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化学教研室, 河南 新乡453003
2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广西 南宁 530000
3 东北大学 理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04
将聚甲基含氢硅氧烷(PMHS)与向列相柔性单体11-(4’-(4-乙氧基苯甲酸)苯)十一烯酸酯(M1)和胆甾相单体烯丙氧基苯甲酸胆甾醇酯(M2)接枝共聚合成了聚合物P1~P7。利用红外光谱(FTIR)、氢谱(1H NM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偏光分析(POM)、X射线衍射分析(XRD)、热失重分析(TGA)、旋光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和液晶性能。结果表明, 除聚合物P7为向列型液晶聚合物外, P1~P6为胆甾型液晶聚合物, 即向列相柔性单体M1的引入并未改变胆甾相, 而且与柔软的硅氧烷主链共同作用起到了降低玻璃化温度(P5、P6在室温即出现液晶态)、拓宽液晶区间、稳定液晶相、降低成本的作用, 有利于液晶聚合物的应用。
手性侧链液晶聚合物 胆甾相 接枝共聚 chiral side-chain liquid crystal polymer cholesteric phase graft copolymerization. 
液晶与显示
2020, 35(6): 524
杨洪宝 1,2,*李超 1,2刘凯丽 1,2陈仁军 3[ ... ]铁斌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国家平板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 210016
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第五十五研究所,南京 210016
3 总参陆航部驻上海地区军事代表室,上海 200233
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单色透射式硅基液晶微显示器,详细论述了透射式硅基液晶微显示器的整个研制工艺流程。为实现透射式结构,驱动背板芯片采用SOI CMOS工艺设计并且流片; 使用两次键合的工艺完成了驱动背板芯片硅外延层的剥离和转移,掌握了实现透明背板的关键技术; 以此透明背板为驱动基板完成了SXGA单色透射式硅基液晶微显示器的研制。
微显示器 透射式硅基液晶 集成电路外延层剥离与转移 microdisplay transitive 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 lift-off and transfer epitaxial layer of IC 
光电子技术
2015, 35(4): 217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第五十五研究所, 南京 210016
2 东南大学国家ASIC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南京 210096
设计了一款应用于硅基OLED微显示驱动芯片的Cuk型DC-DC变换器, 用于给硅基OLED的公共阴极提供负电压, 输出电压范围为0~-4 V, 可以实现动态可调。Cuk变换器采用单周期和III型补偿的混合控制方式, 使电路获得了良好的抗输入扰动性和负载调整率。该变换器使用0.35 μm CMOS工艺模型进行设计, 工作在2 MHz开关频率。仿真结果显示, 在150 mA负载跳变时, 瞬态恢复时间为24 μs, 过冲电压为33.47 mV, 同时负载调整率为0.003 mV/mA, 输出电压的纹波小于5 mV。
硅基OLED 单周期控制 Ⅲ型补偿 OLEDoS Cuk Cuk single-cycle control type Ⅲ compensation 
光电子技术
2015, 35(2): 96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东北电力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吉林 吉林 132012
2 北华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吉林 吉林 132012
3 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重点实验室, 沈阳 大连 116023
采用宽带激光熔覆技术在 AZ91HP镁合金表面制备 Al-Cu合金涂层。研究结果表明, 在不同激光功率下由于基体镁合金对熔覆材料 Al-Cu合金的稀释作用, 所制备的涂层主要由 Mg、Al、Cu三种元素所形成的晶体相组成。当激光功率为 2.5 kW时, 涂层主要由 Mg17Al12、AlMg、AlCu4组成。但随功率的增加, 基体镁元素对涂层的稀释率增大, 涂层中的 Mg金属间化合物比例逐渐增大, 当功率达到 3.5 kW时, 涂层全部由 Mg金属间化合物构成。在其他参数固定情况下, 随激光功率增加, 涂层的硬度、耐磨蚀性有所不同, 其中激光功率为 2.5 kW所制备的涂层具有最佳的硬度和耐磨蚀性。
激光功率 镁合金 Al-Cu合金涂层 组织 性能 laser power Mg alloy Al-Cu alloy coating strucuture property 
应用激光
2011, 31(2): 107
作者单位
摘要
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系, 哈尔滨 150001
研究了熔融石英的电晕极化过程,从极化熔融石英结构对称性的角度分析了其二阶非线性极化率及其二次谐波产生特性。
熔融石英 电晕极化 二次谐波 二阶非线性系数 
中国激光
1996, 23(9): 827
作者单位
摘要
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系, 哈尔滨 150001
利用香豆素乙醇溶液的高阶激发态吸收实现了由饱和吸收向反饱和吸收转化的新现象,并用速率方程理论与多能级分子模型模拟了实验结果,分析了产生这种效应的条件。
激发态吸收 饱和吸收 反饱和吸收 
中国激光
1996, 23(9): 824
作者单位
摘要
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系, 哈尔滨 150001
提出了一种通过测量单脉冲光的输入与输出波形来研究激发态非线性吸收的新方法,用这种方法研究了纳秒脉冲作用下类卟啉镉溶液与甲基橙溶液的三重激发态的非线性吸收特性,前者为反饱和吸收现象,后者是由饱和吸收转化为反饱和吸收的新现象。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模拟的正确性。
激发态 非线性吸收 瞬态特性 
光学学报
1996, 16(12): 1719
作者单位
摘要
1 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系, 哈尔滨 150006
2 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 北京 100101
用倍频YAG脉冲激光泵浦导致三重态激发态对氦氖探测激光的非线性吸收,演示了曙红Y凝胶薄片的光开关和光调制特性,并用速率方程进行动力学数值模拟,得到了与实验相符的结果.文中还讨论了提高光开关和光调制性能的途径.
曙红Y 激发态吸收 全光开关 
光学学报
1994, 14(4): 412
作者单位
摘要
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系, 哈尔滨 150006
用酞菁铜金属有机染料首次演示了基于反饱和吸收和自聚焦两种效应的光限幅器.实验和理论分析表明,这种限幅器的输入阈值功率由反饱和吸收决定,而自聚焦使限幅器的最大限幅输出功率降低,限幅效果显著增强.
反饱和吸收 自聚焦 光限幅器 
光学学报
1994, 14(1): 83
作者单位
摘要
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系, 哈尔滨 150006
研究了C60甲苯溶液对ps光脉冲的限幅效应,证明了光限幅效应是单重态激发态吸收的结果;同三重态激发态吸收光限幅效应相比,单重态激发态吸收光限幅具有限幅能量低、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实验结果与理论拟合结果基本符合。
单重态 三重态 光限幅 激发态吸收 
中国激光
1994, 21(8): 653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