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自动化学院, 南京 210044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南京 210044
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省大气与环境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 210044
基于传输矩阵法(TMM)研究了可见光波与棱镜耦合的多层光学薄膜间的相互作用, 实现了一种由于共振隧穿导致的带通滤波器。计算得到了复合结构的透射谱线, 重点分析了棱镜间空气层厚度对滤波特性的影响。在横电(TE)波入射下, 通过优化计算得到目标颜色对应的几何参数。同反射模式下的颜色滤波器不同的是, 结构会透过一种特定的颜色并反射光谱的其余部分。优化后得到了红绿蓝(RGB)三色滤波器优化的结构参数,获得了100%高透射率的光谱输出。红色、绿色、蓝色对应的滤波器谐振波长分别为683 nm、517 nm 和 444 nm。
抑制全内反射 带通滤波器 共振隧穿 Frustrated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Band-pass filter Resonant optical tunneling 
光散射学报
2022, 34(2): 116
方宇 1,2吴晓静 3刘中法 1,2付娆 1,2[ ... ]杨勇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 天津 300350
2 天津市微尺度光学信息技术科学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350
3 南开大学人民医院转化医学研究院, 天津 300121
针对石墨烯基的折射率传感系统中存在的大量程和高测量灵敏度无法兼得且仅能实现相对折射率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内反射式的大量程绝对折射率测量方法。该方法仅通过一维线性运动,实现了大范围角度的精确调控。利用光学4f系统,保证了采样点位置不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不同入射角下的扫描测量方法的折射率测量范围理论上可以达到1~1.5168,通过对不同质量分数的氯化钙溶液的折射率进行测量,从实验上获得7.203×10 -4 RIU的测量灵敏度。
材料 全内反射 入射角扫描 绝对折射率 大量程 石墨烯 
光学学报
2022, 42(8): 08160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方民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2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6
在理论上,全内反射透镜可对所有光线进行收集,因而是远距离准直照明系统二次光学设计的首选结构。利用光学软件进行仿真和实验测试,分析了基于该类型配光元件的扩展光源准直照明系统的照明特性,包括光强分布特性、光斑照度均匀性和光通量利用率,并揭示了出射光束发散特性的决定机制。研究发现:与同口径平凸准直透镜的配光效果相比,全内反射透镜的光通量利用率提升显著,但出射光束发散角也明显增大,使得二者出射光束光强无明显差别;且由于中心折射部分和边缘全反射部分的出射光束发散角不同,故全内反射透镜的照明光斑照度均匀性明显变差。
几何光学 二次光学设计 扩展光源 准直照明 全内反射 照明特性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1, 58(21): 21080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
2 南开大学物理学院,天津 300071
为了提高光导开关的光生载流子密度,延长器件的使用寿命,降低对光源的能量需求,实现设备的小型化,基于半绝缘4H-SiC材料建立了全内反射式光导开关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全内反射发生的条件及影响光导开关吸收效率和均匀度的因素。采用ZEMAX非序列模式建立了全内反射光导开关模型,并利用光线追迹方法进行分析。设计了一种高效率全内反射光导开关光学系统,结果表明,该光学系统能在获得高吸收效率的同时保证高均匀度,吸收效率可达90.78%,吸收均匀度达到74.56%。
光学设计 全内反射 数学模型 高效率 光导开关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1, 58(11): 1122001
周彦辰 1,2郭亮 1,**陈志涛 2张志清 2,*[ ... ]许毅钦 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广东省微纳光子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006
2 广东省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651
为了有效地收集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大范围的出射光以实现光能的高效利用,设计一款基于全内反射结构的多个自由曲面准直透镜,该透镜的初始结构是根据Snell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等光学原理的算法设计而成。将该透镜的初始结构导入Creo软件中并进行360°旋转以得到3D实体模型,将其转入TracePro光学软件中进行蒙特卡洛光线追迹的模拟,在距离接收板20 m处接收到一个圆形光斑。对该透镜模型进行法矢修正,优化后的透镜经过模拟仿真,透射能力高达182 cd/lm,光束角为±1.621°。将优化后的透镜与传统的全内反射结构透镜进行对比,经验证发现优化后的透镜对窄光束的调控能力更好。
光学设计 全内反射结构 自由曲面 准直透镜 
光学学报
2021, 41(4): 0422003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部光电子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24
2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0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提出一种基于集成光波导沟槽耦合器的超紧凑折射率传感器。该结构包括入射波导、反射波导及透射波导,亚微米宽的沟槽位于入射波导与反射波导的交汇处。入射波导中的导波光在沟槽侧壁发生受抑全内反射,使得一部分光经消逝场耦合进入透射波导,另一部分光被反射进入反射波导。透射光强度取决于消逝场耦合效率,而后者依赖于沟槽填充物的折射率,这意味着这种集成光波导沟槽耦合结构可作为微纳传感器用于实时探测液体折射率或溶液浓度。以氮化铝脊型波导为例,对这种新型折射率传感器进行仿真设计和仿真验证,经过结构优化,其折射率灵敏度可达207.05 %/RIU。
集成光学 沟槽耦合器 受抑全内反射 折射率传感 
光学学报
2020, 40(24): 2413001
戴思清 1,2,3豆嘉真 1,2,3张继巍 1,2,3邸江磊 1,2,3,*赵建林 1,2,3,**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9
2 陕西省光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陕西 西安 710072
3 超常条件材料物理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陕西 西安 710072
近场是指局域在物体表面附近亚波长范围内的空间区域。倏逝波存在于近场区域,可利用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特性对位于近场区域的某些介质样品进行高分辨率成像,及对样品物性变化进行高灵敏度测量,其中,基于全内反射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近场成像与测量方法已在许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将数字全息术与这类近场测量方法相结合,可进一步有效解决自近场区域反射光波的相位分布的高精度全场动态测量问题。重点介绍基于全内反射数字全息术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全息显微术的近场成像方法与测量应用研究进展。
成像系统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全内反射 数字全息术 近场测量 
光学学报
2020, 40(1): 0111008
王涛 1,2,*韩彪 1史魁 1吴亚风 1[ ... ]孟佳成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 西安 710119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蓝绿LED通信被认为是解决水下近距离高速无线数据传输的有效手段。然而由于LED发散角较大,造成通信链路的几何损耗增加,制约了水下LED通信距离的提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内反射(TIR)透镜压缩水下LED通信阵列光源出射角的方法,将LED通信光源的出射角从130°压缩到7°;利用该光源研制发射样机,在大型水池中搭建测试系统,并对发射机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通信样机在水下传输距离为16.6 m时,最大可支持23 Mbit/s的传输速率;与未采用TIR透镜时相比,在同等速率条件下,传输距离增加9.3 m。这表明基于TIR透镜二次配光的方法,可有效减小发射机出射角,降低链路损耗,增强通信系统的传输能力。这为提升水下LED通信的传输性能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光通信 无线光通信 水下光通信 蓝绿光通信 全内反射透镜 
光学学报
2019, 39(8): 08060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北大学山西省光电信息与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西 太原 030051
2 中北大学生物医学成像与影像大数据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山西 太原 030051
多角度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层析成像技术是实现轴向超分辨的主要技术之一,其关键算法是基于交替方向乘子算法对逆问题模型求解。为进一步提高交替方向乘子算法的迭代速度及收敛性,提出将一种基于松弛因子的改进型交替方向乘子算法应用于逆问题的求解中,其核心思想是对拉格朗日函数的分解迭代过程进行过松弛求解。基于该算法,搭建了多角度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成像系统,采集不同照明角度对应的不同穿透深度的图像堆栈,利用改进型算法重构细胞微管的深度信息,给出了系统的轴向分辨率,并与传统交替方向乘子算法进行了收敛速度的对比,给出了改进型算法达到最优收敛的松弛因子的取值范围,最后通过对线粒体样品进行长时程拍摄,重构了其三维信息,并观测了其融合和裂变的连续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型交替方向乘子算法可以实现40 nm的轴向分辨率,并能在保证图像重构质量的同时,使迭代过程的收敛速度提升20%以上。
显微 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 交替方向乘子算法 轴向超分辨率 逆问题求解 
光学学报
2019, 39(2): 0218001
作者单位
摘要
浙江工业大学 理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23
随着安防产业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摄像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要求也越来越高, 对具有较大视场的全景图像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从而各种拼接算法、拼接应用应运而生。虽然现有的软件算法已经能够做到很好的效果, 但图像拼接中补光配光问题依旧突出。针对以上情况, 对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在补光下存在的照度或光强不一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并且采用全内反射(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TIR)透镜思路进行透镜二次配光设计, 使LED灯发射出来的光斑拼接后照度或光强均匀, 同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 该设计能有效避免光斑拼接后出现明显的过亮或过暗的痕迹, 使拼接效果更好, 满足摄像机全天候工作的需求。
补光 图像拼接 配光 发光二极管 全内反射透镜 supplement image splicing light distribution LED TIR lens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8, 47(8): 0826003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