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浙江珏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浙江 丽水 323000
对像元尺寸为10 μm的1280×1024碲镉汞(HgCdTe)中波红外焦平面阵列的制备技术和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B+注入制备小尺寸n-on-p平面结;采用高平整度HgCdTe外延材料和高精度的倒焊互连技术,实现高的电学连通率;采用多段温度填胶固化和边缘刻蚀工艺减轻HgCdTe器件和读出集成电路(ROICs)之间的热失配,从而降低焦平面器件失效率。在85 K焦平面工作温度下,研制探测器的光谱响应范围为3.67 μm至4.88 μm,有效像元率高达99.95%,并且探测器组件像元的平均噪声等效温差(NETD)和暗电流密度的平均值分别小于16 mK和2.1×10-8A/cm2。与像元尺寸为15 μm的探测器相比,10 μm的1280×1024中波红外探测器可获取更加精细的图像,具有更远的识别距离。目前,该技术已成功转移到浙江珏芯微电子有限公司(ZJM)的HgCdTe红外探测器产线。
红外探测器 碲镉汞 1K×1K 红外焦平面阵列 n-on-p infrared detector HgCdTe 1K×1K FPA n-on-p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24, 43(1): 36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 260029
合肥先进光源(HALF)是我国规划建设的软X射线与VUV衍射极限储存环光源(DLSR)。如何有效地实现衍射极限束流发射度,是DLSR物理设计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基于束流发射度演化方程,针对HALF预研项目的储存环物理设计方案,计算了束内散射(IBS)效应带来的发射度增长,研究了DLSR中关键参数选择对IBS造成的发射度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中低能DLSR物理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储存环的周长、同步辐射阻尼时间等关键参数,以更好地抑制束流发射度的增长。在此研究基础上,通过综合考虑用户需求与储存环物理要求,提出了HALF当前工程项目的储存环物理设计方案。进一步综合应用束团拉伸、全耦合等措施后,更高效地抑制了HALF储存环内IBS造成的束流发射度增长。
衍射极限储存环 合肥先进光源 亮度 束内散射 发射度增长 diffraction-limited storage ring Hefei Advanced Light Facility brilliance intra-beam scattering emittance growth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2, 34(10): 104005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 230029
我国最近立项建设的合肥先进光源将是一台软X射线与真空紫外衍射极限储存环光源,其电子束能量为2.2 GeV,周长为480 m,束流自然发射度为86 pm·rad,共有20个长直线节和20个短直线节。介绍了目前合肥先进光源储存环物理设计的进展情况,包括磁聚焦结构设计与优化,束流注入和集体效应的模拟与计算。
合肥先进光源 衍射极限储存环 磁聚焦结构设计 脉冲多极铁注入 集体效应 Hefei Advanced Light Facility diffraction-limited storage ring lattice design multipole kicker injection collective effects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2, 34(10): 104003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合肥230029
为满足合肥先进光源对高品质注入束流的要求,合肥先进光源预研项目研制了一套光阴极微波电子枪系统作为注入器电子源。为降低空间电荷效应引起的束流发射度增长,对驱动激光整形及传输系统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通过双折射晶体的脉冲时间整形以及采用光阑高斯截断的空间整形,得到了近似均匀分布的激光脉冲。像传递激光传输光路,实现了光阴极表面激光位置的高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光阴极表面的激光位置抖动小于4 µm,激光性能满足实验要求。
光阴极微波电子枪 激光整形 双折射晶体 传输系统 发射度 photocathode RF gun laser shaping birefringent crystals transport system emittance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1, 33(9): 094002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51
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小波变换 DWT(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的红外偏振与光强的融合方法。该算法采用 DWT对源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 然后对低频子带系数采用局部能量融合, 而对高频子带系数采用消除高频噪声与局部均方差准则结合进行融合, 最终通过逆变换得到重构的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 与加权平均融合和绝对值较大法的融合规则相比, 局部标准偏差、粗糙度、对比度、局部熵分别提高了 1.1%, 3.0%, 15.2%, 2.6%, 从而可以看出文中的融合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现实意义。
红外偏振 红外光强 离散小波变换 融合规则 infrared polarization infrared intensity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DWT) fusion rule 
光电技术应用
2013, 28(2): 18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北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根据红外偏振特性图像的冗余性与互补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特征和支持度变换的二次融合方法。利用提出的方法先对红外偏振度与偏振角图像进行梯度特征融合,然后利用支持度变换对梯度特征融合图像和合成强度图像进行二次融合,得到了边缘突出、轮廓清晰、对比度高的的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融合图像与偏振角图像、偏振度图像、合成强度图像相比局部方差分别提高23.02%、176.9%、148.2%;对比度分别提高67.84%、196.5%、49.39%;平均梯度分别提高46.09%、164.1%、214.5%。
图像融合 红外偏振 偏振特性图像 支持度变换 image fusion infrared polarization polarization characteristic image support value transformation (SVT) 
应用光学
2012, 33(3): 515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北大学电子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2 中北大学理学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双色中波红外成像是红外多波段探测研究的重要分支,以双色中波成像及其图像处理为线索,按照“探测—成像—融合”的思路,从双色中波探测器研制、探测成像应用、成像特性分析和图像融合4个方面分析了双色中波红外成像融合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双色中波图像融合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在双色中波红外图像差异特征形成机理研究基础上,探索差异特征驱动的多级融合方法、融合工程化及建立新的图像融合评价方法的发展思路。
红外成像 双色中波 成像特性 融合方法 infrared imaging dual–color mid-wave infrared imaging characterizations image fusion 
红外技术
2012, 34(4): 217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51
针对融合规则的选择,提出了一种基于非采样 Contourlet变换的红外偏振与光强的融合方法。该算法采用 NSCT对源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分解,然后对低频子带系数和高频子带系数分别采用局部能量和区域目标特征的选择,最终通过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加权融合和绝对值取大的融合规则相比,局部标准偏差、局部粗糙度、对比度、分别提高3.42%、12.7%、9.67%。
图像融合 红外 非采样 contourlet变换 融合规则 image fusion infrared 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 (NSCT) fusion rules 
光电技术应用
2012, 27(2): 58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51
针对 RGB和 lαβ空间转换过程复杂,运算速度慢,不便于用灰度融合图像直接代替亮度分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 YCαCβ空间的伪彩色融合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源图像进行基于特征差异的颜色映射,所得 RGB图像通过 YCαCβ变换提取亮度分量 Y;然后采用新的融合规则对红偏振与光强图像进行了支持度融合,其中低频和高频分别采用目标背景分割和区域方差最大的融合规则;最后用融合结果代替亮度分量,再与 Cα,Cβ分量进行 YCαCβ逆变换,得到伪彩色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文献 [8]方法比较局部方差提高 21.5%、对比度提高 1.15%、清晰度提高 6.05%、运算速度提高 30.5%,证明了本文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图像融合 伪彩色 红外偏振 红外光强 image fusion Pseudo-color infrared polarization infrared intensity 
红外技术
2012, 34(2): 109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北大学电子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西太原 030051
分析了红外偏振与红外光强的成像特性差异, 提出了基于局部能量的支持度变换融合方法。实验结果表明, 融合图像综合了两幅图像的冗余信息, 使图像更清晰,信息更加丰富。融合图像同原红外偏振和光强图像相比, 局部标准偏差分别提高了13.67%和11.51%;局部熵分别提高了16.46%和1.95%;平均梯度分别提高了15.41%和44.05%。证明了该融合方法的有效性。
图像融合 红外偏振 红外光强 局部能量 支持度变换 image fusion infrared polarization infrared intensity local energy support value transformation(SVT) 
红外技术
2011, 33(5): 262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