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上海200092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3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东 广州510641
4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广东 广州510275
熊耳群是前寒武纪火山-沉积作用的产物, 其顶部的马家河组(玄武)安山质火山岩内发育了夹层状热水成因硅质岩。 选择熊耳群马家河组硅质岩夹层中的碧玉岩为对象, 利用偏光显微镜, XRD, Raman和EBSD等方法剖析了其微区特征。 研究结果显示: 硅质岩内石英颗粒的显微镜和EBSD照片均表现出颗粒细小、 结晶程度低和紧密堆积结构等特点, 这完全吻合热水沉积硅质岩的特征;硅质岩内粒径不同的颗粒呈条带(或薄层)状交互出现, 不同条带(或薄层)内矿物的组成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应该反映了原始物质供给的周期性变化;XRD分析结果指示硅质岩内的主要矿物为低温石英, 其晶胞参数为a=b=0.491 3 nm, c=0.540 5 nm和Z=3;EBSD照片和Raman分析结果显示硅质岩内微量的杂质矿物形成于不同阶段, 其中粘土矿物和黄铁矿呈零星分布并反映了原始沉积成因, 长英质矿物和铁镁硅酸盐矿物均来源于火山凝灰质沉积;火山凝灰质矿物的颗粒偏大并构成了硅质岩内的粗颗粒条带(或薄层), 它们与热水沉积为主的细颗粒矿物条带(或薄层)交互产出, 这反映了火山作用的周期性反复活动;后期的碳酸盐热液沉淀于硅质岩内裂隙中, 它们还导致石英颗粒边缘有序度升高。 虽然熊耳群硅质岩内的矿物种类和成因均极为复杂, 但火山物质的输入是导致熊耳群硅质岩SiO2含量偏低的根本原因并得到了硅质岩内大量火山成因矿物的证实。 在硅质岩的微组构研究中, Raman光谱分析可以有效的揭示微区上矿物的类型、 微区结构及有序度, 这些特征是反映硅质岩内部矿物形成与演化过程中微区变化的重要信息。
华北克拉通 熊耳群 硅质岩 微组构 矿物演化 North China Craton Xionger Group Chert Microfabric Mineralogical Evolutio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4, 34(12): 3333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