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秀东 1,2,3,*卢振武 1,2,3林梓 1,2,3王志峰 1,2,3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吉林 长春 130033
2 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12
3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北京 100080
为了提高塔式太阳能电站镜场的集光效率,需要对镜场的布置进行优化设计。基于非成像光学设计理论,提出了利用腔式吸热器的几何特性与定日镜年均效率因子相结合的镜场边界限制方法,提高了定日镜的光学效率。镜场采用规则化布置,易于进行优化,从而提高了镜场优化设计的响应速度。采用蒙特卡罗光线追迹法建立了镜场聚光的数学模型,采用参数搜寻算法优化镜场结构,在Matlab环境下编写了镜场优化设计软件,并利用现有的西班牙PS10镜场对软件进行了验证。使用该软件设计了北京10 MW塔式太阳能电站镜场,设计的年均光学效率为64.15%,与PS10镜场相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非成像光学设计 定日镜场光学效率 光线追迹法 塔式太阳能电站 nonimaging optical design optical efficiency of heliostat field ray tracing method solar tower power plant 
光学学报
2010, 30(9): 2652
胡建波 1,2王雄 1,3赵少华 4王中挺 4[ ... ]陈卫标 2,5,8,**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航天激光工程部,上海 201800
2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与光电研究中心,北京 100049
3 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4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北京 100094
5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间激光信息传输与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800
6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海洋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7 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7
8 崂山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237
为实现对全球气溶胶光学参数剖面的高精度测量,采用基于碘分子滤波器的高光谱分辨率探测技术。结合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大气再分析数据集(ERA5)的温度和压强数据,选取在轨期间途经撒哈拉沙漠和加拿大山火区域的星载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HSRL)的观测数据,对沙尘类气溶胶和烟尘类气溶胶的光学特性进行分析,包括气溶胶的后向散射系数、消光系数、退偏振比和雷达比。结果表明:撒哈拉沙漠地区近地面5 km以内的气溶胶分布主要以沙尘类气溶胶为主,其退偏振比集中在0.2~0.4,雷达比数值集中在40~60 sr;加拿大山火地区的气溶胶主要以烟尘类气溶胶为主,其退偏振比集中在0.02~0.15,雷达比在50~70 sr范围。激光雷达特有的高光谱探测技术,在气溶胶和云的精细化探测和分类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将在环境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大气气溶胶  气溶胶光学参数 星载激光雷达 高光谱分辨率探测技术 atmospheric aerosol cloud aerosol optical parameters spaceborne lidar high spectral resolution detection technique 
光学学报
2023, 43(18): 1899901
李洪波 1,2,3,4,5徐靖银 4,5魏文寅 4,5李恩恩 1,2,3,4,5[ ... ]方广有 1,2,3,4,5,**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北京 100094
2 中国科学院电磁辐射与探测技术院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0
3 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北京 100049
4 中国科学院广东大湾区空天信息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700
5 广东省太赫兹量子电磁学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700
太赫兹(THz)近场成像是突破光学衍射极限实现太赫兹超分辨成像的重要方法,对研究材料表面的超快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是一种能实现原子级分辨的设备,但引入时间尺度,面临诸多困难。早期从STM固有电学方法发展的时间分辨方法的分辨率受限于电信号传输带宽,基于光信号耦合的泵浦探测方法则面临微带线传输带宽和严重的热效应等限制。在此背景下,THz-STM以低热效应、高隧穿效率、高稳定性等独有的优势为实现100 fs量级和0.1 nm级超高时空分辨成像提供了解决方案,成为太赫兹近场超分辨成像的研究热点。介绍时间分辨STM到THz-STM的发展历史,着重介绍THz-STM的基本原理和现状,为了解THz-STM技术在太赫兹近场超分辨成像中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思路。
太赫兹 近场成像 高时空分辨 扫描隧道显微镜 terahertz near-field imaging high spatiotemporal resolution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 60(18): 1811001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光电成像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极紫外光刻曝光光学系统是极紫外光刻机的核心部件,其设计直接影响极紫外光刻机的性能。极紫外光刻机曝光系统的设计难度大、研究周期长,国外极紫外光刻机产品已经用于高端芯片的制造,但国外对中国禁运相关产品。国内极紫外光刻机曝光系统的设计和研发始于2002年。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极紫外光刻机曝光光学系统的光学设计、像差检测、公差分析、热变形分析等。结合国内外极紫外光刻机曝光光学系统设计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较为系统地综述了极紫外光刻投影物镜和照明系统的设计研究与进展,包括:极紫外光刻机投影物镜系统及其设计方法、极紫外光刻照明系统及其设计方法、极紫外光刻曝光光学系统的公差分析、热变形及其对成像性能的影响研究,这为我国从事极紫外光刻机研制、曝光系统光学设计与加工的学者、工程师等提供了极紫外光刻机曝光系统设计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的相关信息,助力我国极紫外光刻机的设计和研制。
极紫外光刻 光刻机曝光系统 物镜系统 照明系统 光学设计 EUV lithography lithography exposure system projection system illumination system optical design 
光学学报
2023, 43(15): 1522002
程德文 1,2,*黄逸伦 1,2李阳 1,2侯起超 1,2[ ... ]王涌天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北京 100081
2 北京市混合现实与新型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81
超短焦偏振折反射虚拟现实(VR)镜头是新兴的近眼显示光学解决方案,能满足用户对大视场、大出瞳和高清晰度的需求。本文详述了超短焦偏振折反射VR镜头的光路原理,说明了偏振折反射VR光学方案相较于传统VR光学方案的优势,并研究了低应力镜片的设计方法。为增加设计自由度,提出将非球面转化为环形拼接非球面,并介绍了拼接非球面的数学描述与优化策略。针对不同视场的像质差异问题,引入了像质自动平衡优化算法。采用上述方法先后设计了47°视场角和96°视场角的两款超短焦偏振折反射VR镜头,在像质平衡优化后,全视场调制传递函数值较采用普通非球面的系统提升了0.35以上。研究结果证明了环形拼接非球面在VR镜头设计中的可行性与高自由度优势,并体现了像质平衡优化算法的实用性。介绍了超短焦偏振折反射VR镜头的研发流程,原理样机的测试结果验证了该光学系统的良好显示性能。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法对VR近眼显示设备的高清化与轻量化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光学设计 虚拟现实 近眼显示 拼接非球面 超短焦偏振折反射镜头 optical design virtual reality near-eye display stitched aspheric surface ultrashort focal polarization catadioptric lens 
光学学报
2023, 43(15): 1522001
周朴 1,**粟荣涛 1,2,3,*马阎星 1,2,3吴坚 1[ ... ]李俊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3
2 国防科技大学南湖之光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073
3 国防科技大学脉冲功率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073
4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35
5 国防科技大学试验训练基地,陕西 西安 710106
主动相位控制光纤激光相干合成是突破单束光纤激光功率极限,实现更高功率输出,同时保持高光束质量的有效技术途径。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介绍近20年来课题组在相关领域取得的代表性成果,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研判。
光纤激光 相干合成 主动相位控制 fiber laser coherent beam combining active phase control 
光学学报
2023, 43(17): 1700001
刘娟 1,2,3,*皮大普 1,2,3王涌天 1,2,3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北京 100081
2 北京市混合现实与新型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81
3 光电成像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全息三维显示技术能有效地重建三维物体的波前,并为人眼提供完整的深度线索,已经成为三维显示领域的研究热点。相比于光学全息,计算全息通过计算机模拟全息图的记录过程,并采用可刷新的空间光调制器替代传统的光学记录材料作为全息图的承载媒介,因而成为理想的实现实时全息三维显示的技术方案。然而,复杂三维场景数据量巨大、空间光调制器调制能力不足以及全息三维显示系统展示度不高等问题仍阻碍了实时全息三维显示的发展。为了克服这些不足,研究者们在算法和硬件两方面做出了许多创新工作。本文综述了实时全息三维显示的进展。首先概述了全息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简史,接着详细介绍了全息图快速计算方法和针对现有空间光调制器的波前编码方法,然后讨论了深度学习对实时全息三维显示做出的贡献并介绍了一些典型的全息显示系统,最后对实时全息三维显示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全息三维显示 计算全息 全息图 深度学习 holographic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computer-generated holography hologram deep learning 
光学学报
2023, 43(15): 1509001
雷弘毅 1,2孙方正 1,2陈浩 1,2卫妍玉 1,2[ ... ]李玉同 1,2,3,4,**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北京 100190
2 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北京 100049
3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广东 东莞 523808
4 上海交通大学IFSA协同创新中心,上海 200240
基于超快超强激光的强场太赫兹辐射源通常具有较低的重复频率,此类辐射源的表征和应用对太赫兹时域波形和频谱测量技术提出了新要求。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光物理重点实验室发展的几种针对太赫兹脉冲时域波形和频谱的单发测量系统,重点讨论了每种方案的设计原理和特点。这些单发探测方案适用于低重复频率的强场太赫兹脉冲源,有助于准确表征太赫兹辐射性质、深入理解太赫兹产生机制、拓展强场太赫兹应用范围。
测量 太赫兹辐射 电光采样 自相关测量 measurement terahertz radiation electro-optical sampling autocorrelation measurement 
中国激光
2023, 50(17): 1714001
华宏 *
作者单位
摘要
3D Visualization and Imaging Systems Laboratory,Jame C. Wyant College of Optical Sciences,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Tucson 85721,Arizona,USA
光场显示器旨在通过重建三维场景在不同方向发出的几何光线来渲染三维场景的视觉感知,从而为人的视觉系统提供自然舒适的视觉体验,解决传统平面立体三维显示器中的聚散调节冲突问题。近年来,多种光场显示方法被尝试应用到头戴式显示技术中。本文对头戴式光场显示器的最新发展进行全面概述。
头戴显示器 光场显示 虚拟现实 增强现实 head-mounted displays light field displays virtual reality augmented reality 
光学学报
2023, 43(15): 1500005
作者单位
摘要
1 暨南大学纳米光子学研究院,广东省纳米光学操控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1443
2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
光学操控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物理和材料科学等领域。近年来,锥形光纤光镊由于具有操作灵活、结构紧凑、易于制造等特点,在光学操控领域引起了极大关注。作为一种非侵入式光操控工具,锥形光纤光镊不会对生物组织和活体细胞产生接触式物理损伤,因而可以直接应用于细胞的多维度操控。此外,红外光波对生物组织具有良好的穿透性,这使得锥形光纤光镊在生物及医学领域有着不俗的表现。在这篇综述,笔者总结了锥形光纤光镊在单细胞、多细胞、亚细胞等层面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其在神经细胞调控方面的最新进展。
生物光学 光纤光学 光纤光镊 光捕获 细胞操控 神经调控 bio-optics fiber optics optical fiber tweezers optical trapping cell manipulation neuron regulation 
中国激光
2023, 50(15): 1507302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