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吉林大学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实验区,吉林 长春 130012
为了使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满足国际电信联盟为超高清电视所制定的色域标准(BT 2020),高色纯度有机发光器件(OLED)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从窄带发光OLED材料和微腔OLED器件两方面介绍高色纯度有机发光器件的重要研究进展。首先,分析了分子的振动耦合对有机发光材料色纯度的影响,并针对荧光、磷光和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3种材料,分别讨论了目前改善有机发光色纯度的方法,总结了最新的材料设计策略与研究结果。然后,介绍了微腔效应的原理,分析其对有机发光器件光谱的修饰与窄化作用,并介绍了利用微腔效应实现高色纯度发光的器件结构设计与优化方案。最后,讨论了高色纯度OLED器件在显示领域的未来前景与挑战。
高色纯度有机发光器件 BT 2020 振动耦合 分子设计 微腔效应 high colour purity OLEDs BT 2020 vibrational coupling molecular design microcavity effect 
液晶与显示
2023, 38(4): 43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阳师范学院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河南省MXene材料微结构国际联合实验室, 河南 南阳 473061
2 吉林大学 物理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12
利用Ag/tris-(8-hydroxyquinoline) aluminum(Alq3)/Ag/Alq3/Ag这一金属/有机半导体多层结构作为阳极, 实现了超低效率滚降的顶发射白光器件。在该器件中, 我们在蓝光和橙光发光单元之间引入一个薄的4,4′-bis(9-carbazolyl)-2,2′-biphenyl(CBP)层, 从而减少橙光发光层与蓝光发光层的Dexter能量传递, 用以改善白光器件发光光谱及效率。通过优化微腔设计, 实现了对橙光磷光材料发射的调控。最终, 我们获得了在60 000 cd/m2亮度下效率滚降仅为17%的顶发射白光器件。在效率方面, 虽然顶发射白光器件与底发射白光器件不相上下, 但由于微腔效应的存在, 顶发射白光器件的效率滚降却远低于底发射白光器件的效率滚降。
有机发光器件 顶发射 微腔效应 效率滚降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top-emitting microcavity effect efficiency roll-off 
发光学报
2022, 43(1): 77
作者单位
摘要
1 重庆邮电大学 光电工程学院, 重庆400065
2 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 重庆400060
在玻璃衬底生长金属铝作为不透明阳极,制备了结构为Al(100 nm)/TAPC(x nm)/TCTA(10 nm)/TCTA:Ir(ppy)3(10%, 25 nm)/TPBi(30 nm)/LiF(2 nm)/Al(1 nm)/Ag(20 nm) /Alq3 y nm)作为顶发射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x为30、130、160、170和180,y为20、40、60和80,研究了器件的二阶腔长及出光耦合性能。实验表明,通过改变空穴传输层的厚度,使器件微腔长度处于第二阶微腔效应增强区,可以提高器件的光电性能。同时当光输出耦合层厚度发生改变时,半透明阴极的光线穿透率与反射率发生改变,从而有效改善器件的光电性能。当微腔长度为230 nm、光输出耦合厚度为80 nm时,器件具有最佳的光电性能,并且光谱的角度稳定性强。器件最大亮度、电流效率和功率效率分别达到25 960 cd/m2、19.1 cd/A和16.01 lm/W。
顶发射有机发光二极管 微腔效应 光耦合层 光电效率 角度稳定性 Top-emitt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Microcavity effect Light coupling layer Photoelectric efficiency Angular stability 
光子学报
2021, 50(4): 120
作者单位
摘要
1 重庆邮电大学 光电工程学院 微电子工程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065
2 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 重庆 400060
研制了一种结构为Ag/Glass/ITO/TAPC/mCP/mCP∶Firpic/TPBi/LiF/Al/Ag/Alq3的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通过在ITO玻璃衬底背面生长一层Ag反射膜,使器件发出的蓝光被反射膜反射到顶电极出射。利用顶电极表面的Alq3光耦合层有效地提升了金属复合阴极的透射率,降低了器件的微腔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当光耦合层厚度为30nm时,获得了最大电流效率和最大亮度分别为8.91cd/A和5758cd/m2的蓝光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TEOLED);同时,在10V电压下,其色坐标为(0.157,0.320),当亮度从1cd/m2变化到5000cd/m2时,其色坐标仅漂移(0.002,0.010),表现出良好的色稳定性。
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蓝光 微腔效应 光耦合层 色稳定性 topemitt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blue light microcavity effect lightcoupling layer color stability 
半导体光电
2020, 41(6): 794
作者单位
摘要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理学院,茂名 525000
提出基于金属薄膜-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器微腔效应增强单层二硫化钨光吸收的多层薄膜结构。运用光学传输矩阵理论研究了其输运特性,发现由于金属薄膜-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器的微腔效应,在间隔层和覆盖层之间形成电场强度极大值,有效促进入射光与单层二硫化钨的相互作用。综合优化金属层、间隔层和覆盖层厚度,单层二硫化钨在612 nm处的光吸收提高了38倍,达到78.42%。进一步探讨了光入射角、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器周期、间隔层折射率与单层二硫化钨光吸收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上述结构参数的变化可有效调控单层二硫化钨的吸收峰值。研究结果为制备高性能单层二硫化钨光电探测器等新型光电子器件提供了新思路。
单层二硫化钨 薄膜 光吸收 微腔效应 光电探测器 monolayer tungsten disulfide thin film light absorption microcavity effect photodetector 
人工晶体学报
2020, 49(9): 1653
作者单位
摘要
华侨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21
本文使用电荷产生层Liq/Al/HAT-CN制备了蓝黄互补的叠层有机白光器件。通过比较叠层双色器件在相同电流密度下的发光光谱、亮度及电压, 阐明了电荷产生层电荷产生及注入过程, 并进一步研究了双层结构Liq/Al。在10 mA/cm2电流密度下, 叠层白光器件的工作电压为83 V, 亮度为746 cd/m2, 分别为蓝光单节器件(42 V, 315 cd/m2)与黄光单节器件(42 V, 426 cd/m2)之和, 证明了电荷产生层的有效性。当电流密度为240 mA/cm2时, 叠层白光器件获得最高亮度11 420 cd/m2, 在1 000 cd/m2的亮度下, 电流效率为72 cd/A, 功率效率为26 lm/W。驱动电流密度从10 mA/cm2增加到30 mA/cm2时, 蓝光成分比例仅增加5%, 证明器件发光性能稳定。针对叠层器件中存在的弱微腔效应, 根据微腔理论, 通过光学模拟计算进行了深入研究, 模拟结果与实际光谱高度吻合, 说明了光学模拟计算的准确性。
电荷产生层 叠层有机白光器件 微腔效应 Liq/Al/HAT-CN Liq/Al/HAT-CN charge generation layer tandem 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weak microcavity effect 
中国光学
2019, 12(2): 38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21
2 华侨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21
采用CsN3: Bphen/Al/HAT-CN为电荷生成单元, 制备了光谱高度稳定的高效暖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正面出射时, 暖白光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和功率效率分别为45.4 cd/A、28.5 lm/W; 当工作电流密度从10 mA/cm2增加到30 mA/cm2时, 器件色坐标几乎不变; 相对色温由3 135 K变至3 147 K, 均在暖白光范围内, 这可有效避免照明器件的蓝光伤害.当观察角度由0增加到60°时, 器件光谱峰值波长没有明显移动, 色坐标变化为(0.02, 0.03), 且光强分布接近理想的朗伯特体, 呈现出良好的角度特性.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电荷产生单元 叠层暖白光器件 微腔效应 SimOLED模拟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Charge generating layer Tandem warm white light device Microcavity effect SimOLED simulation 
光子学报
2019, 48(4): 0423004
林雯嫣 1,*喻叶 1彭雪康 1金玉 1[ ... ]刘菁华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华侨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21
2 厦门市移动多媒体通信重点实验室, 福建 厦门 361021
以B3PyPPM作为电子传输层, 分别以TCTA和mCP为母体, 制备A、B两组结构为ITO/HATCN(5 nm)/TAPC(45 nm)/TCTA∶FIrpic(15%,15 nm)/B3PyPPM(X nm)/B3PyPPM∶Cs(15%,10 nm)/Al, ITO/HATCN(5 nm)/TAPC(45 nm)/mCP(5 nm)/mCP∶FIrpic(15%,15 nm)/B3PyPPM(X nm)/B3PyPPM∶Cs(15%,10 nm)/Al的蓝色磷光器件, 其中X的值分别为40 nm、45 nm、50 nm、55 nm.实验证明, mCP作为母体的器件最大亮度和最大电流效率分别达到14 930 cd/m2、9.9 cd/A, 亮度从500 cd/m2上升到3 000 cd/m2时, 外量子效率滚降仅仅只有10.1%, 远优于以TCTA为母体器件的效率滚降特性, 由于B3PyMPM能够改善电子的注入特性, 两组器件的开启电压分别为2.3 V和2.8 V, 低于采用其他电子传输层材料制备的Firpic蓝色磷光器件.在30 mA/cm2电流密度下, 器件光谱有一个波长在474 nm的主峰和496 nm的振动峰, 随着电子传输层厚度的增加, 振动峰的强度增强, 这是由微腔效应引起的, 通过光学模拟详细地研究了器件中存在的微腔现象.
有机半导体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外量子效率 微腔效应 n掺杂 Organic semiconductor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Microcavity effect n-doping 
光子学报
2018, 47(12): 12230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航工业 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太原 030006
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第五十五研究所, 南京 210016
利用Al/MoO3作为全反射阳极、Al/LiF作为半透明阴极制备了高性能的Alq3基顶发射有机发光器件。研究了在金属阴极表面分别生长高折射率的材料Alq3和MoO3作为出光耦合层后,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经过优化后的器件,其电流效率最大值达到6.43 cd/A,并且微腔器件的角度依赖问题也基本得到了解决。这些结果将为制备高性能的顶发射器件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有机发光二极管 顶发射 微腔效应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 top emitting microcavity effects 
光电子技术
2015, 35(4): 263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交通大学发光与光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交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北京 100044
在一些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 Au常被用作阳极, 研究者希望Au在导电的同时兼具半透明可出光的属性, 这要求Au在能导电的同时厚度要尽量薄。 因此制备两种金属共同组成电极成为了选择。 将半透明Au/Al层插入阳极一侧, 制备了结构为ITO/Al(16 nm)/Au(10 nm)/TPD(30 nm)/AlQ(30 nm)/LiF(0.5 nm)/Al的OLED器件, 相对于器件ITO/TPD(30 nm)/AlQ(30 nm)/LiF(0.5 nm)/Al在长波方向出现了光谱窄化现象, 通过分析和实验判断该现象是Au薄膜特有的对光的选择透过性造成, 而并非微腔效应。 阳极一侧加入了Au/Al的器件保持了广视角无角度依赖的优点, 同时可以输出滤掉部分红光的纯度更高的发光, 发光色纯度得到了改善。
微腔效应 光透过率 色纯度 OLED OLED Au Au Microcavity effect Light transmittance Color purity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4, 34(4): 903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