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动态

新疆天文台等发现供养大质恒星形成的hub系统

发布:HPLlaser阅读:74时间:2023-9-18 14:17:46

大样本统计研究显示,hub系统(hub-filament system)是大质量恒星形成的主要场所。因此,观测研究hub系统,成为探究大质量恒星形成过程的重要途径。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恒星形成与演化团组博士研究生马应秀与合作者,发现了一个正在形成大质量恒星的hub系统G323.46-0.08。该成果对揭示分子云结构、运动学和恒星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A&A)上。

多条纤维状结构相交形成hub系统(hub-filament system),在交汇处形成致密的hub。在引力作用下,纤维状结构一边从周围弥散的分子云吸积物质,一边作为管道向中心的hub输送物质,形成大质量、高密度的团块,进而形成大质量恒星和星团。

大质量恒星形成是高度动态、尺度跨度极大的过程。科研人员利用多波段连续谱数据和13CO谱线数据发现,G323.46-0.08是由三条纤维状结构组成的hub系统,大质量尘埃团块AGAL323.459-0.079位于hub中心。其中,两条纤维结构上的显著速度梯度表明它们正在向hub输运物质。在hub中心区域,气体速度梯度呈现出典型的V型结构,表明气体正在引力作用下加速塌缩。该研究支持了大质量恒星形成理论——多层级塌缩模型。

沿纤维结构长轴的气体速度变化

来源: 新疆天文台

> 免责声明
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原创,由网络编辑负责审查,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提供专业服务,不代表本网站及新媒体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对文、图等版权问题存在异议的,请于20个工作日内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按照法规支付稿费或删除),联系方式:021-69918579。网站及新媒体平台将加强监控与审核,一旦发现违反规定的内容,按国家法规处理,处理时间不超过24小时。 最终解释权归《中国激光》杂志社所有。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