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无法正常浏览请点击这里

《光学学报》“现代光学设计与制造”专题征稿中!

  

传统光学成像系统设计中,主要通过将光学透镜面型复杂化、结构复杂化、使用特殊材料等实现像差矫正,从而实现准确聚焦与成像的功能,这使得实际光学成像系统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难以满足对现代光学系统小型化、轻量化、集成化等要求。此外,复杂面型、复杂结构的光学设计也使得光学元件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近年来,随着光学成像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精密光学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光学设计与制造技术亦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自由曲面光学、衍射光学、微纳及超表面光学等理论和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光学设计与制造领域的技术进步。光学系统中的面型构成由简单的球面向着较复杂的非球面、自由曲面、以及具有微纳结构的衍射表面、超表面的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光学系统性能和成像质量,而且可以优化系统结构,使系统具有更加灵活的空间布局,因而成为实现现代光学成像系统小型化、轻量化及集成化的最有效途径,并且对未来光学成像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为此,《光学学报》计划于2023年4月(第08期)推出“现代光学设计与制造”专题,现特向广大专家学者征集相关领域原创性学术论文(暂不接受综述性文章自由来稿),旨在反映该领域最新学术成果与研究进展,促进相关领域的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

 

征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 新型光学成像原理和系统设计

• 自由曲面光学设计、加工及检测

• 衍射光学元件设计、加工及检测

• 折衍混合光学成像系统设计、加工及检测

• 超表面光学成像系统设计与制造等

 

专题客座编辑

罗先刚

院士

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王涌天

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

赵建林

教授

西北工业大学

 

截稿日期

2022年10月31日

 

投稿方式及格式

  通过《光学学报》期刊官网“作者中心”直接进入《光学学报》投稿系统,按系统要求填写信息,上传稿件(作者留言中备注“现代光学设计与制造”专题投稿)。投稿模板及要求请参见官网作者服务或者投稿系统作者中心首页。

联系人:李瑞娟

电 话:021-69916837

邮 箱:ruijuanli@siom.ac.cn

 

专题客座编辑个人简介

 

罗先刚,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所长,微细加工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光学学会光学制造专委会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中国光学学会、美国光学学会等学会会士。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数字光学,亚波长电磁学,结构功能材料及器件,仿生光子器件及系统等。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二等奖、省部级技术发明特等奖、一等奖多项。

 


王涌天,北京理工大学杰出教授,长江、杰青,北京市混合现实与新型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国政协委员,科技部有关重点研发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副理事长等。长期在技术光学、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领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发表专著4部、SCI论文320余篇、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150余项,主持制定VR/AR领域首批国家标准5项。有关成果得到广泛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各1项,省部级和国家一级学会科技奖励10余项。

 

赵建林,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光学学会会士,陕西省教学名师。现任超常条件材料物理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陕西省光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光学学会全息与光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高速摄影与光子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系统与集成分会副理事长,《光学学报》执行主编等。主要从事光场调控、成像及信息感知方面研究。发表SCI论文4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余件,出版国家级光学教材3部。入选2020/2021年度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