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nics Insights直播专场 | 李昕蔚教授:探索太赫兹自旋电子学的奥秘
导语
磁性材料中电子自旋的动力学过程在基础研究和器件应用两方面都十分重要。近年来,太赫兹时域谱学技术和超快光学技术的诞生将自旋动力学的研究推向了新高度。一方面,脉冲光与自旋相互作用的过程可以揭示磁性材料内多个自由度的信息,为实现奇异的稳态和非稳态物质相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由光学脉冲激发的自旋波可作为信息的载体,在磁性存储、信息处理等领域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美国莱斯大学Junichiro Kono教授团队受邀撰写的长篇综述论文——“Terahertz spin dynamics in rare-earth orthoferrites” (微信宣传),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于Photonics Insights 2022年第2期,论文聚焦于最重要的自旋电子学材料体系——稀土铁氧化物(RFeO3),详述了该材料对太赫兹自旋电子学的重要性不亚于硅对半导体物理学的重要性。
11月21日(周二)上午10:00-11:00,我们很荣幸邀请到该综述第一作者、新加坡国立大学李昕蔚教授做客直播间,他将详细拆解文章内容,再结合自身研究背景,介绍超快光谱技术在自旋电子学的应用,并以稀土铁氧化物为例,详述太赫兹自旋电子学近二十年的研究历程,以及对该领域的展望。本次直播由Photonics Insights 编委、美国石溪大学刘梦昆教授主持。
嘉宾简介
李昕蔚,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系“校长青年教授”。2014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学系,2019年在美国莱斯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2019至2023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任Troesh奖励计划博士后研究员,2023年7月起入职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系,任职“校长青年教授”。长期从事太赫兹光谱学、光与物质的超强耦合、超快光学、凝聚态体系中光致相变等方向的研究,曾率先提出磁性晶体中自旋相互作用的迪克协同性;成功研发具有超高协同性参数的朗道极化子器件;使用亚能隙强场飞秒脉冲对强自旋-轨道耦合的Mott绝缘体实现了超快能带控制。曾发表Science 2篇,Nature Photonics 2篇,Nature Physics 2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篇和Nature Communications 2篇。
主持人简介
刘梦昆,美国石溪大学副教授、Photonics Insights编委。2012年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2015年起就职于美国石溪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目前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担任联合研究员,曾荣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职业成就奖、摩尔实验物理研究奖。主要研究方向为强关联电子系统物理、低维材料、红外和太赫兹纳米光学、超快时域光谱学等。所在超快和近场红外实验室(UNI-Lab)使用先进的红外与太赫兹近场显微镜,以及纳米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进行材料科学的探索。该实验室通过获取电子和晶格运动的固有长度、时间尺度,并监测能量激发等方式对过渡金属氧化物、超导体、多铁性材料等复杂材料进行研究,为Mott物理学和其他多体效应的实际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直播观看方式一
中国激光杂志社视频号
直播观看方式二
中国激光杂志社B站
http://live.bilibili.com/21766528
如果您错过了直播,请访问以下链接查看回放。由于回放视频需要一些时间才能上传,建议您尽量准时观看直播哦~还有机会与期刊编委和报告人在线交流、互动!
一、中国光学期刊网视频回放网址:
https://www.opticsjournal.net/Columns/Online
二、bilibili网站视频回放网址: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1964
Photonics Insights(PI)专场直播以“聚焦新洞察,传递前沿研究理念,引领光学学科发展”为宗旨,特邀杰出科学家作者们作为嘉宾,向读者们分享领域内的热点研究与前沿科技,与诸多学者、学术新秀以及学生们积极互动,有助于大家从中获得新知并开阔研究思路。敬请大家持续关注,沉浸在每一场“探光之旅”!
推荐阅读:
Photonics Insights 封面| 的卢飞快,霹雳弦惊——太赫兹自旋电子学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hdhJl6Zz4bVDDueprvYV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