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 安徽 合肥 230071
2 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71
通过对长三角城市群 2018 年臭氧和气象数据的监测与分析, 研究了该区域臭氧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 (1) 长三角区域臭氧污染呈现春夏高、秋冬低的季节变化特征, 内陆城市臭氧污染较沿海城市严重; (2)长三角区域内陆城市超标污染主要发生在夏季, 而沿海城市主要集中在春季, 且内陆城市臭氧超标天数较沿海城市高; (3) 臭氧日变化与能见度、风速、温度呈正相关, 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 且当温度 > 20°c, 相对湿度在 20%~60% 之间, 风速达到 1.2~3.6 m·s-1 时, 易发生高浓度臭氧污染情况。该研究成果对长三角区域臭氧联防联控具有指导意义。
臭氧 时空分布 气象因素 长三角 ozon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meteorological factors Yangtze River Delta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21, 16(6): 483
作者单位
摘要
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上海200234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位于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的交界处,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探究示范区自2008年以来的土地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结合2008年的Landsat-5 TM光学影像和双极化PALSAR数据以及2020年的Sentinel-2 MSI多光谱光学影像和双极化PALSAR-2数据,采用局部气候分区(Local Climate Zone,LCZ)分类体系以及随机森林分类方法分别对2008年与2020年示范区进行了土地覆被分类。结果表明,2008~2020年,示范区的建设用地面积显著增加。其中,开阔高层建筑的增幅最为明显,从2008年的12.23 km2增加到2020年的361.26 km2;而低矮植被面积大量减少,从2008年的535.92 km2锐减到2020年的197.26 km2;茂密树木、灌木和矮树均有所减少。土地覆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为城市扩张、棚户区改造、人口增长以及产业结构优化。本文不仅可为城市化进程中城郊的土地覆被变化研究提供参考,而且还可为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以及长三角一体化提供决策依据。
土地覆被变化 长三角 局部气候分区 随机森林 合成孔径雷达 land cover change Yangtze River Delta local climate zone random forest SAR 
红外
2021, 42(6): 34
作者单位
摘要
宁波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快速准确地掌握降水的时空分布,对于区域气候、水文和生态环境等至关重要。以长江三角洲为研究区域,获取FY 卫星影像光谱特征,对其进行特征分析并结合地面实况降水观测数据,获得卫星降水模拟参数的特征集,利用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优越的非线性回归性能,提出一种自适应、自学习的降水估计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卫星云图适用于阐释云的降水机理,将其与SVM 结合,可以很好地表达长江三角洲区域降水与云图特征间的非线性关系。此方法得到的降水估计量与地面实测降水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85,表明本文方法可对该地区的降水估计发挥作用。
长江三角洲 降水估算 FY 卫星 卫星遥感 Yangtze river delta precipitation estimation FY satellite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SVM SVM 
光电工程
2015, 42(12): 0089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