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专题一、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
(量子计算与模拟、量子通信与网络、量子传感与探测、集成光量子器件)
主席:王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共主席:邓光伟,电子科技大学;刘骏秋,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申恒,山西大学;赵清源,南京大学(按姓氏拼音排序)
专题二、光场调控
(光场调控原理及技术、新型光场及传输性质、光与物质相互作用、非线性光学、光场调控应用)
主席:张朝阳,西安交通大学
共主席:付时尧,北京理工大学;沈乐成,中山大学;徐毅,广东工业大学;周新星,湖南师范大学(按姓氏拼音排序)
专题三、微纳光学
(表面等离激元、光子晶体、超表面与器件、微纳制造)
主席:江天,国防科技大学
共主席:江涛,同济大学;杨原牧,清华大学;俞泽杰,浙江大学;张龙,厦门大学(按姓氏拼音排序)
专题四、生物医学光子学
(显微成像、无标记成像、光学探针、组织光学、神经光子学、光学传感与检测、光学诊断与治疗)
主席:李栋,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共主席:田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袁菁,华中科技大学;詹求强,华南师范大学(按姓氏拼音排序)
专题五、激光物理与激光技术
(光学与原子分子物理、超快与非线性光学、高能量密度物理、激光光谱学及应用、激光超精密加工)
主席:田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共主席:梁厚昆,四川大学;马金贵,上海交通大学;倪宏程,华东师范大学;杨晓虎,国防科技大学(按姓氏拼音排序)
专题六、光学测量与计量技术
(光电检测技术与应用、激光精密测量技术、太赫兹检测技术与应用、光谱测量技术与应用、量子计量与应用、磁场与惯性测量、单光子探测技术与应用、空间、海洋遥感与天文观测技术、医工交叉中的测量技术及应用)
主席:刘东,浙江大学
共主席:刘磊,国防科技大学;马骏,南京理工大学;谈宜东,清华大学(按姓氏拼音排序)
专题七、光通信与光传感
(光通信技术与应用、多维复用光传输、先进调制与编码、大容量全光交换、光网络管控与优化,光纤无线融合、安全光通信;光传感技术与应用:光谱传感、光纤传感、新型传感技术)
主席:邓磊,华中科技大学
共主席:高然,北京理工大学;马欲飞,哈尔滨工业大学;张俊文,复旦大学(按姓氏拼音排序)
专题八、光学成像与信息处理
(光场多维度(相位、光谱、偏振、三维等)成像、多功能(全息、散射、非视域、单像素、单光子、无透镜、超分辨等)成像及上述技术与微纳光学、生物医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的交叉)
主席:左超,南京理工大学
共主席:郜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胡浩丰,天津大学;孙鸣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按姓氏拼音排序)
专题九、光电材料与器件
主席:汪莱,清华大学
共主席:翟慎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黎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杨宗银,浙江大学(按姓氏拼音排序)
专题十、前沿激光制造
(超快激光超精细制造、激光微纳增材制造、激光复合能场制造、智能化激光制造、智能光子制造)
主席:管迎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共主席:方红华,清华大学;郭江,大连理工大学;胡衍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胡永祥,上海交通大学;黄婷,北京工业大学;蒋平,华中科技大学(按姓氏拼音排序)
特色专题、人工智能光子学
(智能图像分析、光学图像处理、光学神经网络、人工智能在光子学的应用/深度学习光学成像与显示、智能光学系统设计、智能光电芯片)
主席:董建绩,华中科技大学;李浩宇,哈尔滨工业大学
共主席:申俊飞,四川大学;张启明,上海理工大学;张永兵,哈尔滨工业大学(按姓氏拼音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