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马鞍山 243002
为提高铁尾矿和脱硫灰等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 利用氢氧化钠和硫酸钙作为复合激发剂, 铁尾矿粉、脱硫灰和矿渣微粉为原料, 制备铁尾矿粉-脱硫灰胶凝材料。开展正交试验分析铁尾矿粉掺量、脱硫灰掺量、氢氧化钠掺量和硫酸钙掺量对胶凝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 并进行配合比优化。结合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 对胶凝材料3 d、7 d和28 d抗压强度影响最显著的分别是氢氧化钠掺量、铁尾矿粉掺量和硫酸钙掺量; 铁尾矿粉、脱硫灰、氢氧化钠和硫酸钙的最佳掺量分别为20%、10%、1%和9%(质量分数), 此时, 胶凝材料3 d抗压强度为4.59 MPa, 28 d抗压强度为18.44 MPa, 微观结构致密, 宏观强度最高。
胶凝材料 铁尾矿粉 脱硫灰 正交试验 抗压强度 微观分析 cementitious material iron tailings powder desulfurization ash orthogonal test compressive strength micro analysis 
硅酸盐通报
2023, 42(1): 180
徐娜娜 1,2于峰 1,2,*周振华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北京 100094
2 先进光学遥感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4
随着相机分辨率的提升,相机光机主体温度水平及温度稳定性要求随之提高,且红外相机需要将探测器制冷到较低温度。工作于地球静止轨道的红外相机所处空间热环境复杂,相机光学系统会长时间受到太阳照射,且无长期背阴面,为相机的热控设计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结合地球静止轨道空间热环境特点以及相机成像需求,采用遮光罩&热门的方式有效屏蔽外部热流的影响,将主光学系统温度控制在(20±3) ℃以内,为相机每天成像时间不少于20 h提供了温度保障;采用高效隔热技术以及高效热量排散技术将探测器控制在80 K以下,满足成像模式探测器温度需求。地面试验以及在轨飞行数据表明,相机的热控设计合理可行,为后续高轨红外相机的高精度控温提供了有力支撑。
热控设计 高精度控温 热门 红外相机 地球静止轨道 thermal design high-precision temperature control thermal cover infrared camera geosynchronous orbit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1, 50(9): 20210056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北京 100094
某透射式低温光学红外相机工作于倾斜地球同步轨道,所处空间热环境复杂多变,整个光学路径部组件属于低温光学系统,对温度梯度及温度稳定性要求较高,这对热控系统设计带来挑战。结合相机在轨成像温度需求及空间外热流特点,详细分析了相机热控设计的重点和难点,通过低温热管热量传输和辐射制冷的方式实现了低温光学系统的降温,通过高效热防护、热隔离及间接辐射控温技术实现了低温光学系统的高精度控温。热平衡试验温度数据表明:成像模式下,各光学部组件温度均满足指标要求,光学透镜温度均匀性和稳定性较高,光学透镜间最大温差小于1 K,最大温度波动小于±0.3 K,实现复杂内外热环境下光学透镜高精度控温;加热去污模式下,利用低温热管“热开关”的特点在常温下热阻增加,通过较小热控功耗实现光学透镜加热去污的需求。
低温光学 全光路 热设计 红外相机 cryogenic optical all-optical path thermal design infrared camera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1, 50(5): 20200345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北京 100094
某新型对地观测空间相机已随新技术试验星成功发射入轨。相机运行于低轨倾斜圆轨道为非太阳同步轨道,其面临的空间外热流变化非常复杂。为了保证相机在轨稳定工作,光学系统和承力结构需要具有较高的温度稳定性,低温红外探测器需要配备大功率制冷机。复杂的外热流环境和高稳定度的指标要求给热控系统的设计研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根据任务特点和需求,对热控研制任务展开了分析,提出了借助卫星平台姿态规避,间接辐射控温以及±X侧耦合散热面等热控措施。热平衡试验与在轨飞行实测数据表明,相机光学系统的温度水平保持在(18±2) ℃范围内,稳定度优于±0.3 ℃/轨,满足相机各项温度指标,证明相机热控设计方案合理可行,相机在轨工作条件良好。
空间红外相机 热控设计 热平衡试验 在轨验证 低轨倾斜圆轨道 space infrared camera thermal design thermal balance test in orbit test inclined-LEO orbit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1, 50(5): 20200332
申春梅 1,2于峰 1,2刘文凯 1,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北京 100094
2 先进光学遥感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4
某空间气体监测仪结构布局紧凑,在较小尺寸空间内交错布置有8个镜头组件、11台电子设备内热源和2个电机。内热源数量众多,工作时间长,与镜头控温要求差别大,且1个电机为二维转动热源,这些特点给热设计带来挑战。为有效解决热控难题,采用了多种设计思路组合。基于热管理思路对监测仪各部组件热行为进行系统管理,以节省热控资源;基于间接热控思路对所处热环境复杂的光学镜头组件进行控温,提高其控温精度和温度稳定度;对转动电机则进行辐射冷却,避免在传热路径中引入挠性转动环节,以提高热控系统可靠性;并基于结构热控一体化设计,在结构上充分保证热设计各项需求。热平衡试验结果表明:高低温工况下,监测仪各部组件温度均满足指标要求,且整个寿命周期内,光学镜头温度稳定度较高,同一工况下光学镜头最大温度波动在1 ℃以内,实现了多热源复杂工作机制下光学镜头的高精度精密热控。
空间遥感 热设计 热平衡试验 热管理 间接热控 space remote sensor thermal design thermal balance test thermal management indirect thermal control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0, 49(4): 0413007
作者单位
摘要
航空工业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西安 710065
以机载悬挂物管理系统为应用场景, 围绕AS5653标准, 探索了高速FC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管理和通信调度机制, 从节点初始化控制与管理、网络通信调度与管理和节点有效活动监控与管理3个方面提出实施方案, 为下一代机载悬挂物管理系统采用FC组建高速网络提供可行的技术模型。
悬挂物管理系统 FC网络 网络管理 通信调度 性能分析 stores management system fiber channel network network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scheduling performance analysis 
电光与控制
2018, 25(3): 48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工业大学 激光工程研究院 国家产学研激光技术中心, 北京 100124
根据现有生成超连续谱方案的不足, 搭建了一台全光纤结构的纳秒声光调Q激光器。该激光器中心波长为1 064.3 nm,重复频率为20 kHz,脉冲宽度为250 ns;经过一级放大得到的输出功率为13.02 W。将信号光耦合进自行研制的高功率模场适配器 (MFA) ,得到了10.7 W的信号光输出,耦合效率高达82.2%。将MFA与光子晶体光纤(PCF)熔接,得到了平均功率为5.43 W的超连续谱输出,光谱覆盖为900~1 700 nm。由于实验采用的声光调制器 (AOM) 脉宽较宽,导致泵浦光峰值较低,非线性效应较弱,未能使超连续谱向可见光展宽。因此,建议采用较窄脉宽的AOM作为调Q元件来实现高峰值功率输出,以改善纳秒脉冲PCF产生的超连续谱特性。
声光调Q 光子晶体光纤 超连续谱 光纤激光器 acousto-optic Q-switch photonic crystal fiber supercontinuum spectrum fiber laser 
光学 精密工程
2014, 22(5): 1138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工业大学 激光工程研究院, 北京 100124
本文利用掺Yb 光纤的非线性偏振旋转效应搭建了光纤环形腔激光器, 通过改变增益光纤的长度和耦合器输入输出的比例, 对其进行优化, 获得了稳定的自启动锁模脉冲, 并以此作为种子源, 采用主振荡功率放大MOPA全光纤结构, 以双包层掺Yb 光纤为增益介质实现了对种子源信号光的放大, 获得了平均功率2.042 W、中心波长1 063.8 nm、重复频率41.3 MHz、脉冲宽度45 ps、单脉冲能量49.4 nJ、峰值功率1.1 kW 的锁模脉冲激光, 光光转换效率为40.8%, 为实现更高功率的全光纤结构的脉冲激光系统提供了条件。
超短脉冲光纤放大器 全光纤结构 主振荡功率放大器 环形腔光纤激光器 ultra-short pulse fiber amplifier all-fiber structure master oscillator power amplifier ring cavity fiber laser 
光电工程
2011, 38(3): 115
作者单位
摘要
济南大学 理学院,济南 250022
为了研究有机多层阱结构中光谱蓝移的原因,制备了以N,N′-Di-[(1-naphthalenyl)-N,N′-diphenyl]-(1,1′-biphenyl)-4,4′-diamine (NPB) 为垒层和以Tris-(8-quinolinolato)aluminum(Alq3) 为阱层的有机多层阱结构器件.利用光致发光的方法,对具有不同周期及不同阱层厚度的有机多层阱结构器件进行研究.分析认为有机多层阱结构中的光谱蓝移是由于光谱重叠造成的,而并非量子尺寸效应或激子限制效应.
有机多层阱结构 有机量子阱 蓝移 光致发光 激子 Organic multilayer well structure Organic quantum well Blue-shift Photoluminescence Exciton 
光子学报
2009, 38(12): 3100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