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合肥 230031
负离子源中性束注入(NNBI)系统是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的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开展NNBI相关的科学与工程问题研究,为未来聚变堆NNBI系统的研制与运行积累经验。加速器的束流光学特性决定着最终形成束流的发散性,进而影响着束流在加速器和束线中的传输效率,这对NNBI系统的高功率、高能量、长脉冲运行至关重要。为此,采用IBSimu离子束流模拟程序对目前CRAFT NNBI的400 keV加速器电极系统的物理设计进行束流光学特性分析与评估。目前该套电极结构的设计与ITER负离子源类似,束发散的计算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在负离子束流密度较高时(100~300 A/m2范围内),具有更小束发散角;引出距离(5~7 mm范围内)和加速距离(88~110 mm范围内)的适当增加,也呈现出束发散角下降趋势。
中性束注入 负离子源 静电加速器 束流光学 束流发散 neutral beam injection negative ion source electrostatic accelerator beam optics beamlet divergence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3, 35(11): 114001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科学院,离子束生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1
采用对静电加速器终端电压的稳定性进行控制,以提高单离子束流品质.设计了陷波器、低通放大器、带通放大器、误差放大器等信号处理电路.陷波器为双T形结构,其中心频率为50 Hz,此频率用以滤除工频干扰.带通放大器的中心频率为35 Hz,带宽为60 Hz.误差放大器输出0~10 V的控制信号,控制电晕针放电电流.测试了单离子束能谱和束斑.结果表明:静电加速器终端电压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其不稳定性小于1%,提高了单离子束束流品质.
静电加速器 终端电压稳定性 旋转伏特计 单离子束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7, 19(11): 1896
作者单位
摘要
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郑州,450052
为了使RF离子源具有良好的引出特性,测试了吸极几何参数、振荡器板压和引出电压对离子源聚焦度的影响,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在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吸极的外径D与内径d之比存在最佳值,增加D/d,有利于过聚焦的离子束恢复聚焦状态.吸极的长度为L,石英套管比吸极长l.当l/D增大时,聚焦度上升,引出束流下降.L/d之比减小时,聚焦度增大.当L/d小于4时,聚焦度增加趋势变缓.综合考虑聚焦度、引出束流和气压,D/d,l/D,L/d适宜的选择范围分别为1.6~2.1,0.7~1.1,4~7.增加振荡器功率会使离子束呈弱聚焦,而增加引出电压会使离子束呈过聚焦.振荡器功率和引出电压都存在最佳值.
静电加速器 离子源 离子束 聚焦度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6, 18(6): 1007
作者单位
摘要
1 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2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0
4 MV静电加速器由高压系统、离子源及束流系统、控制系统和气体系统四部分组成.调试中出现了离子源不起弧、加速管破裂、控制系统失灵和输电带输电能力降低等技术问题,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然后分别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变换工作流程,在每次关机前先把引出电压降为零,开机时等离子源起弧后再把引出电压升到预定值;对过渡法兰进行车加工,重新封装;对高压端的控制设备采取屏蔽措施,在输入、输出端使用TVS二极管,对控制软件进行抗干扰设计;对绝缘气体进行循环干燥等.调试出了流强为100 μA、能量在3 MeV以上的稳定质子流.
静电加速器 加速管 离子源 离子束 Electrostatic accelerator Accelerator tube Ion source Ion beam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5, 17(7): 1117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
2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
高平均功率自由电子激光研究中,电子束质量是关键.针对高平均功率自由电子激光目标参数,提出了直流高压连续波光阴极注入器,给出了注入器的束流动力学过程.为了降低输出束流横向发射度,采用特殊结构设计的静电加速腔,加速电压1MV,最大加速梯度10MV/m.用PARMELA程序进行了粒子动力学模拟,电子束束团电荷为0.5nC,束团长度10ps时,注入器输出束流归一化发射度均方根值为5.8mm*mrad.
光阴极注入器 静电加速器 高平均功率FEL 电子束发射度 Photoinjetor Electrostatic accelerator High-average-power FEL Electron beam emittance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3, 15(5): 509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