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佳佳 1,2,3沈法华 2,3,*周慧 2,3杨亮亮 2,3[ ... ]徐华 2,3
作者单位
摘要
1 盐城工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盐城 224051
2 盐城师范学院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江苏省智能光电器件与测控工程研究中心, 盐城 224007
3 江苏省大气探测激光雷达技术军民融合创新平台, 盐城 224007
传统的测风激光雷达双反射镜式2维扫描系统体积较大、结构相对复杂, 不利于系统小型一体化集成。基于旋转双圆楔形棱镜, 研究了新型2维光学扫描系统; 分析了系统的工作原理, 推导出了双圆楔形棱镜的旋转角与出射光束方位角及天顶角之间的简单正反向函数关系式, 对楔形棱镜的折射率和楔角进行了优化选取和设计。结果表明,当工作波长为532 nm、楔形棱镜材料折射率为2.03时, 最优设计楔角为19.5°; 出射光束最大天顶角不仅取决于楔形棱镜折射率和楔角, 还受光束压缩效应的制约。该系统结构紧凑、便于集成, 能实现出射光束大范围和快速高精度的扫描, 也能实现测风激光雷达以平面位置显示、距离高度显示等光束扫描模式工作。
光学设计 2维扫描系统 测风激光雷达 旋转双楔形棱镜 光束指向 正反解 optical design 2-D scanning system wind LiDAR rotational double wedge prism beam steering forward and inverse solutions 
激光技术
2023, 47(3): 425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理工大学 光电学院 光电成像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
2 安徽科创中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31
3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北京 100081
微脉冲激光雷达技术是大气气溶胶观测的重要手段, 当使用紫外激光光源时, 可利用激光诱导荧光信号探测环境中的有机气溶胶。建立了微脉冲荧光激光雷达水平探测有机气溶胶的仿真模型, 并对回波光子数及信噪比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根据仿真结果设计并搭建了一台微脉冲荧光激光雷达, 通过对系统进行几何重叠因子标定, 减小了近场荧光回波信号的强度误差。以营养肉汤溶液为气溶胶样本对该激光雷达系统开展了测试实验, 实验表明该MPFL系统空间分辨率为7.5m, 实验最大探测距离达到200m。同时与另一台低重频高脉冲能量的荧光激光雷达进行了对比实验, 对比结果显示, 两型激光雷达接收的荧光信号强度变化趋势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关系数达82%以上。在相同的累加时间下, MPFL荧光信号变化率矩阵标准误差小于0.02%, 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能, 能够实现对有机气溶胶准确探测, 验证了系统有效性和实用性。
大气光学 微脉冲激光雷达 水平探测 几何重叠因子 atmosphere optics micro-pulse lidar horizontal detection geometric overlap factor 
光学技术
2023, 49(6): 728
蒲文浩 1,2刘锡祥 1,2,*陈昊 1,3徐浩 1,2刘烨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6
2 微惯性仪表与先进导航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96
3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9
针对单一传感器难以解决激光雷达在运动场景中因为点云畸变和误差累积产生的运动失真与定位精度差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惯性测量单元数据和轮速计数据的激光雷达点云畸变矫正与定位方法。首先,以激光雷达数据为时刻基准,利用积分的方法对惯性测量单元和轮速计的数据进行预处理;之后,将融合数据与激光雷达数据融合,以矫正产生畸变的激光点云;最后,利用线性插值的方式来保证传感器间数据的时间同步,并将计算的位姿作为里程计迭代计算的初值,降低计算复杂度并提高里程计的定位精度。实验结果表明,相比没有采用多传感器融合的传统方案(LOAM、F-LOAM),在公开数据集实验中,所提方法的定位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81.11%和21.54%,在自测数据集实验中,定位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52.76%和24.29%。
激光雷达 畸变补偿 多传感器融合 激光雷达里程计 LiDAR distortion compensation multisensor fusion LiDAR odometer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 60(24): 2428003
作者单位
摘要
1 陆军步兵学院基础部理化教研室, 江西 南昌 330103
2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光学重点实验室,安徽 合肥 230031
为了分析大气折射导致的定位误差,采用转动拉曼激光雷达测量的回波信号反演了大气折射指数廓线,根据目标定位误差理论获得不同高度处目标物的仰角定位修正值和距离定位修正值。研究结果表明:相同高度处目标物的仰角定位修正值和距离定位修正值随视仰角的增大而减小。当视仰角为10o时,位于10 km高度处目标物的仰角定位修正值为4.49',距离定位修正值为10.37 m;当视仰角为40o时,相同高度处目标物的仰角定位修正值为1.19',距离定位修正值为 2.80 m。该结果对目标定位误差的修正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激光雷达 大气折射 仰角修正 距离修正 lidar atmospheric refractivity elevation angle correction range correction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23, 18(5): 426
胡先哲 1,2刘东 1,2,3,4,*肖达 1张凯 1[ ... ]周剑烽 7
作者单位
摘要
1 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极端光学技术与仪器全国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27
2 东海实验室,浙江 舟山 316021
3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浙江 杭州 311200
4 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浙江 嘉兴 314000
5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浙江省地学大数据与地球深部资源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27
6 浙江大学宁波科创中心,浙江 宁波 315100
7 无锡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江苏 无锡 214135
气溶胶是地气系统辐射强迫评估的主要不确定来源之一,激光雷达探测的气溶胶廓线数据有助于定量评估气溶胶的气候效应。除已发布的气溶胶观测产品外,大量气溶胶激光雷达观测数据分布于文献中。然而,目前尚缺乏对气溶胶历史文献数据的整合分析。因此,聚焦现有观测产品较缺乏的激光雷达比参数,充分考虑气溶胶的类型差异,提出了一种激光雷达比历史文献数据的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发现不同类型气溶胶(沙尘、沙尘混合、火山灰、海洋、烟尘、城市工业气溶胶)的激光雷达比均呈高斯分布,且集中范围均存在重叠。历史文献数据能与气溶胶观测数据产品提供的数据形成互补,所提出的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方法有助于提升人们对气溶胶光学特性的认识。
气溶胶 激光雷达比 历史数据 模糊综合评价 aerosol lidar ratio historical data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光学学报
2023, 43(24): 2401009
作者单位
摘要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光电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72
针对固态激光雷达视场小导致建图过程中回环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帧-子地图描述子匹配的回环检测算法。首先,利用前端里程计提供的位姿将若干帧点云拼接得到子地图后获取描述子,并将其位置加入K维树中。其次,对于每一个当前帧,利用K维树搜索候选子地图,依次按照里程计位姿投影至子地图坐标系后获取描述子,以实现描述子旋转、平移不变性。然后,利用二进制描述子进行对齐,并利用掩模方法计算当前帧描述子和子地图描述子的相似度。最后,对于符合条件的回环对,使用CFB-ICP算法进行配准获得回环因子,并执行因子图优化。在公开数据集以及真实室外环境中分别进行实验测试,结果显示此算法在满足实时性的前提下,可以减小长程建图时的累积误差,提高定位与建图精度。
固态激光雷达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 回环检测 点云配准 solid-state LiDAR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loop closure detection point cloud registration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 60(24): 2428002
康佳慧 1,2郜海阳 1,2,*廖淑君 3寇蕾蕾 1,2[ ... ]卜令兵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44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
3 青海省气象台,青海 西宁 810012
4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上海 200240
星载测风激光雷达具有高精度、高垂直分辨率、全球覆盖等特点,是获取全球风场的有效手段。聚焦于米散射通道测风模式,对冰云与气溶胶同时存在的较复杂场景实施星载激光雷达测风的仿真模拟。基于菲佐干涉仪的测风原理构建了一套包含6个子模块的正演模型,以大气激光多普勒雷达(ALADIN)仪器参数作为输入值,模拟了典型场景下的探测信号,并结合反演分析了测风精度水平。结果发现,云层和气溶胶的回波能够增强探测器获取信号的信噪比,从而提升反演精度,将风速误差控制在±1.2 m/s范围内;但当云层冰水含量较大时,由于衰减作用使得云层下方信噪比削弱,从而增大反演风速误差,部分区域甚至无法实施有效探测。另外,在采用重心法反演风速时,可通过增加累积电荷耦合器件(ACCD)探测器通道数来减小风速振荡误差。上述研究可为设计和改进星载测风技术提供参考。
遥感 星载激光雷达 主动遥感 菲佐干涉仪 仿真模拟 非相干测风 remote sensing spaceborne lidar active remote sensing Fizeau interferometer simulation incoherent wind measurement 
中国激光
2023, 50(23): 2310002
段明轩 1,*李仕春 1,2刘家辉 1王怡 1[ ... ]高飞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48
2 陕西省现代装备绿色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48
苯作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大气污染状况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中红外波段通常是分子的基频指纹吸收区, 已成为痕量气体检测的重要波段, 而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是探测大气痕量气体的重要手段, 故针对区域性苯浓度实时遥感问题, 提出基于中红外带间级联激光器(ICL)的探测大气苯浓度路径积分型差分吸收(IPDA)激光雷达系统。 首先, 在分析IPDA激光雷达的探测原理的基础上, 构建了IPDA激光雷达的反演算法及其误差分析模型。 其次, 详细分析来自HITRAN数据库的中红外3 100 cm-1附近苯以及主要干扰气体(如HCl, CH4和H2O)的吸收光谱, 结合HCl和CH4着重考虑了H2O对探测结果的影响, 选择IPDA激光雷达的测量波长和参考波长分别为3 090.89和3 137.74 cm-1。 再次, 基于两个连续波ICL, 设计了探测大气苯浓度IPDA激光雷达系统, 并可通过控制温度和驱动电流调谐激光器的输出波长, 使其波长分别稳定在强吸收谱区和弱吸收谱区, 并设计了基于中红外衍射光栅的光谱分光子系统, 以实现双波长接收信号的同步探测。 最后, 基于标准大气模型, 仿真分析了不同路径长度、 能见度和水汽浓度情况下激光雷达的探测性能, 并搭建中红外波段检测气体池开展了测试实验, 以验证该IPDA激光雷达系统的可行性。 仿真及实验结果分析表明, 当大气能见度为5 km, 水汽浓度低于0.4%时, 苯的浓度路径积(CL)在0.1~24 mg·m-3·km范围内探测的相对误差优于10%, 而苯的CL为5 mg·m-3·km时探测相对误差优于1%; 初步实验测试了中外红波段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探测的线性相关系数R2约为98.7%。
中红外光谱 激光雷达 差分吸收光谱 苯浓度 Mid-infrared spectroscopy Lidar Differential absorption spectrum Benzene concentratio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11): 3351
作者单位
摘要
1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
2 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3
在工程应用中使用三维激光雷达的基础是对激光雷达的外参数进行标定,而对激光雷达外参标定通常都需要其他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联合标定,且标定方法复杂,过程耗时较长。对此,提出一种简便的自动标定算法。首先利用RANSAC算法拟出多个平面,并通过相邻点法向量的夹角进行平面的二次筛选得到其平面方程,再根据平面方程得到平面间的交点坐标,使用反对称矩阵构建旋转矩阵,进一步利用交点坐标在雷达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下的不同求得近似转换关系,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思想对近似矩阵进行优化,得到较为准确的旋转位移矩阵。所提算法可以在特征点、角点点云缺失的情况下,通过平面方程拟合出较为精确的角点。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是可行的。
三维激光雷达 外参标定 RANSAC算法 反对称矩阵 最小二乘 3D LiDAR external parameter calibration RANSAC algorithm antisymmetric matrix least square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 60(22): 2215006
邵慧 1,2,*马万里 1曹铮 1李伟 3[ ... ]陈杰 1,4
作者单位
摘要
1 安徽建筑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2 南京邮电大学江苏省图像处理与图像通信重点实验室, 江苏 南京 210003
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学院, 北京 100191
4 安徽省古建筑智能感知与高维建模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安徽 合肥 230601
利用高光谱激光雷达系统采集涂改车牌空间-光谱域信息,根据车牌逆反射特性,设计基于光谱特征的两次阈值法实现涂改车牌识别。首先计算光谱特征波长,利用一次阈值法分离车牌部分和涂改部分;其次,计算特征波段内车牌部分各点的光谱反射率曲线的梯度值,利用二次阈值法判别涂改类型(背景转字符涂改和字符转背景涂改);最后,根据涂改类型重建正确车牌字符,将重建信息与二维平面数据融合得到正确的二维车牌图像,送给车牌识别系统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多种涂改材料以及多种涂改类型的涂改车牌识别。
遥感 高光谱激光雷达 反射率 涂改车牌 remote sensing hyperspectral lidar reflectance altered license plate 
量子电子学报
2023, 40(5): 770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