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省凝固控制与数字化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 大连 116024
2 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869
在工业领域中,通过铸造所制备的巴氏合金往往存在缺陷。为了探究如何减少巴氏合金在组织和性能上的缺陷,对比了通过传统浇铸和冷金属过渡焊接(CMT)两种方法在20钢基体上所制备巴氏合金层的组织和性能,并在其表面进行了激光重熔试验。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以及维氏硬度计等仪器检测了浇铸、堆焊巴氏合金和重熔巴氏合金层的组织和硬度,通过对比分析可知,CMT堆焊层组织较浇铸层更细,与钢基体的冶金结合更强。激光重熔在细化晶粒、消除粗大组织的同时,未产生偏析、气孔等缺陷。不同激光功率对于巴氏合金层的组织和性能影响各不相同,激光功率分别为300 W和500 W时,堆焊、浇铸试样的重熔层硬度达到最大值35.16 HV0.025和36.92 HV0.025。激光重熔对巴氏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强化效果显著,对于滑动轴承的研究有着巨大的工程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激光技术 巴氏合金 激光重熔 表面与界面 硬度 laser technique Babbitt metal laser remelting surface and interface hardness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 60(15): 1514010
李英 1,2杨元林 1,2陈丽佳 1,2,*牛连斌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重庆 401331
2 重庆市光电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重庆 401331
倒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具有器件结构简单、迟滞效应小和制造成本低等优点,受到了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电子传输层作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是传输电子和阻挡空穴。对电子传输层进行改性,可以有效解决其表面粗糙、能级不匹配、电子迁移率低等问题,从而提高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本文从电子传输材料的选择、电子传输层的界面修饰、掺杂作用和改性三方面综述了电子传输层对倒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的影响,并对今后倒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实现商业化做出了展望。
材料 倒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电子传输材料 界面修饰 掺杂改性 materials invert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electron transport layer interface modification doping modification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 60(15): 1500006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成都 610209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光电工程学院, 北京 100049
设计了193nm窄角度和宽角度入射增透膜以及正入射高反膜, 其中增透膜s和p偏振光透射率的最大偏差分别为0.17%和0.44%。结合标量散射理论和等效吸收层近似理论, 多层膜间的粗糙界面等效为薄的吸收层, 基于薄膜本征传输矩阵计算分析了不同界面粗糙度下的光谱性能。研究发现, 薄膜光谱性能随着界面均方根粗糙度的增加而急剧退化, 高反膜反射带宽也随之降低, 达到4nm时, 宽角度入射增透膜和高反膜光谱性能在193nm处分别退化2.04%和2.09%。界面粗糙度是影响高光谱性能真空紫外光学薄膜制备的重要因素。
真空紫外光学薄膜 界面粗糙度 等效吸收层 增透膜 高反膜 vacuum ultraviolet optical thin film interface roughness effective absorption layer antireflection coatings high reflection coatings 
半导体光电
2023, 44(2): 228
作者单位
摘要
1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福建 漳州 363105
2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上海 200092
3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济南 250101
使用国产原材料, 制备轻质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作为防火涂料(FR-ECC), 论证了FR-ECC作为防火涂料的可行性。通过轴拉试验和轴压试验研究不同配合比FR-ECC的力学性能, 并利用四点弯曲梁试验研究FR-ECC与钢构件协同工作性能。结果表明: 3种配方的FR-ECC均具有多裂缝开裂和应变强化的特征, 平均抗拉强度1.30 MPa, 平均极限应变1.93%。轴压试验显示: 材料具有良好的受压变形能力, 平均抗压强度3.99 MPa; 适当增加纤维掺量可以提升其拉、压力学性能。四点弯曲梁试验表明: 涂层越薄越能适应较大的弯曲变形; 在涂层厚度不大于10 mm时, FR-ECC随钢梁变形会产生细小裂缝, 而不会起层或剥落。FR-ECC在复杂应力下具备与钢构件协同变形的能力。
防火水泥基复合材料 应变强化 协同变形 界面剥离 fire-resistive 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 strain?偉dhardening cooperative deformation interface debonding 
硅酸盐学报
2023, 51(5): 1355
Author Affiliations
Abstract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lectronic Thin Films and Integrated Devices,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0054, China
2 School of Microelectronic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 China
A NiO/β-Ga2O3 heterojunction-gat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HJ-FET) is fabricated and its instability mechanisms are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under different gate stress voltage (VG,s) and stress times (ts). Two different degradation mechanisms of the devices under negative bias stress (NBS) are identified. At low VG,s for a short ts, NiO bulk traps trapping/de-trapping electrons are responsible for decrease/recovery of the leakage current, respectively. At higher VG,s or long ts, the device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curves and threshold voltage (VTH) are almost permanently negatively shifted. This is because the interface dipoles are almost permanently ionized and neutralize the ionized charges in the space charge region (SCR) across the heterojunction interface, resulting in a narrowing SCR. This provide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guide to study the reliability of NiO/β-Ga2O3 heterojunction devices in power electronic applications.
NiO/β-Ga2O3 heterojunction FET NBS instability bulk traps interface dipoles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2023, 44(7): 072803
周青伟 1,2吴凡 1,2罗芳 1,2黄先燕 1,2[ ... ]朱志宏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国防科技大学 前沿交叉学科学院&新型纳米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073
2 国防科技大学 南湖之光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073
全无机CsPbBr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电荷传输层与钙钛矿层界面的载流子复合是制约其光电转换效率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因素。文中采用带隙和带边可调控的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MoS2、MoSe2、WS2和WSe2)材料作为电子传输层和钙钛矿层之间的界面修饰材料和载流子传输材料,利用晶格匹配的范德华外延生长高质量的钙钛矿薄膜,同时通过界面能级补偿和势垒消减,降低钙钛矿层与电子传输层之间的界面电荷损失,促进全无机CsPbBr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中载流子的提取与传输,使器件光电转换效率由初始的7.94%提高到10.02%,同时开路电压从1.474 V提升至1.567 V。该研究为制备高质量的钙钛矿薄膜同时实现界面能级匹配的高性能光电器件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太阳能电池 光电性能 二维界面修饰 钙钛矿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 solar cells photoelectric property two-dimensional interface modification perovskite transition metal chalcogenides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3, 52(6): 20230219
杨万丽 1,4黄田田 1张乐鹏 3徐沛然 1[ ... ]戴宁 1,2,4,**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83
2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4
3 郑州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4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利用垂直WS2/Ga2O3异质结构中异质界面诱导了反常的光致发光(PL)发射。垂直堆栈的WS2/Ga2O3异质界面使其形成了II型能带结构,导致与Ga2O3层接触的底层WS2的PL强度下降。而异质界面的强耦合作用也影响了双层WS2中的同质层间相互作用,使得上层WS2出现反常的PL增强。这种堆栈新型二维异质结构为定制目标能带结构并控制其光子和电子行为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二硫化钨 氧化镓 异质结 界面 光致发光 WS2 Ga2O3 heterostructure interface photoluminescence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23, 42(2): 162
姜紫庆 1,2叶道焕 1,2侯佳 1,2刘安伟 1,2黄庚华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空间主动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83
2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 200083
由于加工生产、发射振动以及空间温度交变等因素,星上载荷的安装接口会出现一定的形位误差,进而激光测高仪的光轴指向发生偏差。为了减小机械接口对载荷的影响,基于运动学安装的原理,设计了测高仪的支撑结构。在接口刚度匹配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支撑结构进行了设计优化。采用蒙特卡罗统计方法对星上接口的误差分布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载荷安装点的误差输入。通过分析与试验验证发现:所设计的支撑结构的一阶基频达到88 Hz,激光收发光轴安装时引起的光轴总偏离量约为8.5 μrad,力学振动引起的光轴总偏离量为30 μrad。热光试验表明,高低温边界处的光轴稳定度为8.5 μrad。所设计的支撑结构能够满足测高仪的使用指标要求。设计思路与试验结果对星载激光类载荷接口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测量 空间仪器 星载接口 运动学支撑 支撑刚度 统计分析 measurements space instrumentation onboard interface kinematic support support stiffness statistical analysis 
中国激光
2023, 50(14): 1404004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计量大学浙江省流量计量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18
采用激光诱导方法在油膜?水的液?液界面附近生成单个空泡,利用两台高速相机双视角同步记录空泡溃灭过程和油膜上下界面的演化过程,探究无量纲距离γ、油膜厚度D对空泡溃灭特性和油膜形态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膜?水界面附近生成的空泡在溃灭过程中会不断远离界面,并且产生背向界面的高速射流,空泡质心位移和回弹半径与各向异性参数ζ呈对数函数关系。在空泡溃灭影响下,油膜下界面受到扰动发生不同程度的形态演化,而油膜上界面则在空泡溃灭结束后产生变形。油膜上界面存在驼峰射流、细射流、阶梯射流三种典型模式,油膜下界面则存在微扰动、倒丘型变形、锥状变形三种典型模式。在驼峰射流模式中,射流无量纲最大高度hmγ呈幂函数关系。
激光技术 激光诱导 油膜‑水界面 空泡溃灭 界面演化 laser technique laser induction oil film-water interface cavitation bubble collapse interface evolution 
中国激光
2023, 50(13): 1301005
作者单位
摘要
1 大连理工大学 高性能精密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6024
2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省微纳米系统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4
在利用微电铸工艺制作惯性开关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由于界面结合强度低而引起的铸层翘起问题。微电铸层与基板的界面结合强度低会降低微开关的制作成品率、延长制作周期、增加制作成本。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界面钝化膜的角度,采用了“电解活化去除钝化膜”和“引入Cu过渡层”的方法。为探究钝化膜对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通过Materials Studio软件对不同钝化膜去除率模型的界面结合能进行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钝化膜去除率越高越有利于界面结合强度的提高,在完全去除钝化膜后界面结合强度提高了197%;为探究过渡金属对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分别以Cu,Cr,Ti作为过渡层,与不锈钢基板和镍铸层建立结合层体系,计算体系的结合能,计算结果表明Cu与基板、Cu与铸层的结合能最高,与未引入过渡金属相比,引入Cu后界面结合强度提高了81%。在仿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开展了电解活化实验,通过电解活化法去除了基板表面的钝化膜,实验结果表明:电解活化区域铸层的界面结合强度明显高于未活化区域铸层的界面结合强度;同时开展了铜过渡层实验,对比了有无Cu过渡层的界面结合强度,实验结果表明:引入Cu后,铸层的界面结合强度明显提高。在上述仿真和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制作出尺寸为23 mm×20 mm、总高度为900 μm的微惯性开关。
微惯性开关 微电铸 界面结合强度 分子动力学 电解活化 micro inertial switch micro electroforming interface bonding strength molecular dynamics electrolytic activation 
光学 精密工程
2023, 31(10): 1464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