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歌 1,2张恒康 3付星 1,2,**柳强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4
2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光子测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4
3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北京 100190
散射介质会破坏光束的光波前分布和能量输送,限制了强散射环境下光镊、荧光成像、光通信等技术的应用。波前整形技术通过优化入射波前,重新规划散射介质内的光传输路径,实现了在散射介质内部或透过散射介质的光聚焦,从而克服了散射介质的限制,将散射光重新利用,使得散射介质成为一个类似透镜的光学元件,也被称为“浑浊透镜”。目前主要有依赖反馈调控的迭代优化方法、建立输入-输出联系的传输矩阵方法和利用光路可逆原理的相位共轭方法三类技术路线。本文从技术原理、应用背景以及重要进展等方面梳理了基于波前整形技术的散射介质聚焦的研究进展,并对比展望了三类技术在应用中的发展前景。
散射介质 波前整形 光聚焦 迭代优化 传输矩阵 光学相位共轭 
光学学报
2024, 44(10): 1026013
Author Affiliations
Abstract
1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Networks, Shanghai, China
2 Shanghai Research Center for Quantum Sciences, Shanghai, China
3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Light Manipulations and Applications, Jinan, China
Scattering of waves, e.g., light, due to medium inhomogeneity is ubiquitous in physics and is considered detrimental for many applications. Wavefront shaping technology is a powerful tool to defeat scattering and focus light through inhomogeneous media, which is vital for optical imaging, communication, therapy, etc. Wavefront shaping based on the scattering matrix (SM) is extremely useful in handling dynamic processes in the linear regime. Howev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ch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light in nonlinear media is still a challenge and has been unexplored until now. We report a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SM of nonlinear scattering media with second-order nonlinearity. We experimentally demonstrate its feasibility in wavefront control and realize focusing of nonlinear signals through strongly scattering quadratic media. Moreover, we show that statistical properties of this SM still follow the random matrix theory. The scattering-matrix approach of nonlinear scattering medium opens a path toward nonlinear signal recovery, nonlinear imaging, microscopic object tracking, and complex environment quant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cattering matrix wavefront shaping nonlinear scattering medium nonlinear signal manipulation 
Advanced Photonics
2023, 5(4): 046010
作者单位
摘要
华侨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建省光传输与变换重点实验室,厦门 361021
提出一种通用式突变算子用于增强反馈式波前整形系统的调控效率,进而实现激光透过散射介质后的高效聚焦。为验证该突变算子提高聚焦效率的有效性,在经典优化算法,包括遗传算法、粒子种群算法、蚁群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等四种算法的基础上引入突变算子,以优化结束后的增强因子和达到最高增强因子时的迭代周期数来表征聚焦效率。经过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该突变算子的引入使得四种经典优化算法的聚焦效率均得到大幅提升,增强因子提升了25%以上,同时迭代周期数减少了63%以上。当增加调控单元数量时,突变算子的高效性将更为显著。为进一步验证该突变算子的通用性,对二元振幅型调制以及多点聚焦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突变算子有效增强了聚焦效率。该研究为反馈式波前整形的多种经典算法与多种调控方式提供了更高效的聚焦策略,实现了散射介质后更快更强的光斑聚焦,在光捕获、光遗传学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光场调控 波前整形 优化算法 散射介质 Optical modulation Wavefront shaping Optimization algorithm Scattering medium 
光子学报
2023, 52(6): 0629002
作者单位
摘要
福州大学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福州 350108
针对波前整形的背景噪声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抑制背景噪声的算法。首先搭建闭环波前整形聚焦系统,并基于传统遗传算法进行聚焦实验以验证系统的有效性。然后从增强信噪比的目的出发,提出与以往的多目标优化遗传算法不同的迭代方法,即采用增强倍数而不是绝对强度的判别式来评估目标点的聚焦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遗传算法将显著噪点亮斑的面积减少了70.4%,聚焦光斑的圆度由0.83提升到0.93。基于实验结果提出背景平均光强与调控面积之间的量化关联模型,并通过量化关联模型对统计实验数据进行拟合,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实现对聚焦后背景噪声的定量表述。
光场调控 波前整形 反馈优化算法 散射介质 光聚焦 背景噪声 Light field modulation Wavefront shaping Feedback optimization algorithm Scattering medium Optical focusing Background noise 
光子学报
2023, 52(1): 0129001
作者单位
摘要
汕头大学 理学院 物理系,广东 汕头 515063
散斑(自)相关和波前调制等成像技术是克服非均匀介质散射影响的高效并重要的光学成像手段。而该类技术依赖于光学记忆效应,因此视场有限且动态介质会退化其成像质量。浴帘效应是一种常见且不受散射介质动态变化和视场限制的效应。近年来,随着多种计算成像技术的发展,浴帘效应也被融合到其他克服散射的成像恢复技术中并应用于不同散射成像场合,已经展现出相较传统散射成像技术的独特优势。文中概括浴帘效应的物理模型演变,从调制传递函数出发,综述光学厚度、孔径大小等因素对浴帘效应的影响,介绍浴帘效应和傅里叶域浴帘效应在散射成像领域的应用。讨论傅里叶域浴帘效应与其他基于相位迭代算法成像技术的区别与联系,展望其与其他计算成像技术结合的可能。
浴帘效应 散射成像 光学记忆效应 动态散射介质 shower-curtain effect scattering imaging memory effect dynamic scattering medium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2, 51(8): 20220299
甘雨 1,2刘红林 1,2,*高敬敬 1,2宋纯元 1,2[ ... ]韩申生 1,2,3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800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杭州高等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4
利用相位恢复算法可以从光纤近端的光强分布求解光纤远端的场强分布。光纤的响应可以用传输矩阵描述。实验上则是在不同的输入情况下对输出端的光强分布进行足够数量的采样来测量传输矩阵。显然,采样点的位置分布,包括采样点数目和间隔,影响着传输矩阵的测量,而相位恢复算法的精度和效率与传输矩阵有关。文中提出采样间隔应该大于出射散斑大小,以满足传输矩阵不同行的统计独立性,在保证图像重建质量的条件下减少采样点数,提高重建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当采样间隔小于散斑大小时,相同的图像重建质量下,随着采样间隔的增大,光场重建所需的采样点数量明显下降。当采样间隔大于散斑时,所需的采样点数量变化缓慢,约为输入图像像素数量的3.5倍。采样间隔固定时,随着采样点数的增加,相位恢复算法消耗的时间先减小后增大,因此存在一个最佳的采样间隔与采样点数。
散射介质成像 多模光纤 相位恢复 scattering medium imaging multimode fiber phase retrieval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2, 51(8): 2022007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华侨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建省光传输与变换重点实验室,福建 厦门 361021
2 闽南师范大学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不同于毛玻璃等固态散射介质静止不变的特点,浑浊介质对光束的散射作用同时体现在空间及时间上,当浑浊介质动态变化时,大多数的传统散射成像方法失效。针对以上问题,文中采用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恢复散斑图像的方法,研究了浑浊介质中,不同散射介质及散射介质浓度不同的条件下,神经网络的图像恢复效果,并利用不同浓度散射介质获得的散斑图像混合训练测试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散射介质及散射介质浓度不同的条件下,该网络均能够根据散斑图像获得较高保真度的恢复图像,且在不同浓度散射介质的散斑图像混合训练的情况下,网络泛化能力及鲁棒性强。
图像恢复 散射介质 散射成像 深度学习 image reconstruction scattering medium scattering imaging deep learning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2, 51(8): 20220215
雷腾 1,2,3王世勇 1,2,3马一哲 1,2,3李争 1,2,3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3 中国科学院红外探测与成像技术实验室,上海
提高光电成像系统的抗散射介质干扰能力一直是光学中极具挑战的重要课题。在散射介质中,由于小颗粒的散射和吸收效应以及由此产生的强度或偏振特性的不均匀分布,往往会严重降低图像质量。基于大气光的偏振特性,使用偏振探测可以估计大气散射的强度、水平及透射率,将目标信号与干扰信号分离,以实现高质量成像。首先阐述基于偏振的去散射原理以及偏振信息的作用距离分析,随后介绍基于该原理的各类偏振成像系统的应用的最新进展,如基于偏振差分、斯托克斯矢量以及穆勒矩阵的偏振成像系统。最后对散射介质条件下的偏振成像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偏振成像 散射介质 图像恢复 polarization imaging scattering medium image restoration 
光电技术应用
2022, 37(5): 70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西安 710119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为了透过散射介质恢复隐藏环境中物体的信息,搭建双光束干涉全息成像系统,通过旋转毛玻璃实现散斑平均,在相机获得干涉散斑图像后,只需要对其进行傅里叶变换即可对隐藏在散射介质后的物体进行信息重建。通过引入第二个静置的散射介质扩展了该方法的应用场景。实验结果表明,毛玻璃旋转速度越快,达到最高峰值信噪比所需要的相机曝光时间越短。该方法利用统计平均和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结构简单、重建速度快,且不需要相位校正和复杂的图像处理、目标扫描、波前整形等。
散射介质成像 数字全息 统计平均 毛玻璃 峰值信噪比 Scattering medium Digital holography Statistical average Ground glass Peak signal-to-Noise ratio 
光子学报
2022, 51(6): 0609001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安工业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散射介质内目标探测和成像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但目前的探测方法仍存在外部激发光的使用效率低或者聚焦位置不确定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利用区域方差反馈的波前整形技术实现散射介质内非侵入式深度可选择聚焦。该技术利用目标散斑的区域方差作为波前整形的反馈信号,通过空间光调制器对输入波前进行相位调制,使散射介质内的激发散斑聚焦到单个目标点上。结果表明,区域方差的波前整形算法不仅能够实现散射介质内目标的深度聚焦,还可根据区域选择将外部输入激光聚焦在确定的目标位置上。这种可选择聚焦技术为生物组织内多目标成像提供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散射 区域方差 深度聚焦 非侵入式 散射介质 波前整形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2, 59(10): 1029001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