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 102413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天体物理研究组在HI-13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建成了我国首条低能放射性次级束流线,产生了从6He到22Na等11种放射性核束,利用这些放射性束流通过测量逆运动学转移反应开展了一系列核天体物理重要反应的研究,另外还通过厚靶实验方法和电荷交换反应开展了天体物理相关重要核结构信息的研究。在串列加速器Q3D磁谱仪上,利用稳定束测量了许多单核子转移和α基团转移的角分布,基于渐进归一化系数(Asymptotic Normalization Coefficient,ANC)或谱因子方法得到了一系列天体物理关键反应的天体物理S因子和反应率,为元素丰度、天体模型等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实验依据。
核天体物理 次级束流线 Q3D磁谱仪 天体物理S因子 Nuclear astrophysics Radioactive ion beam line Q3D magnetic spectrometer Astrophysical S-factor 
核技术
2023, 46(8): 080002
作者单位
摘要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成都 610225
为开展磁约束堆芯燃烧等离子体物理实验, 正在建造的HL-2M装置拟建造3条5 MW的中性束注入加热束线。简要概述了HL-2M装置NBI加热系统的总体规划, 第1条5MW-NBI加热束线的设计, 离子源调试实验, 注入器核心部件的安装和测试结果。通过调试, 目前单个离子源引出束流达到36 A, 加速电压75 kV, 离子束功率达到2.4 MW, 脉冲宽度3 s。通过测试发现:注入器的4条离子束汇聚角误差小于±0.1°, 残留离子偏转磁体的磁场测试值与模拟计算值偏差小于±5%, 注入器静态真空值达到1.0×10-3 Pa。注入器采用大型非标低温泵, 低温泵的抽速达到2.40×106 L/s。第1条5MW-NBI加热束线的试装和测试结果表明, 该束线能够满足HL-2M装置NBI加热的技术要求。
NBI加热束线 注入器 离子源 低温泵 NBI heating beam-line injector ion source cryopump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8, 30(10): 106001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2413
为满足放射性核素生产及科研的需求,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设计了一台可加速H-与D-离子,双向剥离引出最高能量为70 MeV的质子束或者35 MeV的D束的紧凑型回旋加速器及配套束流输运系统。设计要求靶上束斑直径40 mm,均匀度好于95%,靶后180 mm范围内束流包络变化小于±1%以提高放射性核素的生产效率、延长靶的使用寿命。为此设计了旋转扫描磁铁,利用周期旋转的垂直于束流方向的二极场使束流在靶上进行扫描以达到均匀化。在考虑了光学匹配过程中引出区主磁铁的边缘场以及引出开关磁铁带来的色散效应的基础上研究了粒子在靶上的分布,并使束流在靶上成腰。
束流线 高均匀度束斑 旋转扫描磁铁 靶上粒子分布 beam line high uniform beam spot wobbling magnet particle distribution on the target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3, 25(11): 3013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 230029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合肥 230027
描述了基于CCD摄像的同步辐射光束线光斑位置监测系统.在光束线运行中实时监测光斑与入射狭缝的相对位置.已在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多条光束线安装.对光斑位置及其角度监测的准确度分别达到10.53μm、2.3μrad,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在线监测到同步辐射光斑的垂直抖动0.37mm、扭转角度83μrad.说明此时电子束流不稳定,偏离了预计的轨道.同时,为同步辐射光束线的调试和电子束流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光斑位置监测 光束线 同步辐射 Photon beam position monitoring Beam line Synchrotron radiation 
光子学报
2006, 35(3): 0447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