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旭影 1,*许章华 1,2,3,4,5林璐 1石文春 1[ ... ]周华康 6
作者单位
摘要
1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16
2 空间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 福州 350116
3 福建省水土流失遥感监测评估与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福建 福州 350116
4 福建省资源环境监测与可持续经营利用重点实验室, 福建 三明 365004
5 福州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福建 福州 350116
6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林业局, 福建 南平 353000
虫害检测算法研究是开展虫害快速、 准确监测, 制定精准森防检疫措施的重要基础。 以毛竹叶片为研究尺度, 基于刚竹毒蛾危害下的寄主外部形态与内部生理现象总结, 选择并实测叶损量LL、 相对叶绿素含量RCC、 相对含水量RWC、 原始光谱的733.66~898.56 nm值(ρ733.66~898.56)、 一阶微分光谱的562.95~585.25 nm值(ρ′562.95~585.25)与706.18~725.41 nm值(ρ′706.18~725.41)等理化参数, 随机划分实验组(63组)和验证组(37组)并设计5次重复实验; 分别运用Fisher判别分析、 BP神经网络、 随机森林等三种方法建立刚竹毒蛾危害等级的检测模型, 从检测精度、 Kappa系数及R2等指标对模型的检测效果予以分析和比较。 结果显示, Fisher判别分析、 BP神经网络、 随机森林的检测精度分别为69.19%, 65.41%, 83.78%, Kappa系数分别为0.576 9, 0.532 4和0.778 8, R2分别为0.722 2, 0.582 6和0.870 9, 总体而言, 三种方法均具备刚竹毒蛾危害的检测能力, 随机森林的检测效果最优, Fisher判别分析次之, 再次为BP神经网络; 从分等级来看, 随机森林的检测精度亦优于Fisher判别分析与BP神经网络, 但3种方法对中度危害等级的检测精度均有所不足。 该成果可为刚竹毒蛾危害及其他病虫害检测算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并为进一步建立冠层、 遥感影像像元等尺度的虫害检测模型奠定基础。
刚竹毒蛾 毛竹叶片 Fisher判别分析 BP神经网络 随机森林 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 Moso bamboo leaves Fisher discriminant analysis BP neural networks Random forest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9, 39(3): 857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