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功能材料研究所, 北京
烟幕作为提高己方防护能力的重要无源干扰手段, 其作用效能与相对湿度(RH)密切相关。基于湿度可控的烟幕箱实验系统, 测定了不同RH下烟幕材料对3~5 μm和8~14 μm红外的衰减率、沉降速度、质量消光系数, 揭示了RH对石墨超细粉体的红外干扰特性的影响规律。在RH较低时, 石墨超细粉体烟幕表现出更高的红外衰减率, 且红外衰减率随时间减小更慢; 随着RH的增大, 石墨烟幕颗粒的沉降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在RH为50%时沉降速率达到峰值1.04×10-3 m·s-1; 实验测得的石墨超细粉体烟幕的质量消光系数随着RH增大总体表现出下降的趋势, RH为28%时3~5 μm、8~14 μm的质量消光系数分别为2.12 m2·g-1、1.41 m2·g-1, 与RH为70%时的相应数值相比分别提高了11.12%和10.05%。
相对湿度 烟幕 红外 超细粉体 光电对抗 
光电技术应用
2022, 28(6): 63
作者单位
摘要
陆军工程大学 军械士官学校,湖北 武汉 430075
激光是对抗光电侦察的有效方式。为了提高损伤效能,探索了复合激光损伤光电探测器的新思路。分别开展了波长1064 nm和532 nm、脉宽10 ns的激光及其双波长复合激光,以及波长1064 nm、脉宽0.4 ms和10 ns激光及其双脉宽复合激光对CMOS图像传感器的损伤效能实验。结果表明,双波长复合激光对CMOS造成严重损伤时的基频光能量是单独1064 nm激光的77.8%,是单独532 nm激光的62.5%;双脉宽复合激光损伤时,脉宽0.4 ms激光的能量密度降低为单独作用时的1.7%,脉宽10 ns激光的能量密度降低为单独作用时的76.4%。这一发现为多制式复合激光高效光电对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光电对抗 复合激光 损伤效能 对比实验 opto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 composite laser damage effectiveness contrast experiment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2, 51(7): 20210537
作者单位
摘要
1 国防科技大学,合肥 230000
2 中国人民解放军31649部队, 广东 汕尾 516000
3 陆军通信训练基地, 河北 张家口 075000
首先分析了影响光电对抗弹药消耗的因素, 然后根据这些因素计算了光电对抗弹药在作战中承担的任务量, 结合弹药的单次任务消耗量, 建立了光电对抗弹药消耗量的计算模型, 最后结合一次具体的实例给出了模型的计算使用方法。计算结果表明, 给出的光电对抗弹药消耗量计算模型表述清晰, 计算简便, 可为评估光电对抗行动中的弹药保障提供参考, 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光电对抗 弹药消耗 计算模型 electro-optical countermeasure ammunition consumption computational model  
电光与控制
2022, 29(6): 47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理工大学 分析测试中心,北京 100081
2 陆军防化学院,北京 102205
3 北京理工大学 机电学院,北京 100081
为了实现抗红外烟幕高效环保的要求,同时实现质轻、宽波段吸波性能,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炭基-锰锌铁氧体/镍锌铁氧体/钴锌铁氧体复合材料的前驱体,并在500~900 ℃的温度区间进行焙烧得到了炭基/锌掺杂铁磁体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方法,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物相和形貌。根据朗伯比尔定律,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的KBr压片法测试并计算了各材料在2.5~25 μm区间的红外消光系数,并且研究了焙烧温度对材料消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炭基/锌掺杂铁氧体前驱体焙烧后生成的炭基/锌掺杂铁磁体复合材料的红外消光性能均有所增强,经过700 ℃焙烧后的炭/钴锌铁磁体红外消光系数最大,为0.25 m2/g,具有较好的红外消光性能。
光电对抗 红外烟幕 炭复合材料 铁磁体 消光系数 electro-optical countermeasure infrared smoke carbon composites ferromagnet extinction coefficient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2, 51(4): 20210378
作者单位
摘要
陆军工程大学军械士官学校 光电火控系,湖北 武汉 430075
光电被动定位系统隐蔽性好,有利于提高复杂电磁环境中对抗作战的效能。建立基于CCD的双站被动定位系统模型,为提高测算精度,依据最小二乘法原理推导出静止目标坐标的求解方法。基于大气消光系数、目标背景亮度系数、CCD成像设备参数建立CCD侦察模型。以目标探测概率大于10%为标准,确定单个CCD的作用距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CCD双站定位范围随双站间距的变化关系。在有效定位范围内抽取批量目标样本,计算双站定位误差,分析误差的均值和标准差随双站间距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对于确定的天气条件及CCD成像设备,当双站间距超过一定距离后,定位范围将逐步减小;定位误差及误差离散程度随着双站间距的增加先变小后变大。分析结果对于优化CCD设备参数、合理配置观测站位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被动定位 CCD传感器 光电对抗 作用距离 passive location CCD sensor photo-electric countermeasure operating distance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2, 51(3): 20210148
作者单位
摘要
河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先进激光技术研究中心, 天津
在**对抗中, 侦察探测系统与制导**通常由图像传感器成像实现精准控制。近年来, 如何利用高能激光**对敌方传摘感系统实施精准打击成为了研究热点。文中从具有高峰值功率的短脉冲激光器对 CCD/CMOS传感器的损伤效果着手, 提出将 SBS脉宽压缩技术获得的百皮秒激光作为光电对抗**。介绍了 SBS脉宽压缩的原理及研究进展, 并分析了百皮秒激光器在光电对抗中的应用前景。
光电对抗 受激布里渊散射 脉宽压缩 百皮秒激光 electro-optical countermeasure stimulated Brillouin scattering pulse duration compression hun. dred picosecond laser 
光电技术应用
2021, 36(5): 15
作者单位
摘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天学院,江苏南京211106
为了提高天基激光**光电跟瞄系统中快速反射镜(Fast Steering Mirror, FSM)的跟踪精度和抗干扰能力,建立了基于改进自抗扰控制器(Improved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IADRC)的FSM闭环控制系统,对系统中IADRC的参数整定方法进行研究。由于试凑法整定效率低,传统优化算法整定易陷入局部最优,本文将蜻蜓算法用于IADRC参数整定,并对蜻蜓算法的惯性因子、列队因子和聚集因子的调整方式进行了改进,且在蜻蜓算法前期引入末位淘汰策略,后期引入贪婪策略,以进一步增强算法的全局搜索和局部开发能力。最后,在考虑卫星平台振动的情况下用基于改进前后蜻蜓算法的IADRC、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IADRC、基于遗传算法的IADRC、基于试凑法的IADRC和PID控制器分别控制FSM。实验结果表明:在FSM跟踪高频正弦信号时,基于改进蜻蜓算法的IADRC控制的FSM,其跟踪误差的均方根值为7.596 μrad,与其它5种控制器相比跟踪精度明显提升,基本满足激光**领域中对FSM跟踪精度的要求。
光电对抗 激光** 快速反射镜 改进自抗扰 蜻蜓算法 参数优化 electro-optical countermeasure laser weapon fast steering mirror improved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dragonfly algorithm parameter optimization 
光学 精密工程
2021, 29(6): 13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军事代表局驻天津地区军事代表室, 天津
2 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军事代表局驻济南地区军事代表室, 山东 济南
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光电研究院, 天津
小型无人机隐身特性好、突防能力强、获取成本低廉、使用灵活多样, 可执行情报搜集和对地攻击等任务, 尤其在城市环境中, 效果远超过地面传统袭扰方式。这种非对称攻击可能对社会安全稳定、国家经济发展和**力量建设产生巨大负面影响, 小型无人机已成为维护国家利益所必须面对的新型威胁。综合分析当前小型无人机的主要特点, 结合近年小型无人机制造的典型威胁案例, 提出了未来反小型无人机光电技术的发展思路。
无人机反制 光电对抗 小型无人机 激光毁伤 anti-unmanned aerial vehicle electro-optical countermeasure small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laser destroy 
光电技术应用
2021, 36(3): 7
作者单位
摘要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 陕西 西安 710065
无人机以其机动性强、高效费比、无人化等独特优势搭载光电对抗系统应用于无人化电子战,夺取战场主动权,是目前光电对抗发展的热点。分析光电侦察告警、电子压制与干扰、光电隐身等光电对抗技术在无人机平台的应用,重点从小型化、轻型化、标准化等方面论述无人机平台光电技术发展的趋势,展望了无人机蜂群技术,以及智能化光电对抗体系在未来复杂战争环境中,发挥光电对抗作战效用的前景。
无人机 光电对抗 电子战 智能化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photoelectric countermeasure electronic warfare intellectualization 
应用光学
2021, 42(3): 377
作者单位
摘要
1 军事科学院 系统工程研究院,北京 100081
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 100192
开展了416 nm纳秒脉冲激光对CCD的损伤实验,观察到了CCD从点损伤到线损伤,再到面损伤的过程,并计算出了点损伤、线损伤和面损伤所对应的损伤能量密度阈值分别为16.7 mJ/cm2~71.9 mJ/cm2、61.0 mJ/cm2~207.8 mJ/cm2和352.6 mJ/cm2;通过对不同损伤状态CCD的损伤点表面显微图像的分析,以及不同损伤状态对应的CCD各电极之间电阻值的测量,得出不同损伤状态主要由二氧化硅绝缘层材料相变引起电阻值改变所产生;COMSOL软件仿真显示CCD各层最先产生熔融的是二氧化硅绝缘层,能量密度为420 mJ/cm2,与实验结果相接近。实验结果证明了CCD损伤机理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电荷耦合器件 光电对抗 损伤能量密度阈值 材料相变 charge coupled device photoelectric countermeasure damage energy density threshold material phase change 
应用光学
2021, 42(3): 534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