能。所设计的手性超表面在动态多功能器件、可穿戴传感器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手性
超表面
柔性材料
圆二色性
太赫兹传感
chiral metasurface
flexible material
circular dichroism
terahertz sensing
PDF全文
Full Text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 60(18): 1811019
成像系统
基于光谱编码的太赫兹光谱测量新方法
特邀研究论文
陈猛
1
赵自然
1,2,*
刘睿丰
1,2
王迎新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危爆物品探测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 100084
2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北京 100084
为了提升太赫兹光谱分析的瞬时性和系统集成度,提出一种超表面光谱编码与计算重建相结合的太赫兹光谱测量方法。利用多种超表面结构的光谱编码器件对入射太赫兹波进行高随机光谱编码,并提出基于字典学习的稀疏恢复算法以实现光谱重建。理论计算和数值仿真表明,在4%噪声水平下,所提方法对乳糖透射光谱的重建误差小于3%,可为片上集成化太赫兹光谱仪的发展提供新途径。
太赫兹光谱
超表面
光谱编码
计算重建
terahertz spectrum
metasurface
spectral encoding
computational reconstruction
PDF全文
Full Text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 60(18): 1811015
成像系统
半导体基全光太赫兹空间调制器研究进展
特邀综述
何雨莲
文岐业
*
作者单位
摘要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1731
太赫兹(THz)技术在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雷达成像技术、物质波谱识别、大气遥感和射电天文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能够主动调控太赫兹波幅度、相位和频率等特性的调控器件已成为影响太赫兹技术实际应用的关键器件之一。空间光太赫兹调制器(STM)作为一种典型的空间型波前调控器件,在波束偏转、波束扫描、特殊波束赋形,甚至相控阵技术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总结、分析和归纳了近年来电控STM和光控STM的主要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实现技术更简单、工艺成本更低的半导体基全光STM。详细总结了这种全光STM的调制机制和计算模型,系统总结了基于全光STM实现的太赫兹功能器件以及在太赫兹成像技术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全光STM存在的局限,并针对改善调制效率、降低器件插入损耗、提高激光利用率等方面提出多种新型器件结构。最后,对全光STM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太赫兹波
空间调制器
半导体
超材料/
超表面
太赫兹成像
terahertz waves
spatial modulator
semiconductor
metamaterial/metasurface
terahertz imaging
PDF全文
Full Text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 60(18): 1811007
太赫兹技术
嵌入式二氧化钒超表面对太赫兹谐振模式的动态调控
王磊
1
李花
1
王永杰
1
张彩虹
1,2,*
[ ... ]
吴培亨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超导电子学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23
2
紫金山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1111
提出了一种在超表面中嵌入二氧化钒(VO
2
)从而对太赫兹波进行动态调控的方法。VO
2
在68 ℃左右会发生绝缘体到金属的相变,导致其电导率发生4~5个数量级的显著变化。超表面由一个双开口金属谐振环阵列以及金属环开口处嵌入的VO
2
结构组成。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改变VO
2
的电导率,太赫兹波可以实现高频与低频之间的谐振模式的切换。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模式转换不仅可以在实验中通过直接改变环境温度实现,还可以通过激光和强场太赫兹的泵浦完成。这种多样化的激励为该超表面在实际多场景应用中动态调控太赫兹波提供了参考。
光电子学
太赫兹
超材料与
超表面
二氧化钒
激光泵浦
强场太赫兹
optoelectronics
terahertz
metamaterial and metasurface
vanadium dioxide
laser pump
strong-field terahertz
PDF全文
Full Text
中国激光
2023, 50(17): 1714015
«
上一页
1
2
3
4
...
16
17
18
19
下一页
»
推荐专家
MORE
张杰
王贻芳
姜会林
潘建伟
曹健林
范滇元
褚君浩
周炳琨
姜中宏
热点聚焦
MORE
看见神秘的舞蹈:实时捕获光子的量子纠缠
OES封面 | 多波长高速量子阱纳米线阵列微LED助力新一代片上光通信芯片【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半导体光电子与纳米技术研究课题组】
Science Advances|DNA 折纸技术快速制备结构精确的量子棒阵列
科学家展示强紫外可见红外全光谱激光器
学术会议 | HPLSE 2023专题委员会豪华阵容公布!
海信超高清全色光源激光显示技术8月22日获得青岛科技进步一等奖
学术活动
MORE
安全提示
即将离开中国光学期刊网
您即将离开中国光学期刊网,请注意您的账号和财产安全。
安全提示
即将离开中国光学期刊网
您即将离开中国光学期刊网,请注意您的账号和财产安全。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
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
隐私策略
。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允许本站使用 cookie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
在论文中
在论文中
在期刊中
在资讯中
快速查询
高级查询
最近搜索:
超表面
大家在搜:
人工智能
图像处理
光子
热门搜索:
机器视觉
光通信
光纤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