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广西高校微电子器件与集成电路重点实验室,广西 桂林 541004
2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提出一种偏振不敏感且高选择性的新型纳米结构颜色滤波器。当平面光入射到超材料表面时,金属与介质交界处会发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和光学异常透射现象,部分频率的光被束缚在微纳结构中,而其他频率的光发生透射,从而实现滤色效果。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4种不同结构的滤波器的透射光谱和颜色显示规律进行研究。同时,还研究了结构周期、圆环直径、十字架宽度和偏振角等参数对透射光谱和滤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层表面等离子结构相比,所提双层等离子体亚表面结构模型的透射率更高;在可见光波段内,该滤波器具有偏振不敏感特性,半峰全宽的最小值为23.26 nm,并且具有90.5%的高透射率。这项研究为下一代颜色滤波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表面光学 高传输效率 偏振不敏感 高选择性 双层等离子体 可见光 
光学学报
2024, 44(8): 08240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2 焦作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1
针对信息抗截获过程中,由于数据节点控制能力较弱,导致数据易丢失与信息安全性不高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混沌映射的光纤通信物理层抗截获方法。通过光纤信号检测识别判定截获信号的存在性,基于混沌映射加密图像,构建密文矩阵;物理层通信编码联合传输,实现接收端和发送端的信息交换;建立通信物理层抗截获模型,实现光纤通信物理层抗截获目标。在搭建的光纤通信网络结构中,选择一组带有实际意义的图像作为测试样本,分别采用所提方法和传统方法做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所提方法下能够对图像数据进行全方位加密,具有较强的抗截获性能,且在图像传输中能够保留图像中的数据信息,而传统方法分别丢失了15和12组数据信息,验证了所提方法更具有优势。
混沌映射 光纤通信 通信物理层 抗截获方法 chaotic mapping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physical layer anti-interception method 
光通信研究
2023, 49(2): 29
赵冉 1,2王雅楠 3李苗 3刘波 1,2[ ... ]贾金升 1,2,4,*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4
2 太阳能与建筑节能玻璃材料加工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4
3 中科信工程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39
4 中建材光芯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枣庄 277100
为实现工业生产中光纤传像材料的微纳米尺度形变的检测,建立了图像楔面化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流的离面位移测量技术。实验装置由一部带有工业相机的光学显微镜和一个放置倒像器的支架构成,通过支架的倾斜可对光纤传像材料加载形变。首先,在显微镜下用工业相机采集变形前后的两幅二维图像。接着,用Brox光流算法得到两幅图像之间的光流运动场。最后,根据图像楔面化模型,由两幅图像之间的光流场得到两幅图像之间的离面位移场并分析了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光学放大50倍的显微镜下多次测量结果的绝对误差均小于0.1 μm,相对误差均小于2%。该方法只需要一部工业相机拍摄显微镜下两幅图像即可完成测量,提取离面位移时无需转换到频域和相位解包操作,适合动态原位测量。该方法测量误差较小,目前已被应用于光纤传像材料的微纳米尺度形变与均匀度工业监测。
离面位移提取 工业检测 光流场 光纤传像材料 动态监测 Out-of-plane displacement extraction Industrial detection Optical flow field Optical fiber material Dynamic monitoring 
光子学报
2021, 50(12): 1212002
李苗 1,2董发勤 2霍婷婷 2,3周磊 2,3[ ... ]何平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10
2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 绵阳 621010
3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10
4 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四川 绵阳 621000
电晕放电等离子体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级氧化工艺, 因其处理效果好、 操作简单、 占地面积小的特点在印染废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因大部分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机理不详, 该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 因此, 为了尽早将电晕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应用于工业印染废水的处理, 不同污染物降解机理的研究对该技术的工业化和产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至今, 电晕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对研究较多的染料的降解效果均较好, 然而, 是否适合所有染料的降解有待进一步研究。 采用电晕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处理三苯甲烷类染料甲基蓝, 研究了溶液的初始浓度对甲基蓝紫外-可见光谱中芳香环的降解率、 发色基团吸光度变化的影响, 测定了溶液的浓度、 总有机碳(TOC)、 总氮(TN)、 pH值等指标随着放电时间的变化, 并对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结合紫外-可见光谱(UV-Vis)、 三维荧光光谱(3D-fluorescence)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三种光谱学手段分析了电晕放电降解甲基蓝过程溶液的颜色、 荧光物质和官能团变化, 分析了电晕放电降解甲基蓝30 min后生成的中间产物。 结果表明: 电晕放电等离子体降解甲基蓝过程, 溶液的浓度随着放电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小, 表明该技术对甲基蓝溶液有一定的降解能力; 降解过程高压电极放电击穿含有大量氮气的空气产生N, NO·, N+2等含氮高活性粒子, 这些粒子通过扩散作用迁移至液相, 使得溶液中TN含量在整个降解过程逐渐升高; 另有部分含氮高活性粒子与钨钢针电极溶出的C元素键合生成发色的CN双键, 使得溶液中的总有机碳在放电5 min时有所升高。 延长反应时间产生的高活性粒子与溶液中的有机物(甲基蓝及中间产物)继续作用, 部分有机物矿化生成CO2, 引起溶液中TOC含量的下降。 电晕放电相同时间内产生的活性粒子数量相当, 增大甲基蓝浓度, 未被降解的甲基蓝分子越多, 导致甲基蓝降解率的减小。 电晕放电过程甲基蓝分子之间的聚合与发色CN双键的生成共同促使甲基蓝发色基团吸光度在放电5 min时达到最大; 且甲基蓝溶液的初始浓度越高, 吸光度(A5-A0)升高的越多。 概括来说, 甲基蓝结构中发色CN双键的存在是电晕放电等离子体降解甲基蓝过程溶液颜色加深再变浅的主要原因。 反应过程羟基自由基的消耗导致放电5 min时溶液的pH值升高; 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生成的硝酸及小分子酸增强了溶液的酸性, 导致pH值降低。 三维荧光光谱结果表明, 甲基蓝降解过程出现了三类明显的荧光峰, 位于EX/EM=310~320/430~450, EX/EM=240~250/320~340和EX/EM=280/340, 分别代表腐殖酸类物质、 芳香族蛋白质和溶解性微生物代谢副产物。 甲基蓝溶液降解前的荧光物质主要为腐殖酸类, 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 腐殖酸类物质首先降解生成了芳香族蛋白质, 进一步降解产生可溶性微生物代谢副产物。 比较电晕放电前后甲基蓝溶液的红外光谱图和红外分峰图发现, 甲基蓝结构中N—H键3 432.8 cm-1处不对称伸缩振动峰红移了0.3 cm-1, 烯烃和苯环上C—H键2 975.9 cm-1处的伸缩振动峰向高波数偏移了0.5 cm-1, 1 638.7 cm-1处RCHCHR的双键伸缩振动位置蓝移了3.2 cm-1, 芳仲胺的C—N伸缩振动峰1 341.6 cm-1向高波数偏移了1.3 cm-1, 磺酸基SO的伸缩振动峰1 121.1和1 034.3 cm-1分别红移了3.8和13 cm-1, 甲基蓝结构中的环外CC双键与CN双键吸收峰消失, 在1 692.4和1 400.4 cm-1处分别出现了CO和N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 产生了2,5-环己二烯-1,4-二酮、 对硝基苯磺酸钠和芳香酮类等中间产物。 该结果对于利用电晕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处理甲基蓝废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电晕放电等离子体 甲基蓝 含氮自由基 红外光谱 红外分峰 三维荧光光谱 Corona discharge plasma Methyl Blue Nitrogen free radicals FTIR FTIR fitting 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8, 38(11): 3354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10
2 固体废物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 绵阳 621010
3 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10
4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10
大气颗粒物与微生物共存时的健康效应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以大气颗粒物中石英与重金属铅为研究对象, 粉尘浓度为16 g·L-1, 制备载带不同浓度铅高硅质粉尘, 以人体常见菌—大肠杆菌为受试对象, 探讨载铅高硅质粉尘对大肠杆菌细胞壁膜损伤的机理。 采用噻唑蓝(MTT)测定微生物的细胞活力后发现, 与对照组相比, 大肠杆菌与载铅石英粉尘作用2 h后, 细胞活力表现出单一铅离子组大于载铅石英粉尘组, 并且呈现重金属剂量效应。 PI的摄入量测试表明, 高浓度载铅粉尘组中摄入量分别高出对照组36%与46%, 单一重金属组摄入量也有较高的增长, 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图中, 染毒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色荧光, 可以发现载铅石英粉尘作用后的细菌细胞壁膜通透性明显升高, 利用探针标记, 采取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荧光强度显示胞内和溶液中活性氧逐渐增多, 载铅粉尘组(Q+Pb-2, Q+Pb-3)胞内ROS分别较对照组高出2倍和25倍, 参照前人研究, 发现溶液中ROS变化主要与重金属离子在其表面结合态数量决定。 综合分析, 活性氧在诱使细胞膜损伤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红外表征中, 细胞膜表面磷酸二脂基团、 蛋白质甲基振动及酰胺带等基团与载铅石英粉尘作用后均发生明显峰位偏移, 均与载铅粉尘发生较强相互作用, 一定程度上影响细胞壁膜完整性。 综上, 重金属与粉尘共同作用使得细胞膜通透性发生变化, 细胞壁膜的完整性改变, 影响细胞活力, 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活性氧及重金属等的作用导致细胞膜的损伤可能是载重金属高硅质粉尘的一种毒性作用机制。
大肠杆菌 载铅石英粉尘 壁膜损伤 活性氧 细胞膜 Escherichia coli Lead coaled onlo Quartz dust Cell wall damage ROS Membrane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8, 38(5): 149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4
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信息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86
为了满足偏振光定位的实时性要求,设计了基于STM32的偏振光定位系统,实现了偏振方位角数据的同步采集,降低了系统数据总线的复杂程度及上位机接收数据的复杂度,同时也解决了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双解问题。首先根据偏振光定位原理设计了4个偏振方位角采集模块,用来采集天空中4个观测方向的偏振方位角,每个偏振方位角采集模块的精度可达±0.2°;其次,设计了太阳方向矢量判断模块,用来解决偏振矢量的180°二义性造成的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双解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偏振光定位系统可以得到正确的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并且适用于全天定位;在约55 min的实验中,地理经度和纬度的最大误差分别为±1°、±1.5°;偏振光定位系统满足实时性的要求,定位精度稳定,可以应用于实际定位。
大气光学 偏振光定位系统 定位 实时性 
中国激光
2018, 45(3): 0310002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