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陕西 西安 710100
对目标进行更多属性信息的获取, 是光学传感器不断追求的目标。 偏振属性探测和传统光谱成像技术相结合的偏振光谱成像技术具有分辨“异物同谱”、 实现“目标凸显”、 “动态调节”、 “耀斑抑制”的能力, 蕴藏非常重要的应用潜力。 目前的偏振光谱成像系统存在诸多的缺点, 如结构复杂、 体积大、 通道串扰、 多维信息提取繁琐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线性渐变滤光片(LVF)和像素化偏振调制的紧凑型偏振光谱成像方法。 涉及关键技术有: 基于高光谱分辨率需求与短焦距约束, 采用双高斯结构作为初始光学结构, 并通过参数设计进行光学系统的仿真与实现; 采用LVF作为分光元件, 进行参数设计与验证, 与像素化偏振调制探测器在像面上进行耦合, 实现光谱信息与偏振信息同步获取。 基于上述技术路线进行了样机集成, 在实验室暗室对系统样机进行光学指标测试, 最终指标为: 工作波段: 430~880 nm, 空间分辨率: 0.22 mrad, 光谱分辨率为: 10 nm, 四偏振态同步获取, 系统传递函数: 0.547, 偏振探测精度: 89.4%, 光机系统总尺寸: 45 mm×45 mm×80 mm。 在室外进行推扫实验, 成像效果良好, 中心波长不同偏振态下的单色图有较明显的强度变化; 对全局图像进行多维信息提取与融合, 不同地物的特征光谱曲线有明显的波谱差异, 满足预期设计目标。 该方法突破了传统偏振光谱成像技术路线的缺点, 为偏振光谱成像多维信息获取提供了一种新型且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方法。
偏振成像光谱系统 像素偏振调制 线性渐变滤光 系统耦合 Polarization imaging spectroscopy system Pixel polarization modulation Linear Variable Filter System coupling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7): 2082
作者单位
摘要
1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2 自然资源部数字制图与国土信息应用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9
3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08
4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5 Geographical and sustainability Science,The University of lowa,lowa City,IA 52245,USA
可见近红外非成像光谱分析技术已被广泛用于土壤有机碳(SOC)含量估测, 然而该技术的使用受土壤粗糙度的影响, 对样本的前处理要求较高, 导致模型的实用性受限。 针对这一问题, 以美国爱荷华州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 使用成像及非成像光谱仪获取土壤样本研磨前后的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 采用去包络线(CR)、 吸光度变换(AB)、 S-G平滑(SG)、 标准正态变换(SNV)、 多元散射校正(MSC)5种光谱预处理手段, 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支持向量回归(SVR)算法构建并对比土壤SOC光谱估算模型, 探究利用成像光谱数据估测高粗糙度样本SOC含量的可行性。 实验结果表明, 使用成像光谱数据能够实现高粗糙度样本的SOC含量估算, 而使用非成像光谱数据则无法估算高粗糙度样本的SOC含量; 基于成像光谱数据建立的高粗糙度SOC最优PLSR估算模型R2能够达到0.739以及最优SVR估算模型R2为0.712, 而基于非成像光谱数据建立的高粗糙度SOC最优PLSR和SVR估算模型R2仅仅分别为0.344和0.311。 基于AB, SG, SNV和MSC这4种预处理手段之后的成像光谱数据建立的土壤样本研磨前的PLSR模型性能优于样本研磨之后建立的PLSR模型, 而SVR模型性能正好相反。 而对于非成像光谱数据来说, 土壤样本研磨后建立PLSR和SVR模型精度总是强于样本研磨前建立的模型精度。 对于这两种光谱数据和两个估算模型而言, 不同的光谱预处理方法提高模型估算精度的能力不同。 土壤样本研磨前后, 基于成像光谱数据建立的PLSR和SVR模型性能均优于非成像光谱数据所构建的模型。 成像光谱技术能够增强高粗糙度土壤样本可见近红外光谱与SOC的相关性, 从而提高模型估算精度; 能够克服土壤粗糙度的影响; 为野外大尺度估测SOC含量提供了新的手段。
成像光谱技术 土壤粗糙度 可见近红外光谱 光谱预处理 土壤有机碳 Imaging spectroscopy Soil roughness Visible and near-infrared spectra Spectra pre-processing Soil organic carbo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2, 42(9): 2788
杨斌 1,*王斌 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上海 201620
2 复旦大学电磁波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433

低空间分辨率和物质异质性等因素造成的图像混合像元问题,使像元级的数据处理和应用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光谱解混提取亚像元尺度上的端元和丰度信息,为现实应用的数据精细化定量分析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介绍了近些年光谱解混理论方法和应用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线性与非线性混合模型作用,以及几何、正则优化和统计机器学习原理框架下的方法研究成果。此外,分析了光谱解混对分类等其他技术性能的改善作用以及该技术解决从遥感到医学等室内级应用问题的理论和实际价值。最后,总结了光谱解混技术与应用研究中的不足和构建二者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图像处理 成像光谱 混合像元 光谱解混 遥感应用 光谱分析与物质识别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1, 58(16): 1600004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植物非生物胁迫是指对植物产生不利影响的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胁迫威胁植物发芽、 生长、 发育和繁殖, 是阻碍农作物高效栽培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植物胁迫精准管理和抗逆植物育种是缓解和解决非生物胁迫的有效途径, 其中植物表型分析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但是传统滞后的如人工、 破坏式表型测量方法很难满足高通量表型分析的需求, 制约着植物非生物逆境治理的精度和现代植物育种的效率。 高通量植物表型分析技术旨在实现植物复杂性状的快速、 自动、 无损地获取与分析, 能实时原位监测植物受胁迫状态与程度, 指导胁迫治理措施和资源精准投入, 可以为优良抗逆植物品种高通量筛选鉴定提供解决方案、 能为植物抗逆基因解析与定位、 植物遗传变异分析等提供大数据支撑。 由于成像光谱技术能够实时、 非接触、 高效地测量植物结构形态、 生理生化等多样化的表型, 在高通量植物表型分析中表现出良好的潜力, 近年来在植物精准种植和现代植物育种中得到广泛研究与应用。 主要阐述可见光成像(RGB Imaging)、 多光谱成像(MSI)、 高光谱成像(HSI)、 叶绿素荧光成像(ChlFI)、 多光谱荧光成像(MFI)、 热红外成像(TIRI)高通量表型分析技术在植物非生物胁迫表型分析中的研究进展以及评估分析其发展趋势; 首先简单介绍了不同成像光谱的技术特点以及在植物表型分析中的应用差异和高通量分析流程; 其次总结了近年来基于成像光谱技术高通量分析植物非生物胁迫表型的部分研究和应用, 介绍范围从植物胁迫监测、 抗逆植物品种筛选鉴定、 植物遗传分析3个方面出发, 主要涉及植物干旱、 温度、 盐害、 养分胁迫以及其他非生物逆境。 最后探讨了上述成像光谱技术在植物非生物胁迫表型高通量分析的机遇和其面临的挑战。
成像光谱 非生物胁迫 高通量表型分析 精准管理 植物育种 Imaging spectroscopy Abiotic stress High-throughput plant phenotyping Precision farming Plant breeding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 40(11): 3365
作者单位
摘要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也是全球土壤碳的重要存在形式, 快速估算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变化是保障粮食安全与评估气候变化的前提与基础。 传统的土壤有机质测定方法存在周期长、 成本高、 有污染物排放等不足。 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 土壤反射光谱技术可以成功实现土壤有机质估算, 具有时间短、 成本低、 无污染、 无破坏等特点。 但反射光谱技术仅能估算点状土壤样品有机质含量, 要实现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制图还必须借助空间插值技术。 成像光谱技术(也称为高光谱成像技术)为每个像元采集一条光谱曲线, 实现了图谱合一, 为土壤有机质空间制图提供了技术基础。 目前利用成像光谱开展土壤有机质制图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利用室内可见-短近红外波段的成像光谱数据建立土壤有机质光谱指数可以探讨土壤有机质成像光谱估算的机理, 从而为土壤有机质遥感制图奠定理论基础。 建立600 nm“弓曲差”光谱指数并分析其与土壤有机质的相关关系, 通过1 000次随机划分数据集、 建立“弓曲差”非线性回归与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并对比结果精度, 探讨成像光谱数据估算土壤有机质的可行性。 结果表明, 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 变化范围较大, “弓曲差”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的对数关系; 对数函数可以较好实现土壤有机质的建模与预测, 拟合结果稳定性较好, 精度优于偏最小二乘回归。 原因可能是由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所使用的全部光谱数据中包含了部分与有机质无关的信息, 影响了偏最小二乘回归结果精度。 所以, 使用三个波段光谱信息建立的光谱指数“弓曲差”可以用于成像光谱数据的有机质制图, 从而为未来开展土壤有机质卫星遥感制图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成像光谱 土壤有机质 偏最小二乘回归 弓曲差 Imaging spectroscopy Soil organic matter (SOM) 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PLSR) Deviation of arch (DOA)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 40(10): 3277
作者单位
摘要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长春 130114
目标实时探测是红外成像光谱系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为了同时保障系统数据处理速度与光谱复现精度, 研究了一种高速光谱反演系统。该系统由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芯片实现, 对干涉条纹图像进行非均匀性校正、加窗切趾, 从而抑制干涉条纹数据中的直流噪声及杂散噪声; 再经快速傅里叶变换、相位校正、光谱标定最终获得光谱分布。结果表明, 本算法对杂散噪声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 非均匀性系数由11.23%降低至1.05%; 对光谱的反演实验中本系统获得的光谱分布形态与MATLAB结果基本一致, 且在光谱细节部分的准确度更好一些; 系统采用流水线工作方式缩短了数据处理周期, 并且基于FPGA芯片的开发模块具有更强的兼容性。该系统具有处理速度快、体积小、稳定性高、兼容性强等优点, 在红外目标实时探测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图像处理 红外成像光谱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非均匀性校正 实时处理 image processing infrared imaging spectroscopy 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 non-uniformity correction real-time processing 
激光技术
2019, 43(6): 763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测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44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4
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4
4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土壤剖面是土壤发生学研究的核心, 但过去几十年以来研究土壤剖面的技术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成像光谱技术可以提供高空间、 高光谱分辨率的土壤剖面数据, 能够弥补反射光谱技术采样深度间隔较大的不足, 用于定量研究土壤属性连续深度变化。 以室内采集的土壤剖面成像光谱数据为研究对象, 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进行光谱数据主成分分类, 探讨成像光谱数据用于剖面发生层划分的可行性并分析影响因素。 研究中首先定性分析各发生层平均光谱曲线形态特征, 然后通过分析剖面光谱数据主成分深度变化特征及其散点分布情况, 探讨其用于剖面发生层划分的可行性; 最后进行1 000次随机划分数据集并建模、 预测以减小误差, 定量证明成像光谱数据用于土壤发生层划分的可行性, 并通过样本分类错误频率来分析影响分类精度的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 受成土过程影响剖面内各发生层平均光谱曲线特征存在差异。 成像光谱数据的主成分可以定量呈现土壤剖面深度方向上属性的连续变化及样本散点分布的集聚特征, 能较好反映发生层之间的差异性, 可以用于发生层划分。 建模预测结果表明发生层的预测精度平均值达到93.08%。 同时发现, 光谱主成分分布相似区域的样本及位于发生层过渡区域的样本分类错误率较高。 该研究为利用成像光谱技术进行土壤剖面发生层划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下一步进行剖面发生层制图奠定了技术基础。
土壤剖面 发生层 成像光谱 支持向量机(SVM) Soil profile Horizon Imaging spectroscopy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9, 39(3): 88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西 太原 030051
2 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51
静态干涉系统具有稳定性好、 抗干扰能力强的优势, 但其缺点是光谱分辨率低并且光谱测试范围不易调整。 针对静态干涉型成像光谱系统光谱分辨率低且不可调等问题, 设计了一种新型静态成像光谱系统。 系统由光束整形模块、 新型静态干涉调制模块以及成像模块构成。 光束整形模块将入射光缩束并整形为平行光, 进而保证入射干涉具后可以获得较好的干涉效果; 新型静态干涉调制模块对入射光进行相干处理。 在双折射干涉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在不改变原有静态干涉具尺寸的基础上提高了系统的光谱分辨率, 并实现了光谱分辨率的静态调制; 成像模块完成对目标区域二维可见光图像的采集。 系统核心部件由两组光轴相互正交的Wollaston棱镜作为分光器件, 在两棱镜间放置电光调制模块, 实现光程的静态扫描。 分析了新型静态成像光谱系统的工作原理, 给出了入射角、 折射角等主要参数的函数表达式, 并构建了系统的数据模型。 通过绘制系统光线追迹图的方式, 得到了该系统横向剪切量的函数方程, 并对影响横向剪切量的各个参数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通过仿真计算了改变结构角、 晶体厚度以及调制度等参数对横向剪切量的影响程度, 并定量计算了两个参数对系统光谱分辨率的影响程度。 由仿真分析结果可知, 增大结构角与加宽调制晶体厚度都可以为系统提供更大的光程差。 故通过电光调制的方式实现横向剪切量的静态扫描是可行的, 可以实现静态光谱图像的获取。 在实验中对660 nm激光进行了测试。 新型静态干涉模块采用孔径20 mm×20 mm, 厚度10 mm的两块光轴相反的Wollaston棱镜与厚度10 mm的电光调制晶体构成。 当调制度分别是0.000 2和0.000 6时, 成像模块采集得到干涉条纹具有明显差异。 当调制度增大时, 其干涉条纹密度增大, 说明采用越大的调制度, 系统对应的光谱静态扫描能力越强, 对光谱分辨率的控制越好。 由此可见, 本静态成像光谱系统在控制电光晶体调制度的条件下具有光谱分辨率可调的特性, 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
成像光谱系统 横向剪切量 电光调制 光谱分辨率 Imaging spectroscopy system Lateral shear Electro-optical modulation Spectral resolutio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8, 38(9): 2971
相里斌 1,2,*吕群波 1,2,3刘扬阳 1,2,3孙建颖 1,2[ ... ]李伟艳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北京 100094
2 中国科学院计算光学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4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4 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 北京 100101
计算光谱成像技术具有高通量、 快照成像等优点, 但快照成像采样数据量不足, 导致利用压缩感知方法重构图谱精度很低。 通过对计算光谱成像技术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研究, 提出一种新型的连续推扫计算光谱成像技术, 利用正交循环编码孔径代替传统的随机编码孔径, 通过逐行扫描方式及正交变换可完整重构图谱数据。 仿真和实际成像结果表明, 连续推扫计算光谱成像技术可消除图谱混叠影响, 理论上可完全重构图谱信息, 重构图谱精度明显优于传统的计算光谱成像技术。 相比国际上提出的多次曝光计算光谱成像技术, 连续推扫计算光谱成像技术不需要改变编码孔径与探测器间的相对位置, 也不需要凝视成像, 系统中没有活动元件, 稳定性高, 适用于常规航空航天遥感推扫成像。
计算成像 光谱成像 信息重构 Computational imaging Imaging spectroscopy Information reconstructio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8, 38(4): 1256
李世伟 1,2,*王召巴 1,2张瑞 1,2王志斌 1,2,3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51
2 中北大学山西省光电信息与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西 太原 030051
3 中北大学理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51
弹光调制干涉信号范围为百赫兹到数十吉赫兹之间, 而由于探测器阵列无法对该等级频率实现有效响应, 因此, 该情况使弹光调制器在光谱成像工作中受到限制。 为了解决该问题, 发展了一种使用两块具有相近谐振频率的PEM, 并基于该频率差进行光信号调制的方法。 该方法将两个弹光调制器分别工作在数值略有差异的频率f1和f2上, 被测光通过双弹光调制器实现差频调制, 因此干涉信号中产生载有被测光的低频调制分量, 低频调制频率是以δi(σ,t)=δ0i(σ)sin(ωit)为基频的一系列倍频信号, 该低频调制信号使用普通探测器即可实现探测, 再将直流和高频信号滤波后, 仅对调制信号后的低频成分进行对应的运算即可得到被测光谱。 由于该频率差比所使用PEM的谐振频率低2至3个数量级, 因此, 该方法可使探测器获得更多的响应时间, 而且由于该方法并不需要所使用的两块PEM具有严格一致的谐振频率和相同的光程差, 降低了系统本身的设计难度。
光谱测量 弹光调制 差频调制 成像光谱仪 Spectral measurement PEM Difference frequency modulation Imaging spectroscopy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7, 37(9): 2966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