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50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二极管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探测器具有广阔的前景,然而它的性能受噪声源的制约,为了得到高性能的探测器,必须研究噪声源并减小其影响.概述了探测器噪声源,量化并研究了不同噪声对探测器的影响,最后得到了二极管IRFPA的性能极限,此外,计算得到了最优的结构参数.理论研究表明温度起伏噪声对应的最小噪声等效温差(NETD)为2.36 mK,此时探测器热导为辐射热导,其值为2.06 nW/K.当单元尺寸为25 μm×25 μm的探测器的正向偏置电流为33 μA,占空比为54%时可得到最优NETD为46.5 mK.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 二极管 噪声等效温差 infrared focal plane array(IRFPA) diode microbolometer noise-equivalent temperature difference(NETD)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15, 34(6): 0647
作者单位
摘要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机器人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2 中国科学院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传感技术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上海 200050
为使夹持器小型集成化且夹持力可控,采用体硅加工技术研制了一种基于单晶硅的、具有微力检测功能的新型四臂式MEMS微夹持器。以压阻检测技术为基础,利用MEMS侧面压阻刻蚀工艺将力传感器集成在微夹持器的夹持臂末端,实现夹持力的微力检测。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微夹持器机构和传感器弹性体,并通过S型柔性梁结构的设计将梳齿驱动的直线运动转化为夹持臂末段的转动,然后结合四臂式的末段结构,有效地扩展夹持器的夹持范围。利用硅玻璃键合技术实现夹持臂的电隔离,通过施加80 V电压,夹持臂的单臂运动范围为25 μm,夹持器的夹持范围为30~130 μm。实验标定出传感器的最大量程在1 mN以上,分辨率为3 μN,可以实现夹持力的有效反馈。
微机电系统 MEMS微夹持器 侧面压阻 微操作 MEMS MEMS microgripper sidewall piezoresistor micromanipulation 
光学 精密工程
2009, 17(8): 1878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传感技术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上海 200050
2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3 上海大学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上海 200072
针对纳米定位平台的构型和定位精度问题,采用体硅加工技术成功地研制出了一种基于单晶硅并带有位移检测功能的新型二自由度微型定位平台,定位平台采用侧向平动静电梳齿驱动。利用力电耦合和能量守恒原理分析了静电致动器的致动机理,对定位平台的主要失效模型、静态和动态特性进行详细建模分析,证明了静电梳齿力电耦合所导致的侧壁不稳定以及驱动器的最大稳定输出位移,给出了平台稳定工作条件下梳齿间隙、梳齿初始交错长度以及复合柔性支撑梁的弹性刚度比之间的关系。动态分析时考虑空气阻尼对平台的影响,给出了平台最大运行速度、位移及动态条件下的临界驱动电压并把分析结果应用于平台闭环控制。实验结果表明:驱动电压30 V时,平台稳定输出位移达10 μm,机械稳定时间仅为2.5 ms。
体硅工艺 纳米级定位平台 静电驱动 致动机理 特性分析 silicon bulk micromachining nano-positioning stage electrostatics comb actuator actuating mechanism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光学 精密工程
2009, 17(2): 333
作者单位
摘要
1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2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上海,200050
针对纳米定位平台的构型和定位精度问题,采用体硅加工技术成功地研制了一种基于单晶硅并带有位移检测功能的新型二自由度纳米级定位平台.介绍了定位平台的相关制作工艺,并对关键工艺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导致器件失效的主要原因,探讨了减少失效的方法.同时,提出了一种可行的面内侧面压阻加工方法.通过对深度反应离子刻蚀(DRIE)工艺参数的调整,成功地刻蚀出大尺寸、大深宽比的结构释放窗口,释放了最小线宽为2.5 μm,厚度为50μm的梳齿结构.
体硅工艺 深度反应离子刻蚀 背片技术 面内侧面压阻 纳米级定位平台 
光学 精密工程
2008, 16(4): 636
作者单位
摘要
1 福州大学,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系,福建,福州,350002
2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50
利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对一种高量程MEMS加速度计进行10万g正弦加速度脉冲下的动态冲击响应分析.首先,建立适用于该器件曲面阻尼的分段近似叠加理论模型;随后,采用ANSYS有限元模拟技术分别研究器件阻尼带隙宽度及其阻尼介质特性对器件动态冲击响应特性的影响.器件动态冲击响应实际上是受迫振动与传感器悬臂梁固有频率振动的叠加.当阻尼带隙较小时,输出结果表现为冲击载荷下的受迫振动响应;随着阻尼带隙变宽,悬臂梁固有频率振动渐突显,响应峰值电压也近线性增加,而峰值电压所对应时间则非线性减小.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阻尼介质粘滞系数越大,响应输出曲线越光滑,但其峰值电压也相应越低.在空气阻尼介质中,过载保护曲面的平移距离控制在0.5~0.65μm范围内,以获取较好的动态响应效果.
高g加速度传感器 压膜阻尼 曲面过载保护 冲击响应 
光电工程
2006, 33(9): 138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50
2 中?蒲г?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50
采用MEMS皮肤技术,在聚酰亚胺柔性衬底上成功研制出8×8阵列铂薄膜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实验采用热氧化硅片为机械载体,以便于旋涂液态聚酰亚胺柔性衬底上器件的加工.最后用湿法腐蚀方法将柔性器件从载体上释放下来.试验表明聚酰亚胺衬底上的铂薄膜热敏电阻与温度的变化具有良好的线性,其电阻温度系数达0.0023/℃.与固态聚酰亚胺膜衬底相比,采用旋涂液态聚酰亚胺解决了制备中遇到的两大主要困难:其一,消除了涂聚酰亚胺衬底与载体界面之间的气泡,聚酰亚胺衬底表面能保持良好平整度;其二,制备过程中由于热循环而使柔性衬底产生的热膨胀明显减小.这种柔性温度传感器阵列易贴于高曲率物体表面以探测小面积温度场分布.
皮肤技术 聚酰亚胺 柔性衬底 铂薄膜电阻 温度传感器 
光学 精密工程
2005, 13(6): 674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