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育铭 1,2范文慧 1,2,*吴奇 1,2秦冲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119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提出利用全介质超表面实现太赫兹波段计算全息成像技术方案,采用基于几何相位调控的全介质超表面实现了频率0.95 THz~1.2 THz的宽带全息成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几何相位和传输相位同时调控的全介质超表面并实现了偏振复用全息成像。该研究提高了超表面的复用能力和工作效率,有望解决金属超表面存在的固有欧姆损耗和低极化转换效率等问题。同时可以激发Mie型电共振和磁共振实现波前调制,为开发高效、轻便、低成本的太赫兹功能器件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太赫兹波 超表面 计算全息 波前调控 偏振复用 Terahertz waves Metasuface Computer-generated holography Wavefront regulation Polarization multiplexing 
光子学报
2023, 52(8): 0809001
光电工程
2023, 50(7): 230095
作者单位
摘要
1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2 青岛青源峰达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104
对太赫兹(THz)波的传输调控是THz光学系统设计、通信、成像应用等领域的基础技术之一。界面阻抗匹配效应可以用于实现高效THz波反射调控,但尚未见硅基界面阻抗设计实现THz波调控的报道。本研究利用自组装法在高阻硅基底上制备MXene膜层,通过增加膜层厚度改变其电阻特性,进而连续调节Si/MXene/空气界面阻抗,实现高效的THz波减反射。在接近阻抗匹配态时,界面THz波反射率减少幅度达83%,透过率衰减约为30%。还利用THz波层析扫描成像技术,得到了Si/MXene/空气界面阻抗变化导致的THz波反射强度变化趋势。设计的具有高效THz波反射调控性能的Si基功能界面为THz波传输调控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太赫兹 调制 Mxene材料 阻抗匹配 terahertz regulation Mxene impedance matching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 60(18): 1811017
作者单位
摘要
1 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2 汕头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广东 汕头 515063
人类社会正处于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迅速膨胀的数据在持续高速增加,需要越来越大的存储容量来承载。高密度光存储技术具有非接触、抗电磁干扰、存储密度高等优点,为更好地存储、处理、分析每天产生的海量数据提供了优质方案。然而,光储存记录点的尺寸受到衍射极限的限制,传统光存储技术的存储密度难以大幅提升。近年来,随着多参量光场调控技术的发展,高数值孔径物镜聚焦下的结构化光场有了更新颖的结构、更丰富的维度和更小的尺寸,为高密度光存储提供了更多选择。本文将综述光场调控技术在紧聚焦焦场上的最新成果,介绍实现空间紧聚焦焦场的理论设计、模拟、实验、高效生成器件和应用。这些成果将会更好地服务于高密度光存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光数据存储 衍射极限 光场调控 紧聚焦 光学超振荡 超构透镜 optical data storage diffraction limit optical field regulation tighter focusing optical super-oscillation metalens 
中国激光
2023, 50(18): 1813012
作者单位
摘要
河南大学 材料学院,教育部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南 开封 475004
空穴注入效率低是制约蓝色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s)性能的关键因素。通过提升PEDOT∶PSS的电导率来增加器件的空穴注入效率是提升蓝色QLEDs性能的重要方向。由于二维材料碳化钛(Ti3C2Tx)具有较高的导电性、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及良好的亲水性等优点,有望通过掺杂提高PEDOT∶PSS的电导率。本文采用HCl/LiF刻蚀法制备了单层Ti3C2Tx纳米片,并将其掺杂到PEDOT∶PSS中制备了蓝色QLEDs器件。结果表明,当Ti3C2Tx的掺杂量为0.1%时,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和电流效率分别达到15.2%和14.42 cd·A-1,与参比器件的9.09%和7.68 cd·A-1相比,分别提高了67%和87%。Ti3C2Tx纳米片对蓝色QLEDs器件性能提升有两个作用,一方面诱导PEDOT的构型从苯态到喹啉态转变,形成紧密堆积的大尺寸PEDOT纳米晶,并将这些导电纳米晶连接起来,构筑了新的电荷传输通道,提高了复合层的电导率;另一方面,通过掺杂实现了PEDOT∶PSS功函数的调节,提升了蓝色QLEDs器件的空穴注入效率。
Ti3C2Tx纳米片 蓝色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空穴注入 能级调控 Ti3C2Tx nanosheets blue light-emitting diode hole injection energy level regulation 
发光学报
2023, 44(7): 1315
作者单位
摘要
1 兰州大学 材料与能源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2 兰州大学 口腔医学院(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作为新一代固态照明光源,白光LED在能量转换效率、亮度、化学稳定性和环保性等多方面显示出突出的性能优势,广泛应用于照明领域。而在其多种白光构筑方式中,“近紫外LED+多色荧光粉”更有利于实现高显色指数和低色温的健康照明,这种方法受到高度关注,高品质多色发光材料的开发和性能调控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Eu2+/Ce3+激活的近紫外LED用发光材料的最新进展,包括商用荧光粉的性能优化和新体系的开发,讨论了材料设计和性能调控的手段。最后,对近紫外LED用发光材料的部分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讨论,从而对白光LED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稀土元素 发光材料 近紫外LED 性能调控 rare earths luminescent materials n-UV LEDs property regulation 
发光学报
2023, 44(7): 1186
作者单位
摘要
1 暨南大学纳米光子学研究院,广东省纳米光学操控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1443
2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
光学操控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物理和材料科学等领域。近年来,锥形光纤光镊由于具有操作灵活、结构紧凑、易于制造等特点,在光学操控领域引起了极大关注。作为一种非侵入式光操控工具,锥形光纤光镊不会对生物组织和活体细胞产生接触式物理损伤,因而可以直接应用于细胞的多维度操控。此外,红外光波对生物组织具有良好的穿透性,这使得锥形光纤光镊在生物及医学领域有着不俗的表现。在这篇综述,笔者总结了锥形光纤光镊在单细胞、多细胞、亚细胞等层面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其在神经细胞调控方面的最新进展。
生物光学 光纤光学 光纤光镊 光捕获 细胞操控 神经调控 bio-optics fiber optics optical fiber tweezers optical trapping cell manipulation neuron regulation 
中国激光
2023, 50(15): 150730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交通大学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44
2 北京理工大学 深圳研究院,广东 深圳 518507
近年来,柔性显示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在折叠手机、可穿戴电子等领域,柔性显示屏幕更是不可或缺。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s)因具有高色纯度、高效率、高稳定性等特点而在柔性显示领域展现了独特的优势。本文首先介绍了柔性量子点发光二极管(flex?QLEDs)及其近期进展,然后讨论了器件结构及界面调控对发光性能的影响。在多层异质结构的flex?QLEDs的基础上,总结了三种界面调控方法:阳极界面调控、阴极界面调控、发光层调控。调控聚焦于降低表面粗糙度、增强界面结合力、优化各层能级。最后,对目前flex?QLEDs的性能进行了比较与总结,并对未来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展望。
界面调控 柔性器件 电致发光 量子点 interface regulation flexible devices electroluminescence quantum dots 
发光学报
2023, 44(4): 641
胡刚舰 1陈琦 1魏薇 1孙仔成 1[ ... ]沈亮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吉林大学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2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微电子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
X射线探测在诸如医学成像、特定晶体结构测定、射电天文学等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用于X射线探测领域的材料如硅、锑化镉等存在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X射线探测灵敏度低等缺点,严重制约了X射线探测领域的发展。近年来,铅卤钙钛矿材料作为备受关注的热点材料,因其具备较大的原子序数、高吸收系数等优点,在X射线探测领域表现出非常优异的性能。而钙钛矿材料体系是一个大家族,不同组分的钙钛矿材料各有其优缺点,即使是同一组分的钙钛矿,根据其结晶性等参数的不同,性能表现也各不相同。本文从钙钛矿材料调控的角度出发,综述了近些年来直接转换型钙钛矿X射线探测器取得的成就,并对未来钙钛矿X射线探测领域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铅卤钙钛矿 材料调控 直接转换型 X射线探测 perovskite material regulation direct type X ray detection 
发光学报
2023, 44(5): 771
Yan Gu *Faqiang Zhang aff***Wanghua Wu *Zhifu Liu aff******
Author Affiliations
Abstract
CAS Key Lab of Inorganic Functional Materials and Devices, 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anghai 200050, P. R. China
Most widely used dielectrics for MLCC are based on BaTiO3 composition which inevitably shows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during the application due to the migration of oxygen vacancies (Vo). Here, the BaTiO3, (Ba0.97Ca0.03)TiO3, Ba(Ti0.98Mg0.02)O3, (Ba0.97Ca0.03)(Ti0.98Mg0.02)O3, (Ba0.96Ca0.03Dy0.01)(Ti0.98Mg0.02)O3 ceramics (denoted as BT, BCT, BTM, BCTM and BCDTM, respectively) were prepared by a solid-state reaction method. The core-shell structured grains (200 nm) featured with 10-20 nm wide shell were observed and contributed to the relatively flat dielectric constant-temperature spectra of BTM, BCTM and BCDTM ceramics. The TSDC study found that the single/ mix doping of Ca2+, especially the Mg2+, Mg2+/Ca2+ and Mg2+/Ca2+/Dy3+ could limit the emergence of Vo during the sintering and suppress its long-range migration under the electric-field. Because of this, the highly accelerated lifetimes of the ceramics were increased and the value of BCDTM is 377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BT ceramics. The pn junction model was built to explain the correl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long-range migration of Vo and th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leakage current of BT-based dielectrics in the late stage of HALT.
BaTiO3-based dielectrics failure mechanism microstructure regulation oxygen vacancies leakage current 
Journal of Advanced Dielectrics
2023, 13(2): 2350002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