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激光
2023, 50(12): 1202103
1 华北理工大学理学院, 唐山 063210
2 华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唐山 063210
原位实时观测镁合金氧化反应及生长过程, 揭示其氧化过程与控制机理是目前镁表面处理领域的主流和热点。本文将纯镁薄膜样品在加热炉中400 ℃下保温10 h, 采用聚焦电子束技术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中制备了带边的镁纳米孔, 并借助原位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学技术, 对镁纳米孔边缘表面晶格在微氧条件下缓慢氧化及生长动态进行了原位观测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原子吸附过程, Mg原子扩散到氧化物亚表层实现氧化, 通过MgO的外延式层层生长实现氧化物生长, 属于典型的各向异性生长, 表现出由{200}晶面包围的带边形貌特点。对晶格缺陷在氧化生长过程中作用的研究发现: 空位、位错带等缺陷促进氧化过程的进行; 孪晶的大角晶界可抑制晶界的旋转或者迁移, 有利于提高镁合金的耐腐蚀性。
镁合金 微氧条件 氧化机制 原位观测 镁纳米孔 原子吸附过程 孪晶 各向异性生长 magnesium alloy trace oxygen condition oxidation mechanism in situ observation magnesium nanopore adatom process twinning anisotropic growth
1 沈阳理工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0
2 无锡太湖学院,江苏 无锡 214064
为分析体育器械用镁合金材料的激光表面改性处理效果,对镁合金材料预处理,确定激光熔凝处理工艺,计算镁合金材料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并建立研究期内检测数据的数据库,使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结果。结果显示,当激光熔凝改性处理采用的激光功率为3 kW时,改性镁合金材料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效果提升最为明显。试验表明,激光熔凝处理会加强镁合金材料表面的硬质含量、强化沉淀作用,细化α-Mg晶粒,减小β相之间的间距,形成更致密的Al2O3氧化膜,促使镁合金材料中的杂质元素分布更为均匀,从而提高镁合金材料表面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提升镁合金材料的硬度、耐腐蚀性及耐磨性。
激光表面改性处理 镁合金改性材料 激光熔凝 体育器械 laser surface modification treatment magnesium alloy modified material laser melting and solidification sports equipment
中国激光
2022, 49(22): 2202002
中国激光
2022, 49(14): 1402107
上海交通大学 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 200240
匹配层材料及结构对于提高阵列式换能器的带宽、灵敏度及轴向分辨率有重要作用。为了探究不同匹配层材料对阵列式换能器性能的影响,该文通过有限元法模拟了包括高分子材料、0-3复合材料及镁合金等多种匹配层材料的阵列式换能器,综合比较了各自的频域特性及时域特性。仿真结果表明,使用AZ31B镁合金作为第一匹配层、Epo-Tek 301环氧树脂作为第二匹配层的阵列式换能器模型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从而为高性能阵列式压电超声换能器的开发、研究提供了新的匹配层设计参考方案。
阵列式换能器 有限元法(FEM) 频域分析 时域分析 声阻抗匹配层 镁合金 array transducer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 frequency domain analysis time domain analysis acoustic impedance matching layer magnesium alloy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2, 59(5): 0514004
1 西安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西安 710048
2 西安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西安 710054
采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对AZ31镁合金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 MAO)陶瓷层进行水热处理, 研究了水热溶液浓度对MAO陶瓷层组织结构及耐蚀性能的影响, 探讨了水热成膜及膜层的腐蚀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水热处理过程中MAO陶瓷层表面的MgO部分溶解, 释放出的Mg 2+与水热溶液中的OH -结合形成Mg(OH)2纳米片沉淀在陶瓷层表面及孔洞内。随着水热溶液中NaOH浓度的增加, 水热处理过程中形成的Mg(OH)2将MAO陶瓷层表面的孔洞及裂纹等固有缺陷闭合, 提高了膜层的致密性。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 MAO及水热复合处理所制备的Mg(OH)2/MAO复合膜层比单一MAO陶瓷层具有更好的耐蚀性, 而且随着NaOH浓度的提高, Mg(OH)2/MAO复合膜层的耐蚀性增强; 浸泡实验结果表明Mg(OH)2/MAO复合膜层能为镁合金基体提供长久的腐蚀防护保护能力。
镁合金 微弧氧化 水热处理 复合膜层 耐蚀性 magnesium alloy micro-arc oxidation hydrothermal treatment composite coating corrosion resistance
1 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00082
2 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南 长沙 400082
针对熔焊条件下液态镁和铝易反应生成脆性Mg-Al化合物进而恶化镁合金/铝合金接头性能的难题,提出了镁合金在上铝合金在下且添加Ni夹层的激光熔焊技术,并采用该技术对AZ31镁合金和6061铝合金进行了焊接;基于热力学性能和力学性质的计算选择夹层元素,并研究了Ni夹层对激光熔焊接头组织和剪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激光功率为1450 W、焊接速度为1200 mm/min、激光头偏转20°、离焦量为0 mm、采用氩气作为保护气体进行侧吹和背面保护的工艺条件下,添加Ni箔夹层的焊缝表面呈规则的鱼鳞状,焊缝表面均匀,焊缝成形良好,接头的剪切强度(线载荷) 最高,为78.92 N/mm;Ni箔夹层可以起到阻隔作用,限制下层铝合金熔体中的Al向上扩散进入上层的镁合金熔池中,减少Al、Mg反应生成脆性Mg-Al化合物的量;此外,接头熔池区域中的Ni、Al反应生成了延性化合物AlNi和Al3Ni,其结构稳定性优于Mg-Al化合物,可以降低接头的脆性。上述的协同作用是添加Ni夹层改善镁合金/铝合金焊接接头剪切性能的重要原因。
激光技术 激光焊接 AZ31镁合金 6061铝合金 Ni箔 Mg-Al化合物 laser technique laser welding AZ31 magnesium alloy 6061 aluminum alloy Ni foil Mg-Al compound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辽宁省先进连接技术重点实验室, 辽宁 大连 116024
以镁合金/钢对接接头为研究对象,选用组合热源模型模拟激光诱导TIG电弧复合热源的作用,考虑激光与TIG电弧的耦合效应及Fe-Ni固溶区的形成,利用ANSYS软件对焊接温度场分布和热循环曲线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所得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所建热源模型的准确性及适用性;镁合金/钢对接焊接头的峰值温度可达2249 ℃,焊接高温作用于镍夹层及其邻近的钢母材,促进了界面的冶金反应及元素扩散,为Fe-Ni固溶区、高熔点AlNi相及双固溶体结构界面层的形成提供了温度条件;液态镁合金熔池停留时间为0.28 s,能保证其在钢侧进行充分的润湿铺展,实现接头的良好成形;在熔池的搅拌作用下,AlNi强化相弥散分布,使得镁合金焊缝的强度增大。
激光技术 激光诱导电弧 镁合金/钢对接焊 温度场模拟 Fe-Ni固溶区 接头成形机制 laser technique laser-induced arc magnesium alloy/steel butt welding temperature field simulation Fe-Ni solid solution zone joint forming mech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